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往往這時候,溫度都回升了,風也停了,流感改猩紅熱了。
楊帆經常在三更半夜被樓下的老頭通過傳呼器叫醒,迷迷糊糊地下了樓,拿起話筒,以為楊樹林有什麼事兒,楊樹林在電話那頭說,沒事兒,就是問問你幹嘛呢。
楊帆說,這個時候除了睡覺我還能幹嘛。
楊樹林說了一些讓楊帆照顧好自己的話。
楊帆不耐煩地聽了一會兒說,以後別在這個時間打電話,你不睡覺啊。
楊樹林說,我也想睡覺,可別的時間打不進來。
楊帆說,那就別打,電話費又不報銷。
楊樹林說,天亮了,我不是想囑咐你該加衣服了嘛。
楊帆說,那你就大半夜地打啊。
楊樹林說,不僅僅是這事兒。
楊帆說,還有什麼事兒。
楊樹林說,還想告訴你,晚上睡覺多蓋點兒,別凍著。
楊帆說,我在被窩裡睡得好好的,非讓我爬起來接你電話,凍不著才怪。說完打了一個噴嚏。
楊樹林說,那你趕緊回去接著睡吧。楊帆說,下回沒事兒別打了啊。
楊帆半夜被電話叫醒的時候,並不是每次都不樂意,因為有時候陳燕會在這時候打來電話。
陳燕考入北京的另一所大學,兩人的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進展,已逾越兩人當初在電影院做那些事情的階段。
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倆人的家長都不在家,楊帆和陳燕串門頻繁,不僅加深了接觸,也加深了感情,水到渠成,走到了一起。
接陳燕電話的時候,楊帆精神抖擻,困意全無,兩人能聊到該上課了。
上高中的時候,因為楊樹林在,每次兩人打電話都不能盡興,現在可以敞開打了,但每通話一次,都少吃好幾頓小炒。
每到周末,楊帆便找各種理由不回家,要麼班裡秋遊,要麼去敬老院打掃衛生,或者開運動會。有時候是真有活動,有時候是因為去陳燕學校找陳燕,或者陳燕來學校找他玩,有時候是什麼事兒也沒有,就是不願回家面對楊樹林。
到了元旦,楊帆依然沒有回家,理由是,快考試了,得複習。
楊樹林只好一個人在家過元旦,看了會兒晚會,沒意思,便關了電視,屋裡一點兒動靜沒有,感到有點兒寂寞,想了想,拿起電話,給楊帆打,但一直占線。
又給沈老師打,她在家,兩人說了會兒話。
兩人關係暴露後,楊樹林曾問過楊帆,說我一個人生活多年了,你也知道我和沈老師是怎麼回事兒,現在你也上大學了,我倆想在一起生活,你同意的話,我就把她戶口遷過來了。
楊帆說,你的事兒,別問我,愛怎麼著就怎麼著。
楊樹林把楊帆的話原封不動告訴了沈老師,沈老師琢磨了琢磨說,如果楊帆樂意的話,就不會這麼說了,咱倆的事兒還是等等再說吧。
楊樹林和沈老師便依舊生活在各自的家中,隔三差五見次面。
楊樹林給沈老師打電話的時候,告訴她楊帆不在家,自己待著沒勁,問沈老師來不來。
沈老師說不合適吧,楊樹林說沒事兒,走的時候收拾好了,留不下痕跡,那小子看不出來。還說新年來臨之際,一個人在家實在太孤獨了。然後再次向她發出邀請:來吧,我等你。
沈老師被說動,正要收拾東西出發,楊樹林的電話又打來了,說還是算了吧,萬一這小子想家了,突然跑回來,多尷尬啊。
沈老師說,要不你來我這。
楊樹林說,我怕他突然回來,又沒帶鑰匙,進不了門,我這就睡覺了,一覺醒來,新的一年就來了。
元旦放了三天假。第二天,楊樹林決定去學校看看楊帆,燉了一鍋牛肉,盛在小盆里,騎著自行車,帶上地圖——學校坐落在城鄉結合處,不好找,路都是近幾年修的,之前楊樹林只坐車來過一次,騎車不知道怎麼走——向楊帆學校蹬去。
到了宿舍樓下,楊樹林讓傳達室的老頭喊楊帆下來。
楊帆以為是陳燕,女生浪漫,愛搞突然襲擊,下來看見的卻是楊樹林。
楊帆說,你怎麼來了。楊樹林說,來看看你,挺長時間沒回家了。
楊帆說,我又不是幼兒園小孩,幾天不回家還需要看。
楊樹林說,這不是過年嗎,怕你孤獨。
楊帆說,我不孤獨,一宿舍同學呢。
