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皇帝連病情都顧不上處理,就迅速將朝臣宣入宮中,商討應該如何處理。
所以晉王竟然對皇帝說自己因為家事而板著臉?挨罵不冤。
他嘆了口氣,靜靜聽著旁邊的人議論,在這種場合,情緒尤為緊張,就算是一向平和的人也不由得慷慨激昂。月國勢強,連勝時能不斷攻下十二座城,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打到皇城根子,難道大棠要亡國嗎?
終於有一位勇士開口,“陛下,不如我們與他議和吧?”
“這怎麼行?”主戰派也絕非勢單力孤,當下有三人先後開口呵斥這姓葛的侍郎膽小怕事。
“我大棠怎可屈膝求榮?”
“男兒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
“此番鼠輩,簡直是月國jian細,陛下,您不要聽信小人讒言!”
主戰派幾人都言辭懇切,鏗鏘有力。
葛侍郎敢做第一個開口的人,自然不會被幾句話嚇倒。他苦笑一聲,反問眾人,“打可以打,誰領兵?永山關本不至於如此輕易失手,正因為守將無能,紙上談兵覺得自己有機會勝便帶兵迎敵,三萬英烈無辜戰死。接下來,十二城中不乏有經驗的名將,可是賊勢已成,李奇宇將軍,陳峰林將軍,赫連波將軍盡皆戰死,還有誰能打仗?”
他合袖朝向皇帝拜倒,頭磕在地上:“陛下,與其讓子民白白送死,不如暫且與賊虛以委蛇,先休養生息培養人才,再做長久打算啊!”他似乎覺得自己的聲音不夠響亮,又狠狠在地上砸了八下。
皇帝連忙上前將他攙扶起身,環繞眾人,輕聲一嘆,“葛愛卿說得有理。”
主戰派也不由得沉默,沒錯,無論他們多麼雄心勃勃,都無法改變朝中無人的事實。
棠國不缺錢,不缺糧,不缺人,缺的是能夠帶兵打仗的將軍。
當然,不是說上過戰場的人都死絕了,但還在京城的,多半都是一些老人,他們有經驗,但都養尊處優多年,別說帶兵了,能否上馬都是未知。雖說也可以打一仗試試,但皇帝不敢賭,如果留著錢、糧食、人,和有經驗的將軍,他們還有跟月國談判的底氣,如果這些都沒了,他們就真的只能任憑月國開價,甚至任憑月國蠶食了。
平生不能擴土開疆,倒讓祖宗基業從自己手裡丟掉,皇帝懷疑他連去死都得剝下臉皮。
此時,大鴻臚從人群中走出,大聲說道:“月國的意思,確實也想議和。”
☆、和親
月國也想議和?
這是怎麼回事?
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大鴻臚臉上,聽他繼續往下說。
大鴻臚畢竟是長期與外賓打交道的人,見過各種場面,被這麼多重臣聚焦也一點不怯,他冷靜地看著皇帝的方向,聲音依舊鏗鏘有力,“臣認為,月國人也有顧忌,我們大棠畢竟壓制他們那麼多年,百姓富足,國泰民安,在沒有內憂的情況下,若有外患,非要孤注一擲也會令他們頭痛。”
“想不到這等蠻人也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一人笑道。
其餘人卻笑不出,丟了十二座城靠人家適可而止才逃過一劫,這有什麼好笑的?
皇帝問:“他們送了信到鴻臚寺?”
“是。”大鴻臚取出一封已經開啟過的信,雙手遞給皇帝。
皇帝邊拆信邊問這是什麼。
大鴻臚答道:“這裡面是月國議和的條件,臣不能做主。”
戰勝國要議和,條件必定相當苛刻,皇帝已有心理準備,可看清信上的內容,仍然忍不住發怒,差點將信紙撕碎。還是大鴻臚迅速上前,開口勸說皇帝,才讓他停下了失去理智的動作。不過,當皇帝從盛怒中清醒,卻依舊呼吸急促。
議和的條件是什麼?所有人都想知道。
皇帝將信遞還給大鴻臚,叫他交給眾官員傳閱。
晉王在倒數幾個拿到了這封信,看完,與其他大臣一樣噤聲,誰也不敢第一個說話。因為,所有人都能夠想得到皇帝現在有多憤怒,誰敢做第一個出頭的人?月國實在是獅子大開口,不僅要求棠國割地賠款,竟然還要求棠國交出一名公主和親,只有答應這兩項議和才能繼續進行,否則就繼續打。
信經過所有人的手,最後傳回了大鴻臚手中。
大鴻臚捏著信,眼睛望著皇帝,口中問道:“陛下如何決斷?月國只送來這封信,沒有派出使臣,他們的意思是只有這個條件,不可商議。”
皇帝氣得雙手發抖,“欺人太甚!”
其他都罷了,割地賠款?大棠立國數百年,從未有如此恥辱!
