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皇上轉身往書桌走去,走了幾步,他停下來,背對著沈昭武,沉聲道:“你與郡主之事,朕已知曉。”
沈昭武渾身一激靈,驚詫地看著皇上。
皇上看著面前的龍椅,語重心長道:“昭武,你的事,就自己決定吧。”
沈昭武磕頭:“謝主隆恩!”
皇上轉過身來,看著跪在地上的沈昭武:“你與朕一同長大,朕自知你心性,國事家事,將軍心裡掂量清楚就好。”
沈昭武拱手:“是!”
皇上疲倦地揉著額頭,擺手:“下去吧,回去見見你的爹娘。”
沈昭武恭敬退下。
年輕的帝王看著這位將軍的背影遠去,他的身影就像是鑲嵌在書房門外的黑斑,移動著移動著,和那冷風一同吹走了。
龍椅之隔,是君與臣;宮牆之隔,是主子與僕人。
皇上靜靜地看著門外,輕聲嘆道:“既常夢,你還忘了告訴我,坐著這位子要忍受的是,噬骨的孤獨。”
風吹得侍衛衣袍鼓鼓作響。
公公垂首站在龍椅旁,眼觀鼻鼻觀心,似乎什麼都沒聽到。
萬千情緒稍縱即逝。
唯有別離之情,總那麼刻骨銘心。
臨行時的細細叮囑,伴著幽幽的燈火,燭淚無聲,母親端坐椅子,認真地端詳著沈昭武,似乎要將兒子的模樣刻進心裡:“出門在外,總要多個心眼,官場上的事母親不懂,戰場上的事母親更加不懂,不能給你好的建議,忠君愛國勤敬愛民,這些也無需母親多言……兒啊,下一次回來,記得帶上那位姜姑娘,讓娘親瞧瞧,我兒選中的姑娘是何等的佳人。還有,以後到了閩南,更不能驕傲,聽聞那邊天氣比西北好,雖偶有梅雨天,但也不礙事……搬過去後,你身邊就多添個奴婢伺候吧,總是老陳、小宋鞍前馬後,比不上女人心細,爭念她前兩年到你身邊,是個知冷暖的,帶她去閩南伺候正好,這姜姑娘也好,你娶親後,有個貼心人跟在身邊,娘也放心……”
沈昭武靜靜地聽著,絲毫不敢打斷母親的絮叨。
倒是父親忍不住,他來到沈昭武房門前催促:“你就讓兒子好好休息吧,明日還要趕回西北呢。”
母親低頭擦擦眼角。
沈嘉一下子就束手束腳起來,他溫聲安慰妻子道:“你說的,昭武都懂,以後他調到閩南,我們有空去探望他就是,閩南不比西北路途遙遠難行,你若喜歡,多去幾趟也無妨。”
沈昭武握著母親的手:“父親所言正是,母親不必擔心。”
母親抽一下鼻子,埋怨道:“我哪能不擔心,你每次都是匆匆回來,不過半月又要走!”
沈昭武慚愧道:“是兒子不孝。”
母親抬手,摸了摸沈昭武的頭髮:“娘是心裡難過才如此說,其實娘為你而驕傲呢,夜裡好好休息,明日娘給你備包袱,多帶些特產回去,給姜姑娘嘗嘗,也給明潤帶一份。”
沈昭武頷首。
長大,就是遠離,遠離熟悉的人與事,漸漸地走遠走遠,縱使回頭,也只是那麼剎那間,想要的一切總是不能並存,要學著割捨,因此,大人們總習慣將一顆心分割得鮮血淋漓,然後嘆一句:不得已而為之。
別離的難過夾雜在白日天光里,夾雜在寒風裡,夾雜在包袱里。
沈昭武的頭髮被凜凜寒風吹得凌亂,母親雙手將沈昭武披風上的帽子拉起來,為沈昭武帶上帽子,杜校尉站在沈夫人身旁,看著沈昭武道:“為江山征戰,腳踏實地地打下軍功,總比困在京師一輩子好,昭武,一路順風。”
沈昭武謝過恩師,揮別送別者,他騎上黑馬,融入寒風裡。
親兵追隨著沈昭武遠去。
山重水複,枯草在大地上哭泣,大地陷入冬眠。
冬天的第一場雪,像棉絮一樣蓋到大地上,溫柔地安撫著陷入寒冬的土地。
雪花飄飛,飛著飛著。
落在庭院裡,天地白成一團,極目所到之處,都有雪的身影。
小田暉蹲在台階下,揉著雪球。
小橋將披風披到田暉身上,田暉臉蛋雙手都被凍得通紅,捧著雪卻像捧著寶貝一樣。
書房內的姜流丹放下手中的刺繡,皺眉:“怎麼還沒到呢?”