楊樹林心裡說,那你就沒想想我孤不孤獨。嘴上卻說,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
然後把套著塑膠袋的一盆牛肉交給楊帆。
楊帆說,這是什麼。
楊樹林說,給你燉的牛肉。
楊帆說,學校什麼都有賣的。
楊樹林說,還是自己家燉的香。
楊帆還真不這麼認為,但沒有說。
楊樹林說,什麼時候回家。
楊帆說,考完試吧。
楊樹林說,宿舍暖氣暖和嗎。
楊帆說,還行。
楊樹林說,有要洗的衣服嗎。
楊帆說,水房有洗衣機,我都洗了。
楊樹林說,學校的東西還挺全。
楊帆說,還有事兒嗎。
楊樹林說,沒了。
楊帆說,那我上去了。
楊樹林說,上去吧,抓緊複習。
楊帆聽了有點兒難受,他不回家的理由是複習,而剛才下來之前正和同學打拖拉機。
楊帆端著搪瓷盆,上了樓,在二樓的窗口看了一眼楊樹林,正蹁(pian四聲)腿上車,蹬了幾下,消失在學校的林蔭道里。
楊樹林騎了一個半小時騎到家。在胡同口買了一個烤白薯,半張大餅,三兩豬頭肉,楊帆不在家,他懶得開火。
大學考試不像中學,集中在兩三天,而是一考就倆禮拜,考完一門歇兩三天,再考下一門,給學生們充裕的時間來臨陣磨槍。
楊帆決定在考試間隙回趟家,牛肉吃完了,他又饞了。
上次回家還是一個月前,楊帆坐在車上,看著夜色中的北京,覺得變化挺大的。
原來還是一片胡同,現在拆成一片廢墟,又一片樓要在這裡拔地而起。
燈也比以前亮了,光是暖色的,楊帆覺得此時此刻他的心裡也應該是暖的,特別是一會兒就到家了,可是他的心裡卻怎麼也熱乎不起來,就像售票員報站的語調那樣冰冷。
進了家門,一股熟悉的味道撲面而來。
每座城市有每座城市的味道,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味道,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味道。
楊帆覺得,他們家的味道是房子味兒加菜味兒加楊樹林抽的紅梅煙的混合味兒,或許還摻雜著一點兒楊樹林的腳丫子味兒。
楊樹林正在邊看電視邊摳腳,椅子下面已經散落了一圈直徑二十厘米的白皮兒,見楊帆回來了,很驚訝:你怎麼回來了。
楊帆說,我怎麼不能回來。
楊樹林說,怎麼也不提前打聲招呼。心想,幸虧沈老師早走一步。
楊帆說,自己的家,打什麼招呼,想什麼時候回就什麼時候回。
楊樹林解釋道:我的意思是要知道你回來,我就做點兒好吃的了。
楊帆說,我從學校吃完飯出來的。
楊樹林說,再給你弄點兒吧,學校的飯,不頂(一聲)時候。
說著掃乾淨地上的皮屑,直奔廚房,沒一會兒,端來一碗方便麵,臥了倆雞蛋。
楊帆拿起筷子剛要吃,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問楊樹林:你洗手了嗎。
楊樹林說,洗了,這點兒好習慣我還是有的。說完在楊帆身邊坐下,又摳起來。
楊帆問,上回那牛肉還有嗎。
楊樹林說,沒了,都給你拿去了,對了,方便麵是紅燒牛肉的,你仔細找找,能找著肉丁。
楊帆說,明天再燉點兒吧。
楊樹林得意地說,還是我做的比你們學校食堂的好吃吧。
楊帆說,你就不能有點兒追求嗎,跟我們學校食堂比。
楊樹林摳著腳說,既然學校的飯不好吃,沒事兒就多回回家。說著從腳上撕下一塊皮兒。
楊帆瞟了一眼地上,又落了一層白皮兒,便說,下回你墊張報紙不行嗎。
楊樹林一時沒轉過彎來,以為楊帆怕弄髒桌子,讓他在桌上墊報紙,便說,沒事兒,你吃吧,吃完我擦桌子。
楊帆說,我說的是你腳底下。楊樹林低頭看了看,腳下一片白花花,說,冬天,干,愛脫皮。
楊帆說,你讓它自然脫落不行嗎。
楊樹林說,看它搖搖欲墜我著急,幫它一把。
楊帆說,要是你在這吃飯,我摳腳,你吃的下去嗎。
楊樹林說,怎麼吃不下去。
楊帆放下筷子,楊樹林說,行,我不摳了,你吃吧。說完拿來掃帚簸箕打掃穢物。
楊帆吃完回了屋,攤開書複習,一頁還沒看完,楊樹林進來,在楊帆跟前晃來晃去,楊帆知道他沒事兒,就是來看看,所以也不理,楊樹林自己在一邊站著很尷尬,就從楊帆桌上拿了一塊糖吃。
