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見哥哥似要說話,趙壽抬手止住了他的話頭,“哥哥請先聽我說,我知道哥哥之所以想讓我服侍王爺,除了想要借王爺之力,更重要的是,你看重王爺是個值得託付的男子,所以你覺得那樣對妹妹來說才是好出路。”
趙俊紅著眼睛點頭,他緊握著妹妹的手,“我固然恨父親和那賤人母子,卻也絕不會無恥到要拿妹妹的幸福去換前程。”
“我知道,我知道。”趙壽流淚看向哥哥,“所以,我才說哥哥糊塗,你這不但是要將我推入火坑,也是要斷送自己的前程啊——”
“妹妹這話怎麼說的?男人三妻四妾本就平常,咱們若是同王府聯姻,自此兩家便是一家,關係只有更親密的,哪裡會入了火坑,斷了前程?”趙俊到底是男子,這些事在他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
“哥哥可知那定南王妃事什麼身份?”趙壽也不急著反駁他,只看了他問到。
“管她是什麼身份,你堂堂遼東總兵的嫡長女,站出去還比誰差不成?”
趙壽聞言冷笑一聲,“所以說你們這些男子,一天到晚只盯著外頭的事,到了內宅那都是糊塗鬼,由著幾個小女子就能將你們耍的團團轉。”說著她狠狠的瞪了自己家兄長一眼,“如今的定南王妃乃是靖國公嫡女,可哥哥可知道她的另一重身份是什麼?”
“什麼,難不成她其實是公主?”趙俊不耐煩聽這些婆婆媽媽的事。
“你不要命啦。”趙壽氣紅了臉,指著自家哥哥說不出話來,“你是瘋魔了不成?”
“好了好了,我不說了,你別生氣,你接著說,接著說……”趙俊陪笑著給妹妹倒了杯茶,作出洗耳恭聽的模樣。
趙壽此刻也沒心情同他計較這些,只求趕緊打消他的念頭,別再辦出傻事到時候不僅得罪了王妃,就連王爺只怕是也不能容他了。
“王妃不僅是公府嫡女,且也是王爺嫡嫡親的表妹,聽說當年王妃尚在襁褓之中,因為不好養活,由大相國寺的高僧批命,被送去封地養在老王妃膝下,這才保住性命。且在封地時,王妃就甚得王府上下喜愛,說王爺還是世子時,對這位表妹更是親自教養,一應吃穿用度皆是最上等,就連幾位郡主倒要靠後了。”
“原來竟是這樣。”趙俊聽了這話倒也並不如何吃驚,這世上表兄妹成婚的事本就不少。
趙壽看他的模樣,就知道他心裡不以為然,“哥哥可曾想過,王妃可謂是王爺教養著長大的,一應脾性想來也該是王爺喜歡的模樣。況且外間都傳王妃容色極盛,是位難得的美人。她外有得力娘家,內里上有公婆疼愛,下有出身即被封了世子的兒子,更關鍵是她同王爺二十來年的情分,成婚五年一直專房獨寵,凡此種種,哥哥怎麼不想一想,那樣的地界,可有妹妹的立錐之地?”
這話問的趙俊一時也說不出話來,他支支吾吾“可王爺總是男子,是男子又那有不貪鮮的?”
“哥哥自己也說了,我乃遼東總兵嫡長女,又有你這麼個得力的哥哥,進門必定就是側妃。可哥哥可曾想過,正因為這樣,王妃又豈能容我?況且哥哥也說王爺乃不世之英才,這樣的男人,自然不會色令智昏,即便納了妹妹進府,可如今世子年紀尚幼,他同王妃又感情甚篤,就算為了大局,為了王妃和世子地位穩固,短時間內妹妹也不可能有子嗣?就是哥哥王爺只怕也是要打壓的,到時候不僅哥哥沒了前程,妹妹也不過是王府一尊擺設,你說可不是推我入火坑?”
這話說的趙俊冷汗涔涔,他抬手抹了抹額頭,看著妹妹說到“哪裡有你說的那樣可怕?”
