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昭昌帝深吸一口氣,躬身行禮:「給太后請安。」
「用不著。」太后擺手,「皇帝有話直說吧。」
昭昌帝又被她噎了一下,心裡堵得慌,忍著氣說:「小九還小,有什麼得罪您的,您多擔待些。」
太后聞言冷笑一聲,對張嬤嬤說:「你瞧瞧,我這輩子就生了這麼一個兒子,擔待他不算,還得擔待她的愛妃,如今還得擔待他的兒子。」
昭昌帝也被太后這頓陰陽怪氣的話氣到了,冷聲道:「母后若不喜歡,以後只管待在寧壽宮裡,少見小九就是,兒子一定告誡他不要往他祖母這裡跑。」
昭昌帝說完就負氣走了,太后看著他的背影直捂胸口,「孽障,專往哀家這心窩子上戳。」
張嬤嬤嘆了口氣,太后這兩年在西山行宮,脾氣已經改了許多,可偏偏一遇上皇上,兩人就像帶了刺似的,非得互相傷害,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第99章
張嬤嬤正給太后順著氣, 一個小宮女進來傳話,說德妃娘娘求見, 太后委頓的神情頓時一收, 張嬤嬤見狀退到一邊。
「來的可真快啊。」太后冷笑一聲, 心裡更加確認德妃在她這裡埋了眼線。
德妃一身寶藍色寬袖宮裝長裙走進來,氣質端莊華貴,執掌宮權之後,她身上隱隱有一種六宮之主的氣勢。
只是面對太后,她心裡還是有些發憷,恭敬地行禮,等著太后叫起。
太后隨意地擺擺手, 讓她起身,「德妃求見哀家有事嗎?」
德妃回道:「太后,臣妾是來求您接九皇子回宮的,九皇子是皇室血脈,總在一個太監府里養著,實在是不成體統。」
太后不接茬,只道:「這事你得跟皇上說, 哀家管不了。」
德妃心裡著急:「您是太后, 您說的話皇上自然是肯聽的。」
太后眼神幽幽看著她, 直到把德妃看得緊張失措才說:「這九皇子吧, 哀家剛才也見了, 太頑劣不知禮數了, 真要放到宮裡養, 八皇子還有幾個小公主要是跟他學壞了怎麼辦?」
「你的七皇子倒是成年出宮建府了,也不能就不考慮宮裡其他的孩子,哀家今日多說幾句,皇上讓你掌管宮務,那是信任你,你得多花心思為皇上分憂,若不然,便趁早換人。」
德妃臉色一白,緩了緩才說道:「臣妾謹記太后教誨。」
她屈身行禮,向太后告退,轉身時臉上徹底冷下來,看來太后是指望不上了。
德妃走後,太后靠在榻上,張嬤嬤給她揉著頭上的穴位。
「今日你瞧見了,哀家再不回來,她不知還要鬧什麼么蛾子呢!」
張嬤嬤:「您都那樣敲打她了,她今後該收斂了吧。」
太后笑了笑,道:「不一定。」
「這半年多來,宮裡生了多少事,太子被廢又落下殘疾,梁貴妃自縊,三皇子被幽禁宗人府,一樁樁一件件,她尹清淺絕脫不了干係。」
張嬤嬤驚了一瞬,「您是說她還有更大的籌謀?」
太后嘆氣:「皇上從小優柔寡斷,是個拎不清的,可哀家再怒其不爭,嚴厲苛責,也不容許任何人害他。」
本來太后是不想管這些事的,但她直覺以德妃的野心,說不定還能幹出什麼事來,她到底掛心兒子的安危才會著急趕回來。
張嬤嬤搖頭:「娘娘,您這是何苦呢?您關心皇上就應該告訴他,您總是冷言冷語對他,他怎會知道您的用心呢?」
太后打開她的手,彆扭道:「哀家是怕他被人算計了,不然是死也不回來的!」
