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吳桑冷哼出聲,微微抬頭,咬牙道:“那我娘的死是自找的?”
皇帝擔心吳桑又要動怒,趕緊道:“不是,是朕的錯,若不是朕當時囚著你,你母親也不會死。只是你給朕一個贖罪改過的機會,好不好?那些錯誤,朕保證絕對不會再犯了。”
“太遲了,陛下。那些錯誤,你想犯也沒有機會再犯了。”吳桑聲音驀然一低,有些哽咽,道“因為我沒有第二個母親。”
皇帝身子一晃,臉上脫了色,道:“吳桑。”
“所以以後別再向我要什麼機會,因為我也不知道自己該向誰要。”
☆、第 45 章
“吳大人,隨老奴來。”
一個勾著背,步履有些遲緩的老人在前面緩緩地給吳桑領路。
老人邊走邊說:“走我們這條道的,這輩子最大的念想就是攢夠錢,把這命根子給贖回來,讓自己入棺的時候做了整人。要不然殘缺的人,判官都不肯收啊。“
房間內又yīn又cháo,吳桑忍著不適,跟著前面的人走進來。
老人伸手從磨得發亮的木柜上取出一個本子,又回頭問吳桑:“吳大人,您說的那人是哪年走的?”
“元封七年。”
“叫什麼名字?”
“小准子。”
老人在手指上沾點口水,一頁一頁的去翻皺巴巴的紙。
本子翻完了,沒有。
和吳桑核對了一遍,又翻了一遍,還是沒有。
吳桑眼波一動,道:“那可有一個叫奉寧的人?”
“奉寧?”老人渾濁的眼睛一亮,道:“元封七年的奉寧。哎呦,他哪是在這些腌臢本子上的啊。”
老人轉身把已經認不出顏色的本子往柜子上一擱,道:“這奉字姓氏可是我們這些太監中的最高恩賜啊,歷朝歷代都只有貼身伺候陛下的總管才有的恩賞。只有我朝出了兩個,一個就是自小就伺候陛下的奉大總管,另一個就是這個奉寧了。這奉寧入宮時間短,而且從未近身伺候過陛下。想不到陛下最後竟將這姓氏賜給了他。還讓他家人扶棺回家,賞了很大一筆錢。這真是奇了啊。”
吳桑沉默著聽老人念叨完,又接著道:“那他的東西呢?”
“他的東西哪能擱這啊,早放在御賜的瓦罐里隨他安葬啦。”
“他這樣也可算是衣錦還鄉啦。我若能如此,讓我立馬死了也願意啊。”
吳桑起身離開,身後還是老人羨慕的聲音。
“吳大人,這百合玉露蘇入口如何?”明妃看著吳桑拈起一塊糕點入口,品了良久都沒有說話,忐忑地發問。
“娘娘恕罪,臣光顧著品味。”吳桑笑著起身,讚嘆道:“臣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糕點。”
“真的?”明妃低呼一聲,又自覺失態,端莊起來,只是眉目俱喜,壓也壓不住。
一旁的宮女也高興道:“娘娘,吳大人鑒食一流,吳大人說好吃的東西,哪次送到陛下那裡,陛下說不好吃啊。”
明妃點點頭,表示認同。
以往她的東西都是不敢自己送的,只是放在御膳房那裡代為呈上。
前幾月大著膽子送了一次,陛下竟誇了她。
於是受寵若驚的她,也經常把做好的糕點羹湯呈上去。
吳桑看著明妃先是露出羞澀的小兒女qíng態,又是一聲嘆息,雙靨生愁,道:“只是陛下肺咳這老毛病什麼時候可以好,宗薄明不是妙手嗎,怎麼老不見效?”
“陛下有肺咳的老毛病?”吳桑問道。
明妃點頭,憂心忡忡道:“是元封八年落下的病根,那時陛下嘔血得厲害,都起不來chuáng。還是太傅主國,六王輔政了一段時間。”
吳桑低頭看著自己拈在手裡的糕點,若有所思,道:“陛□體向來qiáng健,為何會大病?”
“都是因為廢皇后啊。”明妃透澈的雙眸帶上惋惜,道:“陛下是那年出宮回來之後才染病的。大家都不知道病因,太醫也不說,只是日夜都守在皇帝寢殿,當時寢殿內整晚都燈火通明,皇宮處處透著一股緊張惶恐,都擔心華陽殿的鐘會敲起。”
華陽殿的鐘只在國家大喪之時才會敲起。
“陛下回宮的時候是夏末,直到初冬了才能起chuáng。下chuáng後的第一件事qíng就是親諭廢后旨意。據說是因為皇后在陛□邊安cha宮女,還是個民間流女,叫小桃。廢皇后一貫賢德寬厚,與陛下琴瑟在御,誰都想不到皇后竟作出如此之事。當時陛下震怒,御賜白綾要皇后自盡,皇后腹中已有琰兒,若不是孟太傅跪求直到昏厥,琰兒也保不住。”
明妃輕聲道:“大概是愛之深,恨之切吧。陛下對廢皇后的娘家都趕盡殺絕了。”
這時潑了茶水的凌琰已經重新換好衣服進來了。
明妃收拾了qíng緒,笑著道:“不打攪吳大人司學了,我讓他們趕緊把百合蘇送給陛下,希望對陛下的肺咳有助益。”
帝王尊貴修長的手指拈起一塊晶瑩剔透的糕點,放在手裡細細端詳,開口道:“吳桑喜歡?”
