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語氣中的諷刺意味太濃,陳留郡吏張了張嘴,到底說不出話來了。

  劉秀舒展開劍眉來,隨手把手中的信甩出去,站起身來慢慢踱步到陳留郡吏身前。

  陳留郡吏心虛之極,哪敢與天子對視?更深恐天子問出更尖銳刁難的問題來。

  他雙手觸地,頭貼手上,連天子的赤舄都看不見。

  然而,哪怕他把自己填進地洞裡,該來的還是要來。

  劉秀直接跳過了信的來源問題,回到了真正值得注意的關鍵點上。

  “為什麼河南和南陽就不能度田呢?”

  沒有人回答他。

  他頓了頓,把氣氛繃到最緊張時慢慢坐回了案前,“因為河南多近臣,南陽多近親。

  他們的僭越是普遍性的,普遍到哪怕張湯再世也不敢得罪如此龐大的利益集團,何況是你小小一個陳留郡吏。

  是嗎?”

  他的疑問是對陳留郡吏發出的,可陳留郡吏不敢答。

  他只能沉默,咬緊牙關戰戰兢兢地沉默。

  劉秀很快就失去了耐性,他揮了揮手:“虎賁將!”

  殿外立時響起一連聲宏亮的應答聲。

  很快,三五個渾身披掛的武將踱步進殿中,按住腰間劍柄微彎著腰等待著吩咐。

  劉秀看也沒看陳留郡吏,語氣淡然:“帶下去吧,什麼時候張口說話了再來回朕。”

  殿中群臣響起輕微的譁然聲。

  但純粹的武臣永遠比讀來一肚子孔孟之道的儒臣可愛,他們不會計較陛下這麼做對不對,他們只會忠誠地貫徹執行陛下的詔令。

  陳留郡吏被拖下去沒有半個時辰便熬不住了——在沒有止境的痛苦折磨前,許多人的骨氣脆弱的好笑。

  他被虎賁將提上殿後,癱在地上承認了劉秀的猜想。

  而後,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他該如何面對河南和南陽的責問?

  若是陛下一開始問,他就承認了,陛下或許還會周全他。

  陳留郡吏的情緒已經不在天子的思考範圍之內了,他站起身來環顧群臣。

  “看來,在朕以為的天下之外還有一個小天下,高高在上的小天下!

  就連朕的官吏都不敢依法去查問這個小天下的一切!

  更可笑的是,這個小天下的組成成員是朕身邊的重臣!是宗室成員!”

  丰神俊朗的天子英武堅毅的臉龐上陰霾密布,話鋒凌厲到讓人招架不住。

  群臣再也無法神遊太虛,置身事外,紛紛納頭拜下,口稱惶恐。

  劉秀不耐煩再和這群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攪和,連連擺手將他們趕出去後,令趙昌海召三公進宮。

  這一天,註定無比漫長。

  趙昌海在三公進宮後合上來殿門,叫來徒弟錢德子看著。

  “誰來都不許進去,我去少府一趟。”

  趙昌海時常在陛下和朝臣談話時去少府一趟,盯盯晚膳的菜色。

  對陛下來說,晚膳是一天的重中之重。

  可今天——

  陛下之前雖然也發過火,但也只到砸東西的程度。

  什麼時候叫虎賁將當庭把官吏拖下去過?

  錢德子很有些害怕,聞言有些怯怯地:“師傅,可要是陛下找您呢?”

  這孩子。

  可真是忠厚有餘,機靈不足

  趙昌海搖了搖頭,暗自感嘆道。

  他拍了拍錢德子的肩膀:“放心吧,你只要守在殿門口就行了,陛下絕不會想起我來的。”

  錢德子只能眼睜睜望著師傅疾步而去,他忐忑不安地守在殿門口,暗自祈願陛下和三公都不要想起叫人來。

  好在直到趙昌海回來,殿裡也沒有傳來傳召的聲音。

  錢德子長出了一口氣,望向師傅的目光里滿是好奇:“您怎麼能這麼肯定呢?”

  趙昌海笑了笑,沒有為他解惑的意思:“只可意會,不可言轉。

  傻孩子,慢慢學著吧。

  自己琢磨出來的才是真東西。”

  錢德子點了點頭,果不再追問。

  蟬鳴悠悠中,天藍如海。

  趙昌海垂下眸來,忽地低聲感慨道:“這次只怕真要死些人了。”

  錢德子沒聽清:“師傅,您說什麼?“

  趙昌海揚起頭來,“沒什麼,我說誰把陛下當傻子,誰就會受到慘痛的教訓。”

  錢德子噢了一聲,一臉這麼簡單的事您還感概?

  趙昌海抬起手打他:“滾走,滾走,礙我的眼。”

  等錢德子走後,他又忍不住笑:“是啊,就是這麼淺顯的道理。

  可真就有很多人不懂。”

  ……

  “臣以為當嚴查,絕不可縱容此股歪風邪氣。”大司徒歐陽歙正色道。

  三公皆連表態後,劉秀的怒火終於被壓下去了不少。

  “既如此,朕身邊的派謁者近侍即日就要起身出發,去考察核實,奏明jian狀。

  二千石以上官吏的土地,朕都要查。

  朕倒要看看,這天下究竟還姓不姓劉!”

  說到尾聲,他眉沉如水,語氣中透露出來的決心讓歐陽歙心神一顫。

  陛下雖是高祖的直系後人,但歐陽歙一直都覺得陛下和高祖沒有什麼肖像之處。

  可這一瞬間,他真覺得宗廟上那張高祖畫像和陛下合二為一,交疊融合在一處了。

  他深吸了一口氣,收緊心神,不讓自己流露出多餘的情緒來。

  等終於乘車出宮後,他第一句話就是問幕僚:“確定萬無一失?沒有留下什麼把柄嗎?”

  幕僚自然知道近段時間的度田風波,但他仍然認為歐陽歙多慮了。

  “陛下剛剛立國,如何能對抗龐大的巨富重臣集團?

  即便是遣吏去查問,又有人敢真動您嗎?”

  歐陽歙也意識到自己過於緊張了,他笑了笑,神色舒緩了些。

  然而,這世間永遠不缺拿命來博上位的人。

  昔日,主父偃半生受盡冷嘲熱諷,等終於引起武帝注意後,立時就下定了以卵擊石的決定。

  他上推恩令,他查糾諸侯王的罪行。

  他不怕死,只怕死前什麼都沒有得到過。

  很顯然,劉秀身邊也有這樣的人。

  犯罪的人越是位高權重,越是讓他們興奮不已。

  因為,這意味著豐厚的回報!

  劉秀身邊的近臣到達各地後,拒絕一切賄賂和說清。

  本著這樣的鐵血無情,近臣們很快便發現了度田過程中的諸多問題。

  地方官吏在執行度田詔令時,多不平均,或優饒豪右,侵刻羸弱,已經失去了度田的最初目的。

  特別是陛下指示必須格外重視的河南、南陽兩地,田宅逾制更甚。

  最叫人意外且興奮的是,他們還揪出了大司徒歐陽歙來。

  歐陽歙在汝南郡長任內,竟然測量田畝作弊,貪污千餘萬錢。

  證據一拿到手後,哪怕是一心要摸出大魚的近臣們也為之愕然了半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