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參照明朝地行政架構,在范文程和寧完我的幫助下,皇太極設立了一系列新地部門和機構:議論政事的文館;吏、戶、禮、兵、刑、工六大部;彈劾百官地督察院;管理蒙古、朝鮮事務的理藩院;負責代理君主和六部衙門撰寫文書、記錄和保管各衙門奏章的內秘書院;以及為君主負責注釋古今政事等事宜的內弘文院。

  從此,大金作為一個國家的各種體制基本完備。

  這一切,皇太極自然對范文程感謝良多,從此信任有加,幾乎言聽計從。

  從漢人的古籍中,皇太極知道漢人的聖哲按照君主對臣子的不同態度,將君主分為四類:帝王、國王、霸主和危國之君。

  帝王的臣子,名義上是臣子,實際上是帝王地老師;國王的臣子,名義上是臣子,實際上是國王的朋友;霸主的臣子,名義上是臣子,實際上是霸主地賓客;危國之君的臣子,名義上是臣子,實際上是危國之君的俘虜和奴僕。

  在皇太極看來,明朝的君主各個都是危國之君,於今尤甚,但今日的崇禎皇帝卻已沒有了多少可供他們揮霍的家業;而他,要作帝王,要將范文程這樣的臣子視作老師,不論他們是漢人、蒙古人,還是女真人。

  范文程現在掌管對明廷的諜報系統,早在數月前,他就已預見到遼東軍可能生兵變,等到兵變的確實消息傳來,各貝勒旗主皆主張立刻兵,一雪前恥,即便皇太極自己也都躍躍欲試,但范文程勸阻他說,兵變地原因只是朝廷欠餉所致,很容易平息,他們沒有機會。

  若一旦此時進兵,不但容易使兵變的士兵轉移視線,同仇敵愾之下反而可能壓下矛盾,同心協力對付他們,而且帝國欠餉並不是因為沒有,只是由於朝廷昏聵,官吏貪壞所致,此時進兵,朝廷的欠餉可能立刻就會補齊,到時必將無功而返,反而為明廷解決了矛盾。

  范文程進一步言道,若要進兵,就必須等兵變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是說,必須鬧到朝廷派兵彈壓,雙方兵戎相見,再無轉|U餘地的時候方可進兵。

  雖然可能性不大,但若沒有這樣的條件,即便真地坐失良機,也絕不能進兵。

  這番道理一出,令大多數主戰的人心悅誠服,大都閉上了嘴巴。

  此番出宮狩獵,皇太極將朝政全部交給范文程和大貝勒代善掌管,現在范文程在他訓練軍馬的時候,用“速速”二字催他回宮,一定是有大事生。

  日已午時,山谷間飄動著滾滾肉香,三軍將士正眼巴巴地盼著鍋里燉的,架上烤的肉快點熟,突然,號角長鳴。

  三軍將士瞬間就頂盔貫甲,一隊隊方陣中透出地森森殺氣直衝霄漢。

  大政殿裡,皇太極高坐在玉台之上,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在左三把大椅上依次端坐,范文程則在右端然肅立。

  本來,皇太極自他決心以師禮視范文程的那一刻起,他就決定不論在什麼場合,只要有他的座位,就有范文程的座位,但范文程堅辭不受,只有兩人單獨在一起的時候,范文程才會接受這種禮遇。

  大殿裡地氣氛,一如眾人的臉色,凝重之極。

  只要袁崇煥不死,就是他們地死對頭,早晚都得出來,這人人都心裡清楚,但他們萬也沒想到,袁崇煥會以如此震撼他們的方式出場。

  “五年平遼”,這種豪言如果換任何一個人說,他們只會當是那人燒糊塗了,胡說八道,連笑都會懶得笑一下,但袁崇煥不行,不僅不行,而且還重重地壓在每一個人地心頭。

  過往的戰績,令他們無法漠視袁崇煥說地每一句話,在他們心頭,雖然嘴上不說,但實際上,人人都怕那個人。

  “文程,你來說一下。”皇太極向范文程看去。

  范文程躬身道:“大汗,奴才以為,袁崇煥所言並非虛語,我們的處境將極其艱困。”

  皇太極要把他當老師,范文程心裡美,但實在是消受不起,他還是覺得當奴才來得更安穩舒心些。當第一次得到允許,可以在皇太極面前口稱奴才時,那種幸福范文程即使老糊塗了,也不可能忘了的。

  皇太極不動生色,他道:“呃,文程,你詳細說說。”

  “是,大汗。”范文程畢恭畢敬地道:“大汗、各位貝勒爺,如果袁崇煥真能順利實施且屯且築,且練且屯,逐層推進的方略,那不要說五年,就是三年,形勢必將生根本性的轉變。到時,占我大金全部人口百分之七十的漢人百姓,心態必將大變,只此一點就會動搖我大金的根基。

  到時,袁崇煥再策動朝鮮和蒙古,並驅策東江毛文龍部,乘勢大舉進兵,五年平遼就絕不是什麼大話,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聽過范文程的分析,眾人都覺得他們真是砧板上任由袁崇煥宰割的魚肉。對范文程地分析,他們雖極為反感,卻無法反駁,因為范文程說的是事實。

  二貝勒阿敏和三貝勒芒古爾泰都是衝動型的,主張立刻開戰,只是三貝勒阿敏比較有頭腦,他主張立刻起兵,趁袁崇煥立足未穩,大軍壓上,即便攻不下寧遠,也要把袁崇煥堵在寧遠,不讓他出來搞什麼“且屯且築,且練且屯”那一套。如此一來,袁崇煥就不會有什麼作為,那袁崇煥必將失信於崇禎皇帝,也就有可能激怒崇禎,從而再次罷免袁崇煥,甚至把袁崇煥處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