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琮望著蕭煌,眼裡有一絲兒祈求,若是這時候兒子站起來,說一句話,相信崔英等人不會再說什麼。

  可惜蕭煌從頭到尾沒有說什麼,因為他已得到消息,皇帝先前留下了一道遺詔,這道遺詔眼下在大長公主手裡,大長公主正往宮中趕來,所以他不著急。

  本來他之前是準備弄一道假遺詔的,因為他手下有人能模仿皇帝的筆跡,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捏造一道假遺詔,等他登上帝位了,誰又會質疑這道遺詔呢。

  只是他沒想到最後皇帝真的留下了一道遺詔。

  蕭煌想不明白皇帝最後怎麼就下了這道遺詔。

  蕭煌想著掉頭望向寢宮大床上的皇帝,發現他此時安靜的躺在床上,就是一個神容枯槁的老頭。哪裡還有往日的半點威風。

  罷罷罷,人死如燈滅,前塵後事一筆勾消吧。

  蕭煌正想著,耳邊的爭吵聲越來越大。

  支持靖王一派的人,和支持蕭煌一派的人都要打了起來,另外一派中立派的人,安靜的看著,誰也不幫。

  這時候誰都沒有去管死去的皇帝,可憐那床上躺著的皇帝,到死都沒有人關心一下。

  寢宮裡眾人正吵得不可開交,門外響起腳步聲,一道冷喝聲傳了進來:“住口,成什麼體統。”

  進來的人是大長公主和臨陽郡主慕芊芊,還有安平候府的葉小候爺葉廷。

  一行人從外面一路走了進來,不但如此,大長公主的手裡還拿著一道明黃的錦帛,看上去好像是聖旨遺詔之類的東西。

  寢宮裡爭吵不休的人一下子停住了,齊齊的看著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滿臉的怒容,怒瞪著寢宮裡的所有人,心痛的說道:“皇上剛死,你們不管皇上的死,竟然在皇上的面前,爭吵個不停,真是寒了皇帝的心哪。”

  大長公主話一落,寢宮裡所有人一愣,隨之眾人醒神,撲通撲通的跪了下來,最後所有人都跪了下來,哭起了皇上。

  “皇上啊,皇上。”

  太后望向大長公主,又瞄了一眼大長公主手裡的明黃錦帛,猜測那應該是皇上的遺詔。

  皇上的遺詔怎麼到大長公主的手裡的。

  太后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她心裡仔細的盤算了一下後,以她對自個兒子的理解,兒子就算留有遺詔,也不會留給蕭煌,只可能留給靖王蕭琮。

  所以大長公主手裡的若是遺詔,那麼定然是讓蕭琮繼位的。

  太后心裡一下子高興了起來,眉眼攏著笑意,望向大長公主客氣的說道:“大長公主怎麼進宮來了?”

  大長公主瞧一眼太后,真有些不大瞧得上太后了。

  床上躺著的好歹是你的兒子吧,就算母子之情淡薄了,也不至於如此誇張吧,竟然只關心遺詔的事情。

  還有她如此歡喜,只怕以為遺詔上繼位的人是靖王吧。

  大長公主唇角一抹譏諷的笑,望著太后皮笑肉不笑的揚起了手中的明黃的聖旨。

  “先皇遺詔在此,眾位大人跪接先皇的遺詔吧。”

  眾人齊齊的跪著,靖王也跪了下來,靖王本來有些擔心,可是前思後想了一番後,認為以皇帝和蕭煌的惡劣關係,他絕不會把皇位讓蕭煌坐的,但眼下皇室沒有皇子,所以說來說去,繼位的人應該是他。

  若是皇上下了詔書,就算朝中崔英等人反對,只怕也沒有辦法了。

  靖王如此一想,只覺得心情暢快不已。

  他這樣的神色自然也沒有逃過大長公主的神色,大長公主唇角譏諷的笑意更濃了。

  靖王若是個有能力的,讓他繼位倒也無防,明明沒有能力還宵想帝位,當真是腦子進水了。

  太后已等不及的催起了大長公主:“大長公主請宣讀先帝遺詔吧,唯有新帝接了詔書才好發布訃告,詔告天下,舉國發喪。”

  “太后娘娘倒是有心了。”

  大長公主掐了太后一聲,然後把手中的錦帛遞到了葉廷的手裡。

  “廷兒,宣讀先皇詔書吧。”

  “是,祖母。”

  葉廷把錦帛抖開,飛快的看了一看,然後宣讀。

  “今朕大限已至,皇位由靖王一一一。”

  葉廷剛讀到這兒,還沒有往下讀,便看到靖王蕭琮整個人激動的跨前一步,連連的磕頭:“臣弟磕謝皇兄聖恩,臣弟定當盡心心力的打理好西楚的江山。”

