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溫西搖了搖頭。
“又要說巧合!好吧,也許是這樣。現在讓我們繼續分析,看看會怎樣。那個騎士和亞歷克西斯約好見面,亞歷克西斯在十一點四十五分左右到達平鐵。騎士在那裡和他見面了,並給了他指示——我們應該假設,是口頭的指示。然後騎士又騎馬回了達里,把馬放了,去干自己的事了。好,整件事可能是在十二點半或者十二點四十五分完成的,至少在一點半的時候一定已經完成了,不然的話威爾頓在回來的時候就會看到他。這個時候,亞歷克西斯在幹什麼?他沒有站起來去做自己的事,而是平靜地坐在那裡,等著在兩點鐘被人殺掉!”
“也許騎士告訴他要在那裡坐一會兒,以免和他在同一時間離開。或者,我有個更好的說法。當騎士走了以後,亞歷克西斯在那裡等了一會兒——假設是五分鐘——不管怎麼樣,直到他的朋友已經走遠了。然後,兇手從礁石的縫隙里跳出來,他剛才一直在那裡偷聽,他和亞歷克西斯談了一會兒話,然後在兩點鐘的時候,這場談話以謀殺終結。接著,我出現了,兇手又跳回那個藏身地。這怎麼樣?騎士在場的時候,兇手並沒有現身,因為他覺得一個人跟兩個人斗不合算。”
“這似乎能說得通。不過,我只是在想,他在那裡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把你也殺了?”“這會讓現場看起來不像是自殺。”“說得很對。但為什麼當你一點時到達海灘,並眺望礁石的時候,沒有看見兩個人正在平鐵上興致勃勃地交談?”
“上帝才知道!但如果兇手站在礁石靠海的那一面,或者他們兩個人都站在那裡,我就不會看到任何東西。而且他們很有可能這樣做,因為當時的潮汐很低,那邊的沙應該是乾的。”
“是的,那結論自然就出來了。他們看見潮汐又回來了,所以爬上礁石,以免腳被弄濕。那會是在你睡覺的時候。但我在想,當你吃午飯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聽見有人聊天說話的聲音?在海岸上,聲音會傳得很遠很清楚。”
“也許他們聽見了我從海崖上下來,所以閉嘴沒說話。”“也許。那麼,也就是說,那位兇手明明知道你在那裡,但還是固執地在你在場的情況下把人給殺了。”“他可能以為我已經走了。他知道那個時間我看不見他,因為他看不見我。”“然後亞歷克西斯喊了一聲,你就醒了,他不得不藏起來。”“差不多就是這樣的,這似乎很說得通。那這就是說,我們得去找一個新的嫌疑人,這個人有途徑知道伯瑞斯和亞歷克西斯之間的約定,還有,”哈麗雅特滿懷希望地說,“這不一定非要是布爾什維克。這可能會是任何一個有私人動機要殺死亞歷克西斯的人。那個達·索托先生呢?他搶走了蕾拉·加蘭德。蕾拉可能告訴過他一些亞歷克西斯的小故事。”
溫西沉默了,他似乎是在懷疑著什麼。然後他說:
“是的。但我們碰巧知道了,那個達·索托整段時間裡都在冬日花園演奏。但現在,我想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整個問題。這封信呢?它是真實的嗎?它是用很普通的信紙寫成的,上面沒有水印,這可以是從任何人那裡寄過來的,不能證明任何東西。而且如果這真是由一個叫伯瑞斯的外國人寫的,為什麼會用英語呢?如果伯瑞斯真是一位俄國保皇黨的話,用俄語自然更安全一些,也更符合情理。還有,信開始的地方,那些所有關於蘇維埃政府的殘酷以及神聖俄國的東西,太含糊,太粗略了。這看起來像是一個真正的保皇黨反叛者乾的活嗎?沒提到一個名字,沒有和波蘭的條約的細節,還有,另外一方面,浪費了大量的措辭在‘尊貴的先輩’以及‘殿下您’之類的敬語上。這不像是真的,看起來不那麼像回事。這看起來像是一個根本不知道革命到底是怎麼回事的人寫出來的,只是一味地根據這個可憐人對自己出身的狂熱而諂媚。”
“我來告訴你這像是什麼,”哈麗雅特說,“這就像,如果我要在偵探故事裡寫俄國,但又對俄國一無所知,而且根本不關心,我就會這麼寫,只是想給讀者一個大概的印象,讓他們知道有這麼一個人要鬧革命就行了。”
“就是這樣!”溫西說,“你很可能說對了。這也許就是從亞歷克西斯最喜歡的那些浪漫王室故事裡編排出來的。”
“一定是的。現在我們知道他為什麼會那麼喜歡這些小說了。毫無疑問,這也是他狂熱病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可以猜出來的。”
“還有一件事。你注意到了嗎?這封信的開頭兩段編碼編得很隨意,句子裡的字母都擠在一起,似乎寫信的人並不在乎亞歷克西斯可不可以正確理解。但當伯瑞斯寫到詳細的指示的時候,他開始用另加的Q和X來提示句子的結尾,這樣就可以確保它們不會在解碼的時候被錯誤理解。在他的想法裡,平鐵被放大了,要大過神聖的俄國和不滿的波蘭。”
“那麼,你覺得這封信像是誘餌?”
