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北辰懵了,「父親,你這說的是什麼話?陛下的兩個兄弟,您和永成王還在世,都是先皇的血脈,怎麼也不該是我,而且到時候蔣銘若是跳出來又該如何是好?」

  「別擔心,蔣銘的身份已沒有人可以作證,只有蔣國公夫婦空口之言,無憑無據,太后和黎盛帝是不會相信的,除非晗月親口說。」

  梁北辰緩緩說道:「阿兮說過,這件事她要等黎盛帝百年後再說。」

  永定王顯然鬆了一口氣,「宮中伺候陛下的內應已經傳來消息,近幾日道長已不贊成出現成癮症狀的陛下再服藥,但陛下一意孤行,每天還加大了用藥,想來時日不多了。」

  「北辰,現在先皇的血脈已沒有幾人,我也是風燭殘年,永成王毫無建樹也沒有子嗣,堪當大用的只有你了。」

  永定王已經把那個被禁足到半瘋半傻的兒子遺忘了。

  而蔣銘也在謀劃此事,他想的和永定王一樣,一定要將太子徹底打倒,永無翻身之日。

  當天晚上,韓錦川的桌子上不但擺上了梁澤下毒謀害梁北辰的卷宗,也擺上了蔣銘這些年來查到的有關梁澤勾結官員,殘害良臣的卷宗,當然還少不了刺殺楚正的證據。

  韓錦川雖知這是有人爭對太子,但事關重大,這每一樁每一件都是證據確鑿的大罪,他一刻也不敢耽誤的進了宮。

  黎盛帝本就外強中乾的身體,怎麼經得起幾次三番的折騰和如此大的打擊,當天夜裡氣的一頭栽了過去,古松用銀針治了好幾日才勉強清醒過來,但半個身子卻不能動彈,連話也說不清了。

  太后立刻封鎖了消息,皇帝出了這樣的事,若是走漏了一星半點的風聲後果不堪設想。

  古松建議找梁畫兮回來,因為現在他也不知道黎盛帝什麼時候會咽氣,但是太后拒絕了。

  事已至此,她將一直沒有離開紫宸殿的韓錦川叫到內殿,屏退了所有人,密談許久,達成了共識。

  永定王父子和蔣銘都很是納悶,是韓錦川沒有上奏,還是黎盛帝擅自壓下了?按理來說宮中應該傳出些消息才對,怎麼幾日過去了風平浪靜的。

  就在他們要有所動作的時候,太后將梁北辰召進了宮。

  「北辰,你也到了該婚配的年紀了,可有看上哪家姑娘,皇祖母為你做主。」太后說的極為殷切。

  梁北辰不知太后葫蘆里裝的什麼藥,怎麼突然關心起了自己的婚事,趕忙說道:「孫兒並未看上哪家姑娘。」

  太后笑笑,心中和明鏡一樣,也就是當事人自己騙自己,如今帝都還有誰不知道晗月公主和永定王府世子有傷風化之事。

  現在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給他們各自找個良人。

  這本也不是多著急的事,但黎盛帝倒下之後,韓錦川將太子做的所有事都告訴給了太后,唆使工部左侍郎貪墨,打壓已悔改的永興王舊部,殘殺無辜百姓,謀害兄弟,太后聽了無不驚心,這樣的人如何能坐上皇位,屆時黎盛會變成怎樣,百姓又會如何?

  她的心自然是向著自己的親兒子親孫子的,但是她又非常清晰的知道正確的做法應當是什麼。

  活了這麼大的歲數了,很多事情都已經想開了,她決定以國事為主,和韓錦川商議再三,選擇良久,認為現在堪當大用,是先帝血脈的也就只有梁北辰了。

  既然選了梁北辰,就要一步一步都安排好。先斷了梁北辰的所有風言風語,讓他娶一個家世顯赫的女子儘快成婚,然後再將文武雙全,品德俱佳的梁北辰過繼給黎盛帝,希望黎盛帝還能撐到那時做做樣子,出面認了這個兒子,自此一切水到渠成。

  「你是沒看上還是沒看?過幾日我這興慶宮要辦一場宴會,屆時官家女子都會前來,你好生瞧一瞧,選一個娶了。」

  「皇祖母,孫兒……」

  「不要再說了,務必選一人。」

  「是……」

  太后說的強硬,梁北辰知道不能硬頂,只好應下了。

  出了宮,梁北辰一路往護國寺行去,還沒走到寺院門口遠遠的就瞧見皇宮的禁衛守著,讓齊如打探,齊如說如今護國寺既不讓裡面的人出來,也不讓外面的人進去。

  梁北辰覺得很不對勁,從把證據給了韓錦川後就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對。

  遠遠的看了一眼護國寺只好回了王府。

  第128章 東宮(1)

  太后送走梁北辰,來到黎盛帝床前,看著不能說話不能動只能用眼神交流的兒子心裡難受,話還未說淚先流了下來。

  「皇帝,早知今日是如此,當初就應該改了詔書,把皇位傳給永定王,我們娘倆遠走隱居,過過小富即安的生活。兒啊,那個道士為娘給你遣散了吧,事到如今你還想要長生不老嗎?」

  黎盛帝眼角的流水瞬間流進了髮鬢,癱在床上這幾日他終於想明白一件事,吃再多的藥丸長生不老,也比不上能自己走路自己吃飯自己說話。如果沒了這些長生不老又有何意義?

  他輕輕的閉了閉眼睛,表示了同意。

  太后繼續說道:「澤兒犯下大逆不道的罪過,這黎盛是萬萬不能交給他的,否則我到了黃泉之下,夜台之上該如何向先皇交代,我不把這裡的一切安頓妥當又怎麼安心離去?為娘想把北辰過繼給你,你意下如何?」

  黎盛閉上眼睛,久久不願睜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