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姝妃拗不夠他,只得應聲,讓張福去找孟長安。

  孟長安來時,殿內伺候的人都已經避了出去,姝妃和張福也紅著眼睛在門口等著,他獨自進去,聞著裡面刺鼻的藥味皺了皺眉。

  昭昌帝看見他,虛弱地朝他招了招手,孟長安行過禮來到床前。

  「長安,你今年二十五了?」

  孟長安不明所以,應了聲是。

  「朕記得你十二歲就進宮當差了,朕當年糊塗,又軟弱無能,受了世家挾制,殺了許多激進的士子,害了你一家人,你心裡恨朕吧?」

  孟長安唇角緊抿,沒有回答昭昌帝的問題。

  「你剛到朕身邊時,才十四歲,不過是個半大的孩子,朕初時知道你的身世,還以為你是來報仇的,可誰知後來遇上刺客,你竟然捨身救了朕一命。」

  孟長安看著面色異常紅潤,卻不住喘息的昭昌帝,道:「都是一些陳年舊事,皇上就別提了。」

  昭昌帝輕輕搖頭:「後來邊關打仗,需要太監監軍,別人都躲,只有你主動請纓,朕覺得你有野心又聰明,果然,不久後你九死一生回來了,做了司禮監掌印。」

  「朕不停地放權給你,想知道你能走到哪一步,你果真沒讓朕失望,接管了東廠,說句權傾朝野也不為過,最重要的是,你為朕掃清了那些世家的勢力,朕甚是欣慰。」

  孟長安蹙眉:「皇上,您累了,該休息了。」

  昭昌帝一把抓住他的袖子,呼吸急促:「長安,養虎為患,朕曾經想過要殺了你,但是朕捨不得。」

  「朕看著你長大,與你相處的時間比那些皇子們還要多。」

  孟長安忽然紅了眼,「皇上,到底想說什麼?」

  昭昌帝咧嘴笑了:「你喜歡小九對不對,你了解朕,朕也了解你,你看那孩子的眼神就像在透過他看十幾年前的自己。」

  「你答應朕一件事,好好教養他,輔佐他做明君,別像朕這樣,糊塗軟弱一輩子。」

  孟長安輕哂:「你不怕我將他當成傀儡操控?」

  「你不會的,不會,朕信你,小九是個好孩子,他和朕不一樣,內心寬容豁達,你們永遠不會走到君臣離心的地步。」

  孟長安閉了閉眼,面對昭昌帝的滿目希冀,他心裡說不上是什麼滋味,「我答應。」他聽見自己的冷淡而果決的聲音。

  昭昌帝眼裡亮的嚇人,孟長安深吸一口氣轉身要走,昭昌帝卻還不放手,「長安,小九的名字,朕想不好,你來取一個吧。」

  孟長安淡淡地嗯了一聲,昭昌帝這才放手。

  他出了御極殿,剛走了幾步遠,就聽到身後,張福悲戚的聲音。

  「皇上駕崩了。」

  孟長安的腳步微微一頓,仰頭望著天,半響,他輕輕一嘆,繼續往前走,靴子踩在雪上留下一串串腳印。

  他該回家了,他再不是那個孤獨無依的少年,也不是那個只能與權勢為伴的怪物。

  有人等他了。

  第106章 番外一:小九登基二三事

  三月, 春寒料峭,九皇子宋瑒登基已有三個月了。

  六歲的小皇帝, 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滿, 誰都知道, 小皇帝背後站著孟長安,他就是一個傀儡,等哪一日孟長安野心更大了,不願意再屈居人下了,大夏朝的江山多半就要易主。

  大臣們鬧起來,都去找昭王要說法,昭王煩不勝煩, 乾脆說自己病了,閉門謝客。昭王不管,這些人病急亂投醫竟然找到了禹王,禹王親眼見了幾個兄弟如何為皇位鬧得不得善終,又懼怕孟長安,嚇得連王府大門都不敢出。

  一來二去的,鬧騰的大臣們也回過味了, 他們宋家的江山自己都不重視, 那他們這些人還管什麼, 想通之後, 他們便只管做好自己的分內事, 一場風波消弭於無形。

  年僅六歲的宋瑒雙手捧腮坐在御極殿裡, 御案太高, 他得費些力氣才能夠到,張福觀察他半天了,這時上前小聲問道:「皇上,您餓不餓,奴才讓御膳房給您新做了點心。」

  宋瑒滿面愁容,難過地擺擺手,他這年蔫呼呼的樣子,可讓張福著急壞了,「那您是累了,去偏殿歇一會兒?」

  宋瑒邊搖頭邊嘆氣,下巴擱在手臂上,整個人悶悶地。

  正在張福急得滿頭是汗時,一個小太監進來傳話,說孟督主來了,宋瑒的小腦袋立刻抬起來,端正地坐好,雙眸明亮而雀躍。

  孟長安一進來就感受到那股熱切的目光,再看張福一臉求救地看向自己,嘴角不由抽了抽。

  他行禮過後,挑了幾件重要的事說了,宋瑒有些能聽懂,有些聽不懂,他不明白的地方,就直言說自己聽不明白,孟長安會耐心地用淺顯的道理解釋給他聽。

  小半個時辰後,孟長安說完了,照例問了宋瑒最近的功課,見他都答上來了,才滿意地點頭。

  眼看天色不早了,孟長安便要告退,誰料他剛轉身,就聽見身後一聲雙腳落地的聲音。

  宋瑒一看他要走,也顧不上儀態規矩了,雙手撐住龍椅往地上一蹦,腳步飛快地追上孟長安,拉住他官服的袖子。

  孟長安偏過頭,挑眉看著他:「皇上有事?」

  宋瑒癟了癟嘴,期期艾艾道:「沒,沒事。」

  孟長安往上提了提自己的袖子,意思不言而喻,宋瑒只得放開手,看他一步步走出御極殿,他的背影同記憶中一樣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