“哥哥可是忘了母親,忘了咱們兄妹自小到大過的日子。母親的遭遇讓人唏噓,不過因為她是嫡妻。咱們尚且讓人同情,也不過因著嫡出占著大義。只是妹妹一旦入王府為側,最後的下場只怕還不如母親呢。”趙壽說道最後,語調頗為淒清。
兄妹兩個沉默對坐,最後室內響起趙俊的一聲長嘆,看著妹妹抱歉的說到“原來竟是我想錯了,只是——只是——”趙俊猶豫心虛不敢看她。
“哥哥只是什麼?”
“只是我已同王爺提過此事,”趙俊心想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乾脆閉著眼睛講話說了出來。
趙壽捂著胸口,幾乎不曾暈厥過去,咬牙朝他問到“結果呢?”
“結果,結果好在王爺沒有答應,”說著他呵呵一樂,心想咱們兄妹的前程總算保住了,“如今對外只以陪伴老王妃你名義讓你住在王府里,免得我出征在外,讓你著了那個賤人的道。”
趙壽此刻一時也形容不出自己心裡到底是什麼滋味,喜的是自己不用去做什麼勞什子側妃。可讓人尷尬的是,自己被人拒絕後,居然還要住在人家家裡,受人庇護。只是王爺那裡還好,畢竟男女有別幾乎沒有機會見面。可王妃處又該如何,每日抬頭不見低頭見,她若是知道哥哥曾打的主意,還不知心裡如何想她呢。
“好在三月里王妃生辰,我做主將母親留下的那件珍珠衫加進了壽禮中,想來總能結一分善緣。”趙壽看著哥哥嘆了口氣,看來住進王府最要緊的還得跟王妃表明心跡才行。
~~~~~~~~~~~~
王府之中的周寶珍自然不知道驛站里趙氏兄妹的談話,也不知原來被她讚譽有加的珍珠衫竟然是趙大小姐送給她的。
周延明好好的突然提出要去關中看望恩師,其中的用意周寶珍不用猜也知道。只是如今從丈夫到哥哥皆做出一副不想讓她知道的模樣,她也只好隨著他們裝糊塗。
周延明臨行前親來王府同妹妹告別,周寶珍體貼的什麼也沒有問,只說些路上風光之事“我還跟著周先生念過幾日書呢,正好我這裡得了部前朝古籍,三哥替我帶了去,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吧。”
周延明接過丫頭遞過來的書,看了一眼笑到“有心了,難得你還記著先生的喜好。”
“看三哥說的,王妃可不是容易做的。”周寶珍說笑,眼圈卻紅了起來,“只是外頭到底不比家裡,三哥看風景的時候,自己也要處處小心為好。”
周延明見她的模樣,知道她必是猜到了什麼,卻偏又配合了他們這些人演戲,連痛快哭一場也不行,心中只覺得愧疚又心疼。
“我替三哥預備了些東西,三哥路上別嫌煩,好歹帶著些。”周寶珍眼巴巴的看著他,生怕他嫌麻煩不肯到。
“傻丫頭,這也值當你操心,統統讓人拿上就是了。”他既然打著拜訪恩師,外加出門遊歷的旗號,自然就得做出副悠閒的模樣來。
周寶珍放心下來,要知道這些東西裡頭大部分都是藥材,甚至她還在跟的人里找了個擅長治外傷的大夫,她想著這些東西關鍵時刻或許能救父親的命。
“對了,三哥你和公主最近如何了?”說到這個她的情緒重又低落下來“說起來她也不容易,日後……總之還請三哥多擔待幾分吧。”
周延明無奈,真是個愛操心的丫頭,“你放心,我既娶了她,總要保她一世衣食無憂的。只是若她總想著昔日榮光,不肯踏下心來過日子,這以後總怕是不順心的日子多了。”
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王朝興衰更迭,男人的千秋功業,家族興衰,自不會因著一個女子的喜怒而改變。
周寶珍明白這個道理,即便她之於表哥,也是一樣的。有些人哪怕失去了還可以懷念,有些事卻必須要爭,因為若是不爭,便連懷念一個人的資格都沒有了。
☆、第269章
趙氏兄妹是這日午前進府的,趙俊自去前院見王爺不提,趙壽由管事娘子陪著往後院來見老王妃。
拜見完畢,趙壽獻上自己做的一架繡鹿鶴同春玻璃炕屏給老王妃。只見上頭構圖精巧,配色鮮艷,尤其是鹿的眼睛仿佛是活的一般,老王妃很是驚嘆,“難為你小小年紀,竟能繡的這樣好,可見是下了苦功的,不過我看著這仿佛是蘇繡?”
