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潁川虞氏則有些特殊,這家人在三十年前還是只做學問不問世事的風格,但自從這一代的當家人虞靜掌權後,就火速擠掉了原先和謝高兩家交好的廬陵莫氏,成了謝、高之外,權力最大地位最高的門閥。

  如今的朝堂上,最有話語權的三個人,就是太宰高凝,大司馬謝陵以及太傅虞靜。

  但高謝兩家走得比較近一些,因為高凝的妻子便是謝陵的胞妹。

  虞靜同這兩人向來不對頭,不管是政治立場還是私交都一樣,所以這些年一直在暗中扶持一些次級門閥,將他們收編成自家黨羽,試圖以此來與那兩個人抗衡。

  除此之外,虞靜還格外親近獨孤皇氏。

  獨孤氏本是鮮卑人,但四百年前時,他們出了一位睿智的首領。首領整部族入關,於漁陽漢化,後隨前朝太。祖征戰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

  前朝太。祖西去後,獨孤氏聯合門閥士族一起奪。權上位,創建了大寧朝。

  然而門閥士族也不是吃素的,更不能用完就扔,當初獨孤氏用“共天下”的許諾讓他們支持自己,就等於從根本上削弱了皇權的地位,還給了門閥們一個絕佳的掌權理由——“共天下可是大寧太。祖在祖廟前親口說的。”