“是的。但這很難去確定,就算這樣的話,是誰寄的信呢,又是為什麼?如果像我們最開始猜測的,威爾頓才是問題的根結,那麼我們還是有那些不在場證明的問題。如果不是威爾頓,又會是誰呢?如果我們真的是在偵查一件和政治有關的案子,那麼亞歷克西斯究竟是誰?為什麼會有人想要除掉他?除非,他真的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但說他是俄國皇室的一員,這又似乎很難讓人相信。連幻想都不要去幻想,他的年齡不對。我知道總有傳說認為沙皇家族的後人在革命後還有倖存,但是,那他的名字也應該是亞歷克斯·尼古拉維奇,而不是保瓦羅·亞歷克西斯維奇。而且他的年齡也不對。還有,為什麼他們沒有懷疑他繼承的到底是不是尼古拉一世的血統?在亞歷克西斯的書里有沒有什麼筆記?這也許能告訴我們他認為自己是誰。”
“又要說巧合!好吧,也許是這樣。現在讓我們繼續分析,看看會怎樣。那個騎士和亞歷克西斯約好見面,亞歷克西斯在十一點四十五分左右到達平鐵。騎士在那裡和他見面了,並給了他指示——我們應該假設,是口頭的指示。然後騎士又騎馬回了達里,把馬放了,去干自己的事了。好,整件事可能是在十二點半或者十二點四十五分完成的,至少在一點半的時候一定已經完成了,不然的話威爾頓在回來的時候就會看到他。這個時候,亞歷克西斯在幹什麼?他沒有站起來去做自己的事,而是平靜地坐在那裡,等著在兩點鐘被人殺掉!”
“也許騎士告訴他要在那裡坐一會兒,以免和他在同一時間離開。或者,我有個更好的說法。當騎士走了以後,亞歷克西斯在那裡等了一會兒——假設是五分鐘——不管怎麼樣,直到他的朋友已經走遠了。然後,兇手從礁石的縫隙里跳出來,他剛才一直在那裡偷聽,他和亞歷克西斯談了一會兒話,然後在兩點鐘的時候,這場談話以謀殺終結。接著,我出現了,兇手又跳回那個藏身地。這怎麼樣?騎士在場的時候,兇手並沒有現身,因為他覺得一個人跟兩個人斗不合算。”
“這似乎能說得通。不過,我只是在想,他在那裡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把你也殺了?”“這會讓現場看起來不像是自殺。”“說得很對。但為什麼當你一點時到達海灘,並眺望礁石的時候,沒有看見兩個人正在平鐵上興致勃勃地交談?”