“是,您好眼力,家母在時,替我請了天華閣的周繡娘做女紅師傅。”趙壽站在一旁,含笑落落大方的回到。
“這就難怪了,再想不到那周繡娘最後竟是去了你們家。”老王妃點點頭,“她曾替我做過幾回東西都是好的,她如今可好?”
“師傅如今年紀大了,眼睛也不好,前七八年就收了幾個無父無母的女孩兒半是女兒,半是徒弟的帶在身邊教導。如今幾位師姐在遼東也很有些名聲了,許多富貴人家的太太都愛她們做的東西,師傅如今在家一般也有幾個小丫頭伺候著呢。”
那些有名的繡娘因著年輕時做活多了傷了眼睛,多半晚景淒涼,像周秀娘這樣盛名之下及時抽身又懂得為將來籌謀的人並不多見。
“嗯,這倒也是個不錯的出路了。”老王妃年紀大了,就願意聽些高興的事,喜她言語清楚,氣度沉穩,因招手到“好孩子,過來我看看。”將她拉到身前細看,見她雖比一般女孩略豐腴些,卻肌骨瑩潤,行止嫻雅,心裡就更喜歡了兩份,讓她在自己身邊坐了,“好孩子,既然到了這兒,就只當到了自個家,千萬不要拘束才是。”
趙壽見老王妃態度慈祥,言語上也和氣的很,一直忐忑的心微松,臉上更是露出幾分真誠的笑意,“蒙您憐惜,晚輩心中感激,可一想到給您添麻煩,又覺得不安的很。”
“好孩子,你可萬不該這樣想,我同你母親相熟,她在我跟前又一向恭敬,如今她去了,我自該照應你們兄妹幾分。”說著老王妃拍了拍她的手,說到“我如今年紀大了,府里的事都交給了王妃,如今你既然來了,王妃那裡也該去見一見才是。”
“阿壽理當去拜見王妃。”趙壽聞言,忙站起身恭敬的回到。
“不忙。”老王妃抬手阻了她行禮,轉而對身邊的丫頭吩咐“你去王妃哪裡看看,若是得空,就帶趙姑娘過去見見。”
“王妃來了——”
“母親——”
有帶了笑意的嬌軟女聲自屏風外頭傳來,趙壽心下一驚,抬頭看去。
就見一盛裝麗人在眾人的簇擁下從屏風處轉身進來,她容色極盛,雲鬢上寶釵翠鈿,正中一隻鳳凰展翅銜珠釵,寶石殷紅如鴿血。只見她口角含春,整個人就如匣中明珠,瑩瑩放光。
看著眼前的定南王妃,趙壽暮然想起《洛神賦》里的兩句“榮曜秋jú,華茂春松”美人當如是。
見了老王妃她也不行禮,只上前笑盈盈的說到“母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你這孩子,客人在呢,讓人看笑話。”老王妃見了她臉上的笑意便止也止不住,口中假意嗔怪到。
“呀——”她驚訝轉身,看著趙壽的時候神態溫親切裡帶了些好奇,笑問到“這位,想必就是趙大姑娘了吧?”
