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婚禮的第二天,杜加林陪著杜夫人去逛街,上午去的新神州遊戲場,進門便是哈哈鏡,看見鏡中顛倒的影像,兩人都不由笑了出來,進去先是聽了越劇,後又看了場電影。中午她特地找了家中國人開的西餐店去吃了飯,上海自然人文景觀比起南京來自然是無可觀,百貨商場勉強算是一景,她陪著置辦了些東西,自覺主動地去付帳。
此時杜教授正喝著白蘭地,同傅行長感嘆,“我們這一輩人,做子女的時候社會道德強調子女的責任,不論父母如何,都要盡孝。到了做父母,社會上又主張起父母的義務來。要舊不舊,要新不新,從來都只有責任而無權利。”
傅行長因為少失怙恃,並不能懂老友的苦處,自顧自地說道,“現在的這些子女全然不拿父母的經驗當回事,明知道他是錯的,也無法把他拉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們去吧。咱們做得好,他們說是應該的,萬一結果不好,便又是咱們的責任。不如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負責。”
傅行長只得說道,“如果我也有六個孩子,我會比你還想得開。”
杜教授喝得多了,說起話來也越發沒有顧忌,“新時期朋友之間千萬不要做親家,否則兒女出了事,做父母的都不好見面。”他出來還是背著妻女出來的。
傅行長本是想同他商議兒女破鏡重圓的事,可沒聊到關鍵處老友便醉了。鐘敲四點鐘的時候,杜教授大談社會應該推廣節育。傅行長覺得他醉得離譜,今天想必是談不了事了。五點鐘的時候,他特意給兒子打電話讓他回家。傅與喬到了家,臨時得到父親的指示,讓他送前岳父回霞飛路的房子。
“您不是頭疼得厲害嗎?”
“我剛才喝了一點湯好多了。他們來上海,無論如何你都應該去看望一下。東西我給你備好了,你這就去吧。你三歲的時候,你杜伯母還給你做過一雙絨線鞋……”
出了百貨商場的門口,杜加林招手找黃包車,沒想到把開著汽車的密斯脫周招了來。他提議送她們回家,當著杜夫人的面,她不好同他爭辯,便只好謝他的好意。
到門口的時候,杜夫人主動提議讓周生進去坐坐,杜加林暗示性地看了他一眼,他跟沒看見一樣便幫著提了東西進屋。
傅與喬攙著杜教授進來的時候,杜夫人正和周生聊上海的天氣。杜教授此時還未清醒,見著自己的夫人便上前拉著她的手喚她的小名,杜夫人覺得十分羞臊,同兩位客人點頭示意了下便扶著自己的丈夫上了樓。
杜加林上前同他道謝,他很冷淡地說不用客氣,接著便吩咐傭人把送的禮物從車上搬了下來。他特地強調了這是給伯父伯母的一點薄利。
“那謝謝您啦。”
“你和他……多長時間了?”
“啊?”她心裡想著別的事,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的話已經從她的耳邊溜過去了。
“沒什麼。”
她目送著他的車出了巷子,直到周生出來她才意識到自己已經站了很久了。
“你不會對他還舊情難忘吧。”
“這好像不關你的事。”
“今天的晚飯吃什麼?”
“如果大家了解周老闆是個作家以及您豐富的羅曼史,不知道來你店裡供你取材的太太小姐們會是怎樣的想法……”
周生看了一下表,對她露出一個標準的笑容,“天不早了,再見。”
晚上吃飯的時候,杜夫人問起下午的年輕人,杜加林告訴她這是一個有女朋友的珠寶商,杜夫人只好失望地點了點頭。
如果不是怕杜夫人多想,她會形容得更加具體,這是一個有一把女朋友的珠寶商兼作家。
隔了幾日,杜加林收到一封匿名的包裹,裡面詳細列著密斯脫周抵滬以來所有紅顏知己,在冊的一共十六位,另有露水情緣若干,且所有的女性都在長三堂子。她看著這紙上的內容,只覺得可怖,把周生的情史調查個底掉兒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這人認定自己和周生有不一般的關係,此外還知道她目前的住處。她前些天才搬到這兒來,知道的人實在不多。她一瞬間想到了傅與喬,又覺得他實在沒有必要。他這麼忙,哪來的閒情逸緻關心她。
這個名單比周生告訴杜加林的,還要多了幾位。周還告訴過她,一個男人同長三的關係是最安全且純粹的,雙方互相體諒卻不會有過分要求。他一年前向杜加林求過一次婚,當時他明確表示不介意她婚後同其他男人保持友誼,因為他也會和這些紅顏知己繼續保持聯繫。出乎周生意料的時候,她並未十分感動,也沒接過他的戒指哭著答應他的要求,而是把他轟了出去。後來周生實在不願失去這個忠實的讀者,只好昧著良心說自己純屬開玩笑,希望她不要在意。
杜加林本就沒想在這兒長住,又加之信來得古怪,便在杜家夫婦走後,辭退了老媽子,重新搬到了弄堂里。
新曆七月末的時候她一陣一陣地犯牙疼,後來才意識到自己一把年紀長了智齒,開始吃消炎藥還能緩解下,後來實在忍不了了,便到歐陽的診所去拔牙。拔完牙腫著臉出了診所,本想直接回家,走到路上她才想起五姨娘畫了新的圖樣要來給她看,便重又折返回了店裡。牙疼,連帶著記憶力都衰退了。
此時杜教授正喝著白蘭地,同傅行長感嘆,“我們這一輩人,做子女的時候社會道德強調子女的責任,不論父母如何,都要盡孝。到了做父母,社會上又主張起父母的義務來。要舊不舊,要新不新,從來都只有責任而無權利。”
傅行長因為少失怙恃,並不能懂老友的苦處,自顧自地說道,“現在的這些子女全然不拿父母的經驗當回事,明知道他是錯的,也無法把他拉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們去吧。咱們做得好,他們說是應該的,萬一結果不好,便又是咱們的責任。不如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負責。”
傅行長只得說道,“如果我也有六個孩子,我會比你還想得開。”
杜教授喝得多了,說起話來也越發沒有顧忌,“新時期朋友之間千萬不要做親家,否則兒女出了事,做父母的都不好見面。”他出來還是背著妻女出來的。
傅行長本是想同他商議兒女破鏡重圓的事,可沒聊到關鍵處老友便醉了。鐘敲四點鐘的時候,杜教授大談社會應該推廣節育。傅行長覺得他醉得離譜,今天想必是談不了事了。五點鐘的時候,他特意給兒子打電話讓他回家。傅與喬到了家,臨時得到父親的指示,讓他送前岳父回霞飛路的房子。
“您不是頭疼得厲害嗎?”
