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都說人至察則無徒,可他雷厲果斷一意孤行,倒獲得了吏治清明的大好結果。
但好在他只對貪官壞人如此,對待那些老實本分不惹是生非的外人向來是不會多看一眼的。他對一切人和事都十分冷淡漠然,除了當初同他打天下的幾位將軍以及龍案上堆積著的事關國本朝綱的奏摺,似乎沒有能讓他真正放在心上的人和事。
燈花嗶啵一聲,縱然聲響極輕,但在空曠的大殿上仍顯得十分清楚突兀。恰此時又一陣寒風驟然捲入,順帶掀著龍案上的冊子呼呼啦啦翻了幾頁,他罔若未聞,甚至連投在摺子上的目光都沒有移動一下,孫內侍卻大驚失色,慌慌張張地去關窗。
直到手裡的摺子批閱完畢,他終於停下手裡的硃筆,探手去摸案角的茶杯,孫內侍見狀忙提起茶壺趕在他觸碰到杯壁之前倒滿一杯。升騰起的裊裊白煙帶出了怡人的茶香,伸手取來茶杯的時刻瞥眼望見孫內侍欲言又止的樣子,遂不冷不熱地問道:“何事?”
孫內侍不敢隱瞞,支支吾吾道:“姜貴妃在殿外從中午跪到現在,四五個時辰里滴水未進,方才天又開始下雪了,這天寒地凍的,要萬一貴妃娘娘的身子熬不住……”
他不為所動,似沒聽見一般,眼神冷寂如常,抬手又翻起一本奏摺。孫內侍不敢再多言,默默地退回身後去,在心底里悄悄嘆氣。
姜貴妃是當年朝廷重臣驃騎大將軍姜平川之女,又是當今撫遠將軍姜荊的妹妹,早在皇上起事之初就鞍前馬後不離不棄了。按理說,這份患難與共的真情最是珍貴,皇上功成之後理應愈發感恩善待與她才是,可誰知,三年來他從未召見過姜貴妃一次,若非是看在姜家父子的面子上,恐怕“貴妃”這個封號都不會給。
或許果真應了那句“狠其心方能成其事”的箴言,尤其是再遇到皇上這麼個玩轉江山霸業的人物,說來,那姜貴妃也是個可憐人。
孫內侍漫無目的地想著,時間在高燭逐漸遞減的過程中悄然流逝,龍椅上的人已將厚厚一摞摺子盡數處理完畢,起身向外走去。孫內侍知道皇上這是要回寢殿了,趕忙朝那殿角打瞌睡的小太監喊道:“起駕!掌燈!”
已是夜半之時,甫一出門就迎了滿身的寒氣,白雪紛揚而下,寬闊的宮苑已被鋪上了厚厚的一層白毯,映著路徑兩側的琉璃燈,間或折射出細微的、亮晶晶的光芒。
“又下雪了。”他望著眼前白茫茫的天地,似自言自語,微微仰頭,幾片雪花便借著風力落在臉上,頃刻間又消融,只餘一抹冰涼的濡濕。
大陳京畿天降大雪,不知現在大燕的月涼城是何天氣,也下雪了嗎?