“給王妃請安。”趙壽再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定南王妃居然是這樣的性子,說起來似乎還帶了幾分孩子氣。
“趙姑娘不必多禮。”周寶珍伸手扶住了要下跪的趙壽,並不讓她行大禮。
觸到掌心的手綿軟細膩,趙壽知道王妃養尊處優,平日裡只怕並不常做針線。
三人又說了會兒話,老王妃撥了身邊一個二等丫頭給趙壽,這才讓人好生將她送到聽鸝館去歇息不提。
待人走後,老王妃笑呵呵朝媳婦問到“到底是什麼好事,讓你這樣高興。”
“可不就是好事,母親三弟妹有好消息了。”
“這話可是當真?”老王妃激動的站了起來,喃喃到“若真是如此,那孩子也算是熬出來了。”
~~~~~~~~~~~~
從正房出來,趙壽看了南紅客氣的說到,“姐姐是老王妃房裡的人,如今跟了我,倒是委屈姐姐了。”
南紅十五六歲的年紀,生的五官俏麗膚色微黑,聞言忙笑到“姑娘這可是折殺奴婢了,奴婢是個笨的,以後還請姑娘多擔待才是。”
趙壽微微一笑,也不再說客氣話,“老王妃既然將姐姐給了我,那我以後待姐姐便如青芽她們是一樣的。只是我初來乍到,以後還要姐姐提點才是。”
“姑娘說的那裡話,只要奴婢知道的,自不會瞞姑娘的。”
趙壽點點頭不再說話,南紅沿途指點些景致,“姑娘住的聽鸝館地方雖不大,可裡頭的房舍卻修的精緻,且離著老王妃的院子最近。知道您要來,王妃親自指了這處院子,屋子裡外都收拾了,連院子裡的花木也讓人重新打理……”
“如此倒要多些王妃費心了。”趙壽聽得這話,面上現出感激的神色。
眼看到了聽鸝館門外,呂媽媽親自帶人迎了出來”姑娘回來了。”說著看見了站在自家姑娘身後的南紅,問到“這位是?”
“媽媽,這位是老王妃給我的南紅姐姐——”
“南紅見過媽媽。”南紅是個機靈的,看呂媽媽一身穿扮也知道這位在姑娘房中是個有體面的,因此並不拿大,主動上前朝她行禮。
“呀,原來是南紅姑娘,快快請起,你可是伺候老王妃的人——”呂媽媽說著,忙伸手扶住了南紅。
“都進去再說吧。”趙壽看著眾人都聚在門外,開口說到。
一進到院裡,見果然如南紅所說,此處房舍修的甚是精緻華麗,小小的院落遍植花木,可謂一步一景,屋裡的擺設帳幔皆透著雅致,可見是用了心思的。
趙俊紅著眼睛點頭,他緊握著妹妹的手,“我固然恨父親和那賤人母子,卻也絕不會無恥到要拿妹妹的幸福去換前程。”
“我知道,我知道。”趙壽流淚看向哥哥,“所以,我才說哥哥糊塗,你這不但是要將我推入火坑,也是要斷送自己的前程啊——”
“妹妹這話怎麼說的?男人三妻四妾本就平常,咱們若是同王府聯姻,自此兩家便是一家,關係只有更親密的,哪裡會入了火坑,斷了前程?”趙俊到底是男子,這些事在他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
“哥哥可知那定南王妃事什麼身份?”趙壽也不急著反駁他,只看了他問到。
“管她是什麼身份,你堂堂遼東總兵的嫡長女,站出去還比誰差不成?”
趙壽聞言冷笑一聲,“所以說你們這些男子,一天到晚只盯著外頭的事,到了內宅那都是糊塗鬼,由著幾個小女子就能將你們耍的團團轉。”說著她狠狠的瞪了自己家兄長一眼,“如今的定南王妃乃是靖國公嫡女,可哥哥可知道她的另一重身份是什麼?”
“什麼,難不成她其實是公主?”趙俊不耐煩聽這些婆婆媽媽的事。
“你不要命啦。”趙壽氣紅了臉,指著自家哥哥說不出話來,“你是瘋魔了不成?”