  如此,大寧建朝之後的這兩百年裡,獨孤氏和皇權都日漸式微了。

  為了防止情況繼續惡化下去,四十年前,獨孤家將一位由皇后生的公主嫁到了陳留謝氏,試圖以姻親關係把謝氏和獨孤氏綁在一起。

  這位公主便是謝陵的母親。

  那場婚事過後,情況本該有所好轉。

  可惜十八年前,荊揚蘇氏的當家人蘇潛不再滿足於只當大司馬大將軍,謀劃了一場篡位。

  大亂之下,才繼位不久的皇帝獨孤鳴死於蘇潛之子蘇衍之手。

  朝堂之上一片譁然,因為獨孤鳴當時才十歲,他沒有兒子來繼承皇位。

  門閥士族們商量到最後,只能讓獨孤鳴年僅五歲的弟弟獨孤仲頂上。

  獨孤鳴其實有兩個弟弟,是一對雙胞胎。

  這對雙胞胎的身份有點尷尬,因為他們的生母是一個浣洗宮女,所以從生下來到五歲,一直都是無人問津的狀態。

  無嫡立長,獨孤鳴死後,五歲的獨孤仲就這麼被推上了帝位。

  一個才五歲的皇帝當然什麼都幹不了,於是此後的十五年裡,世家繼續坐大,皇權重新衰落。

  民間甚至都有國家大事和姓獨孤的扯不上關係的說法。

  獨孤仲本人也沒什麼追求,當了十五年皇帝,只學了一身吃喝玩樂的功夫,年紀輕輕就把身體給搞虧空了,自己還渾然不覺。

  他二十歲那年,朝中大臣聯名上表,請他立後。

  他大手一揮,在一群世家女中選了高韻,理由是本朝皇后都姓高,所以他也要一個姓高的皇后。

  高韻姓高,但不是高家嫡系,身份上其實有點尷尬。

  不過她三歲的時候就被高家主母接到了高家在將軍巷頭的本家教養了,所以也算是半個嫡女,加上太原高氏是屹立百年的頂級門閥,她嫁入皇宮,倒也沒人敢說什麼不是。

  然而誰都沒想到,獨孤仲會死在高韻嫁給他的那天。

  他在酒宴上喝得東歪西倒,還不准宮人上前攙扶,最終在回去見新娘的途中摔到了太液池裡,救上來的時候,人已經斷了氣。

  喜事變喪事,高韻這個皇后也立刻晉升成了太后。

  國不可一日無君,獨孤仲一死,能當皇帝的就只有他的雙胞胎兄弟獨孤信了,也就是現在坐在飲露殿主位上盯著木韻的玄衣天子。

  當初獨孤仲繼位後,他和獨孤信的生母很快就去世了,大概是知道自己的兩個孩子不會再受人欺負了。

  獨孤信兩歲封王,又在宮中住了三年,五歲時他的雙胞胎兄長當了皇帝,他也有了自己的府邸,便離開皇宮住了過去。

  他的楚王府和住著高謝兩家的將軍巷離得很近,都緊靠著花宵河,是建城中最繁華的地方。

  門閥士族之間互通有無是很常見的事,加上大寧朝民風開放,那一塊的孩子都是從小一起玩到大,所以高韻和獨孤信算得上是青梅竹馬。

  他們一起跟高凝學過詩文,也一起跟謝陵學過騎射。

  總角豆蔻這麼處下來,沒產生什麼特殊情愫才是怪事情。

  木韻剛過來的時候,看到這段記憶,差點沒瘋了:“這什麼玩意兒?初戀女友是寡嫂?”

  K24:“你都經歷過初戀女友是小媽了,看開一點吧。”

  木韻:“……”

  總而言之,獨孤信和高韻曾經有過那麼一段。

  獨孤信甚至還對高韻說過將來一定會去高家求娶她。

  只可惜後來獨孤仲在朝堂之上當眾放出了想立高韻為皇后的話,高韻感念高凝夫婦對自己的照顧,不忍他們為難,點頭同意了這門婚事。

  婚事定下後,獨孤信曾約她出來,大概是想問她是否自願。

  她沒有去,因為她怕自己見了他之後就顧不了那麼多了。

  那樣的話,皇后之位就可能會落到別家手裡,畢竟高凝本人只有一個兒子,高家這一代能送進宮裡去的女孩就她一個。

  在原本的走向里,獨孤信即位後,高韻這個太后就一直住在飲露殿裡,沒有再見過他了。

  獨孤信來過很多次,但每次都只能得到一句請回吧。

  他最後一次去飲露殿找高韻,是在高韻當太后的第三年。

  先皇三年孝期過去,太傅虞靜上表,懇請皇帝儘快立後,為皇室開枝散葉。

  虞靜知道獨孤信不像獨孤仲那樣沒用,也知道他和高家的嫌隙,所以他決定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獨孤信,希望能以此拉攏獨孤氏的皇權向他傾斜。

  獨孤信猶豫了很久。

  最後他在給虞靜立下的期限之前又去了一趟飲露殿。

  飲露殿裡的高太后依舊不願見他,請他回去。

  他一氣之下,就應下了這場婚事,娶了虞靜的女兒虞宛。

  虞宛就這麼成了大寧建朝以來第一個不姓高的皇后。

  有了這個皇后之後,獨孤信和虞家的關係自然更加密切。

  虞靜一心想著壓過高謝兩家,就差沒每時每刻都來幾句挑撥了。

  獨孤信的性格本來就有點暴戾的成分在裡面,加上一早對高家有了偏見,後來在虞靜的挑撥下,為了將門閥士族連根拔起,竟殺了高凝。

  高凝是謝陵的妹夫,陳留謝氏人丁稀少,到這一代本家更是只剩下了謝陵謝瑾兄妹兩個,謝陵心灰意冷之下,直接移交兵權辭了官帶著外甥回了陳留。

  相對最忠心的兩家倒了之後,剩下的人對虞靜來說根本不足為慮。

  他大權在握,又是國丈,可算是實現了讓潁川虞氏成為至高門閥的夢想。

  頂級門閥能互相牽制的時候,皇權或許還有苟延殘喘的機會,但現在所有權力都落到了一個人手裡,皇權當然只有越來越衰落的份。

  獨孤信的後半輩子,幾乎就是在悔恨中度過的。

  大限來臨的時候,他許了一個願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