孫內侍要將寬大柔軟的禦寒斗篷給他披上,卻被他抬手擋了,遂抬腳兀自走開。還未走動幾步,便突被人從地上抱住了腿腳,一時沒再邁開步。
他目不斜視,只是不悅地蹙眉,冷冷道:“放開。”
地上的人是從正午跪到子時的姜玉,冰天雪地寒冷徹骨,大雪覆蓋了她全身,此時已是氣息奄奄,勉力用著僅剩的力氣抱住了這個比風雪還冷漠無情的男人。
也是她此生唯一愛著、卻一眼都吝於施捨給她的男人。
“為何不願見我,你難道就這麼恨我,情願讓我老死深宮,也不願看我一眼麼?”她渾身冰涼,連現在緊抱著他的雙臂都是僵硬的,卻仍固執地不放手,“皇上,不要這麼對我,求求你,不要……”
姜玉早已哭幹了的眼睛再流不出半滴眼淚,連哭腔都顯得有氣無力。他望著白雪紛飛,面無表情道:“來人,將姜貴妃送回佩月宮。”
“不!不要!”姜玉撕心裂肺道,越發抱緊了他,“不要趕我走,這三年來,我被你禁足在佩月宮那個比冷宮還冷的地方,見你的次數不到三次。你知道等一個人等到絕望是什麼感覺嗎?比死還難受啊,你若恨我,為何不乾脆殺了我?為何還要讓我這麼痛苦地活著?……”
姜玉的哭訴字字泣血,在場之人無不慨嘆,偏他冷了眉目硬了心腸,突地喝道:“孫義!沒聽到朕的命令麼?即刻送姜貴妃回佩月宮,沒有朕的聖旨,若是姜貴妃出佩月宮一步,朕摘了你們的腦袋!”
孫內侍嚇得身心一個咯噔,忙領了旨意:“奴才遵旨!”遂並了幾個宮人七手八腳地要將姜玉拉開。
“你們誰敢?不要碰我!”姜玉拼命掙扎,仍抵不過眾人的力量,只能被拖著愈走愈遠,而她大喊著,“三年了,你還是忘不了蕭卿羽,只可惜無論你怎麼愛她,怎麼思念她,她都不會跟你在一起了,永遠不會!周漢旗,你是天底下最可憐、最可笑、最可悲的人……”
悽厲的哭喊響徹宮苑,也重重叩擊在他心上。原以為這三年來他已在近乎瘋狂的忙碌和刻意的迴避中,將一顆心磨得堅硬冰冷,但忽然聽到關於她的話,心臟的位置竟還是無法遏制地痛了一下。
(二)
他從未忘記過她。也……忘不掉她。
那些曾有她陪伴的歲月,從前是一顆放在口中的糖,幸福而甜蜜,如今卻成了一根深深扎在心口的刺,因時間太久而與血肉融為一體。因為無從拔起,那種尖銳的隱痛便藏身於每一次呼吸里,時不時就刺他一下,那些掩埋的紛繁往事便鐵馬冰河接踵而至。
他第一次見她時,她才七歲。那日他遠歸,一眼望見籬笆小院裡多了個瘦弱的小身影,許是她也感覺到有人來,便下意識地往大師父身邊偎了偎,怯生生地抬頭望著他,一雙明淨的大眼睛甚是清澈通亮,卻是充滿了惶恐和不安。
看這情形,不用想也知道,大師父又給他撿了個師妹回來。當年在路邊見到被遺棄的白露時,就不顧二師父的堅決反對,執意抱回來養著,如今怕又是路見不平同情心泛濫了。
果然,大師父遙遙朝他招手,樂呵呵道:“周顧,為師又給你收了個師妹,快過來見禮。”
他只好走過去,也不知道說什麼,便只是朝她一笑。因惦記著正經事,同大師父匯報並商議完畢已是半天時間,待起身時不慎掉落了揣在袖間的短刀,他俯身去撿,卻有一雙小手比他更快,仍是怯生生的模樣,但顯然並不怕他,捧著短刀遞過來:“師兄,給你。”
一聲“師兄”喊得他面上一怔,心頭一軟,少年老成見多了大世面大人物的他,在那一刻竟心生一絲侷促來。那是第一次有人喊他為“師兄”。縱然有白露在前,但白露那個野猴兒性子,瘋癲叛逆的很,從來都是跟著師父們“周顧周顧”地喊,不知“師兄”為何物。
那時她的一聲“師兄”,喊得溫溫軟軟,卻又自自然然,短迅的愣怔之後,他趕忙接過刀來,順勢拿在手裡比劃了一下,笑道:“我舞刀給你看好不好?”
她歡喜不已,大大的眼睛彎成了一對兒好看的月牙兒:“好啊!”
