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窗外,是北京很少見的滿天的星光,幾千里外的南方的天空呢?余杰想:南方的星光一定比北方的還要亮。天空的星辰實際上對應著他們內心的星辰,正像康德說過的那樣,心中有星星的人,頭上才會有星辰。
那天晚上,天上的星光把他們的心照得好亮好亮。
過了幾天,寧萱獲得了一個出差北京的機會,平時她最討厭出差,因為她暈機。可是,這一次她卻自告奮勇要求出差,因為,她要去著名的未名湖畔,看看那片剛剛萌發的愛情嫩芽。
10月7日下午,忙完公司工作的寧萱給余杰打電話,雙方約好晚上六點在北大南門見面。終於見面了,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他們都一眼就認出了對方。她跟他想像中的差不多:瘦高,短髮,眼睛大而亮,素麵朝天,清清慡慡,如一朵出水芙蓉;而他,也和她想像中的相距不遠:有點蒼白的面龐,寬闊的腦門,睿智的眼睛藏在鏡片後面,臉上還有青春痘的痕跡。四目相交接,彼此都有一種觸電的感覺。不需要鑰匙,也無需密碼,彼此所有的藩籬都自動開啟了……
余杰邀請寧萱去他“稻香園”的小屋坐坐。那是一個陳舊的工人小區,一間小小的經常斷水斷電的屋子。一進房間,寧萱便為他的幾千冊圖書所驚嘆!余杰打開電腦,讓寧萱看自己最近寫的幾篇文章,她毫不客氣地在上面就修改了起來,好像在修改自己的文章。而一向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文字的余杰,也坦然面對她的這種“放肆”的行為,儘管剛剛見面,卻像神交多年的老友,一切不必要的客套和禮儀都沒有必要。當時寧萱有一種奇妙的感覺,覺得這間小屋就是屬於她自己的。
“假如哪天我失業了,我就來給你當秘書,幫你整理文稿。”忽然,寧萱說出這句話。站在她身後,余杰只覺得一股幸福的暖流從心底湧起來,他想說“正求之不得呢”,又擔心給她留下輕浮的印象,便沉默不語。其實,寧萱多麼希望他給她一個哪怕是半真半假的答覆呵!他的沉默讓她有微微的失望。
因為是剛剛租來的一間屋子,家裡還有輕微的油漆氣味,余杰便建議寧萱去酒吧坐坐,她同意了。他們走進北大附近一家名叫“漂流木”的清靜酒吧,要了兩杯紅酒,相對而坐。那樣的環境和空氣,幽雅而靜美,是最適合生長愛情的。他們身後有一張漁網,上面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瓶子,寧萱看著,即興在一張紙片上寫下了一首小詩:
是不是每一個漂流瓶都來自遠方
是不是每一個遠方都有一位姑娘
是不是每個姑娘都心懷憂傷
是不是每段憂傷都藏著夢想
是不是每塊心田都渴望愛情
是不是每份愛情都能結成良緣
余杰的心靈深深一震,他多想回答她:會的,我們的愛情一定能結成良緣。但生性靦腆內向的他,還是沒敢輕易表達出來。
一晃就是十點半,寧萱得回酒店了,他送她回去,一路無語。在飯店門口,寧萱下了車,對余杰不動聲色地說了“再見”,轉身走進飯店金碧輝煌的大堂。
回家的路上,幸福感和失落感一起折磨著余杰。回到家,他便開始給寧萱寫信。他要等她一回揚州就看到他的信,讓她感到她在他心中的位置和分量,他並非不在乎她呀,只因他的個性靦腆、嘴唇笨拙啊!他要用美麗的文字來彌補他的過失:“寧萱,今天你說以後要來投奔我,來當我的‘秘書’,我的內心欣喜若狂,卻不敢‘放肆’地回答你。因為我弄不清楚,那是你‘蓄意’說出來的話,還是隨口開的一個玩笑。那時,我真該大膽地回答你啊。分別時,想說的很多話還是沒有說。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假如我建議你到北京來,你會考慮嗎?會,還是不會?我希望能夠早日聽到你的答案。”
正如余杰所料,寧萱回去一看到“北京大學”的信封已經躺在她的辦公桌上,心裡立即有了一陣轟然的狂喜,讀完信,她鄭重地給余杰回了一封信:“對我來說,生活本身的質量,比生活在什麼地方更重要。我可以生活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但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身邊有一個真愛一輩子的人。你是不是一個能夠讓我信賴並摯愛一輩子的人?”