“我剛才喝了一點湯好多了。他們來上海,無論如何你都應該去看望一下。東西我給你備好了,你這就去吧。你三歲的時候,你杜伯母還給你做過一雙絨線鞋……”
出了百貨商場的門口,杜加林招手找黃包車,沒想到把開著汽車的密斯脫周招了來。他提議送她們回家,當著杜夫人的面,她不好同他爭辯,便只好謝他的好意。
到門口的時候,杜夫人主動提議讓周生進去坐坐,杜加林暗示性地看了他一眼,他跟沒看見一樣便幫著提了東西進屋。
傅與喬攙著杜教授進來的時候,杜夫人正和周生聊上海的天氣。杜教授此時還未清醒,見著自己的夫人便上前拉著她的手喚她的小名,杜夫人覺得十分羞臊,同兩位客人點頭示意了下便扶著自己的丈夫上了樓。
杜加林上前同他道謝,他很冷淡地說不用客氣,接著便吩咐傭人把送的禮物從車上搬了下來。他特地強調了這是給伯父伯母的一點薄利。
“那謝謝您啦。”
“你和他……多長時間了?”
“啊?”她心裡想著別的事,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的話已經從她的耳邊溜過去了。
“沒什麼。”
她目送著他的車出了巷子,直到周生出來她才意識到自己已經站了很久了。
“你不會對他還舊情難忘吧。”
“這好像不關你的事。”
“今天的晚飯吃什麼?”
“如果大家了解周老闆是個作家以及您豐富的羅曼史,不知道來你店裡供你取材的太太小姐們會是怎樣的想法……”
周生看了一下表,對她露出一個標準的笑容,“天不早了,再見。”
晚上吃飯的時候,杜夫人問起下午的年輕人,杜加林告訴她這是一個有女朋友的珠寶商,杜夫人只好失望地點了點頭。
如果不是怕杜夫人多想,她會形容得更加具體,這是一個有一把女朋友的珠寶商兼作家。
隔了幾日,杜加林收到一封匿名的包裹,裡面詳細列著密斯脫周抵滬以來所有紅顏知己,在冊的一共十六位,另有露水情緣若干,且所有的女性都在長三堂子。她看著這紙上的內容,只覺得可怖,把周生的情史調查個底掉兒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這人認定自己和周生有不一般的關係,此外還知道她目前的住處。她前些天才搬到這兒來,知道的人實在不多。她一瞬間想到了傅與喬,又覺得他實在沒有必要。他這麼忙,哪來的閒情逸緻關心她。
這個名單比周生告訴杜加林的,還要多了幾位。周還告訴過她,一個男人同長三的關係是最安全且純粹的,雙方互相體諒卻不會有過分要求。他一年前向杜加林求過一次婚,當時他明確表示不介意她婚後同其他男人保持友誼,因為他也會和這些紅顏知己繼續保持聯繫。出乎周生意料的時候,她並未十分感動,也沒接過他的戒指哭著答應他的要求,而是把他轟了出去。後來周生實在不願失去這個忠實的讀者,只好昧著良心說自己純屬開玩笑,希望她不要在意。
杜加林本就沒想在這兒長住,又加之信來得古怪,便在杜家夫婦走後,辭退了老媽子,重新搬到了弄堂里。
新曆七月末的時候她一陣一陣地犯牙疼,後來才意識到自己一把年紀長了智齒,開始吃消炎藥還能緩解下,後來實在忍不了了,便到歐陽的診所去拔牙。拔完牙腫著臉出了診所,本想直接回家,走到路上她才想起五姨娘畫了新的圖樣要來給她看,便重又折返回了店裡。牙疼,連帶著記憶力都衰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