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山西人重商,原因有很多。讀書不好,讀不過江南人,就是山西人重商的一個重要原因。山西的教育質量差勁,有明一代,山西沒出過一個狀元,舉人和進士的數量也只是江南的零頭。

  沒辦法,當官的路不寬,那麼多聰明人幹什麼去,經商自然是個好去處,而經商的巨大成功又反過來影響了山西子弟讀書做官的熱情,如此一來,山西人本身在官場的地位就越來越小。

  教育是需要底蘊的,風氣尤為重要,這絕不是有錢就可以補救的。王崇德和張四維之後,儘管家業越來越大,但王張兩族子弟在官場上卻日漸式微。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在山西,不知有多少富豪大族別說五世,就是一代都沒有挨過去。這裡的原因幾乎都是一個樣的,就是揮霍無度。

  揮霍無度的影響絕不僅僅是銀錢的浪費,更嚴重的是子孫能力的退化,這才是導致富豪大族消亡的根本原因。

  王家的祖先有鑑於此,他們給子孫定下了嚴格的家規:一不准納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四不准賭博;五不准酗酒。

  數代以來,王家的家業越做越興盛,原因就在於此。王家的子孫大都遵守了先人的訓誡,曾有幾房無子,但仍不敢違背祖訓納妾,都是從旁枝過繼為子。

  陳家呢?實際上陳家也還算可以,雖然腐化了點,人大都蠢了點,但爬灰這類狗屁倒灶的事兒還是沒有的。陳家雖與王家沒的比,但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陳海平正感慨的時候,管家老侯到了。

  談話當然不能在門房,儘管王家的門房氣派寬敞,但門房再氣派再寬敞也還是門房,王家是不會做這種失禮的事的。

  到了一間客廳,兩人落座,僕人獻茶後,老侯問道:“陳公子來拜會我家老爺不知所為何事?”

  王家的管家有很多,陳海平知道老侯這個管家在王家的地位,他禮貌地道:“我這次來是想和老東家談一筆生意。”

  老侯淡淡地道:“我家老爺早已不管生意上的事了,陳公子,不知能不能先和我說說?”

  “不能。”

  老侯的臉立馬僵了一下。

  “我這兒還有一方拜貼,就煩勞您呈送給老東家。”說著,陳海平從袖口裡拿出一個拜貼,放到了老侯面前。

  老侯心裡那是相當的不痛快,別說是這麼個小崽子,就是陳家老太爺在他面前也得恭敬一二。但再怎麼不痛快,老侯還是得忍著。為什麼,因為他再能也只是個奴才,不能壞了主人的門風。

  與上一個拜貼不同,上一個他可以看,但這個不行,這個拜貼先要送給老爺。疑惑地看著老侯,王元程來了興趣,他接過拜貼打開。

  拜貼上寫有十五個隸書大字:平遙陳海平拜會山西第一土財主。

  王元程樂了,他問道:“你看此人如何?”

  不敢胡謅,老候道:“是個刺頭。”

  這個評價有趣,王元程道:“看來我不見見這小子是不行了。”

  ―――――一路行來,陳海平感概又起,他就是在這種大院裡長大的,但走在院子裡,還是不能不感慨。

  剛才在莊外,十數里之外就能看見王家大院,那真是高樓百尺聳立,連綿不絕,崔嵬奇偉,氣勢雄渾,足鎮山河!

  那時他就震撼了一回,知道像王家這等老牌大家族確實不是平遙的商族可以比擬的。現在身處其間,這種感覺就更明顯,平遙的商族缺的就是這種時間積澱下來的厚重之態。

  來之前,他對王家已有了儘可能詳細的了解。

  王家大院建在山坡上,遠望是蜿蜒起伏的綿山山脈,近處有一條結冰的小河;前後院落每一進都上一高度,極具層次感。大院包括東大院、西大院和孝義祠,他現在就是在西大院。

  腳下的這條街叫龍鱗街,街長133米,寬3.6米,是用大塊河卵石鋪成的主街。龍鱗街將西大院劃為東、西兩大區,東西方向有三條橫巷,橫巷把西大院分為南北四排。

  從下往上數,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頂甲。一條縱街和三條橫巷相交,正好組成一個很大的“王”字。

  四周,屋檐、斗拱、照壁、吻獸、礎石、神龕、石鼓、門窗,無不造型逼真,構思奇特,精雕細刻,匠心獨具,既具有北方建築的雄偉氣勢,又具有南國建築的秀雅風格。這裡的建築群將木雕、磚雕、石雕陳於一院,繪畫、書法、詩文熔為一爐,人物、禽獸、花木匯成一體,姿態紛呈,各具特色。

  這得多少錢呢!走一路,陳海平嘆了一路。

  ------

  第四十七章 天下

  七拐八轉,到了一間正堂大屋門前,領路的僕人把陳海平請進去後,又在後面把門輕輕帶上。

  屋裡有三個人,一個六十來歲、滿面富態、氣度雍容的男子在正位端坐,那個管家老侯侍立在男子身旁。

  居中端坐的男子應該就是王家這一代的主人王元程。

  除了這兩人,屋中央還站著一個年輕男子。這個年輕人二十來歲,容貌依稀和後面安座的男子有些相似。

  此人應該是王元程最喜愛的三兒子王佑禮。

  王佑禮神態飛揚,負手而立,傲然注視著陳海平。陳海平神態從容,微笑著回視著這個神態飛揚的年輕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