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長公主話落,寢宮裡,不少人臉色變了。

  何御吏等人也連連的點頭:“對,對,這事一定要慎重的處理,否則就是麻煩事。”

  武賢妃望向大長公主,不卑不亢的說道:“回姑姑的話,燁兒是我的兒子,我會不知道嗎?皇上若是真的讓人查這件事,不就是污衊燁兒嗎,日後他若登基,豈不要被人嘲笑。”

  大長公主立刻掉頭望向武賢妃,身為皇室的長公主,大長公主自有一身的威儀氣度。

  她瞳眸冷冽的瞪向武賢妃,狠狠的說道:“是名聲重要,還是被別人禍亂了江山重要啊。”

  大長公主的話,使得老皇帝的心也有些毛毛的了。

  如若蕭燁真的是敵國的賊子,那西楚?

  老皇帝狐疑的眼光落到了蕭燁的身上。

  這時候太子一派的人想到了宮裡的榮妃娘娘,飛快的說道:“皇上明查,宮中的榮妃娘娘便是北晉國的人,皇上可命人宣榮妃娘娘過來一查便知。”

  老皇帝想到榮妃此人,立刻點頭同意了。

  以前老皇帝挺寵榮妃娘娘的,可最近身子不行,他也沒有宣榮妃娘娘過來倒是把她忘了。

  “宣榮妃。”

  太監很快去榮華宮,宣了榮妃娘娘過來。

  榮妃沒過來,便知道這邊發生什麼事了,因為太子悄悄的派人送了信給她,告訴了她事情的經過。

  現在太子知道自己是北晉國的人,自然也知道榮妃其實是他的妹妹。

  相信這妹妹眼下知道如何做。

  榮妃一過來,皇帝便喘息著問道:“榮妃,你說你和太子是什麼關係?”

  榮妃抬頭,一臉的錯愕之情:“皇上說什麼呢,臣妾和太子有什麼關係啊。”

  榮妃話落,何御吏立刻說話了。

  “皇上,這樣問榮妃娘娘是不對的,因為就算太子是北晉國的人,榮妃娘娘怎麼會說呢,臣認為,該讓人把榮妃娘娘帶下去用大刑,臣相信大刑之下,她定然會交出真相來的。”

  榮妃臉色一白,太子蕭燁倒是開口了:“何大人,重刑之下的交待,你認為可當得真?多少重刑產生了冤假錯案,難道何大人不知道嗎?”

  何御吏一怔,正欲辯解,殿外卻有人接了口。

  “我可以證明,太子殿下就是北晉國的人。”

  一道悠然仿佛天邊雲彩般輕飄的聲音響了起來,有人從寢宮外面走了進來。

  眾人一起望過去,竟然看到進來的人,是兩個女人,可是為首的女人卻和武賢妃娘娘長得特別的像,若說他們不是親母女,根本就沒人相信。

  蕭燁看到這人,臉色卻是變了,手指下意識的緊握起來。

  這人分明是君黎,他女扮男裝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告訴眾人,他和武賢妃娘娘有多像。

  沒錯,他這樣一扮,真的很像自個的母妃。

  蕭燁臉色說不出的冰冷,瞳眸更是慢慢的湧起了血色。

  自己一直讓人攔著這人,沒想到倒底還是被他給順利的進了宮。

  其實君黎並沒有從宮門口進來,若想從宮門進來,根本不可能。

  蕭煌派人把她們從冷宮那邊帶了進來,本來這勤政殿外面有人攔著的。

  不過龍靈兒的武功十分的厲害,一出手點了那些人的穴道,所以他們就大搖大擺的進來了。

  君黎一出現,寢宮裡,眾人議論起來,個個指指點點的,最後望向武賢妃。

  發現武賢妃的臉色有些白,先前還盛氣凜人的武賢妃娘娘,現在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只盯著那走進來的人。

  君黎走進來後,並沒有看武賢妃,而是唇角扯著輕笑望向寢宮裡的一眾朝臣。

  “眾位大人看我和武賢妃娘娘可像。”

  他一開口,眾人便看出這人是男人,再一細看,卻發現這人竟是北晉國的端王殿下。

  沒想到端王殿下這麼一裝扮,竟然和武賢妃娘娘分外的像,如若說他們不是親母子,根本沒人相信。

  太子一派的人呆愣住了,而何御吏等人則飛快開口:“皇上,你看端王殿下才是我西楚的皇子,所以太子他根本不是我西楚國的皇子。”

  皇帝呆愣住了,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因為君黎長得和武賢妃真的很像,說他不是武賢妃的兒子,根本沒人會相信。

  “你,你。”

  皇帝望完君黎,最後又望向蕭燁,一時頭疼不已,最後皇帝大怒的下令:“來人,把太子帶回東宮太子府,不准他出東宮太子府一步。”

