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別的,你別聽那些說書先生們瞎說,封侯拜相什麼的,那太難也太累了,阿娘只想讓你過得快快樂樂,想吃啥就吃啥,想穿啥就穿啥,想做啥就做啥。」

  馮燁怔怔一刻,接著就哈哈大笑起來。

  「你這孩子,笑得傻裡傻氣的,腦瓜子怕是不夠用,阿娘明天給你多煮兩個雞蛋當朝食。」馮氏說道。

  兩天後,馮燁提著他的木頭寶劍,對馮氏說道:「阿娘,我長大後要去考武舉,將來做大將軍。」

  「啥是武舉?」阿娘只聽說過科舉,沒有聽過武舉。

  「科舉里有文舉,也有武舉,武舉要考練武,也能當秀才當舉人,我喜歡練武,我要考武舉。」馮燁說道。

  這一世,他想在年輕時征戰沙場,像那蕭七少一樣,在戰場上縱橫馳騁,這是他前世無法實現的願望。

  以前,若是他聽說誰家對光宗耀祖的要求就是修繕祖上留下的園子和房子,他一定會嗤之以鼻,甚至於懷疑這不是真的。

  可是現在,他不覺得這有什麼可笑的。

  這一世,他要修繕馮園,修繕杭州的老宅子,還要想吃啥就吃啥,想穿啥就穿啥,想做啥就做啥。

  次日,許先生又在學堂里見到了馮氏。馮氏帶了一大籃子新鮮的蔬菜,上面還沾了露水,水靈靈的,看著就好吃。

  「許先生,您是讀書人,見過世面。我家阿燁想要考武舉,我想請教您,武舉難不難,我是擔心阿燁考不上,會不開心。」

  許先生一怔,好奇地問道:「馮燁想要考武舉嗎?」

  「是啊,他在茶館裡聽人說書,想來是那說書的人講過武舉,這幾日阿燁有空就在家裡舞刀弄劍,用功得緊。」馮氏說道。

  「武舉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不但要讀書,還要練武,可若是讓他自己在家裡胡亂練那可不行,要給他找位師傅,正正經經地教他武技,我雖不會練武,可也知道,這習武是要從小時候練起,馮燁只有八歲,這個年紀正好可以開始練了。」

  許先生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說出來,他想了想,又道:「還有一件事,我要提前說與大嫂知道。俗話說窮文富武,這窮苦人家或許能出個寒門狀元,可若是想要出個武狀元,卻比登天都難。別說是武狀元,就是武秀才武舉人也不容易。練武要拜師傅,還要買兵器,買馬,買馬具,更重要的是,還要讓他吃得好長得壯,就這些可就是一筆不菲的銀子。」

  第846章 番外:醉里挑燈看劍(四)

  幾天後,縣學的人又來到馮家談租園子的事,這一次,馮氏一口答應下來,但是她有個條件,要把縣學裡的先生和學生們的吃飯和縫補也一併包下來。

  「我兒子要練武,需要很多錢,你們若是不答應,那我就不租了。」馮氏很堅決。

  縣學的人好奇,問道:「令郎要練武嗎?他還是個孩子啊,不讀書了嗎?」

  「當然要讀書,他只有八歲,正是學武的好年紀,他將來是要考武秀才的,噓,你可不能當著他的面說,萬一考不上,我兒子不開心了,我找你算帳。」

  「不敢不敢,這是好事,令郎有乃父之風,一定能考上,一定能。」

  縣學的人回去一商量,便把這件事定了下來。

  交陽還沒有出過武秀才,既然馮家小郎有這樣的志向,縣裡自是支持。

  何況這馮家還有過一段公案,若是馮小郎做了武秀才,這也是佳話。

  不久,許縣丞親自出面,請了牛家村的牛師傅來教馮燁練武。

  牛師傅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和京城的蕭駙馬是同門,蕭駙馬身嬌肉貴,回到京城尚公主去了,牛師傅則留在少林寺學了一身真功夫。後來還去京城給蕭駙馬做過三年保鏢,去年家中大哥亡故,他回到交陽老家支應門庭。

  牛師傅不只是收了馮燁一個,還有許德華和另外兩位小郎。

  馮燁是想要考武秀才,許德華和另外兩位則是想強身健體。

  因為一下子收了四個孩子,牛師傅的束修便也要得不高,馮氏租出一半園子,又包了學生們的飯食和縫補,雖然勞累,可是手頭還有盈餘,她要留著給馮燁置辦馬匹和兵器。

  馮燁很乖巧,習武更加刻苦,讀書也更加用功,有空閒時,他就幫阿娘澆菜餵雞,還幫著阿娘去給縣學裡的學生們送飯送衣。

  他練武也有天份,沒過多久,牛師傅便誇他是練武的材料,好好練下去,一定能有出息。

  轉眼三年過去了,跟著牛師傅練武的孩子已經換過幾輪,很多孩子要麼不想吃苦,要麼學了一招半式便覺得自己已是高手可以獨步天下,一直跟著牛師傅練武的,就只有馮燁和許德華。

  這一天,許德華告訴馮燁:「我弟弟也要來牛師傅這裡習武了,他太調皮,阿娘說要讓牛師傅好好管管他。」

  馮燁笑道:「好啊,每天扎一個時辰馬步,看他還怎麼皮。」

  他們剛剛練武時,每天就是要扎一個時辰的馬步,回到家裡,扎到床上就睡著了,哪裡還有力氣淘氣啊。

  許德華的弟弟叫許德明,今年八歲,果然就如許德華所說,上竄下跳,靈活得像只小猴子。

  許大先生和許大嫂送許德明過來,他們給牛師傅帶了很多禮品。牛師傅是個爽快性子,讓小廝去酒樓叫了飯菜,要留許大先生和許大嫂吃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