  寢宮裡,葉廷滿臉的錯愕,大長公主也一臉的錯愕。

  蕭煌更是不能去看自己父王的嘴臉,這回自己打自己的臉打得太狠了,難道就不能等人家讀完嗎。這麼迫不及待做什麼。

  寢宮裡一片安靜,有人歡喜有人愁,崔英將軍等人聽到詔書內容,已經完全的怒了,只是一時倒也沒有說話。

  反倒是靖王一派的歡喜得眉開顏笑,興奮不已。

  靖王更是伸出手去接葉廷手中的詔書,不過卻被葉廷給攔了,葉廷一臉莫名其妙的望著靖王說道:“靖王爺,你這是做什麼,遺詔還沒有讀完呢。”

  靖王怔住了,抬頭望著葉廷,便見葉廷揚了揚手中的詔書說道:“靖王爺,這遺詔還沒有讀完呢,你能不能等我讀完再謝恩接遺詔。”

  靖王的臉一下子紅了,飛快的收回手低下頭:“是。”

  靖王此時尤不知道詔書上繼位的人不是他,所以雖覺難堪,倒也不覺得有多丟臉,不過心裡倒底惱了,狠狠的盤算著,待到我登位後,葉廷這小子一定不會輕饒了他。

  他正盤算著,上面的葉廷又重新讀了一遍遺詔。

  “朕今大限已至,皇位由靖王世子蕭煌繼位,欽旨。”

  葉廷的遺詔讀完,寢宮裡一大批人傻眼了,所有人都懷疑自己聽錯了,尤其是靖王蕭琮,簡直懷疑自己耳朵有毛病了,對,一定是這樣,他耳朵有毛病了,聽錯了。

  ------題外話------

  靖王這是自己狠狠的打自己的臉子了,還沒等讀完就先接了,哈哈哈,後面得丟臉死了……

  ☆、第188章 挑撥離間

  勤政殿的寢宮裡,靖王一派的人個個都呆愣住了,反應不得。

  而崔英將軍等人也有些反應不過來,因為皇上有多討厭靖王府的蕭煌,他們是心知肚明的,皇上就差明面上殺蕭煌了,他最後怎麼可能會把皇位傳給蕭世子呢。

  難道這道詔書是假的。

  崔英等人雖然懷疑,不過卻大聲的說道:“先皇英明,臣等拜見新皇。”

  寢宮裡響起整齊的聲音。

  太后一派的人醒神了,個個望向太后。

  太后在最初的震憾之後,此時卻冷靜了下來。

  她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會把皇位傳給蕭煌,他有多恨蕭煌,她是知道的,所以他怎麼會把皇位傳給蕭煌呢/

  太后臉色陰沉的開口說道:“這封遺詔不是真的,是假的。”

  太后一開口,附和她的人全都開了口:“沒錯,這道遺旨絕對是假的,不是真的。”

  “詔書是假的。”

  這些人皆心慌起來,因為靖王不上位,蕭煌上位的話,他們這些明面上支持靖王的人,最後肯定落不得什麼好下場。

  所以現在這些人異口同聲的咬口,這道遺詔是假的。

  而且他們心裡真的認為這遺詔是假的,死去的皇上很恨蕭煌,怎麼可能會把西楚的江山讓蕭煌來繼承呢。

  寢宮裡。此起彼落的叫聲響起。

  大長公主臉色陰沉的掃視著太后一派的人,最後冷笑著望向太后:“太后娘娘是不相信這道遺詔是真的嗎?”

  “是,哀家不相信,皇上絕不會把皇位傳給蕭煌的。”

  太后肯定的說道。

  大長公主輕笑起來,滿目譏諷的說道:“太后娘娘,你是小看皇上了,若論私心皇上自然是不會把皇位傳給蕭煌,可是你別忘了,皇上除了私心外,還有一顆為民之心,你說眼下何人繼位對西楚最好呢。”

  此話一出,太后心驚,臉色有些難看,雖然她知道自個的兒子憎恨蕭煌,但另外一方面,她卻也知道皇上是重視西楚的民眾的,更重視西楚的將來。

  難道這封遺詔是真的。

  太后只覺得透心的涼,臉色慘白。

  大長公主卻已不再理會他,而是森冷異常的說道:“內閣和三司何在,立刻驗證筆跡,看這遺詔之上是否就是皇上的筆跡。”

  內閣首輔是陳首輔,次輔是裴大人,二人領著內閣的人站了起來。

  三司之人同時也站了出來。

  大長公主命令葉廷把遺詔交到三司和內閣的人手裡,讓他們去驗證這遺詔之上的筆跡。

  寢宮裡,靖王一派的人個個臉色不好看。

  因為大長公主膽敢如此公正的把遺詔交給內閣和三司的人檢驗,很顯然的,這遺詔之上,很可能真是皇帝的筆跡。

  皇上倒底是什麼意思,不是說很恨蕭煌嗎,為何最後卻把皇位傳給了蕭煌。

  崔英等人卻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皇上這是為國為民著想,所以才會把皇位傳給了蕭煌。

  即便他恨,但他依然把皇位傳給了蕭煌,所以說皇上是一個好皇上。

  崔英等人明悟過來後,立刻帶領人對著皇上遺體重重的磕頭。

  “臣等代表西楚的千萬民眾,謝皇上隆恩。”