“好了好了,我不說了,你別生氣,你接著說,接著說……”趙俊陪笑著給妹妹倒了杯茶,作出洗耳恭聽的模樣。
趙壽此刻也沒心情同他計較這些,只求趕緊打消他的念頭,別再辦出傻事到時候不僅得罪了王妃,就連王爺只怕是也不能容他了。
“王妃不僅是公府嫡女,且也是王爺嫡嫡親的表妹,聽說當年王妃尚在襁褓之中,因為不好養活,由大相國寺的高僧批命,被送去封地養在老王妃膝下,這才保住性命。且在封地時,王妃就甚得王府上下喜愛,說王爺還是世子時,對這位表妹更是親自教養,一應吃穿用度皆是最上等,就連幾位郡主倒要靠後了。”
“原來竟是這樣。”趙俊聽了這話倒也並不如何吃驚,這世上表兄妹成婚的事本就不少。
趙壽看他的模樣,就知道他心裡不以為然,“哥哥可曾想過,王妃可謂是王爺教養著長大的,一應脾性想來也該是王爺喜歡的模樣。況且外間都傳王妃容色極盛,是位難得的美人。她外有得力娘家,內里上有公婆疼愛,下有出身即被封了世子的兒子,更關鍵是她同王爺二十來年的情分,成婚五年一直專房獨寵,凡此種種,哥哥怎麼不想一想,那樣的地界,可有妹妹的立錐之地?”
這話問的趙俊一時也說不出話來,他支支吾吾“可王爺總是男子,是男子又那有不貪鮮的?”
“哥哥自己也說了,我乃遼東總兵嫡長女,又有你這麼個得力的哥哥,進門必定就是側妃。可哥哥可曾想過,正因為這樣,王妃又豈能容我?況且哥哥也說王爺乃不世之英才,這樣的男人,自然不會色令智昏,即便納了妹妹進府,可如今世子年紀尚幼,他同王妃又感情甚篤,就算為了大局,為了王妃和世子地位穩固,短時間內妹妹也不可能有子嗣?就是哥哥王爺只怕也是要打壓的,到時候不僅哥哥沒了前程,妹妹也不過是王府一尊擺設,你說可不是推我入火坑?”
這話說的趙俊冷汗涔涔,他抬手抹了抹額頭,看著妹妹說到“哪裡有你說的那樣可怕?”
“哥哥可是忘了母親,忘了咱們兄妹自小到大過的日子。母親的遭遇讓人唏噓,不過因為她是嫡妻。咱們尚且讓人同情,也不過因著嫡出占著大義。只是妹妹一旦入王府為側,最後的下場只怕還不如母親呢。”趙壽說道最後,語調頗為淒清。
兄妹兩個沉默對坐,最後室內響起趙俊的一聲長嘆,看著妹妹抱歉的說到“原來竟是我想錯了,只是——只是——”趙俊猶豫心虛不敢看她。
“哥哥只是什麼?”
“只是我已同王爺提過此事,”趙俊心想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乾脆閉著眼睛講話說了出來。
趙壽捂著胸口,幾乎不曾暈厥過去,咬牙朝他問到“結果呢?”
“結果,結果好在王爺沒有答應,”說著他呵呵一樂,心想咱們兄妹的前程總算保住了,“如今對外只以陪伴老王妃你名義讓你住在王府里,免得我出征在外,讓你著了那個賤人的道。”
趙壽此刻一時也形容不出自己心裡到底是什麼滋味,喜的是自己不用去做什麼勞什子側妃。可讓人尷尬的是,自己被人拒絕後,居然還要住在人家家裡,受人庇護。只是王爺那裡還好,畢竟男女有別幾乎沒有機會見面。可王妃處又該如何,每日抬頭不見低頭見,她若是知道哥哥曾打的主意,還不知心裡如何想她呢。
“好在三月里王妃生辰,我做主將母親留下的那件珍珠衫加進了壽禮中,想來總能結一分善緣。”趙壽看著哥哥嘆了口氣,看來住進王府最要緊的還得跟王妃表明心跡才行。
~~~~~~~~~~~~
王府之中的周寶珍自然不知道驛站里趙氏兄妹的談話,也不知原來被她讚譽有加的珍珠衫竟然是趙大小姐送給她的。
周延明好好的突然提出要去關中看望恩師,其中的用意周寶珍不用猜也知道。只是如今從丈夫到哥哥皆做出一副不想讓她知道的模樣,她也只好隨著他們裝糊塗。