垂首站在殿下的太監恭敬答道:“吳大人喜歡,說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糕點。”
皇帝吃了一口,閉上了眼睛,似乎在品味。
“送些珍玩過去,明妃這糕點好,朕很喜歡。”
酉時,吳桑起身準備出宮。
剛走出門口沒多久,就迎面碰上了宋恕。
“正好今日換值,就看看是否能與你一起回去?”宋恕笑著,伸手拂下飄落在吳桑肩頭的一片枯葉。
天氣入秋,吳桑穿著淺青色錦袍,又套上對襟補褂,顯得身形越發修長清瘦,宋恕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吳桑倒不在意,只點頭道:“正巧我也準備回去。”
在宋恕給吳桑準備了十幾日的飯菜之後,吳桑早就已經不再計較當初的欺瞞了。
吳桑走了幾步,發現宋恕還留在原地,沒有跟上,疑惑道:“師兄怎麼不走?”
宋恕不動聲色地將視線收回,道“師弟,你準備什麼時候離開這裡?”
吳桑一愣,道:“莫不是師娘來信了?”
“不是。”宋恕否認,溫和的面目染上少有的不耐,道:“師弟,你留在這裡真的只是為了小殿下嗎?”
吳桑明白了宋恕的意思,面容一沉,道:“那師兄以為呢?”
一聽吳桑口氣不對,宋恕發覺自己剛才的語氣過於冷硬,於是解釋道:“師兄知道你一直對陛下有qíng,你們這樣僵著也不是辦法,你若開不了這口,師兄替你去跟陛下說。”
“師兄!”吳桑憤然轉身,表qíng帶上幾分厭惡,道:“你若再提此人,休怪吳桑翻臉不認人!”
吳桑對宋恕向來寬和,饒是在知道宋恕欺瞞時也從未如此疾言厲色。宋恕慌忙道:“師弟你別惱,我也是擔心你。畢竟你們當時兩qíng相悅,現在一下子這麼——”
皇帝擔心吳桑又要動怒,趕緊道:“不是,是朕的錯,若不是朕當時囚著你,你母親也不會死。只是你給朕一個贖罪改過的機會,好不好?那些錯誤,朕保證絕對不會再犯了。”
“太遲了,陛下。那些錯誤,你想犯也沒有機會再犯了。”吳桑聲音驀然一低,有些哽咽,道“因為我沒有第二個母親。”
皇帝身子一晃,臉上脫了色,道:“吳桑。”
“所以以後別再向我要什麼機會,因為我也不知道自己該向誰要。”
☆、第 45 章
“吳大人,隨老奴來。”
一個勾著背,步履有些遲緩的老人在前面緩緩地給吳桑領路。
老人邊走邊說:“走我們這條道的,這輩子最大的念想就是攢夠錢,把這命根子給贖回來,讓自己入棺的時候做了整人。要不然殘缺的人,判官都不肯收啊。“
房間內又yīn又cháo,吳桑忍著不適,跟著前面的人走進來。
老人伸手從磨得發亮的木柜上取出一個本子,又回頭問吳桑:“吳大人,您說的那人是哪年走的?”
“元封七年。”
“叫什麼名字?”
“小准子。”
老人在手指上沾點口水,一頁一頁的去翻皺巴巴的紙。
本子翻完了,沒有。
和吳桑核對了一遍,又翻了一遍,還是沒有。
吳桑眼波一動,道:“那可有一個叫奉寧的人?”
“奉寧?”老人渾濁的眼睛一亮,道:“元封七年的奉寧。哎呦,他哪是在這些腌臢本子上的啊。”
老人轉身把已經認不出顏色的本子往柜子上一擱,道:“這奉字姓氏可是我們這些太監中的最高恩賜啊,歷朝歷代都只有貼身伺候陛下的總管才有的恩賞。只有我朝出了兩個,一個就是自小就伺候陛下的奉大總管,另一個就是這個奉寧了。這奉寧入宮時間短,而且從未近身伺候過陛下。想不到陛下最後竟將這姓氏賜給了他。還讓他家人扶棺回家,賞了很大一筆錢。這真是奇了啊。”
吳桑沉默著聽老人念叨完,又接著道:“那他的東西呢?”
