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章 大恐慌

  帕內爾空中國民兵基地:孟斐斯,田納西州,美利堅合眾國

  蓋文?布雷飛的是D-17型戰鬥飛船,這種飛船是美國「民用空中巡邏隊」的骨幹。這個任務很適合他。以前他還是平民的時候,他駕駛的是富士軟片的小型廣告飛艇。

  車流一路延伸到遠處的地平線:轎車、卡車、巴士、休旅車,任何能開上路的東西。我看到曳引機和混凝土預拌車,我沒開玩笑,還有一台平板卡車,上面只有一個大型廣告看板標誌,寫著「紳士俱樂部」,有人就坐在這板車的頂上。什麼東西的上面都有人要坐,車頂和行李架上也能坐。這景象讓我想起以前的印度火車照片,車廂里有人吊掛在行李架上,活像只猴於。

  路旁排滿各種破爛東西--手提箱、箱子,還有高級家具。有架平台武鋼琴被砸個稀爛,不蓋你,就好像從卡車上頭給丟下去似的。還有很多廢棄的車輛,有的被推到翻倒,有的零件被拆光,有的看起來被燒過。我還看到好多人用走路的,一路走過平原,或者順著馬路走。有人手裡拿著東西,拼命敲車窗:還有幾個女人穿得很養眼,她們可能想要做交易吧,或許是想買賣汽油。反正她們不可能是在找便車搭的,因為光用走的,都比塞車在路上快,要搭便車好像不太合理,不過嘛……(他聳聳肩。)

  回到路上,大約再過個三十哩,車流狀況稍微好一點。感覺上似乎這裡的駕駛人心情應該會好一點,可是沒有,他們還是狂閃大燈,甚至去撞前面的車子,下車準備干架。我看到有些人躺在路邊,有的還在緩慢扭動,有的已經完全沒動靜了。其他人就這樣跑過他們身旁,抱著家當跑,抱著小孩跑,或者就只是拔腿狂奔,都朝著同一個方向跑。繼續飛了幾哩之後,我終於明白他們為何要跑。

  那些怪物成群湧入車陣,在外車道的駕駛想轉向,結果陷入爛泥,堵住了內車道。大家打不開車門,因為車子擠得太近了。那些怪物對著打開的車窗伸出手,想把人給拉出車外,甚至想鑽進車裡去。結果把很多駕駛困在車裡,車門緊閉,應該都上了鎖,再搖上車窗(車窗都是安全玻璃),殭屍沒法進到車子裡,只不過活人也出不來了。有人心一慌就朝擋風玻璃開槍,結果毀掉自己唯一的保護,蠢斃了。待在車裡還說不定可以多撐個幾小時,甚至有機會逃脫。又或者根本沒指望逃跑,只是早死晚死的差別。有輛載馬的拖車,掛在中問車道的貨車後面,拖車前後瘋狂搖晃,馬兒還在裡頭。

  成群的怪物繼續在車陣中前進,不蓋你,牠們沿著動彈不得的車流一路吃,那些可憐的倒楣鬼只想趕快逃走,根本無路可去,我從上空看得心驚膽跳。這裡是八十號州際公路,位於林肯和北普拉特之間,兩個地方都是殭屍災變嚴重肆虐區,其間的小鎮無一倖免。這些倒楣鬼知道自己在幹嘛嗎?是誰策劃這場怪物大遷徒?有人在背後操控嗎?還是大家看到車陣,就沒腦的跟著開?我試著想像他們的心情:保險杆貼著別人的車屁股,小孩在車裡大哭,狗狗亂吠:一邊看著後方幾哩外追上來的「東西」,一邊祈禱前面的仁兄知道該往哪裡逃。

  你有聽過一位美國記者在一九七O年代在莫斯科所做的實驗嗎?他站在某個建築物前排起了隊,沒啥特別的,就是隨便選一扇門。果然,某個人排到他後面,接著又排了幾個,然後一路排到街角拐了個彎,人潮累積的速度比你預期的快多了,沒有人問說這隊是排什麼的,他們只是假設一定值得才會有人排。關於這個實驗的真偽,我也說不準,也許只是一個都市傳說,或者是冷戰時代虛構的神話,但誰又知道呢?

  阿蘭,印度

  我跟阿傑?沙站在岸邊,看著以前曾經光鮮亮麗的船隻,如今成為鏽蝕的殘骸,不僅政府沒有經費清運,船隻的零件也由於長時耗損,幾乎都成了廢鐵,默默躺在一旁,像是見證大屠殺的紀念碑。

  他們告訴我這兒發生的事已經不稀奇了,只要是陸海交界的地方,就會有人想盡辦法要乘上任何漂浮物,到海上尋找活命機會。

  我一輩子都住在離這裡不遠的保納格爾,可是我從來不知道阿蘭是個怎樣的地方。大學畢業後我成了辦公室經理,是個「電力滿格」的白領專業人員。我只有敲鍵盤的時候需要動手,自從輸入軟體有了語音辨識功能之後,連手也不用動了。我知道阿蘭是個造船廠,所以當初才想逃來這裡,原本以為會找到一個造船廠,能夠製造出一艘又一艘的船,把我們載往安全的地方。沒想到情況正好相反:阿蘭不造船,這裡拆船。殭屍大戰爆發前,阿蘭是全球最大的拆船廠,印度廢五金公司買進各國船隻,堆在海濱拆解切割,拆到連最小的螺絲也不放過,我眼前這數十艘船上一個人也沒有,船上很多功能都拆掉了,只是一排集體等死的裸露船體。

  這裡沒有乾塢,沒有造船台。阿蘭稱不上是船廠,倒像是一長條綿延的沙灘,標準程序是把船推到岸上,像擱淺的鯨魚那樣停放。我想我只能指望另外六艘船,都才剛抵達,還沒靠岸,上頭還有幾個基幹作業船員,我只盼燃料艙里還有點油。其中有一艘叫「薇若妮卡?德馬七號」,正把其他擱淺的船拖回海上,纜繩跟鐵鍊胡亂套在美國總統輪船股份有限公司所屬,新加坡籍的貨輪「鬱金香號」的船尾,擱淺的「鬱金香號」已經有部分遭到破壞了。我抵達的時候,「德馬七號」正發動引擎,拉緊鍊繩攪起水花,有幾股比較脆弱的繩子斷裂了,不斷發出啪嚏如槍響的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