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蔣銘和梁北辰是真聰明,而梁澤也是真的蠢。

  「你可知朕為什麼把禁軍的統領權交給了兮兒嗎?若交給你,不知又要惹出什麼事端來,這個黎盛朝你是想把它毀了嗎?如今都有朝臣上書此事,文武百官也議論紛紛,你說!朕如何不罰你!」

  「父皇,兒臣真的沒有做呀。」

  「你沒做,就找出你沒做的證據。現在是你沒做的證據沒有,你做了的證據倒是充足。」

  梁澤癱坐在地上,他早都使出渾身解數想找出真正的刺殺之人,但時至今日任何線索都沒有。

  「太后駕到。」

  黎盛帝一聽,立刻先讓梁澤起身。

  太后瞧了瞧著爺倆,徑直走到一旁坐下。

  「皇帝,打算如何處置太子啊?」

  作為黎盛朝身份最長的長輩,出了這樣的事,她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不過問的。她看著梁澤一點也喜歡不起來,這個孩子從小就不入她的眼,要不是因為他是黎盛帝唯一的皇子,這皇位說什麼也不會落在他頭上,現在就是要給他教訓的時候,讓他好好長長記性。

  「回稟母后,此事來龍去脈已查清,不過就是太子的幕僚所為,但這幕僚也可能是他國的奸細混入其中,這次就定太子不查之罪,母后您看如何?」

  太后眼神一狠厲:「都不查到要殺自己父皇的程度的了,這罪定不能輕了,監國之責就先卸了吧,禁足宮中反省!」

  黎盛帝可是急了,太子不監國了,朝政誰替他打理?

  「母后,這罰的是否重了些。」

  太后瞪一眼黎盛帝:「皇帝,你看你這些年尋師問藥,練什麼道法仙術,哪還有一點皇帝的樣子,這天下是你的,太子監國時日已久,你是時候過問六部之事了,不要總是摺子遞上來你才知道。」

  黎盛帝趕忙說:「現在還不是時候,等朕再服丹一兩年後定勤於朝政。」

  此時的黎盛帝還做著長生不老的美夢。

  太后搖搖頭,她當時真不知道先皇是如何考慮的,自己的孩子自己還能不了解,他是所有兄弟中把皇位看的最輕的。但坐上這個位置後,她也能感覺出來,黎盛帝是願意當個好皇帝的,年輕時上陣殺敵,朝堂上手段強硬,提拔臣子不拘一格,誰知老了老了又活回去了。

  「哎……哀家老了,你們倆父子我是真操心不了了。」

  說完便起身走了。

  黎盛以孝治國,他不能全然不考慮太后,於是罰了梁澤幽閉東宮三月,朝政由賀千帆和楚正代為輔政。

  三月,在這個爭奪皇位的關鍵時候,等他三月後解了禁足,怕是朝堂上下沒一個是自己的人了,到時候滿朝文武不是蔣銘的人就是梁北辰的人,他還如何立足?不行,是該想些辦法了。

  得到太子被禁足的消息,永定王立刻來到了梁北辰的房間。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梁北辰康健了不少。

  「北辰,你的計謀果然好,單憑著幾張嘴和經不起推敲的證據就讓太子禁足三月。」

  梁北辰冷笑:「不過是因為冬日祭的刺殺發生在所有人眼前,我的那些證據,東宮的令牌還有死士的口供,說經不起推敲但也沒辦法推翻。」

  他整了整衣服對永定王說道:「父親,我想入宮向太后請安。」

  永定王笑了一下,「是嗎?北辰。你自小生活在漠北和太后並無多少感情,進宮想看的人怕不是太后吧。」

  頓了一頓又說道:「晗月公主去了護國寺祈福不在宮中。」

  梁北辰愣了一愣,很不自然的問:「孩,孩兒在太醫院養病期間聽聞太后在回帝都的路上,現在想著既已傷好是該前去請安了。」

  永定王點點頭:「也是,有些事情也該是讓你皇祖母知道的時候了。」

  「父親可是要公布太子下毒害孩兒的事情嗎?」

  「為父認為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一次就要徹底讓太子翻不了身。」

  梁北辰不解,「父親,太子可是皇祖母的親孫兒,最多再多禁足幾月就是最大的懲罰了。」

  「北辰,你有所不知,哎……」永定王深深嘆了一口氣,「為父今日告訴你一樁我的心結。先皇在世時疑心甚重,遲遲不肯立太子,直到咽氣前把傳位詔書給了自己最信任的老臣和最寵愛的妃子,就是故去的戶部尚書和當今太后,誰知詔書還沒宣讀戶部尚書就突然暴斃了,當今太后在葬儀上宣讀了當今聖上繼位的詔書。」

  梁北辰一下子就聽出了問題的癥結,這個傳言他也曾聽過,但卻從沒想過問永定王,因為不管這件事是真的假的,這個皇位他都奪定了。

  「莫非這詔書……」

  「如今這詔書究竟是真是假只有太后知道了。我自小母妃早逝,一直養在太后膝下,太后雖為女子,但卻深明大義,知道何為大局大是大非,她的底線就是黎盛的平穩,百年基業永固,若當今陛下十惡不赦品行不端,想必即使是太后的親子也不會讓陛下登基的。所以,若太后知道當今太子,未來的君王是個弒父殺兄之人會如何?」

  梁北辰明白永定王的意思,但很顯然這不可能。

  「父親,黎盛帝就一個皇子,而蔣銘身份無人知曉,不可能廢太子的。」

  「非也非也,我會提議,將你過繼給黎盛帝,這樣,皇帝就又有皇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