那把短刀曾是父皇贈予母后的定情信物——命運的詭譎與奇妙永遠令人猜不到,多年以後他也將這把短刀贈予了她。
但好在他只對貪官壞人如此,對待那些老實本分不惹是生非的外人向來是不會多看一眼的。他對一切人和事都十分冷淡漠然,除了當初同他打天下的幾位將軍以及龍案上堆積著的事關國本朝綱的奏摺,似乎沒有能讓他真正放在心上的人和事。
燈花嗶啵一聲,縱然聲響極輕,但在空曠的大殿上仍顯得十分清楚突兀。恰此時又一陣寒風驟然捲入,順帶掀著龍案上的冊子呼呼啦啦翻了幾頁,他罔若未聞,甚至連投在摺子上的目光都沒有移動一下,孫內侍卻大驚失色,慌慌張張地去關窗。
直到手裡的摺子批閱完畢,他終於停下手裡的硃筆,探手去摸案角的茶杯,孫內侍見狀忙提起茶壺趕在他觸碰到杯壁之前倒滿一杯。升騰起的裊裊白煙帶出了怡人的茶香,伸手取來茶杯的時刻瞥眼望見孫內侍欲言又止的樣子,遂不冷不熱地問道:“何事?”
孫內侍不敢隱瞞,支支吾吾道:“姜貴妃在殿外從中午跪到現在,四五個時辰里滴水未進,方才天又開始下雪了,這天寒地凍的,要萬一貴妃娘娘的身子熬不住……”
他不為所動,似沒聽見一般,眼神冷寂如常,抬手又翻起一本奏摺。孫內侍不敢再多言,默默地退回身後去,在心底里悄悄嘆氣。
姜貴妃是當年朝廷重臣驃騎大將軍姜平川之女,又是當今撫遠將軍姜荊的妹妹,早在皇上起事之初就鞍前馬後不離不棄了。按理說,這份患難與共的真情最是珍貴,皇上功成之後理應愈發感恩善待與她才是,可誰知,三年來他從未召見過姜貴妃一次,若非是看在姜家父子的面子上,恐怕“貴妃”這個封號都不會給。
或許果真應了那句“狠其心方能成其事”的箴言,尤其是再遇到皇上這麼個玩轉江山霸業的人物,說來,那姜貴妃也是個可憐人。
孫內侍漫無目的地想著,時間在高燭逐漸遞減的過程中悄然流逝,龍椅上的人已將厚厚一摞摺子盡數處理完畢,起身向外走去。孫內侍知道皇上這是要回寢殿了,趕忙朝那殿角打瞌睡的小太監喊道:“起駕!掌燈!”
已是夜半之時,甫一出門就迎了滿身的寒氣,白雪紛揚而下,寬闊的宮苑已被鋪上了厚厚的一層白毯,映著路徑兩側的琉璃燈,間或折射出細微的、亮晶晶的光芒。
“又下雪了。”他望著眼前白茫茫的天地,似自言自語,微微仰頭,幾片雪花便借著風力落在臉上,頃刻間又消融,只餘一抹冰涼的濡濕。
大陳京畿天降大雪,不知現在大燕的月涼城是何天氣,也下雪了嗎?
孫內侍要將寬大柔軟的禦寒斗篷給他披上,卻被他抬手擋了,遂抬腳兀自走開。還未走動幾步,便突被人從地上抱住了腿腳,一時沒再邁開步。
他目不斜視,只是不悅地蹙眉,冷冷道:“放開。”
地上的人是從正午跪到子時的姜玉,冰天雪地寒冷徹骨,大雪覆蓋了她全身,此時已是氣息奄奄,勉力用著僅剩的力氣抱住了這個比風雪還冷漠無情的男人。
也是她此生唯一愛著、卻一眼都吝於施捨給她的男人。
“為何不願見我,你難道就這麼恨我,情願讓我老死深宮,也不願看我一眼麼?”她渾身冰涼,連現在緊抱著他的雙臂都是僵硬的,卻仍固執地不放手,“皇上,不要這麼對我,求求你,不要……”
姜玉早已哭幹了的眼睛再流不出半滴眼淚,連哭腔都顯得有氣無力。他望著白雪紛飛,面無表情道:“來人,將姜貴妃送回佩月宮。”
“不!不要!”姜玉撕心裂肺道,越發抱緊了他,“不要趕我走,這三年來,我被你禁足在佩月宮那個比冷宮還冷的地方,見你的次數不到三次。你知道等一個人等到絕望是什麼感覺嗎?比死還難受啊,你若恨我,為何不乾脆殺了我?為何還要讓我這麼痛苦地活著?……”
姜玉的哭訴字字泣血,在場之人無不慨嘆,偏他冷了眉目硬了心腸,突地喝道:“孫義!沒聽到朕的命令麼?即刻送姜貴妃回佩月宮,沒有朕的聖旨,若是姜貴妃出佩月宮一步,朕摘了你們的腦袋!”
