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規則,何芝白說的非常簡單,她指著那幾十個人的廚房,告訴趙道:“這裡一共三十五個廚子,三十五人中,有三十四人為魯菜廚子,還有一個是淮陽菜廚子。只要你們能在半個鐘頭內找到那個蘇菜廚子,就算贏。”

  “太扯淡了!”我不滿意道:“這是比斗麼?這純粹是找茬,這些人從穿到帶都一樣,師承派系又不寫在臉上,怎麼看?”

  我的話,引的趙水荷一陣愜笑,她伸出手,拉住我,小聲道:“小意思,你看著吧,如果趙海鵬連這個都看不出來的話,他就不配姓趙了。”

  趙水荷的話足夠讓我目瞪口呆,可更讓我木瞪口呆的是,趙海鵬接下來的表現,卻又認證了趙水荷的話。

  “明察秋毫”是從三十五個魯菜廚子中找出一個蘇菜廚子來。

  當然,這麼找絕不是瞎找,我想這徽嗣柱在損,應該也會給趙海鵬留下一絲信息,否則真就成了霧裡探花,撞大運。

  這種信息我是看不出來的,因為這涉及到許多有關廚道的基本知識,想來常年製作淮揚菜的廚子和常年製作魯菜的廚子,定然有些許習慣,做派,甚至體型相貌上的差異,我們不懂,但五臟廟的廚子恐怕的瞭然於胸。

  而想要從這三十五個人中找出那樣的差異,考驗的不光是眼力,還有自己的閱歷,廚藝和經驗。

  這看似簡單的一規則,其實是對廚藝綜合的考量,困難的很。

  面對重重困難,趙海鵬臨危不亂,他緩緩走近廚子的陣勢之中,仔細觀察著每一個人的動作,肢體,叫喊和炒菜手法,從掌勺大廚的火工,到白案廚子的麵團,從水台廚子的魚生,到配菜先生的手勢,不一而足。

  在白色廚師制服的海洋中,唯有趙海鵬一人黑衣而立,他交叉著手,表情平靜,似乎在思索,又似乎在冥想。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趙海鵬從最初的來回走動,到最後的牆角默立,許久許久......

  “十五分鐘了!時間過半。”我指了指表,想通知趙海鵬一聲,但剛開嘴,就被何芝白制止了。

  芝白大姐關心的看了一眼趙海鵬,沖我微微搖頭道:“告訴他時間只能讓他分神,而且......他快有答案了。”

  聞言,我心裡一喜,趕緊望向趙海鵬的方向。

  幾乎同時,趙海鵬似乎拿定了什麼主意,他目不轉睛盯著廚子堆中的一個人,走到他面前,拍了拍那人的肩膀!

  那......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水台工。

  水台,是中餐廚房中最低等的工種之一,負責殺雞殺魚,清腥去髒,但凡大廚都得從水台做起,但水台,不一定能成為大廚。

  趙海鵬拍打這位毫不起眼的水台工時,人家正拿著菜刀和鐵刷給一條魚去鱗,整個人陷在椅子裡,對著一盆魚慢慢較勁著。

  他將自己偽裝的非常之好,但遺憾的是,他沒能逃過趙海鵬的法眼。

  最後趙沖他會心一笑,隨後轉身,沖臉色陰沉的徽嗣柱道:“你所有人里,只有這個水台是淮陽兩祖廟的廚子。”

  “說原因!”徽嗣柱冷哼。

  “刀!”趙海鵬說話間,把那人用來剮魚的刀提了起來,沖我們解釋道:“這樣的刀,只有做淮揚菜的人才用的順手!”

  原來,菜刀的大樣不變,但因為使用地域的不同,做菜習慣和所吃食物的不同,會產生細微的差別,這種差別尋常人根本不懂,但專業的廚子略加留心,卻能看出端倪來。

  以我們所在的德州舉例,因為德州地處sd所以廚子多使用一種被稱作sd文武刀”的複合刀具切菜做飯。

  文武刀顧名思義,就是能文能武之刀,這種刀形和普通的長方形菜刀不一樣,最大的區別是後尾有弧度,前口為方頭,刀窄而量重。

  魯菜用刀之所以設計成這個樣子,因為古代魯菜多為禮宴或祭祀用菜,製作起來菜量很大,用這樣的刀形更具有效率,如切菜,去皮等“文活”,就用方刀頭完成,如遇到剔骨,砍筋等“武活”,直接用後邊的尾圓弧刃便成,而不用另行換專門的剔骨刀。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再看趙海鵬找到的這個去魚鱗的廚子......他用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淮陽菜刀。

  第四十六章 :菜刀的學問

  淮陽菜刀又叫“馬蹄刀”,他最大的特點是刀如馬蹄,前圓後方,與魯菜的用刀前方後圓截然相反。

  淮陽菜刀又叫“馬蹄刀”,他最大的特點是刀如馬蹄,前圓後方,與魯菜的用刀前方後圓截然相反。

  當然,淮揚菜這麼設計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淮陽菜誕生於淮南江北地區,水網密集,魚產豐富,做的魚菜比較多。為了更好的處理魚肉,剔骨,去鰓等,所以刀必須要有圓弧和尖頭,尖頭可以更好的處理魚生,進而提高做淮揚菜的效率,不用再配專門的刮鱗刀。

  所以,趙海鵬看見那水台廚子手裡的馬蹄刀時,也就都明白了。

  聽完趙海鵬的解釋,我由衷讚嘆道:“找到了!真是厲害,三十五個人中看出一把菜刀,至少的熟知淮揚和魯菜的工藝區別。”

  “這有什麼!”徽嗣柱不太服氣道:“廚子做菜,‘兩分火,七分刀,還有一分在心裡’,這趙海鵬要是連這都不認識,別在五臟廟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