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他沉默片刻,說了個合情合理地理由:“她是沈家族人,當初被迫給老二做事已經是十分不願,你又嫁了我,夫妻俱為一體,對付我也就等於對付沈家,她當然不願意對付自家族人。”
這理由合理,古代宗族觀念十分之重,有的家族裡,族人和家人是一個意思。但出于于女人的直覺,她還是心有疑惑,皺眉不言語。
薛見放下筷子,伸手在她眉心一彈:“阿棗,你來餵我吃飯。”
阿棗回過神來,想到他當初冒充河神的事情,撇嘴道:“裝樣,你會拿左手寫字不會拿左手吃飯?”
她說歸說,正要給薛見餵飯,恰好此時布菜的婢女走進來,聞言忙道:“奴婢在怎麼敢勞動王妃?奴婢來給郡王布菜吧。”
兩人昨天一鬧彆扭,倒是讓許多魑魅魍魎覺著自己有了可趁之機,這侍女是她出嫁前幾月才買下的,相貌嬌俏,難怪有仗著顏色想邀寵的心思。
阿棗雖然知道解妾室通房以及想爬床的丫頭都是古代富貴人家的標配,但她瞧見這一幕還是騰騰冒火,‘啪’地一下把筷子撂在桌上:“不吃了。”
薛見瞧她吃醋的模樣實在可愛,瞧了會兒才讓人把那侍女拉下去,慢慢舀了一勺湯,眉眼一彎:“你不餵我,我餵你。”
阿棗氣鼓鼓地含住湯勺,一口把湯咽下,她又看他一隻手不方便,沒忍心讓他自己動手,舀了菜飯來一口口餵給他,還不忘問他:“殿下,我對你怎麼樣?”
薛見笑了笑:“阿棗真好。”
阿棗給他夸的有點臉紅,給他又餵了一塊清蒸的魚肉:“天熱了,傷口不容易好,你最近少吃辛辣的食物,沒事別出門了,就在屋裡呆著吧,我會讓人提早鎮上冰盆的。”
薛見緩緩點頭,一晚上的介懷散去不少、
阿棗給他餵完飯,見他要出去辦差,捧住他的臉:“殿下,我是你的妻子,不管有什麼事情,我希望你都能告訴我。”
薛見頓了下,頷首:“那是自然。”
一場爭端來的無影去的無蹤,可惜兩口子還沒過幾日清靜日子,皇上又下了道聖旨——在先天節前夕讓所有皇子和親王一起動身,他老人家又要去邙山祭拜祖先。
第122章
阿棗直覺覺著不大好,跟薛見道:“要不你稱病別去了吧?”
薛見把內侍打發走了,隨手彈了彈聖旨:“父皇還捎帶了口諭,說此次祭祖十分重要,只要腿沒斷,就得過去。”
阿棗嘆個沒完,他抬頭瞧著蟹殼青的天色:“事情...總要有一個結果。”
阿棗心裡一震,他沉吟道:“過幾日我就要動身,你就時常進宮去陪太后說話。”
她見薛見這樣說,定然是早有考量,看來對之後的事兒有所預料,她點了點頭:“好,你也小心點。”
跟朝堂風雲比,她前些日子糾結的只是小事了。
薛見一笑,阿棗讓下人幫著收拾行裝,過幾日親自送他出城祭祖。
等他走了之後日子反倒清閒下來,阿棗沒事就打點打點府里的瑣事,要麼就去看看太后或者探望李氏,頗有些風雨欲來的寧靜。
就這麼平平順順過了半個月,外面突然傳來消息——皇上在祭祖途中遇刺重傷,查出是胡羯聯合後周所為,皇上醒來之後勃然大怒,令幾個殿下去討伐胡羯,就連包括沈珏在內的幾個武將都被派去西南鎮守,而皇上則在原處養傷。
太后收到消息立刻傳了懿旨到郡王府,讓阿棗收拾東西進國寺住幾日,陪她禮佛祈福。這一連串的變故讓京中震動,阿棗卻出乎意料的平靜,鎮定地收拾東西進了國寺。
太后正在佛堂誦經,見到她就放下了手裡的經文,阿棗先給她請了安,忍不住問道:“太后,殿下他...”
太后起了身,拍著她的手道:“我已經命人把你住的地方收拾出來了,你先安心住在佛寺里,我跟你保證,沒多久你就能見著老四了。他做什麼事,你都不用擔心。”
阿棗不好意思地一笑:“兒臣知道殿下才智過人,只是他在戰場上,兒臣難免牽掛...”
太后聽的大為舒心,找媳婦聰明不聰明,會不會持家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裡得有自己的夫君,這樣日子才能長久,不然再聰明再有謀略也白搭,她就是因為這個才沒瞧上齊然的。
太后一笑,臉上的溝壑舒展開顯得年輕了不少,這麼一笑竟有種奇異的魅力:“沒事的,風雨再大,總會過去的。”
阿棗含笑點了點頭,心裡卻暗想,難怪太后當年能盛寵多年不倒,先帝有眼光啊。
太后帶著她到了前廳,卻見幾個后妃和淑妃也在——她是二殿下生母,身份非同小可。
淑妃也奇怪地看了她一眼,阿棗心裡一驚,薛見和二殿下上前打仗,太后卻把兩人的家眷都接進宮裡保護起來,這點實在是耐人尋味,太后肯定是認為有人要對她們不利,可兩人的身份都非同小可,誰能對她們不利的了呢?
