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諸位看客老爺如果不嫌煩,我在這兒就絮叨絮叨,誰讓咱們這本書突出的是東北民俗呢!)

  解放前,“萬物有靈”的薩滿教在赫哲人的思想意識中占據統治地位。“萬物有靈”即自然崇拜。他們不但認為人有靈魂,靈魂可以長存不滅,而且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都有自己的靈魂。當這些事物與他們的生活發生密切關係時,他們認為有一種靈魂的支配在促使,並且影響著自己的生活。於是懷著一種恐懼的心理敬之如神。

  只有想方設法獻祭,祈禱,順從,討好它們,才能取悅它們,才能得到它們的幫主給自己帶來好運。

  赫哲人認為一個健康人身上同時存在著三種靈魂:生命的靈魂,思想的靈魂,轉生的靈魂。生命的靈魂是人喝動物都有的,它是創造生命的神所賦予的,人死後,他就離開肉身,並且還能道遠方去,與別的靈魂或神靈發生關係。如人的水面,就是這種靈魂的離開;人做夢,在夢中見到許多人甚至死去的人,還可以見到許多事物,被人為是這種靈魂的離開;人患精神病也被人為是這種靈魂的離開。

  思想的靈魂是不滅的,所以人死後,人為它還存在,因而要供靈,祭墳,周年後,由薩滿送其進入陰間。為死者“送魂”是赫哲人一個很大的活動,這是活人與死人靈魂最後的告別。

  轉生的靈魂有創造來世的能力,是管轉生的神所賦予的,人死後就離開肉身。一個強健的女子年過三十如果還沒有生育,就被人為是沒有轉生的靈魂,需請薩滿找魂求子;孕婦小產,被說成轉生的靈魂趕走了。人死後,這個轉生的靈魂要把生前走的路重走一遍,走魂之日隨“勾魂鬼”回到它的來處,再轉入所生的人或者動物中去。

  因此赫哲人在死者入殮後要認真迎接死者靈魂的歸來,赫哲人由此也產生了類似輪迴說的觀念,認為好人死後仍變為人,壞人則變為家畜,惡人要變為蒿子杆上的嘎達,永遠不能轉世投胎為人。

  赫哲人由自然崇拜,動植物崇拜發展為圖騰崇拜,而且都被附會上美妙動人的神話傳說,還有相當完整的崇拜儀式和禁忌。他們把許多崇拜的神製作成偶像來崇拜祭祀,出獵時帶上,希望平安好運。

  人與鬼魂之間的中介人就是薩滿。只有神能附體的人才能當薩滿,所以薩滿被稱作“半仙之體”。他是薩滿教一切儀式的主持人。眾多的宗教活動產生了多個薩滿,他們有明確的分工。

  較大的薩滿叫“阿和瑪法”。他能領很多神。他供有“德斯庫”神,此神可以消除瘟病。但薩滿給人看病時,婦女小孩不能接近,否則接近的人會生病甚至死亡。

  “達克蘇特亦”和“佛力蘭”都不能給人跳神治病。“達克蘇特亦”是專門給人送混的;“佛力蘭”可以代人向神講話,專主祈禱,祝告神靈。請神時,“佛力蘭”跪在大樹下,邊擊鼓邊禱告,許願者跪在一旁仔細聽。

  第26章 錫浩特山之旅

  此外,還有薩滿的助手,就是東北人常說的二神。

  赫哲人崇拜的神很多,能知道多少動物,爬蟲,就有多少個神。崇拜的最高神是天神,它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常被供奉在神樹之上。凡是遇到很大的危險而得到平安的,或者患重病而痊癒,或者漁獵大豐收,都被認為是天神“恩都力”的保佑和恩賜,所以就許願祭祀天神。“三星神”也是備受尊敬的神,這個神赫哲語稱為“烏什卡”,人們認為它是清潔之神。人如果生了什麼病,就是觸犯了三星神,所以要請願,祈求消災保佑。若病癒,就要殺畜供,除祭天還願外,每季出獵之前或打獵回來,都要舉行家祭謝神。

  赫哲人規模最大的宗教活動是每年春季或秋季舉行的“跳路神”。“路神”,赫哲語稱為“烏斯珠耶”,意為求神保佑全村人財兩旺,幸福安康。

  關於這個古老民俗的民風民俗有很多,因為他們生活在山中,常年過著漁獵日子,所以生活習慣也很淳樸。咱這裡先一筆帶過,一邊往下講您再一邊看。

  錫赫特山其實並不遠,最早清朝時候還是隸屬吉林省,後來清政府跟沙俄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把現今黑龍江東側,朝鮮半島北側的一大片區域劃分給了俄國,現在那邊叫遠東。烏蘇里江的源頭實際上現今就在黑龍江虎林市東側國境線外的錫赫特山中。

  車越往黑龍江東岸走,外邊的景色也隨之變幻著,公路也變得顛簸起來。等車開進山區時早已是第二天半夜了,這邊少數民族很少,不像興安嶺那邊屬於重點旅遊開發區,這裡是中俄交界處,臨近著遠東敏感區域。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赫哲人,赫哲人在這裡生活的歷史恐怕比中國人和俄國人還要久,他們世世代代在烏蘇里江沿岸靠著打漁為生,可追溯的歷史甚至要超過五百年。

  無雙把車開到了山腳下停下,剩下的路只能靠腳丫子量了,別的他不擔心,就是擔心巴雅拉教授如此年邁體能到底能堅持多久。

  老爺子走下車,蒼白的頭髮被山中暖暖的春風浮動,眸子中閃著一種對這片土地嚮往的神魄,曾經,若干年的夢中,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都會出現在他的夢境中。這裡就是他們巴雅拉氏族的家鄉,這一別就是將近百年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