“他的東西哪能擱這啊,早放在御賜的瓦罐里隨他安葬啦。”
“他這樣也可算是衣錦還鄉啦。我若能如此,讓我立馬死了也願意啊。”
吳桑起身離開,身後還是老人羨慕的聲音。
“吳大人,這百合玉露蘇入口如何?”明妃看著吳桑拈起一塊糕點入口,品了良久都沒有說話,忐忑地發問。
“娘娘恕罪,臣光顧著品味。”吳桑笑著起身,讚嘆道:“臣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糕點。”
“真的?”明妃低呼一聲,又自覺失態,端莊起來,只是眉目俱喜,壓也壓不住。
一旁的宮女也高興道:“娘娘,吳大人鑒食一流,吳大人說好吃的東西,哪次送到陛下那裡,陛下說不好吃啊。”
明妃點點頭,表示認同。
以往她的東西都是不敢自己送的,只是放在御膳房那裡代為呈上。
前幾月大著膽子送了一次,陛下竟誇了她。
於是受寵若驚的她,也經常把做好的糕點羹湯呈上去。
吳桑看著明妃先是露出羞澀的小兒女qíng態,又是一聲嘆息,雙靨生愁,道:“只是陛下肺咳這老毛病什麼時候可以好,宗薄明不是妙手嗎,怎麼老不見效?”
“陛下有肺咳的老毛病?”吳桑問道。
明妃點頭,憂心忡忡道:“是元封八年落下的病根,那時陛下嘔血得厲害,都起不來chuáng。還是太傅主國,六王輔政了一段時間。”
吳桑低頭看著自己拈在手裡的糕點,若有所思,道:“陛□體向來qiáng健,為何會大病?”
“都是因為廢皇后啊。”明妃透澈的雙眸帶上惋惜,道:“陛下是那年出宮回來之後才染病的。大家都不知道病因,太醫也不說,只是日夜都守在皇帝寢殿,當時寢殿內整晚都燈火通明,皇宮處處透著一股緊張惶恐,都擔心華陽殿的鐘會敲起。”
華陽殿的鐘只在國家大喪之時才會敲起。
“陛下回宮的時候是夏末,直到初冬了才能起chuáng。下chuáng後的第一件事qíng就是親諭廢后旨意。據說是因為皇后在陛□邊安cha宮女,還是個民間流女,叫小桃。廢皇后一貫賢德寬厚,與陛下琴瑟在御,誰都想不到皇后竟作出如此之事。當時陛下震怒,御賜白綾要皇后自盡,皇后腹中已有琰兒,若不是孟太傅跪求直到昏厥,琰兒也保不住。”
明妃輕聲道:“大概是愛之深,恨之切吧。陛下對廢皇后的娘家都趕盡殺絕了。”
這時潑了茶水的凌琰已經重新換好衣服進來了。
明妃收拾了qíng緒,笑著道:“不打攪吳大人司學了,我讓他們趕緊把百合蘇送給陛下,希望對陛下的肺咳有助益。”
帝王尊貴修長的手指拈起一塊晶瑩剔透的糕點,放在手裡細細端詳,開口道:“吳桑喜歡?”
垂首站在殿下的太監恭敬答道:“吳大人喜歡,說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糕點。”
皇帝吃了一口,閉上了眼睛,似乎在品味。
“送些珍玩過去,明妃這糕點好,朕很喜歡。”
酉時,吳桑起身準備出宮。
剛走出門口沒多久,就迎面碰上了宋恕。
“正好今日換值,就看看是否能與你一起回去?”宋恕笑著,伸手拂下飄落在吳桑肩頭的一片枯葉。
天氣入秋,吳桑穿著淺青色錦袍,又套上對襟補褂,顯得身形越發修長清瘦,宋恕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吳桑倒不在意,只點頭道:“正巧我也準備回去。”
在宋恕給吳桑準備了十幾日的飯菜之後,吳桑早就已經不再計較當初的欺瞞了。
吳桑走了幾步,發現宋恕還留在原地,沒有跟上,疑惑道:“師兄怎麼不走?”
宋恕不動聲色地將視線收回,道“師弟,你準備什麼時候離開這裡?”
吳桑一愣,道:“莫不是師娘來信了?”
“不是。”宋恕否認,溫和的面目染上少有的不耐,道:“師弟,你留在這裡真的只是為了小殿下嗎?”
吳桑明白了宋恕的意思,面容一沉,道:“那師兄以為呢?”
一聽吳桑口氣不對,宋恕發覺自己剛才的語氣過於冷硬,於是解釋道:“師兄知道你一直對陛下有qíng,你們這樣僵著也不是辦法,你若開不了這口,師兄替你去跟陛下說。”
“師兄!”吳桑憤然轉身,表qíng帶上幾分厭惡,道:“你若再提此人,休怪吳桑翻臉不認人!”
吳桑對宋恕向來寬和,饒是在知道宋恕欺瞞時也從未如此疾言厲色。宋恕慌忙道:“師弟你別惱,我也是擔心你。畢竟你們當時兩qíng相悅,現在一下子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