楊帆經常在三更半夜被樓下的老頭通過傳呼器叫醒,迷迷糊糊地下了樓,拿起話筒,以為楊樹林有什麼事兒,楊樹林在電話那頭說,沒事兒,就是問問你幹嘛呢。
楊帆說,這個時候除了睡覺我還能幹嘛。
楊樹林說了一些讓楊帆照顧好自己的話。
楊帆不耐煩地聽了一會兒說,以後別在這個時間打電話,你不睡覺啊。
楊樹林說,我也想睡覺,可別的時間打不進來。
楊帆說,那就別打,電話費又不報銷。
楊樹林說,天亮了,我不是想囑咐你該加衣服了嘛。
楊帆說,那你就大半夜地打啊。
楊樹林說,不僅僅是這事兒。
楊帆說,還有什麼事兒。
楊樹林說,還想告訴你,晚上睡覺多蓋點兒,別凍著。
楊帆說,我在被窩裡睡得好好的,非讓我爬起來接你電話,凍不著才怪。說完打了一個噴嚏。
楊樹林說,那你趕緊回去接著睡吧。楊帆說,下回沒事兒別打了啊。
楊帆半夜被電話叫醒的時候,並不是每次都不樂意,因為有時候陳燕會在這時候打來電話。
陳燕考入北京的另一所大學,兩人的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進展,已逾越兩人當初在電影院做那些事情的階段。
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倆人的家長都不在家,楊帆和陳燕串門頻繁,不僅加深了接觸,也加深了感情,水到渠成,走到了一起。
接陳燕電話的時候,楊帆精神抖擻,困意全無,兩人能聊到該上課了。
上高中的時候,因為楊樹林在,每次兩人打電話都不能盡興,現在可以敞開打了,但每通話一次,都少吃好幾頓小炒。
每到周末,楊帆便找各種理由不回家,要麼班裡秋遊,要麼去敬老院打掃衛生,或者開運動會。有時候是真有活動,有時候是因為去陳燕學校找陳燕,或者陳燕來學校找他玩,有時候是什麼事兒也沒有,就是不願回家面對楊樹林。
到了元旦,楊帆依然沒有回家,理由是,快考試了,得複習。
楊樹林只好一個人在家過元旦,看了會兒晚會,沒意思,便關了電視,屋裡一點兒動靜沒有,感到有點兒寂寞,想了想,拿起電話,給楊帆打,但一直占線。
又給沈老師打,她在家,兩人說了會兒話。
兩人關係暴露後,楊樹林曾問過楊帆,說我一個人生活多年了,你也知道我和沈老師是怎麼回事兒,現在你也上大學了,我倆想在一起生活,你同意的話,我就把她戶口遷過來了。
楊帆說,你的事兒,別問我,愛怎麼著就怎麼著。
楊樹林把楊帆的話原封不動告訴了沈老師,沈老師琢磨了琢磨說,如果楊帆樂意的話,就不會這麼說了,咱倆的事兒還是等等再說吧。
楊樹林和沈老師便依舊生活在各自的家中,隔三差五見次面。
楊樹林給沈老師打電話的時候,告訴她楊帆不在家,自己待著沒勁,問沈老師來不來。
沈老師說不合適吧,楊樹林說沒事兒,走的時候收拾好了,留不下痕跡,那小子看不出來。還說新年來臨之際,一個人在家實在太孤獨了。然後再次向她發出邀請:來吧,我等你。
沈老師被說動,正要收拾東西出發,楊樹林的電話又打來了,說還是算了吧,萬一這小子想家了,突然跑回來,多尷尬啊。
沈老師說,要不你來我這。
楊樹林說,我怕他突然回來,又沒帶鑰匙,進不了門,我這就睡覺了,一覺醒來,新的一年就來了。
元旦放了三天假。第二天,楊樹林決定去學校看看楊帆,燉了一鍋牛肉,盛在小盆里,騎著自行車,帶上地圖——學校坐落在城鄉結合處,不好找,路都是近幾年修的,之前楊樹林只坐車來過一次,騎車不知道怎麼走——向楊帆學校蹬去。
到了宿舍樓下,楊樹林讓傳達室的老頭喊楊帆下來。
楊帆以為是陳燕,女生浪漫,愛搞突然襲擊,下來看見的卻是楊樹林。
楊帆說,你怎麼來了。楊樹林說,來看看你,挺長時間沒回家了。
楊帆說,我又不是幼兒園小孩,幾天不回家還需要看。
楊樹林說,這不是過年嗎,怕你孤獨。
楊帆說,我不孤獨,一宿舍同學呢。
楊樹林心裡說,那你就沒想想我孤不孤獨。嘴上卻說,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
