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我知出了此事,便快馬加鞭趕來,我想,有些誤會,需當場向倪老先生解釋清楚。”世子擰了擰眉頭,鄭重其事道。
“世子能親自來替老夫解圍,老夫已經感激不盡了。”倪籍看似恭謹,卻冷冰冰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勢。
秦安歌見狀,連忙喚來了還在廚房忙碌的倪嫣然。
“什麼,殿下他怎麼來了?”倪嫣然也被嚇壞了,她握著鍋鏟站在油鍋旁發了好一會兒愣,才將鍋鏟往旁邊的秦安歌手裡一塞,快步走了出去。
可秦安歌卻犯難了,環顧一圈,只好將倪嫣然之前準備好的菜倒進油鍋里,胡亂攪弄一番,又手忙腳亂的放了些調味的鹽,等到她如釋重負終於完成,端著菜走出廚房時,卻只見到了世子和桓溫在院外喝茶聊天,倪嫣然則將倪籍扶進了屋內,也不知在裡面說了什麼,久久不曾出來。
秦安歌只好將飯菜分作兩份,一份送到桓溫和世子那裡,一份送進了倪籍房中。
雖然她的菜無比的咸,卻無人提及,因為此時,大家都心裡裝著另一樁大事。
世子在外等了許久,倪籍卻始終閉門不見,眼看著夜幕降臨,房內點起了燈火,燭火搖曳,一抹倩影若隱若現印在窗紗上,世子坐在院中,整個人籠罩在一片黑暗中,神色晦暗,目光炯炯看向那片窗紗。
就在秦安歌睏倦不已時,門終於開了,倪嫣然一人走了出來,朝世子深深望了一眼。世子默契的起身,朝她走去。
“走吧,回去歇息吧。”
秦安歌剛振作起了精神,桓溫突然起身,不由分說拉著秦安歌走,她本欲跟上去看個究竟,卻只好跟著桓溫朝另一個方向走去。
只是回頭時瞥見,他們一前一後,朝院外曠野走去,眼看著兩人身影漸漸融入岑寂的夜色,頭頂星光閃爍,美不勝收。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不知怎的,秦安歌忽然心裡想起這一句。
次日便發現世子殿下已經沒了蹤影,聽倪嫣然說,他是昨日夜裡就動身的,應該是回去向廣陵王解釋。
“解釋?這般昭然若揭的心思,還需要怎樣解釋才說的通,除非,讓王爺斷了拉攏老師的心思,可是,他肯麼?”桓溫聽了,嗤之以鼻道。
便是肯,嫣然心裡想來也是萬般難受吧。
桓溫沒有將後面的話也說出來,但在座的心裡都瞭然。
倪嫣然垂眸,默默吃著米粥,在眾人都以為她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默默療慰失去心愛之人的這份痛楚時,她忽然道:“昨日,殿下問我還願不願意嫁給他,我應了。”
“這是,何故?”秦安歌驚得連筷子都掉落在地。
“沒有什麼特殊的緣由,我愛重於他,自然願意嫁給他。父親曾教導我,人生在世,俯仰天地間,縱情恣意方不負此生,人,最應該在意的,便是自己的心之所向,若違背心愿,痛苦與煎熬,便會隨之而來。”她抬起頭,看向主屋的方向,倪籍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走出來,站在門外,他一身粗麻布衫,目光深邃,立於風中仿佛羽化飛升的仙人。
見到倪籍似乎瞭然的遙遙看向倪嫣然,眾人都不敢多言,這本是他們父女倆的家事,旁人也不便多言。
等了半響,倪籍卻並未說半個不字,只是拿了個小凳子,舀了半碗稀粥,坐在大樹下,自顧自的喝了起來,其泰然自若的沉穩,更加令人緊張不已。
吃過早飯,大家都開始忙活起來,這幾日農務都荒廢了,桓溫只好牽著耕牛趕緊補救一番,而倪嫣然則像是要住在廚房裡般,一邊熬著藥,一邊準備菜餚。
院子裡,只剩下秦安歌和倪籍兩人,倪籍坐在搖椅上曬著太陽,秦安歌就坐在他身邊照顧一二,時不時談談玄學奧理,不知不覺,竟相談甚歡。
“與姑娘暢談一番,著實暢快,這令我想起桓溫那小子的曾祖父在世時,我倆也曾這般開懷暢談,當時只覺得人生何其快哉,回首往昔,他卻已經化作一堆白骨,而我也已年邁,世事無常呀。”倪籍悵然道。
“家主的曾祖父?從未聽家主提起過。”
“許是我年老了,總會回憶起曾經的往事,那時候我比你還小一點,而他的曾祖父,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名士,學識廣博,侃侃而談,我極愛聽他說話,無論什麼,他的見解總叫人茅塞頓開,嘆服不已。”說完,倪籍起身從書房拿來一本包裹的非常完好的小冊,小心翼翼的打開,拿出來鄭重其事的遞給秦安歌。
“這就是他曾祖父留下的墨寶,這估計是他留下的唯一一本書了。”倪籍心有戚戚,眼中含著痛楚。
天下飽學之士都極其愛才,想來在倪籍心裡,桓溫的曾祖應該地位斐然。
她翻開第一頁,筆力遒勁寫著一段:世間昂藏淪落者,亦復不少……
頓時猶如電擊,令人稱奇。她一口氣看完全書,頓覺耳目一新,翻到最後一頁,突然發覺文章的末尾,蓋了一個印章,印章的形狀,看著像是一個“榮”字。
“這……”她盯著這個榮字,猶豫著道:“原來,家主的曾祖單名一個榮字。”
