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誰不知道江源關地勢險峻,連塊兒大點兒的平地都沒有,跑那兒去操練兵馬?”鈴鐺笑了笑,“幌子罷了。”
百里捻明白鈴鐺的意思,也明白賽戩的意思,他道:“江源關是百流入江口,往北便是大姜,往南是南境,又是地勢險峻的地方,人煙稀少,本來就是個說不清道不明、自古就沒法劃分的地界。他去那裡操練兵馬,說白了就是對付大姜而已。”
“他……他也想爭天下了。”百里捻補了一句,眼神複雜。
鈴鐺沒放在心上,他不理解百里捻情緒的低沉,“哪個君王不想要天下,賽戩也一樣而已。”
“他不一樣的。”百里捻卻插了一句,“他本不一樣的。”
從羌晥糙原到踏進中原,再到如今只剩大姜和羌晥東西對峙。賽戩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百里捻再明白不過。賽戩從來都是個愛惜兵將臣子如命,從不會拿他們的生命卻滿足自己的權欲。在羌晥糙原的時候,百里捻就曾經說過:賽戩不像是君王,倒像是一家之長。
“若賽戩出兵大姜,你怎麼辦?”鈴鐺突然問了一聲,有意無意戳在了百里捻的心底。
百里捻的手中依舊還握著酒杯,酒杯中的果子酒香甜醉人,他緩緩道:“我去求他。”
鈴鐺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她與百里捻都是這樣淡漠的人,很少能笑成這個樣子。鈴鐺笑著擺擺手,“我知道如今大姜的情形不適宜打仗,也打不過羌晥。不過,你也不必如此吧?我可不相信我們向來漠視一切的大姜國主,能去求人。”
百里捻笑笑,“一輩子快要到頭了,什麼做不得。”
“你才二十四,什麼到頭了?”
鈴鐺不以為意,笑著搖搖頭,沒理解百里捻的話,只當他玩笑一句罷了。百里捻也不多談,只是瞧著窗外的烈日,輕輕地眯起了眼睛,喃喃道:“從前看到如此火烈的日頭,總想起鄴陵的大火,如今卻總想起羌晥糙原的日頭。坐在望舒閣樓頭,抬頭就能看到火烈的日頭。”
鈴鐺順著他的眸子看向窗外,窗外的日頭太烈了,刺進眼睛裡,立刻變成了漆黑。光芒太烈的時候,眼睛裡會變成一團黑。鈴鐺趕緊收回了眼睛,而百里捻卻一直瞧著窗外。
羌晥果真對大姜宣戰了。
戰書一路從陶陽城送到了大姜王城,莫湮莫櫻隋義都不在王城,是鈴鐺把戰書送進了舒月閣。百里捻看到戰書時,臉色倒是很平靜,似乎早就料到會有此一步。他把戰書放置在桌板上,窩了兩個月的身體像是棉綢一般,都直不起來,鈴鐺扶著他,他才坐了起來。
“鈴鐺,你幫我收拾行裝,我要親自出使羌晥。”
鈴鐺一邊扶著百里捻,一邊不解地問道:“賽戩是有備而來,即便你去出使羌晥也無濟於事啊。你還能求他不成?”
“嗯,去求他啊。”百里捻居然笑了一聲,似乎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玩笑,不過唯一一個聽他玩笑的鈴鐺,卻笑不出來。
“你……你不是認真的吧?”
百里捻很隨意道:“是認真的。”
鈴鐺愣怔了一會兒,腦子頓了半晌,可手沒有閒著。利落地幫百里捻穿好衣服,又取了一件白茸披風給百里捻披上。即便是三伏天,百里捻這身子還是冷得不行,出門還要裹著厚重的披風。鈴鐺真要擔憂百里捻還能不能過完這個夏天。
大姜內憂外患,他又病得奇奇怪怪,還要長途跋涉出使羌晥。鈴鐺的眉頭皺了一下,撿起床邊的湯藥端給百里捻,“先把藥喝了再說。”
百里捻向來聽話,他端起湯藥一飲而盡,“鈴鐺,你去收拾行裝,另外再準備一輛馬車,找幾個人護送著。不用太多人,三個四小廝就行,你也跟著我去羌晥。”
“真要去嗎?”鈴鐺還是不想要百里捻去陶陽城,可是看他堅定的模樣,鈴鐺明白沒人能擋得住百里捻。她嘆了一口氣,“莫湮他們不在大姜,我也不會武功,還是多安排一些人隨行吧。”
“隨你。”百里捻也不計較。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下只有一個君主
陶陽城,高鳴台。
烈日炎炎,百里捻親上陶陽的消息,傳到了賽戩的耳朵里。
賽戩正在前殿與柳竟許江商議西昭之事,西昭已經全盤接到賽戩手中,他交給許江去接盤西昭,乃是一個明智的決定。許江做事向來雷厲風行,才兩個月就把西昭收拾得服服帖帖,各位城主郡縣主公皆羅列在冊,直屬於高鳴台管轄。
許江正侃侃而談,而賽戩捏著大姜遞過來的國書,低頭不言。百里捻要親自出使羌晥,這本是大姜對羌晥示好行徑,可是來得人百里捻,賽戩反而不放心。
“王上,可是有難解之事?”柳竟看出了賽戩的失神,趁著許江停下的功夫,趕緊問賽戩。
賽戩抬起頭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大姜國主要出使我羌晥。”
賽戩這話說得隨意,就像是說赤騰烈馬又生了小馬駒一樣簡單,仿佛大姜來的不是百里捻,而是一個不重要的臣子。只是柳竟的臉色卻變了變,許江也終於不再談西昭之事,眉頭一皺,與柳竟對視一眼。
柳竟開口道:“大姜國主前來我羌晥本是誠心,來了也好,也可商議一下南境之事。”
羌晥不止想要西昭,其實已經讓衛禹領兵駐紮在西昭與南境的邊界,若不是隋義莫櫻等人已經在南境,恐怕羌晥會連說不都不說,便把南境划進羌晥版圖。西昭就是如此做的,也沒見大姜說什麼。
“商議什麼啊,”許江向來不喜百里捻,尤其陶陽之圍後,更是對其嗤之以鼻,“大姜的兵力和國力根本就不是羌晥的對手,當初與西昭打敗宇文泱也好,兩國夾擊西昭也好,說到底也都是羌晥大軍出了大力。姜捻他也好意思覬覦南境!”
