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昊知道嗎?”

  “應該是不知道的。”

  “不過話說回來了,你到底喜歡誰?這點很重要!”她馬上又接著說,“李昊對你這麼好。你不能傷害他!”

  實習

  1

  大四學年結束後,左星馬上進入了實習階段的學習。實習,是每個專業畢業生的必經之路。但是,醫學生的實習是屬於本科學習內容,由醫院統一安排,而且同樣學校要收取一年的學費,是沒有實習工資的。

  左星他們本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科醫生,所以內外婦兒傳都是實習階段的重要內容。每個同學都會發放一張實習表,上面標有實習科目和時間,而且每個科目一段時間一般只會安排一個實習同學。另外每個同學還會發放一本實習手冊,進入每個科室和出科都有主任簽字、蓋章,還有出科考核情況說明。

  左星實習的第一個科室是骨科。帶教老師是一個研究生師兄。骨科的研究生和進修醫生很多,實習同學不需要單獨管理病床,只是幫忙帶教老師。平時也就是完成入院病歷和出院病歷的書寫,跟著老師查房,喊家屬談話,貼化驗單等等。實習手冊寫著需要掌握基本操作如換藥、拆線、縫皮。左星從書上學習換藥和拆線的無菌操作步驟,再在病房裡實踐。帶教老師也會指導無菌操作需要注意的具體內容。

  骨科的學生很多,手術室是輪不到實習同學縫皮的。左星的第一針是在門診手術室,是帶教老師找到的機會。那個患者是手部外傷縫合。帶教老師仔細指導左星,縫合除了不留死腔,還要注意美觀。左星是第一次知道縫合間距、進針出針位置還有這麼多要求。

  實習的時候,“三基”都是需要掌握的,即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實習完骨科,左星就進入內科,有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等等。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有腹穿、胸穿、腰穿、骨穿。左星的研究生專業報考了神經病學方向,所以腰穿是必須要成功的臨床操作。

  腰椎穿刺術是神經科臨床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對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價值、簡便易行,操作也較為安全;但如適應症掌握不當,輕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員安全。

  接下來左星去婦產科實習。左星被安排在產科二病區,帶教老師是一個年輕的主治醫師,她還帶了一個本碩連讀的實習同學小清。左星和小清分別負責管理四張病床,早查房、測胎心音、手術、術後觀察等等。產科二病區都是孕期有異常情況、需要保胎或者剖腹產的准媽媽,比如妊高症、妊娠糖尿病、心臟病。有的准媽媽從一開始懷孕就需要臥床保胎,十月懷胎多不容易啊。有的准媽媽們剖腹產的時候聽見嬰兒的哭聲都流下了眼淚。母愛,是人類一個亘古不變的主題。

  媽媽太辛苦了!

  婦產科實習雖然很累,每天都要上手術、加班,但左星獲得了很多動手的機會。左星在一次次挨罵中逐漸掌握了消毒、拉鉤、打結、美容縫合。

  後來左星又轉入外科實習。還記得在神經外科實習的時候,有一次11點鐘,帶教老師有一台腦出血急診手術,要左星當三助。開顱手術真的是比較殘忍。標記好位置後,老師先用電轉在顱骨上打了幾個洞,然後穿過線鋸,雙手不斷地牽拉線鋸以鋸開顱骨。左星的任務就是不停用注射器沖水降溫。顱骨鋸開後灰白色的腦組織就暴露在視野中了……

  左星一陣頭暈,低血糖的毛病又來了!

  考核

  “救命啊——”

  傳達室的老大爺和巡邏保安聽到醫院的教學樓隱約傳來呼救聲,趕緊上樓查看。保安年輕力壯,三步並兩步就上到三樓。傳達室老大爺顫巍巍地跟著上來。這時候呼救聲更明顯了,“快來人那,救命啊——”

  保安和老大爺正要走進樓道里看個究竟。這時候,兩位老師走了出來,抱歉地笑笑,解釋道,這是畢業生參加考試,有一項操作是心肺復甦,第一條內容就是大聲呼救。有的同學考試過於認真,呼救聲音有點大。

  ……

  左星和同學們正在進行畢業前最後一項考試。這個考試在OSCE中心(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中心)完成,總共14站,14個小房間,每站5分鐘,時間一到,就會有鈴聲響起 ,同學們不管當下有沒有考完,必須馬上進入下一個房間。考試同學順時針轉換房間。如果哪一站提前考完,則背對著站著門口等候鈴聲響起。

  考試內容包括病史採集、體格檢查、技能操作、輔助檢查分析、信息檢索等內容。考具體有問診、聽診呼吸音、聽診心音、各個系統體格檢查、心肺復甦、分析檢驗單等等。

  左星考核心肺復甦的時候,是要對一個模型完成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現場心肺復甦術主要分為三個步驟:打開氣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一般稱為ABC步驟。A:患者的意識判斷和打開氣道;B:人工呼吸;C:人工循環。左星實習科目並沒有急診科和ICU(重症監護室),普通病房很少有搶救。左星的心肺復甦還是書本上學習,沒有實踐過。

  結果考試的時候總是不盡人意。監考老師是一位40多歲的紅頭髮女老師。剛開始左星以為是考核步驟、姿勢、頻率,但是老師考核非常具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