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這甏里小人怪異得不像正常人,但終究是條性命,聽這玩把戲的這麼說,官府一時間亦拿不定主意了。衙門裡有個師爺博覽群書,出了個主意說,既然有原告、被告,就讓兩人立下字據:如果是誣告的話,原告反坐;如果原告不肯擔這責任,那麼就當沒這事兒了。

  那貨郎咬咬牙說:“我為了兒子盪盡家產,老婆在家也哭瞎了眼。如果我弄錯了,寧可擔誣告之責,要殺要剮隨便。”這樣發下了狠話,官府便下令將甏敲破查驗。一敲破,甏里小人滾了出來,卻見手腳都已經變了形,長得緊貼在身上,身體都和甏一樣了。小心地拉開他的雙手,往腰上一看,卻正有一塊雞冠形的贅肉。這下子玩把戲的立時被鎖了起來,嚴刑拷打,要他交代。玩把戲的嘆道:“事已至此,也沒什麼話可說了。”問他怎麼把一個人弄成這樣的,他說是用一種秘藥,拐來小孩後讓他服下,等周身骨骼都變軟了塞進甏里,每頓只吃不加鹽的豬油拌飯,吃過一個月,小孩的身體就和甏的內壁緊貼在一起,以前的事也全忘乾淨了。

  官府搜查了玩把戲的行李,卻見裡面還有一個包,打開來一看,竟是一張人皮。當即嚇了一跳,問他手上還有幾條人命。那玩把戲的說這叫“甘棗”,是九十歲以上的老人的皮,他是從剛下葬的墳里掘出來的。問他這人皮有什麼用,開始他還不肯說,後來熬不過刑罰,說那是一門邪術。這種老人皮陰乾後再磨成粉,和上秘藥,就成了迷魂藥。只要在小孩身上沾上一點兒,那小孩就神志不清,跟自己走了。得了口供,官府報上去判了他一個斬立決,後來嚴禁這一類玩把戲的過境,一時間連正經耍猴戲的都不准入境。那“甏里小人”則被貨郎帶回了家,後來也不知養不養得活。

  甏是一種小口的罈子,裝酒用,口徑不大,正和一個小孩脖子差不多。聽了這個故事,那時我嚇得毛骨悚然,信以為真,生怕會遇到“拍花”的。不過缺乏維生素確實會得軟骨病,但把一個小孩塞進甏里還能養活,實在有點不可思議。現在想想,只怕亦是姑妄言之,只是一個拿來嚇唬小孩子的恐怖故事的可能性居多。

  螺螄

  我的故鄉是浙江省桐鄉市濮院鎮,這裡本是明初功臣濮鳳的封地,明清時為江南四大鎮之一。20世紀70年代,小鎮依然平靜,道路也全是青石板鋪成的,在鎮上要想找出一間比我外公年紀小的房子都難。外公家旁邊有座石橋,橋名“大有”,因此這條街俗稱“大有橋街”,其實是叫“有義街”。兒時,河水尚未受污染,每到夏天,我便下河游泳。游到石礅處,就看到河壁的石塊上有個洞,深半寸許,直徑與飯碗等同,外公說:“這是婆山洞。”

  原來這事不算太久遠,清咸豐、同治年間,鎮子上很多人突然都得了一種怪病,天天做噩夢,不是夢見被大卸八塊,就是夢到被滿門抄斬,沒一天睡好的。那時,正值太平軍和清兵在江浙一帶展開拉鋸式的攻防戰,刀兵不斷,殺戮極重。時人張集馨寫有一部日記,記的便是此時濮院一帶的事情。這樣的年代當然不是什麼太平歲月,人人噩夢不斷也毫不奇怪。只是等到太平軍事敗,周遭又恢復了秩序時,鎮上的人還是有做不完的噩夢。

  當時鎮上最大的大戶姓沈。這沈鄉紳好佛,平時一向吃齋。那時候,他兒媳正懷孕,就因為晚上做噩夢魘住了,動了胎氣,結果懷著的男胎掉了下來。沈鄉紳大為惱怒,覺得定是妖魔作祟,不惜重金禮聘法師來捉妖。雖然法師請了不少,還捉到了好幾隻黃鼠狼,可鎮民的噩夢還是接連不斷。這時沈鄉紳也有點灰心喪氣,都準備把祖業賣了,乾脆來個“惹不起躲得起”。正當他張羅著要賣祖業時,一個舊相識前來看他,見他竟然要放棄祖產,便問他何至於此。沈鄉紳便把這情形說了,還說要是再住下去,以後的孫子仍然要保不住。那朋友想了想,說:“我認識個法師,不妨請他來試試。或者有效,那也是功德;要是沒效的話,再搬走亦不遲。”

  沈鄉紳想想也對,便去請那法師。等那法師一來,沈鄉紳大吃一驚,原來那是個老僧,長得亦是一副苦相,個子倒很高大,但兩眼無神,竟是個瞎子。只是他眼睛雖瞎,走起路來卻和兩眼完好的人一般,古怪的是他肩上蹲著一隻小白鼠。

  那個時候很少有人見過小白鼠,都覺得甚是稀奇。那小白鼠亦像是通人性一般,蹲在和尚肩上,並不逃走。和尚一到鎮上,便要沈鄉紳買一批線香,在街上每隔十幾步便插一束。鎮子不算大,但要插遍鎮子亦不太容易,只能一片片地插過來。每年七月三十,江南一帶有插地藏香的習俗,鎮民倒也並不感到奇怪。

  和尚每等一片地方插好了香,便要人看線香上冒出的煙往哪裡飄。外面一直有風,煙自然亂飄,他便說不是這兒。這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插過來,到了大有橋邊,雖然也有風,但插在橋上的香冒出的煙卻全都往橋下飄去。和尚就說:“是了,正是婆山作祟。”

  沈鄉紳也不知這婆山是什麼妖怪,和尚讓他派人去橋下看看有沒有什麼異樣,沈鄉紳便叫人下去了。那人看了一陣,突然說:“這兒有塊石頭鼓起一塊!”河沿儘是用大花崗石塊砌成,每塊都有千斤重。因為年代久遠,石塊全都被河水洗得又光又滑,除了鼓出的那塊。鼓起的地方恰在水皮之下,圓圓的有碗口大。花崗石堅硬至極,用鋼鑿都很難鑿出來,當然不可能是當初鑿石砌河沿時故意鑿成這樣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