“如果朕答應月國的要求,後世子孫如何看朕?大棠國土若從朕手中丟失,那麼朕將來如何去見列祖列宗?”皇帝兇悍的目光掃向了大鴻臚與葛侍郎二人,即使他方才親口稱讚過他們,但是,當月國的條件拋出來,這兩個主和派便成了推他遺臭萬年的佞臣!
大鴻臚和葛侍郎慌忙跪下:“臣有罪!”
主戰派本該拍手稱快,但一個個苦惱地對視,卻沒人能笑得出來。他們腦子裡想的仍然是方才葛侍郎那段無奈的話,即便皇帝暫時倒下自己這邊,又有什麼用?誰都不想對月國示弱,月國是什麼?曾經的屬國罷了,從前不僅要俯首稱臣,還要向大棠獻供的糙原小國而已!誰不知道一旦與月國議和,一個個都別想在史書留下好名聲?
但是,無法可想。
何其屈辱,泱泱大棠,有錢有人,卻沒有一個能帶兵的好將軍!不,曾經有的。
所有人的心裡都浮現出一個名字,然後趕緊擦掉。
“陛下。”一個沙啞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末將請戰。”
在這種場合還敢開口,不是太無腦,就是太自信。
當眾大臣看清這開口之人的臉,首先想到後者,都鬆了口氣。誰也不希望是一個無腦的人出來說話,如果觸怒了龍顏,在場的人都會被連累。何況,皇帝才剛剛吐血,如果在這裡被氣倒,他們這群人再無辜也是百死莫贖。
“邕武侯。”皇帝看清他的臉,神情依舊複雜,“你願請戰?”
這消瘦的男人略一點頭,單膝跪下,又說了一遍:“末將願戰。”
既然月國欺人太甚,何不拼一把?
割地賠款,這豈不是把大棠數百年的聲望踩在腳下?誰要是同意,就是國之蟊賊。
誠然,邕武侯曾經是一名武將,他在文采方面毫無建樹,勉強只能說認得字而已,至於吟詩作對是一句都不成的。他能夠封爵,靠的不是祖上餘蔭,而是親自在沙場上浴血奮戰得到的功勞。可是,當他離開戰場,在京城中浸泡了十餘年後,他的身體已經加速蒼老。
他曾經靈敏健壯,而今卻只剩下一副消瘦枯槁的身體。
在戰場上,他曾經身中七箭也未曾死去,卻在富貴的生活中,成了一場冷風就能吹倒的病弱體質。除了堅毅的目光,看著他的臉,他的身體,誰也無法想像他曾經是個武將。皇帝打量著他,熱血沸騰的身軀漸漸冷了下來,他值得自己相信嗎?
所以晉王竟然對皇帝說自己因為家事而板著臉?挨罵不冤。
他嘆了口氣,靜靜聽著旁邊的人議論,在這種場合,情緒尤為緊張,就算是一向平和的人也不由得慷慨激昂。月國勢強,連勝時能不斷攻下十二座城,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打到皇城根子,難道大棠要亡國嗎?
終於有一位勇士開口,“陛下,不如我們與他議和吧?”
“這怎麼行?”主戰派也絕非勢單力孤,當下有三人先後開口呵斥這姓葛的侍郎膽小怕事。
“我大棠怎可屈膝求榮?”
“男兒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
“此番鼠輩,簡直是月國jian細,陛下,您不要聽信小人讒言!”
主戰派幾人都言辭懇切,鏗鏘有力。
葛侍郎敢做第一個開口的人,自然不會被幾句話嚇倒。他苦笑一聲,反問眾人,“打可以打,誰領兵?永山關本不至於如此輕易失手,正因為守將無能,紙上談兵覺得自己有機會勝便帶兵迎敵,三萬英烈無辜戰死。接下來,十二城中不乏有經驗的名將,可是賊勢已成,李奇宇將軍,陳峰林將軍,赫連波將軍盡皆戰死,還有誰能打仗?”
他合袖朝向皇帝拜倒,頭磕在地上:“陛下,與其讓子民白白送死,不如暫且與賊虛以委蛇,先休養生息培養人才,再做長久打算啊!”他似乎覺得自己的聲音不夠響亮,又狠狠在地上砸了八下。
皇帝連忙上前將他攙扶起身,環繞眾人,輕聲一嘆,“葛愛卿說得有理。”
主戰派也不由得沉默,沒錯,無論他們多麼雄心勃勃,都無法改變朝中無人的事實。
棠國不缺錢,不缺糧,不缺人,缺的是能夠帶兵打仗的將軍。
當然,不是說上過戰場的人都死絕了,但還在京城的,多半都是一些老人,他們有經驗,但都養尊處優多年,別說帶兵了,能否上馬都是未知。雖說也可以打一仗試試,但皇帝不敢賭,如果留著錢、糧食、人,和有經驗的將軍,他們還有跟月國談判的底氣,如果這些都沒了,他們就真的只能任憑月國開價,甚至任憑月國蠶食了。
平生不能擴土開疆,倒讓祖宗基業從自己手裡丟掉,皇帝懷疑他連去死都得剝下臉皮。
此時,大鴻臚從人群中走出,大聲說道:“月國的意思,確實也想議和。”
☆、和親
月國也想議和?