  皇帝此話一出,分明是要查這件事的。

  蕭燁的臉色微微的變了,緩緩的跪下:“父皇這是不相信兒臣是你的血脈嗎?父皇這是非要查兒臣嗎?既如此,兒臣在此請父皇收回兒臣的太子之身,兒臣不願以太子之身接受檢查,兒臣以後只願做一個普通的皇子,以免被天下人嘲笑。”

  蕭燁的話一落,武賢妃愣了一下,望向蕭燁,發現蕭燁臉上滿是悲傷,看到他這樣,武賢妃也很難過,撲通一聲跪下說道:“皇上,燁兒是我兒子啊,我親眼看到的兒子,怎麼可能是北晉國的皇子,請皇上三思啊。”

  武賢妃的話,再次的捅了君黎一刀,君黎的臉上一點血色都沒有,他身子往後一退,差點沒有栽到地上去。

  一側的龍靈兒趕緊的扶著他。

  龍靈兒沒想到君黎竟然有這樣的身份,心裡說不出的心疼,此時聽了武賢妃的話,龍靈兒大怒,指著武賢妃叫起來。

  “你這個女人是不是母親啊,竟然這麼眼睜睜的看著自個的兒子受這份罪,你知不知道,他差點被這個狗屁太子殺了,雖然最後沒死,可是他卻受了很重的傷,一劍穿胸,還被一掌震裂了心脈,後來發了高燒差點沒命,就是現在他的劍傷也沒有好。”

  武賢妃聽了龍靈兒的話,身子搖搖欲墜,掉頭望向君黎。

  怎麼會這樣,哥哥不是說帶他回永昌候府了嗎?怎麼會被太子殺。

  不過武賢妃知道龍靈兒說得沒錯,君黎臉上的神色特別的不好,分明是受了傷的。

  武賢妃的心痛得不得了,怔怔的一個字沒有說出來。

  她知道,現在寢宮裡,所有人都望著她,如若她認了君黎,不要說太子要倒霉,就是永昌候府都要倒霉。

  因為她明知道太子是假的,還認了太子,皇上只怕不會放過她。

  所以武賢妃咬牙,打算咬死了口。

  君黎看到她的樣子,自然知道她的打算,周身的血液都是冰冷的,如果可以,他只希望,餘生再也不要看到這個女人,再也不要看到她。

  君黎忽地笑了,涼薄至極,聲音飄遠得好似一縷塵煙。

  他輕輕的說道:“我倒要看看你的心究竟有多狠。”

  他陡的抽出袖中的一柄短劍,狠狠的對著自己的胸前扎去。

  這一下不但是龍靈兒受了驚,就是武賢妃也受了驚,大叫了一聲:“不要啊。”

  這必竟是她的兒子,她怎麼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個兒子死呢。

  所有這一切都是下意識的本能。

  待到武賢妃開口之後,寢宮裡很多人已是一臉的瞭然。

  武賢妃這樣心痛的攔著,分明是有古怪啊。

  正在這時候,寢宮之外又有人沖了進來,這一次奔進來的不是別人,竟是永昌候府的候爺。

  “皇上,臣該死啊,臣該死,臣請皇上恕罪啊。”

  永昌候爺撲通撲通的磕頭,寢宮裡,蕭煌慢慢的笑了,望向蕭燁。

  蕭燁的臉色很白,周身冰冷,手指悄然的握起,冷幽幽的望著所有人,最後望向蕭煌。

  只見蕭煌懶懶的以唇形表示:“蕭燁,這一局怕是你要敗了。”

  因為永昌候先前想藏君黎的事被太子發現了,永昌候前思後想後,決定揭發太子,因為如若真的讓太子登基了,太子必不會放過永昌候府。

  那他倒不如揭發太子,這樣一來可保全住永昌候府。

  太子死了的話,登位的很可能就是君黎,君黎是他的外甥,再怎麼樣也不會對永昌候府下狠手吧,除非他不怕別人罵。

  所以永昌候在最後的關頭站了出來,指證太子。

  “皇上,臣該死,臣糊塗啊,臣因為捨不得太子,所以竟然包庇他,其實他根本就不是娘娘的兒子,當然以前娘娘根本不知道,這事是娘娘才發現的,可是娘娘對太子的母子之情根本沒辦法消,所以才會隱瞞這件事。請皇上饒娘娘一命,饒我永昌候府一次啊。”

  永昌候的話,使得寢宮裡所有人一驚,同時的望向了永昌候,又望向太子。

  老皇帝滿臉的驚懼,完全的說不出話來了。

  因為他其實不希望太子不是他的兒子,必竟是看了多少年的兒子,沒想到最後太子竟然真的不是他的兒子。

  “啊。”

  老皇帝大叫一聲昏死過去,嚇了所有人一跳。

  太子一看,早閃身飄然直奔窗外而去,動作說不出的迅速,待到他衝出宮外之後,沉聲的下命令:“來人啊,把這些人統統殺了。”

