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頁
後來出來,成立了門統,就更別說了。徐通幾乎包辦了一切。
所以青山是一個高手,是一個合格的戰士,是一個武者,但從來就不是一個好的領袖。或者更準確地說,他還是個孩子。他也確實剛成年沒多久。
和他年齡差不多的,徐通就不說了,本就是人造人,從懂事開始就在奮鬥。奎森的經歷,何等的跌宕起伏,正是那些經歷才打造了他堅定的意志。哪怕丹萱,也是有著悲慘的童年,和對於聖教熾烈的信仰。
相比而言,青山的人生太簡單了,簡單到近乎蒼白。
平時還好,門統有丹萱,有徐通留下的規矩,按部就班就好了。軍隊方面有桓帥,青山要做的就是由著性子戰鬥,單純而快樂的戰鬥。
但遇到大事,遇到現在這樣需要決斷的大事,青山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
桓帥見多識廣,自然看出來了。一聲嘆息,替青山做了決定,支持大皇子。當然也問了丹萱的意思。不過對丹萱而言,青山稱帝自是不錯,一個熟人,一個對門派極有好感的帝王,肯定是好的。但青山明顯不是那塊料,和他接觸最多的丹萱自然知道青山的性格。那麼大皇子也無所謂,青帝我聖教都不在乎,換個小的更無所謂了。
說實話,這等改朝換代的大事,誰都沒經驗。也就是桓帥,深知這事不能拖,不能猶豫,乾脆就按照軍隊炸營一類的突發情況處理了。核心就是速度快,態度堅決,在個別人小心思萌發之初就及時掐滅,決不能擴散。
鎮壓了幾個出頭鳥,用強橫的態度亮明了選擇,大軍馬不停蹄,趕向了新大門。桓帥深怕那邊那些貴族再惹出什麼么蛾子。
不過他的擔心倒是多餘了。
奎森,是絕不希望人族內亂的。而婁爾哈的大局觀,讓他第一時間看清了大勢的發展。兩人一拍即合,大軍重回前躍之橋,直接幫大皇子鎮壓了一切可能的亂子。旗幟鮮明的支持大皇子,支持按規矩辦事。
無形中,帝國最大的一場變故,由於兩撥人的選擇,化於了無形。現在的前線,由於要和遺族打決戰,幾乎聚集了帝國絕大部分的頂級高手,和大量人員物資。可謂多半實力都在此。只要這邊不亂,其他地方就算有點小動盪,也不過癬疥之疾。
這邊算是暫時穩定了,可是某個人卻陷入了危機。
徐通本來待在小世界,悠哉的構想他的三界設計。畢竟後邊的事基本沒他什麼事了,他需要考慮更靠後的未來。
但是隨著青帝身隕,最先受到影響的還不是那些大哥大的使用者,而是徐執。
帝王隕,亂象現,直接受影響的就是天道法理。亂世無法,徐執第一時間就發現了權柄的變化,通知了徐通。
徐通倒也不知道是青帝出事了,不過能這麼明顯影響天道法理,九成九問題也要出在帝都。所以趕忙出了小世界,聯通堡壘,查詢發生了什麼。
在衛星的高清錄像中,徐通看到了被燒成白地的帝都,看到了那沖天的烈焰,也察覺了衝出火焰的那個細小的人影。
動用衛星一路追查,找到了那個人影藏身之所。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在這合道的關鍵時刻,一切不穩定因素都要及時排出。
不過徐通心思稠密,他很清楚,如果青帝出事了,那火焰一看就是紅蓮皇后的傑作。這兩人的實力,自己真不一定打的過。如果此人真有力敵青帝夫婦的實力,自己極可能打不過。
所以他也沒逞強的意思,第一時間就向魏雲他們匯報了情況。這才追查了過去。
直接讓徐執撕裂虛空,就追到了昴沖藏身之地。
第二十二章 各懷鬼胎
徐通踏出傳送,眉頭就緊緊的皺了起來。
堡壘發來的位置信息是純粹的坐標系,用來開傳送自然是方便的。但是不對照地圖,就算徐通,也一時想不起對應的地點,只能大致判斷還在人族帝國內偏南方。
但是一出來,第一時間就認出來這是哪了。畢竟人族帝國內值得徐通留意的地方,就那幾處。而和他有仇的,這裡是最重要的一處。
昴家祖地,或者說是昴衝起家之地。
當初青帝雖是領軍人物,但不得不說,也確實是時勢造英雄。更準確地說是,人族發現了修煉之法,創造出喚神師體系的雛形後,又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積累醞釀,到了一個爆發的時刻。
青帝的功績自是不可磨滅,但當時雖有前後,但基本都在同一時期,冒出了不少人族的英雄。那是一個群雄並起的歲月,青帝只是其中較大的一支,與之近似的還有紅蓮軍。昴家也是一支不亞於青帝的反抗實力。
只是後來,青帝憑著蓋壓當世的實力,讓人敬佩的品格,以及紅蓮的兵合一處,成為了當時最大的一股勢力。接下來,和無數結束亂世的帝王一樣,收能臣,滅敵寇,打出了一片朗朗乾坤。而昴家就是最早投靠青帝的勢力之一,為帝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昴沖這左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青帝的信任,也是他一點點功勞,積累起來的威信。
而當初昴衝起兵之地,也被青帝分封給他,作為了家族的領地。
這種領地和封侯的領地還不同。這是私人領地,完全獨立於帝國之外的國中國。幾位侯爵的領地,是代青帝管理,名義上還屬於帝國的領土。
