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的袁督師兩三年之後就會變成漢奸嗎?如果不是,那麼是誰把袁崇煥變成漢奸的?陳海平眼中閃動著陰冷至極的光芒。

  消息傳來,六月初五,皇太極屢攻錦州不可,傷亡慘重,不得不撤軍。

  隨後,又有更詳細的消息陸續送到。

  初九日,皇太極乘夜進軍,輕取右屯衛城,直奔大凌河城。

  十一日,皇太極率兩黃旗和兩白旗兵為中路,直趨大凌河城;大貝勒代善、二大貝勒阿敏,貝勒碩託及總兵官、固山額真等,率兩紅旗和鑲藍旗兵為右翼,直趨錦州;三大貝勒莽古爾泰率正藍旗兵為左翼,直取右屯衛。

  大凌河城時未竣工,守兵撤往錦州。左翼莽古爾泰率軍逼近右屯衛,時城也未竣工,守軍逃遁,奔向錦州。八旗軍輕取大凌河、右屯衛兩城後,三路大軍,會師錦州,距城一里,四面紮營。

  此時,總兵趙率教、太監紀用駐守錦州,八旗兵將至時,前線各處堡壘盡皆撤兵,都歸入錦州,各地堅壁清野,合力禦敵。

  這時,建奴又故技重施,將台堡降卒二千縱還錦州,但趙率教堅拒降卒,不許進城。

  十二日,趙率教和紀用派守備一員、千總一員,縋城而下,到八旗軍大營,商談議和,為的是拖延時間,以待援兵。

  皇太極冀望錦州不戰而降,輕取勝利,便以禮接待來使。皇太極對錦州來使強硬地表示:“爾欲降則降,欲戰則戰!”並給紀用、趙率教寫了回書,稱:“或以城降,或以禮議和。”

  信帶回後,遲遲不見復,皇太極下令攻城,錦州激戰,終於爆發。

  趙率教後來奏報稱:“……分兵兩路,抬拽車梯、挨牌,馬步輪番,交攻西、北二面。太府紀用同職及總兵左輔、副總兵朱梅,躬披甲冑,親冒矢石,力督各營將領,並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至戌,打死夷屍,填塞滿道。至亥時,奴兵拖屍,赴班軍採辦窯,以木燒毀,退兵五里,西南下營”。

  是日,八旗軍攻城不下,受到重大損失,後退五里結營。此後,城裡與城外,議和與兵鋒,爾來我往,交替進行。

  十三日,凌晨,八旗軍以騎兵圍城,環城而行,卻不敢靠近城垣。皇太極三次派遣使者到城下說降,都被趙率教拒之城外。趙率教站立城上,對城下的後金使者說:“城可攻,不可說也!”

  皇太極得報後,傳令攻城,但攻城之舉,徒然增加傷亡,別無所獲。皇太極再發勸降書,用箭射到城裡,連射數封信,城裡均無反響。

  十五日,皇太極遣使至錦州太監紀用處,往返議和者三。紀用亦遣使隨往,提出八旗軍派使臣到城中面議。皇太極命綏占、劉興治往議,但錦州卻閉門不納。

  十六日,紀用遣守備一員、千總一員,又到皇太極帳下,說是昨個天陰,不方便開城延入,今日可於日間來議。

  皇太極求和心切,再遣前二人,隨使臣回錦州,但明軍仍閉城不納,且趙率教憑城堞高喊:“汝若退兵,我國自有賞賚!”又令二使臣隨同綏占、劉興治赴皇太極大營。

  皇太極令使者帶回書曰:“若爾果勇猛,何不出城決戰,乃如野獾入**,藏匿首尾,狂嗥自得,以為莫能誰何!不知獵人鍬钁一加,如探囊中物耳。想爾聞有援兵之信,故出此矜誇之言。夫援兵之來,豈惟爾等知之,我亦聞之矣。我今駐軍於此,豈僅為圍此一城?正欲俟爾國救援兵眾齊集,我可聚而殲之,不煩再舉耳!今與爾約,爾出千人,我以十人敵之,我與爾憑軾而觀,孰勝孰負,須臾可決。爾若自審力不能支,則當棄城而去,城內人民,我悉縱還,不戮一人;不然,則悉出所有金幣、牲畜,餉我軍士,我即斂兵以退。”

  皇太極此書的如意算盤是意在激紀用和趙率教,派軍出城野戰,以決雌雄:同時,打消他們等待援兵解圍的希望,進而勸其棄城而去;抑或罄盡城中財物給他們,還報之以解圍撤軍。

  對此,紀用趙率教斷然予以拒絕。

  同日,袁崇煥派人送給紀用、趙率教的書信被八旗兵截獲,內稱“調集水師援兵六七萬,將至山海關,薊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後所兵俱至寧遠。各處蒙古兵,已至台樓山”云云。

  此信是袁崇煥的誆騙信,皇太極卻信以為真。

  十七日,皇太極收縮對錦州城的包圍,聚兵於城西二里處結營,以防明朝來援的軍兵。

  十八日,皇太極急不可耐,命系書於矢,射入錦州城中。皇太極再次勸降,紀用和趙率教依舊不予理睬。

  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八旗軍繼續圍城。

  二十五日,後金固山額真博爾晉侍衛、固山額真圖爾格副將,率援兵從瀋陽來到錦州行營,以增強攻城的兵力。

  至二十六日,八旗軍已圍城十五日。其間:以軍事手段攻城,不克;以政治手段議和,不議;誘其出城野戰,不出;布局奇兵打援,不獲。時值初暑,八旗官兵,暴露荒野,糧料奇缺,人馬疲憊,士氣低落。

  二十七日,八旗軍分兵為兩部:一部繼續留駐錦州,在錦州城外鑿三道濠,加以包圍;另一部由皇太極率領官兵數萬,往攻寧遠。

  二十八日,當八旗兵在寧遠城下激戰之時,錦州的明兵趁八旗軍主力西進、勢單力弱之機,突然大開城門,蜂擁衝殺出來,攻向八旗大營,稍獲初勝之後,迅即撤退回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