德妃回到玉瑕宮後,獨自在寢殿裡待了一個時辰,才將心頭的怒火壓下去。
紅芍勸她:「娘娘,您沒犯錯,太后也沒理由奪您的宮權,不過是嘴上說說罷了。」
德妃緊攥著拳頭,「想不到太后也是個不明事理的老糊塗了。」
紅芍覺得奇怪,問道:「太后不想管這事,為什麼接到您的信就回宮了呢?」
德妃咬牙:「她這是借著本宮傳信的引子,想回來跟皇上修補母子關係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皇上可不是個小孩子了,她還真以為自己那套有用呢!」
紅芍瞧著她的臉色謹慎提醒道:「娘娘,今日是九月十一了。」
德妃怔了一瞬,忽然笑道:「九月十三是那賤人的忌日,就讓太后好好看看她心心念念的兒子是如何傷心緬懷一生摯愛的吧。」
她明明嘴上發著狠,心裡的苦澀和不甘卻一刻不停的湧上來。
九月十三這一日,皇上曠了早朝,穿著一身黑色常服去了寧妃生前住的長思宮,屏退了宮人,把自己關在寧妃的寢殿裡,一整日都沒有出來。
到了晚上,張福開始焦急地在寢殿外來回踱步,不知皇上在長思宮悼念寧妃的事怎麼就走漏了消息,許多嬪妃都來到長思宮,一個個扮溫柔體貼,隔著寢殿的門勸皇上節哀,不要傷了龍體。
最後,除了姝妃和幾個多年無寵的嬪妃,各宮嬪妃都來了,德妃用帕子擦了擦眼淚,勸了幾句,便對宮人道:「你們還愣著做什麼?還不快去請太后娘娘過來。」
宮人飛奔著去寧壽宮請太后,張福想阻攔,卻被德妃斥責:「大膽,若是皇上有什麼差池,你擔待得起嗎?」
不多時,太后聞訊趕來,先是耐著性子規勸,但皇上依然沒有出來的打算,她急了,命宮人強行破開寢殿的門,見皇上只是一臉怔忡地坐著,才放下心。
「用不著。」太后擺手,「皇帝有話直說吧。」
昭昌帝又被她噎了一下,心裡堵得慌,忍著氣說:「小九還小,有什麼得罪您的,您多擔待些。」
太后聞言冷笑一聲,對張嬤嬤說:「你瞧瞧,我這輩子就生了這麼一個兒子,擔待他不算,還得擔待她的愛妃,如今還得擔待他的兒子。」
昭昌帝也被太后這頓陰陽怪氣的話氣到了,冷聲道:「母后若不喜歡,以後只管待在寧壽宮裡,少見小九就是,兒子一定告誡他不要往他祖母這裡跑。」
昭昌帝說完就負氣走了,太后看著他的背影直捂胸口,「孽障,專往哀家這心窩子上戳。」
張嬤嬤嘆了口氣,太后這兩年在西山行宮,脾氣已經改了許多,可偏偏一遇上皇上,兩人就像帶了刺似的,非得互相傷害,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第99章
張嬤嬤正給太后順著氣, 一個小宮女進來傳話,說德妃娘娘求見, 太后委頓的神情頓時一收, 張嬤嬤見狀退到一邊。
「來的可真快啊。」太后冷笑一聲, 心裡更加確認德妃在她這裡埋了眼線。
德妃一身寶藍色寬袖宮裝長裙走進來,氣質端莊華貴,執掌宮權之後,她身上隱隱有一種六宮之主的氣勢。
只是面對太后,她心裡還是有些發憷,恭敬地行禮,等著太后叫起。
太后隨意地擺擺手, 讓她起身,「德妃求見哀家有事嗎?」
德妃回道:「太后,臣妾是來求您接九皇子回宮的,九皇子是皇室血脈,總在一個太監府里養著,實在是不成體統。」
太后不接茬,只道:「這事你得跟皇上說, 哀家管不了。」
德妃心裡著急:「您是太后, 您說的話皇上自然是肯聽的。」
