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時我們必須全數撤退到一個防禦位置,並且等待「庫斯拖」。他們是一群受過專門訓練,能在積水地道中工作戰鬥的水肺潛水員。只需要一具采照燈和一套鯊魚裝(如果他們有幸能得到一套),

  糾結在一起,拖慢潛水員的進度。那些男人跟女人,只有二十分之一的生存機會,這存活率是部隊裡最低的,我才下管其他人怎麼說。(2)他們會自動成為勛級會榮譽軍團的成員,也不奇怪吧。

  (2)?在所有聯合部隊中,關於究竟那個單位的致死率最高,目前仍在熱烈爭論中。

  這一切是為了什麼呢?一萬五千個人死亡或失蹤,不只「庫斯拖」,還有我們每個人,整個核心成員。才三個月就損失了一萬五千個靈魂,當全球的戰爭正逐漸平息時,我們卻失去了一萬五千人。「上啊!上啊!戰啊!戰啊!」真的不需要這樣,英國人花了多少時間廓清倫敦?戰爭正武結束後的五年,三年?他們以慢速、安全的方武,一次一個區域,低速,低強度,低死傷率。穩紮穩打,其他大城市也是這樣。那我們為何要這麼蠻幹?那位英國的將領,他說是「為了結束的到來,我們已經犧牲夠多的英雄了……」

  「英雄」,我們就是英雄,那正是我們的領導人想要的,那是我們的人民覺得這個社會所需要的。在這一切發生後,不光是這場戰爭,也包括之前許許多多的戰役:阿爾及利亞、中南半島、納粹……你了解我在說什 ……你看出其中的悲劇與遺憾了嗎?我們了解美國總統說的「恢復我們的自信」:我們比誰都懂,法國需要英雄,需要新的名字跟據點好重建我們的自尊心。

  人骨教堂,馬翁港口、醫院……那是我們打得最漂亮的幾仗,真是榮耀時刻……醫院。納粹當初蓋醫院是為了收容心理病患,傳說是想讓他們在水泥牆後餓死。而我們在戰爭中把那裡當作醫務室,診療剛被咬傷的患者,稍後,越來越多傷患開始變身殭屍,倖存者的人性就變黑(同時醫院的電燈也熄滅、變黑了),他們開始把受到感染的人(誰知道還有哪些人)一起丟進殭屍的墓室。有個前鋒小組衝進地道,可是事前並不了解裡面的情況,他們原本可以撤退,摧毀地道,將牠們再次封住……一個班要對抗三百隻殭屍,一個由我小弟帶領的班,他們的無線電斷訊了,斷訊之前,我們最後聽到的是他的聲音,最後一句話說的是:「他們休想通過!」

  丹佛,科羅拉多州

  天氣非常適合到鄰近的勝利公園野餐,整個春天都沒有任何目擊殭屍的紀錄,這也讓大家更有理由可以慶祝。陶德?衛尼歐站在外野位置,等著接一個他說「水遠不會來』的高飛球。也許他是對的,因為似乎沒人在意我站在他旁邊。

  他們說那是「前進紐約的路」,真是漫漫長路一條。我們的陸軍部隊有三個主要軍團:北軍、中軍和南軍。主要的戰略就是向前推進,其中一軍橫越大草原、中西部,接著又在阿帕拉契山脈兵分二路,側翼圍向南北,朝緬因州跟佛羅里達州邁進,接著繼續往海岸挺進,並與翻越山脈的中軍團連成一氣。這一路行來花了三年的時間。

  為什麼這麼慢?

  老兄,你自己選個任務試試看:行軍、縱深起伏的地勢、天候、敵人、教戰守則……守則上說必須以兩列堅實的隊伍前進,一前一後,從加拿大延伸到阿茲特蘭……不,墨西哥,當時還不叫阿茲特蘭。你知道飛機降落的時候,消防員或工作人員是怎樣檢查場地,免得有碎片被飛機引擎吸入嗎?他們全部排成一排,非常緩慢地確認跑道每一吋土地。我們也一樣。在落幾山脈跟大西洋之間,我們每一吋地都不放過。無論何時你看到殭屍,管牠是成群或者落單,武力分配單位就會暫停下來……

  武力分配單位是什麼?

  武力分配反應部隊。整個部隊不能為了一兩隻殭屍就停下來。很多老彊在戰爭早期就被感染,牠們變得很惡,全身像消了氣那樣乾癟,顱骨也開始露出,骨頭戳穿肌肉和皮膚,有些一老彊甚至連站都站不穩,那才是你真該當心的。牠們匍匐著爬向你,或者一頭滾進泥漿,因此我們必須挪出一支分隊,一個排,甚至是一個連的兵力,看你遇上的屍群大小,用足夠的人手擺平牠們、消毒戰場。武力分配單位在戰鬥隊伍中留下的空位,會由第二線補上。採用這種方式的話,最前列永遠不會有缺口。我們一路上就是用這招橫越全國,真的很有效。但是喔,這樣實在很花時間,夜晚也無法行軍,一旦太陽西沈,無論你有多自信,覺得這區看來多安全,一切都得停止,直到隔天早晨太陽出來。

  還有霧。我真搞不懂,都已經這麼深入內陸了,怎麼還有濃霧?我一直想請教氣候學家或者誰的,整個前鋒伸手不見五指,有時候持續好幾天,這種天候下的能見度是零,因此只能呆坐著,偶爾會有軍犬開始叫,或是排尾的某人大喊「接觸!」你會聽到呻吟聲,接著屍蹤現形。光是站定等待牠們就夠難了,我看過一部紀錄片,(1)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製作的,講說英國太多霧,所以英軍永遠停不下來。當中有一幕,攝影機拍到一場火力交戰的真實畫面,只見他們武器閃出的火花和隱約倒下的輪廓,不必加上陰森的配樂,(2)光看這畫面就夠嚇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