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做鴨?”大家齊聲發問,都驚呆了。
“三杯鴨……”仙姑翻白眼。
“咳!”大家暗自悔恨自己想法的不純潔。
仙姑首先帶著大家到屋裡認領自己的東西。在一片驚喜聲中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大猩猩看大家正在自己家裡瓜分東西,緊張地把裝有自己專用炭烤魷魚足的箱子藏到自己屁股後面。這時候章翰洋圍著圍裙,端著盤子從廚房裡出來了。
大家吃畢,都坐在院子裡閒聊。桌子上擺著常用的玻璃花草茶具,升騰的水霧似乎也帶了柑桔百里香的金黃和檸檬香茅的清爽。仙姑抿了一口茶說奇#書*網收集整理:“在外面跑了這麼多天,累死了。”
米路路問她:“有啥收穫?”
仙姑捂著嘴得意地笑道:“終於到段總生長的地方朝聖了呀!這一點意義是什麼也比不上的,老子親身體會到了段總是怎樣煉成的,這是我們人格研究會的里程碑啊!”
“哦哦哦……”大家群情激動了,紛紛要求她講經過。
原來仙姑一行到了福建,便由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人員負責接待。雖然他們不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但在小地方人的眼裡,畢竟是中央來的人,代表著他們不熟悉的生活環境。總會被人以一種半是好奇半是羨慕的眼光看待。在他們口中說出的種種,即使平平無奇,也會被人閒聊時裝作漫不經心地加以引用表示自己與高一層次的人物有過近距離的接觸,輕描淡寫地提起別人的生活細節顯示自己跟那些人很熟,但卻不知道其實那些人也一樣活得很卑微很平凡,或許,和他們一樣有著瑣碎的幸福。
負責接待他們的辦事員正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小地方人士。大家都叫他小段。這個年輕人二十五歲上下,頭髮微卷,典型南方人的臉上長著一雙單眼皮的靈活小眼睛。小段待人很熱情圓滑,但是骨子裡又明顯地透出一種倨傲。對於自己出身的一切他有一種單純的自豪。他還曾經指著飯桌上的銀耳湯殷勤地勸大家:“多喝一點多喝一點,對女孩子皮膚好的。你們北京那沒有銀耳吧?”
聽到這裡,正在喝茶的各位也不禁面面相覷。仙姑嘆了口氣說:“當時我們的表情也跟你們現在一樣。”
章翰洋插嘴道:“其實,小段這樣的心情我也可以體會到。人的這種奇怪行為,大約是出自這樣的心理:在和自己出身一樣的人群里,總要尋求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凸現自身的存在,暗示自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這不一樣的地方正是他存在的意義。而置身與自己來自不同環境的人群中時,又極力標榜自己所歸屬的群體以擺脫被孤立感。”
米路路也點頭贊同:“嗯嗯,我也有過這樣的心情。小的時候上幼兒園,被同學欺負,就會想像其實我是外星人,其實我是不屬於這裡的,我才不跟你們這些地球人玩。這樣一來,也為自己的不合群找到了理由。大概還是自信心不夠的緣故吧,唉。”
蒙星瑜有點不耐煩:“那這個小段和段津津有什麼關係啊?難不成是親戚?”
查小可說:“我記得段津津和我們說過,她母親出身一個世代經商的大戶人家,學醫出身,下海從商之後富甲一方。”
黎妙琳沉吟:“這個我記得。那個時候小寒剛提出要學鋼琴,她也給了很多意見,好像是說她媽讓她從小就學鋼琴,讓她藉此陶冶性情,還對她要求很嚴格云云,說得頭頭是道,當時我還頗為佩服呢,小小年紀竟然就對兒童教育有如此見識。”
孕婦不屑地說:“什麼年紀就該幹什麼事,超出了就是反常。搞得不好她一邊跟你聊著天,一邊拼命google呢!”