然後把套著塑膠袋的一盆牛肉交給楊帆。
楊帆說,這是什麼。
楊樹林說,給你燉的牛肉。
楊帆說,學校什麼都有賣的。
楊樹林說,還是自己家燉的香。
楊帆還真不這麼認為,但沒有說。
楊樹林說,什麼時候回家。
楊帆說,考完試吧。
楊樹林說,宿舍暖氣暖和嗎。
楊帆說,還行。
楊樹林說,有要洗的衣服嗎。
楊帆說,水房有洗衣機,我都洗了。
楊樹林說,學校的東西還挺全。
楊帆說,還有事兒嗎。
楊樹林說,沒了。
楊帆說,那我上去了。
楊樹林說,上去吧,抓緊複習。
楊帆聽了有點兒難受,他不回家的理由是複習,而剛才下來之前正和同學打拖拉機。
楊帆端著搪瓷盆,上了樓,在二樓的窗口看了一眼楊樹林,正蹁(pian四聲)腿上車,蹬了幾下,消失在學校的林蔭道里。
楊樹林騎了一個半小時騎到家。在胡同口買了一個烤白薯,半張大餅,三兩豬頭肉,楊帆不在家,他懶得開火。
大學考試不像中學,集中在兩三天,而是一考就倆禮拜,考完一門歇兩三天,再考下一門,給學生們充裕的時間來臨陣磨槍。
楊帆決定在考試間隙回趟家,牛肉吃完了,他又饞了。
上次回家還是一個月前,楊帆坐在車上,看著夜色中的北京,覺得變化挺大的。
原來還是一片胡同,現在拆成一片廢墟,又一片樓要在這裡拔地而起。
燈也比以前亮了,光是暖色的,楊帆覺得此時此刻他的心裡也應該是暖的,特別是一會兒就到家了,可是他的心裡卻怎麼也熱乎不起來,就像售票員報站的語調那樣冰冷。
進了家門,一股熟悉的味道撲面而來。
每座城市有每座城市的味道,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味道,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味道。
楊帆覺得,他們家的味道是房子味兒加菜味兒加楊樹林抽的紅梅煙的混合味兒,或許還摻雜著一點兒楊樹林的腳丫子味兒。
楊樹林正在邊看電視邊摳腳,椅子下面已經散落了一圈直徑二十厘米的白皮兒,見楊帆回來了,很驚訝:你怎麼回來了。
楊帆說,我怎麼不能回來。
楊樹林說,怎麼也不提前打聲招呼。心想,幸虧沈老師早走一步。
楊帆說,自己的家,打什麼招呼,想什麼時候回就什麼時候回。
楊樹林解釋道:我的意思是要知道你回來,我就做點兒好吃的了。
楊帆說,我從學校吃完飯出來的。
楊樹林說,再給你弄點兒吧,學校的飯,不頂(一聲)時候。
說著掃乾淨地上的皮屑,直奔廚房,沒一會兒,端來一碗方便麵,臥了倆雞蛋。
楊帆拿起筷子剛要吃,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問楊樹林:你洗手了嗎。
楊樹林說,洗了,這點兒好習慣我還是有的。說完在楊帆身邊坐下,又摳起來。
楊帆問,上回那牛肉還有嗎。
楊樹林說,沒了,都給你拿去了,對了,方便麵是紅燒牛肉的,你仔細找找,能找著肉丁。
楊帆說,明天再燉點兒吧。
楊樹林得意地說,還是我做的比你們學校食堂的好吃吧。
楊帆說,你就不能有點兒追求嗎,跟我們學校食堂比。
楊樹林摳著腳說,既然學校的飯不好吃,沒事兒就多回回家。說著從腳上撕下一塊皮兒。
楊帆瞟了一眼地上,又落了一層白皮兒,便說,下回你墊張報紙不行嗎。
楊樹林一時沒轉過彎來,以為楊帆怕弄髒桌子,讓他在桌上墊報紙,便說,沒事兒,你吃吧,吃完我擦桌子。
楊帆說,我說的是你腳底下。楊樹林低頭看了看,腳下一片白花花,說,冬天,干,愛脫皮。
楊帆說,你讓它自然脫落不行嗎。
楊樹林說,看它搖搖欲墜我著急,幫它一把。
楊帆說,要是你在這吃飯,我摳腳,你吃的下去嗎。
楊樹林說,怎麼吃不下去。
楊帆放下筷子,楊樹林說,行,我不摳了,你吃吧。說完拿來掃帚簸箕打掃穢物。
楊帆吃完回了屋,攤開書複習,一頁還沒看完,楊樹林進來,在楊帆跟前晃來晃去,楊帆知道他沒事兒,就是來看看,所以也不理,楊樹林自己在一邊站著很尷尬,就從楊帆桌上拿了一塊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