蘇明潤一邊翻著書頁一邊道:“快了快了。”
章師爺抬頭看看兩人,不語,他低頭拿起筆認命地批著文書。
雖說瑞雪兆豐年,但今年的雪來得比往年早,只盼著這場雪不惹出意外。
章師爺心下暗想著。
☆、別具肺腸
雪花盡情地綻放著,在天地間自然地飄揚著,棉絮一樣的白雪看上去很溫暖,想抱著軟枕在這被雪覆蓋的柔和大地滾上一圈,用視覺上的溫暖驅趕著身體感受到的嚴寒。凜冽寒風像尋找暖爐的小動物一樣,極力扒拉著人們身上的衣服縫,硬擠著鑽進衣袍內,爭奪溫暖。
寧城太守府,安靜的後院。
小道被灑掃丫鬟清掃得乾乾淨淨,路旁草地上,堆著大片的白雪。
蘇明潤背著手走在小道上。
章師爺不遠不近地跟在蘇明潤身後,他抬頭看一眼走在面前的蘇明潤,看到他背著雙手往院牆看去的側臉,總感覺他的背影特別寒冷。
輕卻刺骨的寒風撩起髮絲,蘇明潤停下腳步。
章師爺隨之駐足,視線停在腳下不遠處的被雪掩蓋的草地上。
正想著明年的草要努力破土而出的模樣。
蘇明潤轉頭看一眼章師爺,收回視線,道:“趙玉前幾日和我說起一些事,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思緒被蘇明潤的聲音打斷,章師爺詫異地望向蘇明潤,片刻,他才問:“何事?”
蘇明潤輕聲道:“在雁谷縣的子車族失蹤案,查出些特別的線索。”
章師爺皺眉:“這樁案子不是已經結案了麼?問責書也已經下發,扣了孫縣令近半年俸祿,主薄免職。”
蘇明潤並不馬上搭話,他轉身,在小道上繼續走。
章師爺頓了頓,舉步跟上去,這次,師爺走得離蘇明潤稍近。
蘇明潤看向左手邊院子裡堆雪的光禿禿枝椏,道:“那時,黃副將從雁谷縣回來,我又派了趙玉前去暗中調查,趙玉查到,孫縣令與軍中某位大人有聯繫。”
章師爺驚得一時停住腳步。
見師爺忘了跟上來,蘇明潤腳步稍頓,他目光游移,掠過院牆上的瓦礫,似隨口道:“這孫縣令人緣倒是不錯,不知師爺可清楚,他與何人交好?”
章師爺眨眨眼睛,他抬手皺巴巴的手擦一下額頭,跟上蘇明潤:“孫縣令為人謙遜,與周邊大人交好眾所周知,他在軍中也有幾位兄弟,都是些小吏士兵,這些尋常交往晚生沒看出異常。”
蘇明潤笑了笑,他回頭,問:“不知師爺對黃參軍有何看法?”
章師爺不解地看著蘇明潤:“參軍黃睿?”
沈昭武渾身一激靈,驚詫地看著皇上。
皇上看著面前的龍椅,語重心長道:“昭武,你的事,就自己決定吧。”
沈昭武磕頭:“謝主隆恩!”
皇上轉過身來,看著跪在地上的沈昭武:“你與朕一同長大,朕自知你心性,國事家事,將軍心裡掂量清楚就好。”
沈昭武拱手:“是!”
皇上疲倦地揉著額頭,擺手:“下去吧,回去見見你的爹娘。”
沈昭武恭敬退下。
年輕的帝王看著這位將軍的背影遠去,他的身影就像是鑲嵌在書房門外的黑斑,移動著移動著,和那冷風一同吹走了。
龍椅之隔,是君與臣;宮牆之隔,是主子與僕人。
皇上靜靜地看著門外,輕聲嘆道:“既常夢,你還忘了告訴我,坐著這位子要忍受的是,噬骨的孤獨。”
風吹得侍衛衣袍鼓鼓作響。
公公垂首站在龍椅旁,眼觀鼻鼻觀心,似乎什麼都沒聽到。
萬千情緒稍縱即逝。
唯有別離之情,總那麼刻骨銘心。
臨行時的細細叮囑,伴著幽幽的燈火,燭淚無聲,母親端坐椅子,認真地端詳著沈昭武,似乎要將兒子的模樣刻進心裡:“出門在外,總要多個心眼,官場上的事母親不懂,戰場上的事母親更加不懂,不能給你好的建議,忠君愛國勤敬愛民,這些也無需母親多言……兒啊,下一次回來,記得帶上那位姜姑娘,讓娘親瞧瞧,我兒選中的姑娘是何等的佳人。還有,以後到了閩南,更不能驕傲,聽聞那邊天氣比西北好,雖偶有梅雨天,但也不礙事……搬過去後,你身邊就多添個奴婢伺候吧,總是老陳、小宋鞍前馬後,比不上女人心細,爭念她前兩年到你身邊,是個知冷暖的,帶她去閩南伺候正好,這姜姑娘也好,你娶親後,有個貼心人跟在身邊,娘也放心……”
沈昭武靜靜地聽著,絲毫不敢打斷母親的絮叨。
倒是父親忍不住,他來到沈昭武房門前催促:“你就讓兒子好好休息吧,明日還要趕回西北呢。”
母親低頭擦擦眼角。
沈嘉一下子就束手束腳起來,他溫聲安慰妻子道:“你說的,昭武都懂,以後他調到閩南,我們有空去探望他就是,閩南不比西北路途遙遠難行,你若喜歡,多去幾趟也無妨。”
沈昭武握著母親的手:“父親所言正是,母親不必擔心。”
母親抽一下鼻子,埋怨道:“我哪能不擔心,你每次都是匆匆回來,不過半月又要走!”