米路路嘆氣道:“一個神話幻滅了撒,有時候我想,如果真的有這麼牛叉的人物在自己的群裡面也未嘗不好,起碼可以出去跟人炫耀啊。”
仙姑鄙視道:“世人之所以會受騙,就是因為他們心裏面渴望神話是真實的,希望世界上有無所不能的完美女人。對於你們這幫人來說,她到底是不是真實的並不重要,只要她的存在能滿足你們對這個世界的幻想就好。從這個角度說,段津津完全是被你們利用了,她也是受害者啊!”
黎妙琳笑道:“也是噢,起碼在孩子練琴的問題上我是通過她得到了所需的知識資訊。”
仙姑:“可是怎麼看她都不像和音樂有關的人。摩羯座啊,要是藝術起來,能活活嚇死人。”
蒙星瑜打了個哆嗦:“我也不能想像我變成藝術女青年的樣子。”
章翰洋好奇:“怎麼樣?”
仙姑皺眉道:“那感覺就像,一個女掌柜正埋頭用算盤算帳,忽然間,抬起頭,吟起了詩歌!”
聽到這裡,大暑天的,連同大猩猩在內,大家不約而同地惡寒了一下。蒙星瑜忙催仙姑繼續講下去,到底這個小段和段津津有什麼關係。
從那之後,小段便天天帶著大家按照計劃去考察當地有特色的民居建築。大家也逐漸熟悉了他的口頭禪:“這個東西你們北京有嗎?”除此以外,大家還是蠻喜歡小段的。因為他腦子靈活,很能說笑,為人也很熱心。那個時候,仙姑隱約覺得小段身上有些讓她感到熟悉的東西,但具體是什麼又說不上來。
與此同時,小段也發現仙姑似乎格外注意他,於是自信的他不假思索地將這當成了一種友好的信號。仙姑那溫婉秀麗的外表極具有欺騙性,而且她在陌生人面前,總會特別溫文有禮,說話舉止也非常淑女。因此,當章翰洋在外人面前控訴仙姑的彪悍行徑時,經常會被正義之士痛斥,認為他在詆毀仙姑的形象,令他欲哭無淚。
“三杯鴨……”仙姑翻白眼。
“咳!”大家暗自悔恨自己想法的不純潔。
仙姑首先帶著大家到屋裡認領自己的東西。在一片驚喜聲中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大猩猩看大家正在自己家裡瓜分東西,緊張地把裝有自己專用炭烤魷魚足的箱子藏到自己屁股後面。這時候章翰洋圍著圍裙,端著盤子從廚房裡出來了。
大家吃畢,都坐在院子裡閒聊。桌子上擺著常用的玻璃花草茶具,升騰的水霧似乎也帶了柑桔百里香的金黃和檸檬香茅的清爽。仙姑抿了一口茶說奇#書*網收集整理:“在外面跑了這麼多天,累死了。”
米路路問她:“有啥收穫?”
仙姑捂著嘴得意地笑道:“終於到段總生長的地方朝聖了呀!這一點意義是什麼也比不上的,老子親身體會到了段總是怎樣煉成的,這是我們人格研究會的里程碑啊!”
“哦哦哦……”大家群情激動了,紛紛要求她講經過。
原來仙姑一行到了福建,便由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人員負責接待。雖然他們不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但在小地方人的眼裡,畢竟是中央來的人,代表著他們不熟悉的生活環境。總會被人以一種半是好奇半是羨慕的眼光看待。在他們口中說出的種種,即使平平無奇,也會被人閒聊時裝作漫不經心地加以引用表示自己與高一層次的人物有過近距離的接觸,輕描淡寫地提起別人的生活細節顯示自己跟那些人很熟,但卻不知道其實那些人也一樣活得很卑微很平凡,或許,和他們一樣有著瑣碎的幸福。
負責接待他們的辦事員正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小地方人士。大家都叫他小段。這個年輕人二十五歲上下,頭髮微卷,典型南方人的臉上長著一雙單眼皮的靈活小眼睛。小段待人很熱情圓滑,但是骨子裡又明顯地透出一種倨傲。對於自己出身的一切他有一種單純的自豪。他還曾經指著飯桌上的銀耳湯殷勤地勸大家:“多喝一點多喝一點,對女孩子皮膚好的。你們北京那沒有銀耳吧?”