這是怎麼回事?
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大鴻臚臉上,聽他繼續往下說。
大鴻臚畢竟是長期與外賓打交道的人,見過各種場面,被這麼多重臣聚焦也一點不怯,他冷靜地看著皇帝的方向,聲音依舊鏗鏘有力,“臣認為,月國人也有顧忌,我們大棠畢竟壓制他們那麼多年,百姓富足,國泰民安,在沒有內憂的情況下,若有外患,非要孤注一擲也會令他們頭痛。”
“想不到這等蠻人也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一人笑道。
其餘人卻笑不出,丟了十二座城靠人家適可而止才逃過一劫,這有什麼好笑的?
皇帝問:“他們送了信到鴻臚寺?”
“是。”大鴻臚取出一封已經開啟過的信,雙手遞給皇帝。
皇帝邊拆信邊問這是什麼。
大鴻臚答道:“這裡面是月國議和的條件,臣不能做主。”
戰勝國要議和,條件必定相當苛刻,皇帝已有心理準備,可看清信上的內容,仍然忍不住發怒,差點將信紙撕碎。還是大鴻臚迅速上前,開口勸說皇帝,才讓他停下了失去理智的動作。不過,當皇帝從盛怒中清醒,卻依舊呼吸急促。
議和的條件是什麼?所有人都想知道。
皇帝將信遞還給大鴻臚,叫他交給眾官員傳閱。
晉王在倒數幾個拿到了這封信,看完,與其他大臣一樣噤聲,誰也不敢第一個說話。因為,所有人都能夠想得到皇帝現在有多憤怒,誰敢做第一個出頭的人?月國實在是獅子大開口,不僅要求棠國割地賠款,竟然還要求棠國交出一名公主和親,只有答應這兩項議和才能繼續進行,否則就繼續打。
信經過所有人的手,最後傳回了大鴻臚手中。
大鴻臚捏著信,眼睛望著皇帝,口中問道:“陛下如何決斷?月國只送來這封信,沒有派出使臣,他們的意思是只有這個條件,不可商議。”
皇帝氣得雙手發抖,“欺人太甚!”
其他都罷了,割地賠款?大棠立國數百年,從未有如此恥辱!
“如果朕答應月國的要求,後世子孫如何看朕?大棠國土若從朕手中丟失,那麼朕將來如何去見列祖列宗?”皇帝兇悍的目光掃向了大鴻臚與葛侍郎二人,即使他方才親口稱讚過他們,但是,當月國的條件拋出來,這兩個主和派便成了推他遺臭萬年的佞臣!
大鴻臚和葛侍郎慌忙跪下:“臣有罪!”
主戰派本該拍手稱快,但一個個苦惱地對視,卻沒人能笑得出來。他們腦子裡想的仍然是方才葛侍郎那段無奈的話,即便皇帝暫時倒下自己這邊,又有什麼用?誰都不想對月國示弱,月國是什麼?曾經的屬國罷了,從前不僅要俯首稱臣,還要向大棠獻供的糙原小國而已!誰不知道一旦與月國議和,一個個都別想在史書留下好名聲?
但是,無法可想。
何其屈辱,泱泱大棠,有錢有人,卻沒有一個能帶兵的好將軍!不,曾經有的。
所有人的心裡都浮現出一個名字,然後趕緊擦掉。
“陛下。”一個沙啞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末將請戰。”
在這種場合還敢開口,不是太無腦,就是太自信。
當眾大臣看清這開口之人的臉,首先想到後者,都鬆了口氣。誰也不希望是一個無腦的人出來說話,如果觸怒了龍顏,在場的人都會被連累。何況,皇帝才剛剛吐血,如果在這裡被氣倒,他們這群人再無辜也是百死莫贖。
“邕武侯。”皇帝看清他的臉,神情依舊複雜,“你願請戰?”
這消瘦的男人略一點頭,單膝跪下,又說了一遍:“末將願戰。”
既然月國欺人太甚,何不拼一把?
割地賠款,這豈不是把大棠數百年的聲望踩在腳下?誰要是同意,就是國之蟊賊。
誠然,邕武侯曾經是一名武將,他在文采方面毫無建樹,勉強只能說認得字而已,至於吟詩作對是一句都不成的。他能夠封爵,靠的不是祖上餘蔭,而是親自在沙場上浴血奮戰得到的功勞。可是,當他離開戰場,在京城中浸泡了十餘年後,他的身體已經加速蒼老。
他曾經靈敏健壯,而今卻只剩下一副消瘦枯槁的身體。
在戰場上,他曾經身中七箭也未曾死去,卻在富貴的生活中,成了一場冷風就能吹倒的病弱體質。除了堅毅的目光,看著他的臉,他的身體,誰也無法想像他曾經是個武將。皇帝打量著他,熱血沸騰的身軀漸漸冷了下來,他值得自己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