沈昭武慚愧道:“是兒子不孝。”
母親抬手,摸了摸沈昭武的頭髮:“娘是心裡難過才如此說,其實娘為你而驕傲呢,夜裡好好休息,明日娘給你備包袱,多帶些特產回去,給姜姑娘嘗嘗,也給明潤帶一份。”
沈昭武頷首。
長大,就是遠離,遠離熟悉的人與事,漸漸地走遠走遠,縱使回頭,也只是那麼剎那間,想要的一切總是不能並存,要學著割捨,因此,大人們總習慣將一顆心分割得鮮血淋漓,然後嘆一句:不得已而為之。
別離的難過夾雜在白日天光里,夾雜在寒風裡,夾雜在包袱里。
沈昭武的頭髮被凜凜寒風吹得凌亂,母親雙手將沈昭武披風上的帽子拉起來,為沈昭武帶上帽子,杜校尉站在沈夫人身旁,看著沈昭武道:“為江山征戰,腳踏實地地打下軍功,總比困在京師一輩子好,昭武,一路順風。”
沈昭武謝過恩師,揮別送別者,他騎上黑馬,融入寒風裡。
親兵追隨著沈昭武遠去。
山重水複,枯草在大地上哭泣,大地陷入冬眠。
冬天的第一場雪,像棉絮一樣蓋到大地上,溫柔地安撫著陷入寒冬的土地。
雪花飄飛,飛著飛著。
落在庭院裡,天地白成一團,極目所到之處,都有雪的身影。
小田暉蹲在台階下,揉著雪球。
小橋將披風披到田暉身上,田暉臉蛋雙手都被凍得通紅,捧著雪卻像捧著寶貝一樣。
書房內的姜流丹放下手中的刺繡,皺眉:“怎麼還沒到呢?”
蘇明潤一邊翻著書頁一邊道:“快了快了。”
章師爺抬頭看看兩人,不語,他低頭拿起筆認命地批著文書。
雖說瑞雪兆豐年,但今年的雪來得比往年早,只盼著這場雪不惹出意外。
章師爺心下暗想著。
☆、別具肺腸
雪花盡情地綻放著,在天地間自然地飄揚著,棉絮一樣的白雪看上去很溫暖,想抱著軟枕在這被雪覆蓋的柔和大地滾上一圈,用視覺上的溫暖驅趕著身體感受到的嚴寒。凜冽寒風像尋找暖爐的小動物一樣,極力扒拉著人們身上的衣服縫,硬擠著鑽進衣袍內,爭奪溫暖。
寧城太守府,安靜的後院。
小道被灑掃丫鬟清掃得乾乾淨淨,路旁草地上,堆著大片的白雪。
蘇明潤背著手走在小道上。
章師爺不遠不近地跟在蘇明潤身後,他抬頭看一眼走在面前的蘇明潤,看到他背著雙手往院牆看去的側臉,總感覺他的背影特別寒冷。
輕卻刺骨的寒風撩起髮絲,蘇明潤停下腳步。
章師爺隨之駐足,視線停在腳下不遠處的被雪掩蓋的草地上。
正想著明年的草要努力破土而出的模樣。
蘇明潤轉頭看一眼章師爺,收回視線,道:“趙玉前幾日和我說起一些事,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思緒被蘇明潤的聲音打斷,章師爺詫異地望向蘇明潤,片刻,他才問:“何事?”
蘇明潤輕聲道:“在雁谷縣的子車族失蹤案,查出些特別的線索。”
章師爺皺眉:“這樁案子不是已經結案了麼?問責書也已經下發,扣了孫縣令近半年俸祿,主薄免職。”
蘇明潤並不馬上搭話,他轉身,在小道上繼續走。
章師爺頓了頓,舉步跟上去,這次,師爺走得離蘇明潤稍近。
蘇明潤看向左手邊院子裡堆雪的光禿禿枝椏,道:“那時,黃副將從雁谷縣回來,我又派了趙玉前去暗中調查,趙玉查到,孫縣令與軍中某位大人有聯繫。”
章師爺驚得一時停住腳步。
見師爺忘了跟上來,蘇明潤腳步稍頓,他目光游移,掠過院牆上的瓦礫,似隨口道:“這孫縣令人緣倒是不錯,不知師爺可清楚,他與何人交好?”
章師爺眨眨眼睛,他抬手皺巴巴的手擦一下額頭,跟上蘇明潤:“孫縣令為人謙遜,與周邊大人交好眾所周知,他在軍中也有幾位兄弟,都是些小吏士兵,這些尋常交往晚生沒看出異常。”
蘇明潤笑了笑,他回頭,問:“不知師爺對黃參軍有何看法?”
章師爺不解地看著蘇明潤:“參軍黃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