那知,倪籍卻笑著搖了搖頭,“非也,非也,他不願世人知曉他,榮字乃是他給自己取的別名,他的真名叫昱真。”
“世子能親自來替老夫解圍,老夫已經感激不盡了。”倪籍看似恭謹,卻冷冰冰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勢。
秦安歌見狀,連忙喚來了還在廚房忙碌的倪嫣然。
“什麼,殿下他怎麼來了?”倪嫣然也被嚇壞了,她握著鍋鏟站在油鍋旁發了好一會兒愣,才將鍋鏟往旁邊的秦安歌手裡一塞,快步走了出去。
可秦安歌卻犯難了,環顧一圈,只好將倪嫣然之前準備好的菜倒進油鍋里,胡亂攪弄一番,又手忙腳亂的放了些調味的鹽,等到她如釋重負終於完成,端著菜走出廚房時,卻只見到了世子和桓溫在院外喝茶聊天,倪嫣然則將倪籍扶進了屋內,也不知在裡面說了什麼,久久不曾出來。
秦安歌只好將飯菜分作兩份,一份送到桓溫和世子那裡,一份送進了倪籍房中。
雖然她的菜無比的咸,卻無人提及,因為此時,大家都心裡裝著另一樁大事。
世子在外等了許久,倪籍卻始終閉門不見,眼看著夜幕降臨,房內點起了燈火,燭火搖曳,一抹倩影若隱若現印在窗紗上,世子坐在院中,整個人籠罩在一片黑暗中,神色晦暗,目光炯炯看向那片窗紗。
就在秦安歌睏倦不已時,門終於開了,倪嫣然一人走了出來,朝世子深深望了一眼。世子默契的起身,朝她走去。
“走吧,回去歇息吧。”
秦安歌剛振作起了精神,桓溫突然起身,不由分說拉著秦安歌走,她本欲跟上去看個究竟,卻只好跟著桓溫朝另一個方向走去。
只是回頭時瞥見,他們一前一後,朝院外曠野走去,眼看著兩人身影漸漸融入岑寂的夜色,頭頂星光閃爍,美不勝收。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不知怎的,秦安歌忽然心裡想起這一句。
次日便發現世子殿下已經沒了蹤影,聽倪嫣然說,他是昨日夜裡就動身的,應該是回去向廣陵王解釋。
“解釋?這般昭然若揭的心思,還需要怎樣解釋才說的通,除非,讓王爺斷了拉攏老師的心思,可是,他肯麼?”桓溫聽了,嗤之以鼻道。
便是肯,嫣然心裡想來也是萬般難受吧。
桓溫沒有將後面的話也說出來,但在座的心裡都瞭然。
倪嫣然垂眸,默默吃著米粥,在眾人都以為她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默默療慰失去心愛之人的這份痛楚時,她忽然道:“昨日,殿下問我還願不願意嫁給他,我應了。”
“這是,何故?”秦安歌驚得連筷子都掉落在地。
“沒有什麼特殊的緣由,我愛重於他,自然願意嫁給他。父親曾教導我,人生在世,俯仰天地間,縱情恣意方不負此生,人,最應該在意的,便是自己的心之所向,若違背心愿,痛苦與煎熬,便會隨之而來。”她抬起頭,看向主屋的方向,倪籍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走出來,站在門外,他一身粗麻布衫,目光深邃,立於風中仿佛羽化飛升的仙人。
見到倪籍似乎瞭然的遙遙看向倪嫣然,眾人都不敢多言,這本是他們父女倆的家事,旁人也不便多言。
等了半響,倪籍卻並未說半個不字,只是拿了個小凳子,舀了半碗稀粥,坐在大樹下,自顧自的喝了起來,其泰然自若的沉穩,更加令人緊張不已。
吃過早飯,大家都開始忙活起來,這幾日農務都荒廢了,桓溫只好牽著耕牛趕緊補救一番,而倪嫣然則像是要住在廚房裡般,一邊熬著藥,一邊準備菜餚。
院子裡,只剩下秦安歌和倪籍兩人,倪籍坐在搖椅上曬著太陽,秦安歌就坐在他身邊照顧一二,時不時談談玄學奧理,不知不覺,竟相談甚歡。
“與姑娘暢談一番,著實暢快,這令我想起桓溫那小子的曾祖父在世時,我倆也曾這般開懷暢談,當時只覺得人生何其快哉,回首往昔,他卻已經化作一堆白骨,而我也已年邁,世事無常呀。”倪籍悵然道。
“家主的曾祖父?從未聽家主提起過。”
“許是我年老了,總會回憶起曾經的往事,那時候我比你還小一點,而他的曾祖父,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名士,學識廣博,侃侃而談,我極愛聽他說話,無論什麼,他的見解總叫人茅塞頓開,嘆服不已。”說完,倪籍起身從書房拿來一本包裹的非常完好的小冊,小心翼翼的打開,拿出來鄭重其事的遞給秦安歌。
“這就是他曾祖父留下的墨寶,這估計是他留下的唯一一本書了。”倪籍心有戚戚,眼中含著痛楚。
天下飽學之士都極其愛才,想來在倪籍心裡,桓溫的曾祖應該地位斐然。
她翻開第一頁,筆力遒勁寫著一段:世間昂藏淪落者,亦復不少……
頓時猶如電擊,令人稱奇。她一口氣看完全書,頓覺耳目一新,翻到最後一頁,突然發覺文章的末尾,蓋了一個印章,印章的形狀,看著像是一個“榮”字。
“這……”她盯著這個榮字,猶豫著道:“原來,家主的曾祖單名一個榮字。”
那知,倪籍卻笑著搖了搖頭,“非也,非也,他不願世人知曉他,榮字乃是他給自己取的別名,他的真名叫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