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岳志忠不愧有大將風度,既然查清,該否定就要大膽地否定。他向專案領導繳“軍令”:經查,孫全德團伙不具備“6.7”

  系列案件作案條件,這一重大線索應予排除。

  市局刑偵支隊支隊長李付平帶領另一隊人馬,查重大犯罪嫌疑人苗國才。

  這是個非常危險的傢伙。翻出案卷可以看出,今年36歲的苗國才,原籍葉縣保安鎮大辛莊天井灣村,後來遷入許昌市魏都區高營鄉大羅莊村,1985年因搶劫罪被判刑8年。1991年刑滿釋放後仍惡習不改,從1992年到1993年先後夥同其他幾人在許昌縣、魏都區、禹州市持槍搶劫33起,搶劫了大量現金、摩托車、謝子車等,並將10人打成重傷。他的同夥已於1993年底全部落網,被分別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等,唯有苗國才潛逃。而且1994年以來在許昌縣境內連續發生了幾起久偵未破的搶劫殺人大案,懷疑也是苗國才所為。

  是不是這個傢伙作的“6.7”系列案?可能性極大。因為他心狠手辣,常持短槍作案,搶劫殺人無所不為。

  查!

  李付平帶著“6.7”案作案人的模擬畫像,找到苗國才已分居的妻子。

  這女人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她曾因包庇罪被公安機關處理過。偵查員們苦口婆心地給她交代政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她低頭囁嚅道:“我知道啥一定說啥。”

  李付平拿出那張模擬畫像:“你好好看看,這是不是苗國才?”

  女人拿著畫像瞅了又瞅:“嗯……這眼睛……不像,眉毛嘛……也不像,頭髮……不,這不是苗國才!”

  “嗯?”

  “您別誤會,我決不再袒護他。可這張畫像不是苗國才,我不說瞎話,自從……自從上次您處理過我,我出業後就再也沒見到他。這年,分居都好幾年了。”

  李付平讓她找到南國才。這女人跑了好幾處親戚家:“我要跟苗國才離婚哩,又找不到他。缺了這個鱉孫還真辦不成手續,咋辦哩?求求各位大爺大媽,無論如何幫我找到他。”

  可誰也沒見到苗國才。

  再查。李付平又到苗國才居住的村莊,找村幹部、查他逃跑前“擱夥計”的人,詢問村民……查了個仔細,誰都沒發現苗國才在發案期間出現過。

  又查。凡是苗國才在許昌市區的落腳點、他過去的“獄友”,逐個座談訪問。結果是,近來沒人發現此人在許昌出現過。

  四查。查有可能與苗國才共同作案的人——這些人都有下落,唯獨沒人看到苗在許昌。

  也就是說,“6.7”案發案期間,苗國才不在許昌。那麼,案於肯定不是他作的!

  李付平當機立斷:否定苗國才!

  直到1996年春節,這個連續作案15起、持槍搶劫、連殺九命、無惡不作的惡魔終於落入了法網,被判處極刑。事實證明,苗國才確實不是“6.7”系列案的罪犯——此是後話。

  十六、踏破鐵鞋

  “目前,孫全德、苗國才兩條線索都已否定。張建華這條線還沒抓住一點蛛絲馬跡。下一步你們打算如何工作?”范培軍十分嚴肅地說。

  趙新帶領的張建華偵查組,現在成了“一號線索組”,趙鵬飛過去辦過張建華的案子,自然成了趙新所依賴的骨幹。其他兩組在“軍令狀”規定的時間內都拿出了有力證據,否定了偵查對象。他們的壓力更大了。難怪范副局長批評,他這個破案總指揮的壓力更大啊。

  這段時間,趙新組並沒閒著,他們擺開了地圖、表格,對照著“67”案作案人的四個特徵,逐條對張建華分析,越分析覺得越像。分局何岡嶺局長也曾專門到“一號線索組”,為他們列了張建華的十八條疑點。

  因為張建華有前科,偵查員們對他的情況相當熟悉。自他從監獄脫逃,只要許昌一發生大案,這個傢伙就首當其衝地列入公安機關的視線。

  張建華年齡29歲,身高1.78米,長相很帥——白淨臉,細高挑身材,髮型是偏分頭,人們都說他文質彬彬,像個白面書生:而且據張建華的“獄友”講,他鼻樑上有一個菱型的疤。

  ——嗯,體貌特徵像。“6.7”案件發生後有不少人都說模擬畫像像張建華。

  張建華自幼在商水上學、長大,後來隨母親遷到許昌,在許昌居住多年,有落腳點;1991年因多次盜竊保險柜,被公安機關抓獲,曾在禹州關押;1994年從洛陽某監獄脫逃後,先後在許昌、漯河等地藏身。

  ——從“6.7”系列案的九起案件看,發案地點大多在許昌、禹州、漯河、商水等範圍。這就更增加了張的疑點。

  張建華1983年參軍,在空軍蘭州機場當機械師;復員回許昌後曾在市區社會治安一二中隊當治安員,有警服,會使用槍枝,有駕駛摩托車的技能,身體素質好,而且熟悉公安工作的特點。

  ——這點也像“6.7”系列案件作案人的特徵。

  張建華1991年多次盜竊保險柜,撬盜手法相當高明,屬智能型犯罪;而且撬盜十分利索。

  ——“6.7”系列案件作案人不也是撬盜手法十分高明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