  “謝皇上隆恩。”

  整齊的聲音響起來。

  遺詔很快驗證完了,由陳首輔站出來說話。

  “回太后娘娘和大長公主的話,此筆跡確係皇上所書。”

  太后聽了尖叫起來:“怎麼可能,若是偽造的呢。”

  太后話一落,陳首輔的臉色不太好看了,沉聲說道:“太后娘娘,臣追隨皇上多少年,皇上的筆跡如何認不出來,而且這筆跡尋常人也模仿不了,因皇上病重,所以所寫的筆跡,比原來的字稍微的虛浮,而這恰好是別人模仿不來的事情。”

  陳首輔話落,太后搖頭:“不,哀家不相信,遺詔一定是假的,一定是的。”

  寢宮裡,靖王一派的人除了太后,別人都不敢吭聲了。

  經過內閣和三司檢查過後,證明遺詔是真的,那就說明這道遺詔是真的。

  眾人先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想到了蕭煌的能力,還是明白了皇上的心思。

  慢慢的有人跪了下來,皇上到最後還是顧念著西楚的百姓和民眾的。

  蕭煌繼位確實比別人繼位好。

  最後整個寢宮裡的人都跪了下來,崔英等人飛快的開口:“臣等恭請新皇臨朝問事。”

  寢宮裡,齊刷刷的聲音響起來。

  靖王蕭琮整張臉都青了,身子搖搖欲墜,掉頭望向自個的兒子,看到他慢慢的站起身。

  蕭琮想到這一陣子自已的忙碌,還有先前的激動歡喜,沒等人家把遺詔宣讀完便去接詔,靖王只覺得自己的一張老臉已經丟乾淨了。

  而且看兒子一臉氣定神閒的神色,只怕是早就知道皇上立下了遺詔的,所以從頭到尾他都很淡定。

  靖王想到這些,只覺得整個人都崩潰了,身子轟的一聲往地上倒去,昏死了過去。

  寢宮裡,大長公主望了靖王一眼,下命令道:“把靖王扶出去。”

  可想而知靖王爺今兒個受的刺激有些重了,眼看著皇位即將到手了,忽地峰迴路轉,皇位落到自個的兒子手裡,這對於他來說確實是很大的打擊。

  靖王被人架了出去,太后娘娘也搖搖欲墜的昏了過去。

  不過她臨昏迷前,把自個的兒子狠狠的罵了一場,然後才華麗麗的倒了下去。

  大長公主又命人把太后送回永壽宮。

  待到這兩個麻煩人物帶了出去,大長公主望向蕭煌緩緩的說道:“蕭世子,不,皇上請接詔書吧。”

  大長公主眼裡滿是笑意,很是欣慰。

  自己的孫子一直和蕭煌走得近,現在蕭煌登了西楚的皇位。

  她安平候府只怕要起來了,所以她心裡很高興。

  只是她心中還有一件掛心的事情,孫兒還沒有媳婦呢,如若能親眼看到自個的孫子娶了媳婦,大長公主覺得自己的人生就真正的圓滿了。

  蕭煌沉穩的踱步而出,一路走到葉廷的面前,接過了葉廷手中的詔書。

  至此,不管寢宮裡的朝臣願不願意,甘不甘心,但蕭煌無疑是西楚的新帝了。

  蕭煌接了詔書後,立刻下旨全國發訃告,先皇已駕崩,舉國治喪三月,三月之內,不准有婚嫁之喜,更不准各家府邸有喜事。一應禮樂之事皆停,舉國治哀,悼念先皇大喪。

  聖旨一下,整個京城,以及各州各省的民眾定下心來。

  明著看是大喪之事,可是民間的百姓卻十分的高興。

  若不是因為大喪,都有人家想放鞭炮了,慶幸威名震天下的蕭世子登上了皇位,成了西楚國的新君。

  他讓西楚國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民間一片歡欣。

  京城內雖然到處掛著白色的縞素之色,不過很多人臉上卻是高興的,因為蕭煌繼位為西楚的新君,可算是眾望所歸的。

  個個相信在他的帶領下,西楚將會更加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新帝接了遺詔後,第一件事是發國喪,國喪之後便是皇帝大殮,宮中停靈七日,送往國寺超度四七二十八天,二十八天後送往皇家陵墓,葬入皇陵。

  待到先皇葬入皇陵之後,蕭煌率領朝臣回了京城。

  首先命欽天監看好了日子,舉行登基大典,登基大典前一日,皇帝一連下旨頒發了數道旨意。

  改年號為洪泰元年。

  宮中先皇的宮妃一律送往城外的庵堂。

  敬奉靖王為太上皇,靖王妃為太后,遷至養德宮靜養。

  賜封蘇綰為正宮皇后,隨同皇帝一起登上登基大典。

  賜封蕭文昊為文王,原靖王府為文王府。

  賜封蕭昱為武王,賜武王府,其母陳太妃隨其住在武王府。

  賜封雲夢郡主蕭蓁為嘉安公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