聽到這裡,正在喝茶的各位也不禁面面相覷。仙姑嘆了口氣說:“當時我們的表情也跟你們現在一樣。”
章翰洋插嘴道:“其實,小段這樣的心情我也可以體會到。人的這種奇怪行為,大約是出自這樣的心理:在和自己出身一樣的人群里,總要尋求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凸現自身的存在,暗示自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這不一樣的地方正是他存在的意義。而置身與自己來自不同環境的人群中時,又極力標榜自己所歸屬的群體以擺脫被孤立感。”
米路路也點頭贊同:“嗯嗯,我也有過這樣的心情。小的時候上幼兒園,被同學欺負,就會想像其實我是外星人,其實我是不屬於這裡的,我才不跟你們這些地球人玩。這樣一來,也為自己的不合群找到了理由。大概還是自信心不夠的緣故吧,唉。”
蒙星瑜有點不耐煩:“那這個小段和段津津有什麼關係啊?難不成是親戚?”
查小可說:“我記得段津津和我們說過,她母親出身一個世代經商的大戶人家,學醫出身,下海從商之後富甲一方。”
黎妙琳沉吟:“這個我記得。那個時候小寒剛提出要學鋼琴,她也給了很多意見,好像是說她媽讓她從小就學鋼琴,讓她藉此陶冶性情,還對她要求很嚴格云云,說得頭頭是道,當時我還頗為佩服呢,小小年紀竟然就對兒童教育有如此見識。”
孕婦不屑地說:“什麼年紀就該幹什麼事,超出了就是反常。搞得不好她一邊跟你聊著天,一邊拼命google呢!”
米路路嘆氣道:“一個神話幻滅了撒,有時候我想,如果真的有這麼牛叉的人物在自己的群裡面也未嘗不好,起碼可以出去跟人炫耀啊。”
仙姑鄙視道:“世人之所以會受騙,就是因為他們心裏面渴望神話是真實的,希望世界上有無所不能的完美女人。對於你們這幫人來說,她到底是不是真實的並不重要,只要她的存在能滿足你們對這個世界的幻想就好。從這個角度說,段津津完全是被你們利用了,她也是受害者啊!”
黎妙琳笑道:“也是噢,起碼在孩子練琴的問題上我是通過她得到了所需的知識資訊。”
仙姑:“可是怎麼看她都不像和音樂有關的人。摩羯座啊,要是藝術起來,能活活嚇死人。”
蒙星瑜打了個哆嗦:“我也不能想像我變成藝術女青年的樣子。”
章翰洋好奇:“怎麼樣?”
仙姑皺眉道:“那感覺就像,一個女掌柜正埋頭用算盤算帳,忽然間,抬起頭,吟起了詩歌!”
聽到這裡,大暑天的,連同大猩猩在內,大家不約而同地惡寒了一下。蒙星瑜忙催仙姑繼續講下去,到底這個小段和段津津有什麼關係。
從那之後,小段便天天帶著大家按照計劃去考察當地有特色的民居建築。大家也逐漸熟悉了他的口頭禪:“這個東西你們北京有嗎?”除此以外,大家還是蠻喜歡小段的。因為他腦子靈活,很能說笑,為人也很熱心。那個時候,仙姑隱約覺得小段身上有些讓她感到熟悉的東西,但具體是什麼又說不上來。
與此同時,小段也發現仙姑似乎格外注意他,於是自信的他不假思索地將這當成了一種友好的信號。仙姑那溫婉秀麗的外表極具有欺騙性,而且她在陌生人面前,總會特別溫文有禮,說話舉止也非常淑女。因此,當章翰洋在外人面前控訴仙姑的彪悍行徑時,經常會被正義之士痛斥,認為他在詆毀仙姑的形象,令他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