太后眼神幽幽看著她, 直到把德妃看得緊張失措才說:「這九皇子吧, 哀家剛才也見了, 太頑劣不知禮數了, 真要放到宮裡養, 八皇子還有幾個小公主要是跟他學壞了怎麼辦?」
「你的七皇子倒是成年出宮建府了,也不能就不考慮宮裡其他的孩子,哀家今日多說幾句,皇上讓你掌管宮務,那是信任你,你得多花心思為皇上分憂,若不然,便趁早換人。」
德妃臉色一白,緩了緩才說道:「臣妾謹記太后教誨。」
她屈身行禮,向太后告退,轉身時臉上徹底冷下來,看來太后是指望不上了。
德妃走後,太后靠在榻上,張嬤嬤給她揉著頭上的穴位。
「今日你瞧見了,哀家再不回來,她不知還要鬧什麼么蛾子呢!」
張嬤嬤:「您都那樣敲打她了,她今後該收斂了吧。」
太后笑了笑,道:「不一定。」
「這半年多來,宮裡生了多少事,太子被廢又落下殘疾,梁貴妃自縊,三皇子被幽禁宗人府,一樁樁一件件,她尹清淺絕脫不了干係。」
張嬤嬤驚了一瞬,「您是說她還有更大的籌謀?」
太后嘆氣:「皇上從小優柔寡斷,是個拎不清的,可哀家再怒其不爭,嚴厲苛責,也不容許任何人害他。」
本來太后是不想管這些事的,但她直覺以德妃的野心,說不定還能幹出什麼事來,她到底掛心兒子的安危才會著急趕回來。
張嬤嬤搖頭:「娘娘,您這是何苦呢?您關心皇上就應該告訴他,您總是冷言冷語對他,他怎會知道您的用心呢?」
太后打開她的手,彆扭道:「哀家是怕他被人算計了,不然是死也不回來的!」
德妃回到玉瑕宮後,獨自在寢殿裡待了一個時辰,才將心頭的怒火壓下去。
紅芍勸她:「娘娘,您沒犯錯,太后也沒理由奪您的宮權,不過是嘴上說說罷了。」
德妃緊攥著拳頭,「想不到太后也是個不明事理的老糊塗了。」
紅芍覺得奇怪,問道:「太后不想管這事,為什麼接到您的信就回宮了呢?」
德妃咬牙:「她這是借著本宮傳信的引子,想回來跟皇上修補母子關係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皇上可不是個小孩子了,她還真以為自己那套有用呢!」
紅芍瞧著她的臉色謹慎提醒道:「娘娘,今日是九月十一了。」
德妃怔了一瞬,忽然笑道:「九月十三是那賤人的忌日,就讓太后好好看看她心心念念的兒子是如何傷心緬懷一生摯愛的吧。」
她明明嘴上發著狠,心裡的苦澀和不甘卻一刻不停的湧上來。
九月十三這一日,皇上曠了早朝,穿著一身黑色常服去了寧妃生前住的長思宮,屏退了宮人,把自己關在寧妃的寢殿裡,一整日都沒有出來。
到了晚上,張福開始焦急地在寢殿外來回踱步,不知皇上在長思宮悼念寧妃的事怎麼就走漏了消息,許多嬪妃都來到長思宮,一個個扮溫柔體貼,隔著寢殿的門勸皇上節哀,不要傷了龍體。
最後,除了姝妃和幾個多年無寵的嬪妃,各宮嬪妃都來了,德妃用帕子擦了擦眼淚,勸了幾句,便對宮人道:「你們還愣著做什麼?還不快去請太后娘娘過來。」
宮人飛奔著去寧壽宮請太后,張福想阻攔,卻被德妃斥責:「大膽,若是皇上有什麼差池,你擔待得起嗎?」
不多時,太后聞訊趕來,先是耐著性子規勸,但皇上依然沒有出來的打算,她急了,命宮人強行破開寢殿的門,見皇上只是一臉怔忡地坐著,才放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