所以青山是一個高手,是一個合格的戰士,是一個武者,但從來就不是一個好的領袖。或者更準確地說,他還是個孩子。他也確實剛成年沒多久。
和他年齡差不多的,徐通就不說了,本就是人造人,從懂事開始就在奮鬥。奎森的經歷,何等的跌宕起伏,正是那些經歷才打造了他堅定的意志。哪怕丹萱,也是有著悲慘的童年,和對於聖教熾烈的信仰。
相比而言,青山的人生太簡單了,簡單到近乎蒼白。
平時還好,門統有丹萱,有徐通留下的規矩,按部就班就好了。軍隊方面有桓帥,青山要做的就是由著性子戰鬥,單純而快樂的戰鬥。
但遇到大事,遇到現在這樣需要決斷的大事,青山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
桓帥見多識廣,自然看出來了。一聲嘆息,替青山做了決定,支持大皇子。當然也問了丹萱的意思。不過對丹萱而言,青山稱帝自是不錯,一個熟人,一個對門派極有好感的帝王,肯定是好的。但青山明顯不是那塊料,和他接觸最多的丹萱自然知道青山的性格。那麼大皇子也無所謂,青帝我聖教都不在乎,換個小的更無所謂了。
說實話,這等改朝換代的大事,誰都沒經驗。也就是桓帥,深知這事不能拖,不能猶豫,乾脆就按照軍隊炸營一類的突發情況處理了。核心就是速度快,態度堅決,在個別人小心思萌發之初就及時掐滅,決不能擴散。
鎮壓了幾個出頭鳥,用強橫的態度亮明了選擇,大軍馬不停蹄,趕向了新大門。桓帥深怕那邊那些貴族再惹出什麼么蛾子。
不過他的擔心倒是多餘了。
奎森,是絕不希望人族內亂的。而婁爾哈的大局觀,讓他第一時間看清了大勢的發展。兩人一拍即合,大軍重回前躍之橋,直接幫大皇子鎮壓了一切可能的亂子。旗幟鮮明的支持大皇子,支持按規矩辦事。
無形中,帝國最大的一場變故,由於兩撥人的選擇,化於了無形。現在的前線,由於要和遺族打決戰,幾乎聚集了帝國絕大部分的頂級高手,和大量人員物資。可謂多半實力都在此。只要這邊不亂,其他地方就算有點小動盪,也不過癬疥之疾。
這邊算是暫時穩定了,可是某個人卻陷入了危機。
徐通本來待在小世界,悠哉的構想他的三界設計。畢竟後邊的事基本沒他什麼事了,他需要考慮更靠後的未來。
但是隨著青帝身隕,最先受到影響的還不是那些大哥大的使用者,而是徐執。
帝王隕,亂象現,直接受影響的就是天道法理。亂世無法,徐執第一時間就發現了權柄的變化,通知了徐通。
徐通倒也不知道是青帝出事了,不過能這麼明顯影響天道法理,九成九問題也要出在帝都。所以趕忙出了小世界,聯通堡壘,查詢發生了什麼。
在衛星的高清錄像中,徐通看到了被燒成白地的帝都,看到了那沖天的烈焰,也察覺了衝出火焰的那個細小的人影。
動用衛星一路追查,找到了那個人影藏身之所。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在這合道的關鍵時刻,一切不穩定因素都要及時排出。
不過徐通心思稠密,他很清楚,如果青帝出事了,那火焰一看就是紅蓮皇后的傑作。這兩人的實力,自己真不一定打的過。如果此人真有力敵青帝夫婦的實力,自己極可能打不過。
所以他也沒逞強的意思,第一時間就向魏雲他們匯報了情況。這才追查了過去。
直接讓徐執撕裂虛空,就追到了昴沖藏身之地。
第二十二章 各懷鬼胎
徐通踏出傳送,眉頭就緊緊的皺了起來。
堡壘發來的位置信息是純粹的坐標系,用來開傳送自然是方便的。但是不對照地圖,就算徐通,也一時想不起對應的地點,只能大致判斷還在人族帝國內偏南方。
但是一出來,第一時間就認出來這是哪了。畢竟人族帝國內值得徐通留意的地方,就那幾處。而和他有仇的,這裡是最重要的一處。
昴家祖地,或者說是昴衝起家之地。
當初青帝雖是領軍人物,但不得不說,也確實是時勢造英雄。更準確地說是,人族發現了修煉之法,創造出喚神師體系的雛形後,又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積累醞釀,到了一個爆發的時刻。
青帝的功績自是不可磨滅,但當時雖有前後,但基本都在同一時期,冒出了不少人族的英雄。那是一個群雄並起的歲月,青帝只是其中較大的一支,與之近似的還有紅蓮軍。昴家也是一支不亞於青帝的反抗實力。
只是後來,青帝憑著蓋壓當世的實力,讓人敬佩的品格,以及紅蓮的兵合一處,成為了當時最大的一股勢力。接下來,和無數結束亂世的帝王一樣,收能臣,滅敵寇,打出了一片朗朗乾坤。而昴家就是最早投靠青帝的勢力之一,為帝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昴沖這左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青帝的信任,也是他一點點功勞,積累起來的威信。
而當初昴衝起兵之地,也被青帝分封給他,作為了家族的領地。
這種領地和封侯的領地還不同。這是私人領地,完全獨立於帝國之外的國中國。幾位侯爵的領地,是代青帝管理,名義上還屬於帝國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