柳竟:“話也不能這麼說,好歹大姜國主親自出使吾國,君子不拂人面,商量一下也是好的。”
許江搖頭,“他姜捻可曾君子過?且不說當時陶陽城之圍,就說吾王親自出使大姜,可差點劇送了命!要不是仲公子……”
“行了,”賽戩有些煩躁,“公乘今天累了,西昭之事你撰寫一份文書與本王,先回府吧。”
許江張了張嘴,還想說什麼,柳竟趕緊給他使眼色,他這才閉上嘴,抬手行禮。“微臣先行告退。”
等人已經出了大殿,柳竟才長長嘆一口氣,轉頭瞧向賽戩,“王上,人既然來了,就先接待著吧。”
“本王知道!”賽戩實在是太煩躁,隨手就將大姜國書摔在了地上。國書上雋秀的字跡卻如同毒藥一樣,灌進了賽戩的腸胃中。半晌後他道:“柳竟你是知道他的性子的,他城府極深,嘴又利落,本王真怕……真怕又著了他的道!”
柳竟又怎麼會不知神機子的厲害。得知百里捻要親自出使羌晥之時,他心底就有擔憂,上次百里捻出使羌晥,西昭和羌晥的聯姻吹了,這次呢?柳竟可不敢保證。
百里捻明白鈴鐺的意思,也明白賽戩的意思,他道:“江源關是百流入江口,往北便是大姜,往南是南境,又是地勢險峻的地方,人煙稀少,本來就是個說不清道不明、自古就沒法劃分的地界。他去那裡操練兵馬,說白了就是對付大姜而已。”
“他……他也想爭天下了。”百里捻補了一句,眼神複雜。
鈴鐺沒放在心上,他不理解百里捻情緒的低沉,“哪個君王不想要天下,賽戩也一樣而已。”
“他不一樣的。”百里捻卻插了一句,“他本不一樣的。”
從羌晥糙原到踏進中原,再到如今只剩大姜和羌晥東西對峙。賽戩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百里捻再明白不過。賽戩從來都是個愛惜兵將臣子如命,從不會拿他們的生命卻滿足自己的權欲。在羌晥糙原的時候,百里捻就曾經說過:賽戩不像是君王,倒像是一家之長。
“若賽戩出兵大姜,你怎麼辦?”鈴鐺突然問了一聲,有意無意戳在了百里捻的心底。
百里捻的手中依舊還握著酒杯,酒杯中的果子酒香甜醉人,他緩緩道:“我去求他。”
鈴鐺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她與百里捻都是這樣淡漠的人,很少能笑成這個樣子。鈴鐺笑著擺擺手,“我知道如今大姜的情形不適宜打仗,也打不過羌晥。不過,你也不必如此吧?我可不相信我們向來漠視一切的大姜國主,能去求人。”
百里捻笑笑,“一輩子快要到頭了,什麼做不得。”
“你才二十四,什麼到頭了?”
鈴鐺不以為意,笑著搖搖頭,沒理解百里捻的話,只當他玩笑一句罷了。百里捻也不多談,只是瞧著窗外的烈日,輕輕地眯起了眼睛,喃喃道:“從前看到如此火烈的日頭,總想起鄴陵的大火,如今卻總想起羌晥糙原的日頭。坐在望舒閣樓頭,抬頭就能看到火烈的日頭。”
鈴鐺順著他的眸子看向窗外,窗外的日頭太烈了,刺進眼睛裡,立刻變成了漆黑。光芒太烈的時候,眼睛裡會變成一團黑。鈴鐺趕緊收回了眼睛,而百里捻卻一直瞧著窗外。
羌晥果真對大姜宣戰了。
戰書一路從陶陽城送到了大姜王城,莫湮莫櫻隋義都不在王城,是鈴鐺把戰書送進了舒月閣。百里捻看到戰書時,臉色倒是很平靜,似乎早就料到會有此一步。他把戰書放置在桌板上,窩了兩個月的身體像是棉綢一般,都直不起來,鈴鐺扶著他,他才坐了起來。
“鈴鐺,你幫我收拾行裝,我要親自出使羌晥。”
鈴鐺一邊扶著百里捻,一邊不解地問道:“賽戩是有備而來,即便你去出使羌晥也無濟於事啊。你還能求他不成?”