  勤政殿外,值守的侍衛全都是太子安排下來的人,這些人也知道任務,知道太子要叛變,所以一聽到太子的命令。

  早從四面八方的奔過來,直撲向寢宮,見人就殺。

  寢宮裡,老皇帝已被氣得吐血昏死過去,端王君黎也昏死了過去。

  其他人只顧忙著躲,慘叫聲不斷。

  整個寢宮亂成一團。

  蕭煌一聲令下,帶著幾名手下和寢宮裡的人打了起來。

  不過他們沒有打多長時間,因為明威將軍崔英帶著虎騎十六營的人趕到宮裡救駕來了。

  這些人一到,蕭燁的人馬便如潮水一般的敗了下去,很多人被殺了。

  待到蕭煌抽了身後,帶人殺出去,太子蕭燁早就不見了,連帶的玉隱也不見了。

  因為太子不見了,所以那些侍衛束手待擒,最後被殺的殺,抓的抓。

  勤政殿內的禍亂終於被平復了下來,不過很多人受了傷,但更重要的一件事是皇上昏迷到現在都沒有醒,這一次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重。

  御醫過來忙碌了半天,也沒有把人弄醒。

  整個勤政殿內,人心惶惶,而隨著皇上的昏迷,另外一件事,更是讓人心頭大震。

  端王君黎因為自刺一劍,當場死亡了。

  武賢妃抱著自個的兒子大哭,傷心欲碎。

  龍靈兒憤怒的瞪著她,一把從她的懷裡把君黎給奪了過來,然後她抱著君黎離開。

  武賢妃在後面追著哭喊,可惜龍靈兒卻不理會她,抱著君黎離開。

  其實君黎並沒有死,只是因為心死,所以服了假死藥而已,從今往後,他再也不想理會任何人。

  他本就沒有志向當什麼皇帝,更沒有興趣管理江山,所以皇位什麼的,他從來就沒有想過。

  即便是在北晉國,他也沒有想過得到皇位,更別提什麼西楚的皇位了,他對於西楚的國情並不十分的了解,所以是不可能當上一個好皇帝的。

  至此皇室中的皇子一個不剩,全都死了。

  眼下宮中的皇上又病重了,無人理政,現在怎麼辦?

  這時候,久居深宮的太后領著一眾人浩浩蕩蕩的趕了過來,太后一來便聲勢浩大的說道:“眼下皇上膝下無子,理應由其弟宣王繼位。”

  朝中很多大臣立馬反對,如若說皇上的弟弟繼位的話,那麼靖王豈不是比宣王更合適,必竟宣王是皇上下旨追拿的逃犯。

  有人推舉靖王為皇。

  又有人推舉蕭煌為皇。

  明威將軍崔英率先開口:“太后娘娘,大長公主,臣認為由蕭世子繼位是最好的。”

  明威將軍開口後,在場不少人都附和起來:“臣等認為由蕭世子繼位最好。”

  “臣等請蕭世子繼位。”

  太后臉色當場黑了,這蕭煌是什麼東西,能和她的兒子相提並論嗎?

  “哀家不同意。”

  ☆、第184章 父子內鬥

  勤政殿的寢宮裡,吵鬧聲不斷。

  根本沒人去管皇上的死活。

  一派以太后為首的人支持宣王為帝。

  一派以何御吏等人為首的支持靖王為帝。

  最後是以明威將軍崔英為首的人支持蕭煌為帝。

  支持蕭煌為帝的人最多,有一多半的人支持他為帝。‘

  因為蕭煌文韜武略,要人有人,要貌有貌,而且睿智非凡。

  身為西楚的朝臣,還是想有一個有擔當有能力的皇帝上位的,所以這在場的人有一多半的人支持蕭煌為帝。

  寢宮裡,吵鬧聲不斷,越演越烈,最後竟然發展到打了起來。

  大長公主實在看不下去了,這皇帝還沒有死呢,就為了立新君之事而吵鬧不休,這事若是傳出去,豈不是笑死天下人。

  “住口。”

  大長公主雖然年紀大,不過早年間習武,所以這一聲吼,可謂沉穩有力,一聲喝令下,所有人止住了話。

  寢宮裡一片寂靜,個個掉頭望向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臉色難看的指著這一殿的臣子,又掉頭指了指床上的皇上,御醫正在救治皇上呢。

  大長公主冰冷陰沉的說道:“皇上這還沒有死呢,你們就開始吵鬧個不停,有完沒完,若是皇上醒過來,知道你們竟然這樣迫不及待的想他死,你們可想過你們的下場。”

  大長公主話一落,眾人心驚,一個說不出話來,冷汗流出來了。

  個個小心的望著床上的皇上,不過御醫診治過後,只能盡力的開湯藥給皇上服,皇上並沒有因此醒過來。

  皇上雖然沒醒過來,但是也沒人再敢為新君的事情而吵鬧了。

  皇上還沒有死呢。

  寢宮裡,難得的安靜,最先站不住的是太后。

  太后最近的身子每況愈下,身體越來越不好,所以吵了這麼一會兒,她已是疲憊了,再加上太后和皇帝母子感情已無,對於昏迷過去的皇帝就好像沒看到似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