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熏籠一側是一鼎三足獸形香爐,雲煙冉冉,檀香四溢。

  長歌以前在景仁宮當差時,也跟著魏千珩來過慈寧宮請安,但那時她只能在大門外守著,沒資格進殿,更別說踏足暖閣。

  今日頭回進到這裡,只感覺威嚴壓頂,直讓她透不過氣來。

  她進門飛快一瞥,只見玉鑲百寶四君子屏風後面的暖榻上隱隱坐著兩個人,她不敢細看,上前兩步隔著屏風朝著暖榻方向跪下嗑頭,恭敬道:「奴婢拜見太后,太后萬福金安!」

  屏風後面的人久久沒有出聲,連著一屋子伺候宮女嬤嬤們也不發出一點聲音,頓時,滿屋子寂靜,威嚴的氣壓更是嚇人。

  長歌埋首跪在地上不敢抬頭,身子緊繃,額頭的冷汗一滴滴的掉在地毯上。

  許久,屏風後面傳出一道威沉的聲音,「你就是前太子休出王府的那個細作宮女?」

  長歌回道:「回稟太后,正是奴婢。」

  她話音剛落,就傳來了一聲輕嗤聲,卻不像是太后的聲音,是年輕的女子聲音。

  太后又道:「當年傳言你被休出王府後,喝下毒藥自盡謝罪,怎麼如今又在這裡?聽說你還為前太子生下了一子一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長歌沒有隱瞞,道:「奴婢年少時認識江湖上一名神醫,是他救下奴婢一命。」

  太后卻不是真的好奇她這些年的過往,最關心的乃是她與端王之間的糾葛,不由冷下聲音叱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既讓神醫救下你,你為何不好好珍惜重活的機會,又要重蹈覆轍,不乾不淨的與那端王糾葛起來——你難道竟是忘記,六年前因為你,兄弟反目,手足相殘的禍事了嗎?」

  長歌神情一凜,終是明白過來太后召見自己的目的了。

  竟是為了端王!!

  只是,她重回京城後,尚未與端王正面說過一句話,這樣的無風起浪又是從何而起?

  不等她開口回話,屏風突然被撤開,眼前一下敞開,一個身著蜜合色蝶戲水仙冬裙的女子出現在她面前,杏眸憤恨的盯著她,眉頭緊蹙,看她的形容里,全是嫌惡。

  女子面容妍麗,卻也難掩嬌寵之色,長歌腦子裡急轉,大致已猜到她是誰,也恍悟明白過來,帕子之事和今日的禍事是怎麼引起的了。

  但若是為了她與端王之間的誤會,她倒放心不怕了。

  她恭敬的朝著露出真容的太后拜下,鄭重道:「太后明鑑,六年前奴婢與端王是主僕關係,但六年後我與端王殿下再無關聯。再者,奴婢早已是太子的人,為太子生下兒女。太后萬不可因聽信一些不實之言,污沒奴婢名聲是小,萬不可污了端王殿下的名聲……」

  不等太后開口,一直盯著長歌看的楊書瑤冷哼道:「可如今太子不在了,你寂寞難耐啊,難免你不對端王再起邪心。像你這樣的禍水,說的話豈能相信!?」

  長歌實在想不到堂堂相府千金,一個未出閣的貴女,能做出下午那樣的誆騙之事,又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不由涼涼道:「楊姑娘不相信我,也應該相信端王殿下的。下午那條帕子,楊姑娘實在不應該讓人送到我的手裡來,萬一端王回來尋那帕子,姑娘要如何交差?」

  長歌不知道今日下午之事,太后是否知情,但既然都已說開,她肯定不會隱瞞,與其讓楊書瑤潑污水,不如暢開了說。

  「你……」

  楊書瑤沒想到一眼就被她識穿了,氣恨得拿手指指著她,卻又說理虧說不出話來。

  太后冷然道:「什麼帕子,到底怎麼回事?」

  長歌一五一十的將收到端王帕子一事說了出來。

  太后眸光一沉,正要開口,那楊書瑤卻甩著衣袖重回太后身邊坐了,拉著她的胳膊撒嬌道:「太后,孫兒只是想試一試她……可您看看她猖狂的樣子,完全是油鹽不進,還沾沾自喜呢……」

  長歌默然,這個楊家姑娘真是厲害不知恥,自己猖狂不尊,還當面污衊人,相府真是教出了好千金!

  她想看看太后要怎麼說。

  太后拉楊書瑤坐下,伸出食指輕輕在她額頭上點了一下,嗔怪道:「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家管這些事做什麼,沒有壞了自己的名聲,一切自有哀家替你做主。」

  說罷,轉頭看向長歌,冷冷道:「你也休怪瑤兒會懷疑你與端王。確實是你的身份太過敏感了,就連哀家一見到你,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六年前的醜事,如此,端王卻是一輩子都甩不掉你這塊污痕!」

  聞言,長歌全身冰涼,卻是萬萬沒想到,太后這般不分清白的庇護著楊書瑤,也難怪她這般嬌縱跋扈,目中無人。

  然而太后接下來的話,更是出乎她的意料,將她怔住了。

  太后盯著她一字一句緩緩又道:「為免端王受你拖累,你不如出家去庵堂吧。只有如此,大家才會忘記當年的醜事,端王才能娶妻生子,過他應過的尊榮生活!」

  長歌不敢置信的看著太后,全身發涼,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楊書瑤卻滿意的笑了起來,對太后嬌笑道:「太后英明,這個主意卻是最好的。她本就是一個無名無份的女人,如今前太子薨了,她就應該去尼姑庵出家,為太子好好守寡!」

  太后見長歌沒有回聲,淡然道:「哀家都替你想好,你所出的兩個孩子交由太子妃撫養,這樣於兩個孩子也是好的,也不至於成了沒有名份的私生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