她不用多家思索就想出了答案,皇上。
難道皇上擔心薛見和二殿下謀反,所以把兩人先派出京城,讓兩人當光杆司令,然後再挾持他倆的家眷?或者更有甚者,她們兩人只是其中的一步棋,皇上想利用她們,再加上武力鎮壓,軟硬兼施趁此機會奪了兩人手裡的權柄?這倒也不無可能。
這理由合理,古代宗族觀念十分之重,有的家族裡,族人和家人是一個意思。但出于于女人的直覺,她還是心有疑惑,皺眉不言語。
薛見放下筷子,伸手在她眉心一彈:“阿棗,你來餵我吃飯。”
阿棗回過神來,想到他當初冒充河神的事情,撇嘴道:“裝樣,你會拿左手寫字不會拿左手吃飯?”
她說歸說,正要給薛見餵飯,恰好此時布菜的婢女走進來,聞言忙道:“奴婢在怎麼敢勞動王妃?奴婢來給郡王布菜吧。”
兩人昨天一鬧彆扭,倒是讓許多魑魅魍魎覺著自己有了可趁之機,這侍女是她出嫁前幾月才買下的,相貌嬌俏,難怪有仗著顏色想邀寵的心思。
阿棗雖然知道解妾室通房以及想爬床的丫頭都是古代富貴人家的標配,但她瞧見這一幕還是騰騰冒火,‘啪’地一下把筷子撂在桌上:“不吃了。”
薛見瞧她吃醋的模樣實在可愛,瞧了會兒才讓人把那侍女拉下去,慢慢舀了一勺湯,眉眼一彎:“你不餵我,我餵你。”
阿棗氣鼓鼓地含住湯勺,一口把湯咽下,她又看他一隻手不方便,沒忍心讓他自己動手,舀了菜飯來一口口餵給他,還不忘問他:“殿下,我對你怎麼樣?”
薛見笑了笑:“阿棗真好。”
阿棗給他夸的有點臉紅,給他又餵了一塊清蒸的魚肉:“天熱了,傷口不容易好,你最近少吃辛辣的食物,沒事別出門了,就在屋裡呆著吧,我會讓人提早鎮上冰盆的。”
薛見緩緩點頭,一晚上的介懷散去不少、
阿棗給他餵完飯,見他要出去辦差,捧住他的臉:“殿下,我是你的妻子,不管有什麼事情,我希望你都能告訴我。”
薛見頓了下,頷首:“那是自然。”
一場爭端來的無影去的無蹤,可惜兩口子還沒過幾日清靜日子,皇上又下了道聖旨——在先天節前夕讓所有皇子和親王一起動身,他老人家又要去邙山祭拜祖先。
第122章
阿棗直覺覺著不大好,跟薛見道:“要不你稱病別去了吧?”
薛見把內侍打發走了,隨手彈了彈聖旨:“父皇還捎帶了口諭,說此次祭祖十分重要,只要腿沒斷,就得過去。”
阿棗嘆個沒完,他抬頭瞧著蟹殼青的天色:“事情...總要有一個結果。”
阿棗心裡一震,他沉吟道:“過幾日我就要動身,你就時常進宮去陪太后說話。”
她見薛見這樣說,定然是早有考量,看來對之後的事兒有所預料,她點了點頭:“好,你也小心點。”
跟朝堂風雲比,她前些日子糾結的只是小事了。
薛見一笑,阿棗讓下人幫著收拾行裝,過幾日親自送他出城祭祖。
等他走了之後日子反倒清閒下來,阿棗沒事就打點打點府里的瑣事,要麼就去看看太后或者探望李氏,頗有些風雨欲來的寧靜。
就這麼平平順順過了半個月,外面突然傳來消息——皇上在祭祖途中遇刺重傷,查出是胡羯聯合後周所為,皇上醒來之後勃然大怒,令幾個殿下去討伐胡羯,就連包括沈珏在內的幾個武將都被派去西南鎮守,而皇上則在原處養傷。
太后收到消息立刻傳了懿旨到郡王府,讓阿棗收拾東西進國寺住幾日,陪她禮佛祈福。這一連串的變故讓京中震動,阿棗卻出乎意料的平靜,鎮定地收拾東西進了國寺。
太后正在佛堂誦經,見到她就放下了手裡的經文,阿棗先給她請了安,忍不住問道:“太后,殿下他...”
太后起了身,拍著她的手道:“我已經命人把你住的地方收拾出來了,你先安心住在佛寺里,我跟你保證,沒多久你就能見著老四了。他做什麼事,你都不用擔心。”
阿棗不好意思地一笑:“兒臣知道殿下才智過人,只是他在戰場上,兒臣難免牽掛...”
太后聽的大為舒心,找媳婦聰明不聰明,會不會持家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裡得有自己的夫君,這樣日子才能長久,不然再聰明再有謀略也白搭,她就是因為這個才沒瞧上齊然的。
太后一笑,臉上的溝壑舒展開顯得年輕了不少,這麼一笑竟有種奇異的魅力:“沒事的,風雨再大,總會過去的。”
阿棗含笑點了點頭,心裡卻暗想,難怪太后當年能盛寵多年不倒,先帝有眼光啊。
太后帶著她到了前廳,卻見幾個后妃和淑妃也在——她是二殿下生母,身份非同小可。
淑妃也奇怪地看了她一眼,阿棗心裡一驚,薛見和二殿下上前打仗,太后卻把兩人的家眷都接進宮裡保護起來,這點實在是耐人尋味,太后肯定是認為有人要對她們不利,可兩人的身份都非同小可,誰能對她們不利的了呢?
她不用多家思索就想出了答案,皇上。
難道皇上擔心薛見和二殿下謀反,所以把兩人先派出京城,讓兩人當光杆司令,然後再挾持他倆的家眷?或者更有甚者,她們兩人只是其中的一步棋,皇上想利用她們,再加上武力鎮壓,軟硬兼施趁此機會奪了兩人手裡的權柄?這倒也不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