“上帝才知道!但如果兇手站在礁石靠海的那一面,或者他們兩個人都站在那裡,我就不會看到任何東西。而且他們很有可能這樣做,因為當時的潮汐很低,那邊的沙應該是乾的。”
“是的,那結論自然就出來了。他們看見潮汐又回來了,所以爬上礁石,以免腳被弄濕。那會是在你睡覺的時候。但我在想,當你吃午飯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聽見有人聊天說話的聲音?在海岸上,聲音會傳得很遠很清楚。”
“也許他們聽見了我從海崖上下來,所以閉嘴沒說話。”“也許。那麼,也就是說,那位兇手明明知道你在那裡,但還是固執地在你在場的情況下把人給殺了。”“他可能以為我已經走了。他知道那個時間我看不見他,因為他看不見我。”“然後亞歷克西斯喊了一聲,你就醒了,他不得不藏起來。”“差不多就是這樣的,這似乎很說得通。那這就是說,我們得去找一個新的嫌疑人,這個人有途徑知道伯瑞斯和亞歷克西斯之間的約定,還有,”哈麗雅特滿懷希望地說,“這不一定非要是布爾什維克。這可能會是任何一個有私人動機要殺死亞歷克西斯的人。那個達·索托先生呢?他搶走了蕾拉·加蘭德。蕾拉可能告訴過他一些亞歷克西斯的小故事。”
溫西沉默了,他似乎是在懷疑著什麼。然後他說:
“是的。但我們碰巧知道了,那個達·索托整段時間裡都在冬日花園演奏。但現在,我想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整個問題。這封信呢?它是真實的嗎?它是用很普通的信紙寫成的,上面沒有水印,這可以是從任何人那裡寄過來的,不能證明任何東西。而且如果這真是由一個叫伯瑞斯的外國人寫的,為什麼會用英語呢?如果伯瑞斯真是一位俄國保皇黨的話,用俄語自然更安全一些,也更符合情理。還有,信開始的地方,那些所有關於蘇維埃政府的殘酷以及神聖俄國的東西,太含糊,太粗略了。這看起來像是一個真正的保皇黨反叛者乾的活嗎?沒提到一個名字,沒有和波蘭的條約的細節,還有,另外一方面,浪費了大量的措辭在‘尊貴的先輩’以及‘殿下您’之類的敬語上。這不像是真的,看起來不那麼像回事。這看起來像是一個根本不知道革命到底是怎麼回事的人寫出來的,只是一味地根據這個可憐人對自己出身的狂熱而諂媚。”
“我來告訴你這像是什麼,”哈麗雅特說,“這就像,如果我要在偵探故事裡寫俄國,但又對俄國一無所知,而且根本不關心,我就會這麼寫,只是想給讀者一個大概的印象,讓他們知道有這麼一個人要鬧革命就行了。”
“就是這樣!”溫西說,“你很可能說對了。這也許就是從亞歷克西斯最喜歡的那些浪漫王室故事裡編排出來的。”
“一定是的。現在我們知道他為什麼會那麼喜歡這些小說了。毫無疑問,這也是他狂熱病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可以猜出來的。”
“還有一件事。你注意到了嗎?這封信的開頭兩段編碼編得很隨意,句子裡的字母都擠在一起,似乎寫信的人並不在乎亞歷克西斯可不可以正確理解。但當伯瑞斯寫到詳細的指示的時候,他開始用另加的Q和X來提示句子的結尾,這樣就可以確保它們不會在解碼的時候被錯誤理解。在他的想法裡,平鐵被放大了,要大過神聖的俄國和不滿的波蘭。”
“那麼,你覺得這封信像是誘餌?”
“是的。但這很難去確定,就算這樣的話,是誰寄的信呢,又是為什麼?如果像我們最開始猜測的,威爾頓才是問題的根結,那麼我們還是有那些不在場證明的問題。如果不是威爾頓,又會是誰呢?如果我們真的是在偵查一件和政治有關的案子,那麼亞歷克西斯究竟是誰?為什麼會有人想要除掉他?除非,他真的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但說他是俄國皇室的一員,這又似乎很難讓人相信。連幻想都不要去幻想,他的年齡不對。我知道總有傳說認為沙皇家族的後人在革命後還有倖存,但是,那他的名字也應該是亞歷克斯·尼古拉維奇,而不是保瓦羅·亞歷克西斯維奇。而且他的年齡也不對。還有,為什麼他們沒有懷疑他繼承的到底是不是尼古拉一世的血統?在亞歷克西斯的書里有沒有什麼筆記?這也許能告訴我們他認為自己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