“嗯,去求他啊。”百里捻居然笑了一聲,似乎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玩笑,不過唯一一個聽他玩笑的鈴鐺,卻笑不出來。
“你……你不是認真的吧?”
百里捻很隨意道:“是認真的。”
鈴鐺愣怔了一會兒,腦子頓了半晌,可手沒有閒著。利落地幫百里捻穿好衣服,又取了一件白茸披風給百里捻披上。即便是三伏天,百里捻這身子還是冷得不行,出門還要裹著厚重的披風。鈴鐺真要擔憂百里捻還能不能過完這個夏天。
大姜內憂外患,他又病得奇奇怪怪,還要長途跋涉出使羌晥。鈴鐺的眉頭皺了一下,撿起床邊的湯藥端給百里捻,“先把藥喝了再說。”
百里捻向來聽話,他端起湯藥一飲而盡,“鈴鐺,你去收拾行裝,另外再準備一輛馬車,找幾個人護送著。不用太多人,三個四小廝就行,你也跟著我去羌晥。”
“真要去嗎?”鈴鐺還是不想要百里捻去陶陽城,可是看他堅定的模樣,鈴鐺明白沒人能擋得住百里捻。她嘆了一口氣,“莫湮他們不在大姜,我也不會武功,還是多安排一些人隨行吧。”
“隨你。”百里捻也不計較。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下只有一個君主
陶陽城,高鳴台。
烈日炎炎,百里捻親上陶陽的消息,傳到了賽戩的耳朵里。
賽戩正在前殿與柳竟許江商議西昭之事,西昭已經全盤接到賽戩手中,他交給許江去接盤西昭,乃是一個明智的決定。許江做事向來雷厲風行,才兩個月就把西昭收拾得服服帖帖,各位城主郡縣主公皆羅列在冊,直屬於高鳴台管轄。
許江正侃侃而談,而賽戩捏著大姜遞過來的國書,低頭不言。百里捻要親自出使羌晥,這本是大姜對羌晥示好行徑,可是來得人百里捻,賽戩反而不放心。
“王上,可是有難解之事?”柳竟看出了賽戩的失神,趁著許江停下的功夫,趕緊問賽戩。
賽戩抬起頭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大姜國主要出使我羌晥。”
賽戩這話說得隨意,就像是說赤騰烈馬又生了小馬駒一樣簡單,仿佛大姜來的不是百里捻,而是一個不重要的臣子。只是柳竟的臉色卻變了變,許江也終於不再談西昭之事,眉頭一皺,與柳竟對視一眼。
柳竟開口道:“大姜國主前來我羌晥本是誠心,來了也好,也可商議一下南境之事。”
羌晥不止想要西昭,其實已經讓衛禹領兵駐紮在西昭與南境的邊界,若不是隋義莫櫻等人已經在南境,恐怕羌晥會連說不都不說,便把南境划進羌晥版圖。西昭就是如此做的,也沒見大姜說什麼。
“商議什麼啊,”許江向來不喜百里捻,尤其陶陽之圍後,更是對其嗤之以鼻,“大姜的兵力和國力根本就不是羌晥的對手,當初與西昭打敗宇文泱也好,兩國夾擊西昭也好,說到底也都是羌晥大軍出了大力。姜捻他也好意思覬覦南境!”
柳竟:“話也不能這麼說,好歹大姜國主親自出使吾國,君子不拂人面,商量一下也是好的。”
許江搖頭,“他姜捻可曾君子過?且不說當時陶陽城之圍,就說吾王親自出使大姜,可差點劇送了命!要不是仲公子……”
“行了,”賽戩有些煩躁,“公乘今天累了,西昭之事你撰寫一份文書與本王,先回府吧。”
許江張了張嘴,還想說什麼,柳竟趕緊給他使眼色,他這才閉上嘴,抬手行禮。“微臣先行告退。”
等人已經出了大殿,柳竟才長長嘆一口氣,轉頭瞧向賽戩,“王上,人既然來了,就先接待著吧。”
“本王知道!”賽戩實在是太煩躁,隨手就將大姜國書摔在了地上。國書上雋秀的字跡卻如同毒藥一樣,灌進了賽戩的腸胃中。半晌後他道:“柳竟你是知道他的性子的,他城府極深,嘴又利落,本王真怕……真怕又著了他的道!”
柳竟又怎麼會不知神機子的厲害。得知百里捻要親自出使羌晥之時,他心底就有擔憂,上次百里捻出使羌晥,西昭和羌晥的聯姻吹了,這次呢?柳竟可不敢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