收到信的余杰立即回信,他引用馬克?吐溫在《亞當與夏娃》中的一句話:你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的伊甸園。還有比這更令人心動的愛情表白麼? 我真想你在我的身邊, 與我一起分享此刻的欣喜與惆悵。
愛情植物終於到了開花時節。2000年“五一”勞動節,寧萱決定利用假期來北京看望余杰。她把好消息寫信告訴了余杰:“我要嘗試一下做稻香園''女主人''的味道。如果我喜歡上了,我就不走了。”
對余杰來說,真的沒什麼比這更令他激動的了。5月1日一早,他就起床打掃衛生,還特意去商場買來了她喜歡的藍色枕套。然後,他提前三個小時來到首都機場迎接他的愛人。當寧萱背著行李包走出關口時,他忽然想起從一本書中讀到過的一句話:“她那時候是一個瘦的眼睛漆黑明亮的女孩,拎了一個旅行箱來投奔她的愛情和未來。”--她也是的。他們幾乎是不約而同地發現了對方,那一瞬間,雖然身邊有無數高聲交談、握手寒暄的人,但他們卻仿佛感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他們兩個人,他們仿佛是在燦爛的百花中徑直向對方走去--直到緊緊擁抱在一起。寧萱的頭髮已經長長了許多,第一次見面時余杰無意中說過如果她留長髮一定更好看。無疑,她的頭髮是為他而留,他的心中不由一暖。
回家的路上,他在她的耳邊低語:“我住的地方‘稻香園’讓我想起了《聖經》中的一個地名,叫香糙山。那是一個像伊甸園一樣,充滿著純真、幸福、罪孽與苦難的地方。‘香糙山’上有香糙,有羊群,還有牧羊人,因此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山羊山。''‘稻香園’就是我們的山羊山,我們的香糙山。你說是嗎?”“哦--是的,是的。”她熱切地回答著,她的頭靠在他的肩上,“的士”在高速路上疾馳,奔向他們的靈魂家園--“香糙山”。
走得最快的都是最美的時光,短短的七天假期很快過去,寧萱要回去了。余杰依依不捨地送她去機場,依依不捨地盯著她的眼睛問:“什麼時候再來呢?什麼時候來了不再離開?”寧萱說如果你需要,我這次回去就辭職。余杰嘆口氣說:“我的要求是不是太自私了?我是個窮書生,除了書和寫作一無是處。而你,如果拋棄一切來投奔我,是不是太虧了?”寧萱回答他:“沒有什麼比堅貞的愛情更珍貴,只要你需要,我會隨時來到你身邊!”目送寧萱飛走,余杰的心又飄忽在思念的天空。
寧萱走後不久,余杰和同學們舉行了畢業典禮。4年的本科、3年的研究生,在北大的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余杰突然感到有點兒捨不得。余杰跟幾個同學身著長袖飄飄的碩士服,在校園裡拍照,有的畢業生全家都來了,還有一個同學,將他的妻子也帶來了。那一刻,余杰是多麼強烈地想念南方的寧萱。
那天晚上,天上的星光把他們的心照得好亮好亮。
過了幾天,寧萱獲得了一個出差北京的機會,平時她最討厭出差,因為她暈機。可是,這一次她卻自告奮勇要求出差,因為,她要去著名的未名湖畔,看看那片剛剛萌發的愛情嫩芽。
10月7日下午,忙完公司工作的寧萱給余杰打電話,雙方約好晚上六點在北大南門見面。終於見面了,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他們都一眼就認出了對方。她跟他想像中的差不多:瘦高,短髮,眼睛大而亮,素麵朝天,清清慡慡,如一朵出水芙蓉;而他,也和她想像中的相距不遠:有點蒼白的面龐,寬闊的腦門,睿智的眼睛藏在鏡片後面,臉上還有青春痘的痕跡。四目相交接,彼此都有一種觸電的感覺。不需要鑰匙,也無需密碼,彼此所有的藩籬都自動開啟了……
余杰邀請寧萱去他“稻香園”的小屋坐坐。那是一個陳舊的工人小區,一間小小的經常斷水斷電的屋子。一進房間,寧萱便為他的幾千冊圖書所驚嘆!余杰打開電腦,讓寧萱看自己最近寫的幾篇文章,她毫不客氣地在上面就修改了起來,好像在修改自己的文章。而一向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文字的余杰,也坦然面對她的這種“放肆”的行為,儘管剛剛見面,卻像神交多年的老友,一切不必要的客套和禮儀都沒有必要。當時寧萱有一種奇妙的感覺,覺得這間小屋就是屬於她自己的。
“假如哪天我失業了,我就來給你當秘書,幫你整理文稿。”忽然,寧萱說出這句話。站在她身後,余杰只覺得一股幸福的暖流從心底湧起來,他想說“正求之不得呢”,又擔心給她留下輕浮的印象,便沉默不語。其實,寧萱多麼希望他給她一個哪怕是半真半假的答覆呵!他的沉默讓她有微微的失望。
因為是剛剛租來的一間屋子,家裡還有輕微的油漆氣味,余杰便建議寧萱去酒吧坐坐,她同意了。他們走進北大附近一家名叫“漂流木”的清靜酒吧,要了兩杯紅酒,相對而坐。那樣的環境和空氣,幽雅而靜美,是最適合生長愛情的。他們身後有一張漁網,上面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瓶子,寧萱看著,即興在一張紙片上寫下了一首小詩:
是不是每一個漂流瓶都來自遠方
是不是每一個遠方都有一位姑娘
是不是每個姑娘都心懷憂傷
是不是每段憂傷都藏著夢想
是不是每塊心田都渴望愛情
是不是每份愛情都能結成良緣
余杰的心靈深深一震,他多想回答她:會的,我們的愛情一定能結成良緣。但生性靦腆內向的他,還是沒敢輕易表達出來。
一晃就是十點半,寧萱得回酒店了,他送她回去,一路無語。在飯店門口,寧萱下了車,對余杰不動聲色地說了“再見”,轉身走進飯店金碧輝煌的大堂。
回家的路上,幸福感和失落感一起折磨著余杰。回到家,他便開始給寧萱寫信。他要等她一回揚州就看到他的信,讓她感到她在他心中的位置和分量,他並非不在乎她呀,只因他的個性靦腆、嘴唇笨拙啊!他要用美麗的文字來彌補他的過失:“寧萱,今天你說以後要來投奔我,來當我的‘秘書’,我的內心欣喜若狂,卻不敢‘放肆’地回答你。因為我弄不清楚,那是你‘蓄意’說出來的話,還是隨口開的一個玩笑。那時,我真該大膽地回答你啊。分別時,想說的很多話還是沒有說。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假如我建議你到北京來,你會考慮嗎?會,還是不會?我希望能夠早日聽到你的答案。”
正如余杰所料,寧萱回去一看到“北京大學”的信封已經躺在她的辦公桌上,心裡立即有了一陣轟然的狂喜,讀完信,她鄭重地給余杰回了一封信:“對我來說,生活本身的質量,比生活在什麼地方更重要。我可以生活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但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身邊有一個真愛一輩子的人。你是不是一個能夠讓我信賴並摯愛一輩子的人?”
收到信的余杰立即回信,他引用馬克?吐溫在《亞當與夏娃》中的一句話:你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的伊甸園。還有比這更令人心動的愛情表白麼? 我真想你在我的身邊, 與我一起分享此刻的欣喜與惆悵。
愛情植物終於到了開花時節。2000年“五一”勞動節,寧萱決定利用假期來北京看望余杰。她把好消息寫信告訴了余杰:“我要嘗試一下做稻香園''女主人''的味道。如果我喜歡上了,我就不走了。”
對余杰來說,真的沒什麼比這更令他激動的了。5月1日一早,他就起床打掃衛生,還特意去商場買來了她喜歡的藍色枕套。然後,他提前三個小時來到首都機場迎接他的愛人。當寧萱背著行李包走出關口時,他忽然想起從一本書中讀到過的一句話:“她那時候是一個瘦的眼睛漆黑明亮的女孩,拎了一個旅行箱來投奔她的愛情和未來。”--她也是的。他們幾乎是不約而同地發現了對方,那一瞬間,雖然身邊有無數高聲交談、握手寒暄的人,但他們卻仿佛感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他們兩個人,他們仿佛是在燦爛的百花中徑直向對方走去--直到緊緊擁抱在一起。寧萱的頭髮已經長長了許多,第一次見面時余杰無意中說過如果她留長髮一定更好看。無疑,她的頭髮是為他而留,他的心中不由一暖。
回家的路上,他在她的耳邊低語:“我住的地方‘稻香園’讓我想起了《聖經》中的一個地名,叫香糙山。那是一個像伊甸園一樣,充滿著純真、幸福、罪孽與苦難的地方。‘香糙山’上有香糙,有羊群,還有牧羊人,因此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山羊山。''‘稻香園’就是我們的山羊山,我們的香糙山。你說是嗎?”“哦--是的,是的。”她熱切地回答著,她的頭靠在他的肩上,“的士”在高速路上疾馳,奔向他們的靈魂家園--“香糙山”。
走得最快的都是最美的時光,短短的七天假期很快過去,寧萱要回去了。余杰依依不捨地送她去機場,依依不捨地盯著她的眼睛問:“什麼時候再來呢?什麼時候來了不再離開?”寧萱說如果你需要,我這次回去就辭職。余杰嘆口氣說:“我的要求是不是太自私了?我是個窮書生,除了書和寫作一無是處。而你,如果拋棄一切來投奔我,是不是太虧了?”寧萱回答他:“沒有什麼比堅貞的愛情更珍貴,只要你需要,我會隨時來到你身邊!”目送寧萱飛走,余杰的心又飄忽在思念的天空。
寧萱走後不久,余杰和同學們舉行了畢業典禮。4年的本科、3年的研究生,在北大的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余杰突然感到有點兒捨不得。余杰跟幾個同學身著長袖飄飄的碩士服,在校園裡拍照,有的畢業生全家都來了,還有一個同學,將他的妻子也帶來了。那一刻,余杰是多麼強烈地想念南方的寧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