孫內侍嚇得身心一個咯噔,忙領了旨意:“奴才遵旨!”遂並了幾個宮人七手八腳地要將姜玉拉開。
“你們誰敢?不要碰我!”姜玉拼命掙扎,仍抵不過眾人的力量,只能被拖著愈走愈遠,而她大喊著,“三年了,你還是忘不了蕭卿羽,只可惜無論你怎麼愛她,怎麼思念她,她都不會跟你在一起了,永遠不會!周漢旗,你是天底下最可憐、最可笑、最可悲的人……”
悽厲的哭喊響徹宮苑,也重重叩擊在他心上。原以為這三年來他已在近乎瘋狂的忙碌和刻意的迴避中,將一顆心磨得堅硬冰冷,但忽然聽到關於她的話,心臟的位置竟還是無法遏制地痛了一下。
(二)
他從未忘記過她。也……忘不掉她。
那些曾有她陪伴的歲月,從前是一顆放在口中的糖,幸福而甜蜜,如今卻成了一根深深扎在心口的刺,因時間太久而與血肉融為一體。因為無從拔起,那種尖銳的隱痛便藏身於每一次呼吸里,時不時就刺他一下,那些掩埋的紛繁往事便鐵馬冰河接踵而至。
他第一次見她時,她才七歲。那日他遠歸,一眼望見籬笆小院裡多了個瘦弱的小身影,許是她也感覺到有人來,便下意識地往大師父身邊偎了偎,怯生生地抬頭望著他,一雙明淨的大眼睛甚是清澈通亮,卻是充滿了惶恐和不安。
看這情形,不用想也知道,大師父又給他撿了個師妹回來。當年在路邊見到被遺棄的白露時,就不顧二師父的堅決反對,執意抱回來養著,如今怕又是路見不平同情心泛濫了。
果然,大師父遙遙朝他招手,樂呵呵道:“周顧,為師又給你收了個師妹,快過來見禮。”
他只好走過去,也不知道說什麼,便只是朝她一笑。因惦記著正經事,同大師父匯報並商議完畢已是半天時間,待起身時不慎掉落了揣在袖間的短刀,他俯身去撿,卻有一雙小手比他更快,仍是怯生生的模樣,但顯然並不怕他,捧著短刀遞過來:“師兄,給你。”
一聲“師兄”喊得他面上一怔,心頭一軟,少年老成見多了大世面大人物的他,在那一刻竟心生一絲侷促來。那是第一次有人喊他為“師兄”。縱然有白露在前,但白露那個野猴兒性子,瘋癲叛逆的很,從來都是跟著師父們“周顧周顧”地喊,不知“師兄”為何物。
那時她的一聲“師兄”,喊得溫溫軟軟,卻又自自然然,短迅的愣怔之後,他趕忙接過刀來,順勢拿在手裡比劃了一下,笑道:“我舞刀給你看好不好?”
她歡喜不已,大大的眼睛彎成了一對兒好看的月牙兒:“好啊!”
那把短刀曾是父皇贈予母后的定情信物——命運的詭譎與奇妙永遠令人猜不到,多年以後他也將這把短刀贈予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