周延明臨行前親來王府同妹妹告別,周寶珍體貼的什麼也沒有問,只說些路上風光之事“我還跟著周先生念過幾日書呢,正好我這裡得了部前朝古籍,三哥替我帶了去,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吧。”
周延明接過丫頭遞過來的書,看了一眼笑到“有心了,難得你還記著先生的喜好。”
“看三哥說的,王妃可不是容易做的。”周寶珍說笑,眼圈卻紅了起來,“只是外頭到底不比家裡,三哥看風景的時候,自己也要處處小心為好。”
周延明見她的模樣,知道她必是猜到了什麼,卻偏又配合了他們這些人演戲,連痛快哭一場也不行,心中只覺得愧疚又心疼。
“我替三哥預備了些東西,三哥路上別嫌煩,好歹帶著些。”周寶珍眼巴巴的看著他,生怕他嫌麻煩不肯到。
“傻丫頭,這也值當你操心,統統讓人拿上就是了。”他既然打著拜訪恩師,外加出門遊歷的旗號,自然就得做出副悠閒的模樣來。
周寶珍放心下來,要知道這些東西裡頭大部分都是藥材,甚至她還在跟的人里找了個擅長治外傷的大夫,她想著這些東西關鍵時刻或許能救父親的命。
“對了,三哥你和公主最近如何了?”說到這個她的情緒重又低落下來“說起來她也不容易,日後……總之還請三哥多擔待幾分吧。”
周延明無奈,真是個愛操心的丫頭,“你放心,我既娶了她,總要保她一世衣食無憂的。只是若她總想著昔日榮光,不肯踏下心來過日子,這以後總怕是不順心的日子多了。”
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王朝興衰更迭,男人的千秋功業,家族興衰,自不會因著一個女子的喜怒而改變。
周寶珍明白這個道理,即便她之於表哥,也是一樣的。有些人哪怕失去了還可以懷念,有些事卻必須要爭,因為若是不爭,便連懷念一個人的資格都沒有了。
☆、第269章
趙氏兄妹是這日午前進府的,趙俊自去前院見王爺不提,趙壽由管事娘子陪著往後院來見老王妃。
拜見完畢,趙壽獻上自己做的一架繡鹿鶴同春玻璃炕屏給老王妃。只見上頭構圖精巧,配色鮮艷,尤其是鹿的眼睛仿佛是活的一般,老王妃很是驚嘆,“難為你小小年紀,竟能繡的這樣好,可見是下了苦功的,不過我看著這仿佛是蘇繡?”
“是,您好眼力,家母在時,替我請了天華閣的周繡娘做女紅師傅。”趙壽站在一旁,含笑落落大方的回到。
“這就難怪了,再想不到那周繡娘最後竟是去了你們家。”老王妃點點頭,“她曾替我做過幾回東西都是好的,她如今可好?”
“師傅如今年紀大了,眼睛也不好,前七八年就收了幾個無父無母的女孩兒半是女兒,半是徒弟的帶在身邊教導。如今幾位師姐在遼東也很有些名聲了,許多富貴人家的太太都愛她們做的東西,師傅如今在家一般也有幾個小丫頭伺候著呢。”
那些有名的繡娘因著年輕時做活多了傷了眼睛,多半晚景淒涼,像周秀娘這樣盛名之下及時抽身又懂得為將來籌謀的人並不多見。
“嗯,這倒也是個不錯的出路了。”老王妃年紀大了,就願意聽些高興的事,喜她言語清楚,氣度沉穩,因招手到“好孩子,過來我看看。”將她拉到身前細看,見她雖比一般女孩略豐腴些,卻肌骨瑩潤,行止嫻雅,心裡就更喜歡了兩份,讓她在自己身邊坐了,“好孩子,既然到了這兒,就只當到了自個家,千萬不要拘束才是。”
趙壽見老王妃態度慈祥,言語上也和氣的很,一直忐忑的心微松,臉上更是露出幾分真誠的笑意,“蒙您憐惜,晚輩心中感激,可一想到給您添麻煩,又覺得不安的很。”
“好孩子,你可萬不該這樣想,我同你母親相熟,她在我跟前又一向恭敬,如今她去了,我自該照應你們兄妹幾分。”說著老王妃拍了拍她的手,說到“我如今年紀大了,府里的事都交給了王妃,如今你既然來了,王妃那裡也該去見一見才是。”
“阿壽理當去拜見王妃。”趙壽聞言,忙站起身恭敬的回到。
“不忙。”老王妃抬手阻了她行禮,轉而對身邊的丫頭吩咐“你去王妃哪裡看看,若是得空,就帶趙姑娘過去見見。”
“王妃來了——”
“母親——”
有帶了笑意的嬌軟女聲自屏風外頭傳來,趙壽心下一驚,抬頭看去。
就見一盛裝麗人在眾人的簇擁下從屏風處轉身進來,她容色極盛,雲鬢上寶釵翠鈿,正中一隻鳳凰展翅銜珠釵,寶石殷紅如鴿血。只見她口角含春,整個人就如匣中明珠,瑩瑩放光。
看著眼前的定南王妃,趙壽暮然想起《洛神賦》里的兩句“榮曜秋jú,華茂春松”美人當如是。
見了老王妃她也不行禮,只上前笑盈盈的說到“母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你這孩子,客人在呢,讓人看笑話。”老王妃見了她臉上的笑意便止也止不住,口中假意嗔怪到。
“呀——”她驚訝轉身,看著趙壽的時候神態溫親切裡帶了些好奇,笑問到“這位,想必就是趙大姑娘了吧?”
“給王妃請安。”趙壽再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定南王妃居然是這樣的性子,說起來似乎還帶了幾分孩子氣。
“趙姑娘不必多禮。”周寶珍伸手扶住了要下跪的趙壽,並不讓她行大禮。
觸到掌心的手綿軟細膩,趙壽知道王妃養尊處優,平日裡只怕並不常做針線。
三人又說了會兒話,老王妃撥了身邊一個二等丫頭給趙壽,這才讓人好生將她送到聽鸝館去歇息不提。
待人走後,老王妃笑呵呵朝媳婦問到“到底是什麼好事,讓你這樣高興。”
“可不就是好事,母親三弟妹有好消息了。”
“這話可是當真?”老王妃激動的站了起來,喃喃到“若真是如此,那孩子也算是熬出來了。”
~~~~~~~~~~~~
從正房出來,趙壽看了南紅客氣的說到,“姐姐是老王妃房裡的人,如今跟了我,倒是委屈姐姐了。”
南紅十五六歲的年紀,生的五官俏麗膚色微黑,聞言忙笑到“姑娘這可是折殺奴婢了,奴婢是個笨的,以後還請姑娘多擔待才是。”
趙壽微微一笑,也不再說客氣話,“老王妃既然將姐姐給了我,那我以後待姐姐便如青芽她們是一樣的。只是我初來乍到,以後還要姐姐提點才是。”
“姑娘說的那裡話,只要奴婢知道的,自不會瞞姑娘的。”
趙壽點點頭不再說話,南紅沿途指點些景致,“姑娘住的聽鸝館地方雖不大,可裡頭的房舍卻修的精緻,且離著老王妃的院子最近。知道您要來,王妃親自指了這處院子,屋子裡外都收拾了,連院子裡的花木也讓人重新打理……”
“如此倒要多些王妃費心了。”趙壽聽得這話,面上現出感激的神色。
眼看到了聽鸝館門外,呂媽媽親自帶人迎了出來”姑娘回來了。”說著看見了站在自家姑娘身後的南紅,問到“這位是?”
“媽媽,這位是老王妃給我的南紅姐姐——”
“南紅見過媽媽。”南紅是個機靈的,看呂媽媽一身穿扮也知道這位在姑娘房中是個有體面的,因此並不拿大,主動上前朝她行禮。
“呀,原來是南紅姑娘,快快請起,你可是伺候老王妃的人——”呂媽媽說著,忙伸手扶住了南紅。
“都進去再說吧。”趙壽看著眾人都聚在門外,開口說到。
一進到院裡,見果然如南紅所說,此處房舍修的甚是精緻華麗,小小的院落遍植花木,可謂一步一景,屋裡的擺設帳幔皆透著雅致,可見是用了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