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一開始以為是個寓言故事,沒想到是個推理故事。”

  “哈哈,假如我現在是在寫一個故事的話,您可能不需要太注意細節,畢竟稿費是個字數掛鉤的,但是我是在告訴您一個故事,所有情節都必須為故事本身服務 ,沒有一個細節是累贅的。況且,少女能逃去哪裡呢?在那個巫女審判的年代,鄰村的人都認識她了啊,都知道她是巫女,她得逃多遠呢?她能逃得了那麼遠嗎?”

  “人的求生意志還是很頑強的,去到大一些的城市,隱姓埋名或許能好好生活,世界上還是有好人的。”

  “……‘好’是什麼呢?”

  “什麼?”

  “我是說,關於‘好’的定義,‘好’和‘壞’這兩種定義本身就需要條件限制吧,中國古話不是說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嗎?我們作為現代人,無神論者來定義這個故事裡這些有神論的人,和那個時代的‘好’和‘壞’顯然不合適吧。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現在我們提倡保護地球,說不定幾百年後,保護地球就是錯誤的了,得反對。”

  “照你這麼說,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好’的事情了。”

  “也沒有‘壞’的事。”

  “所以你覺得那些村民們,他們做得是‘對’的嗎?”

  “你是說那些迫害少女的人嗎?我都用了迫害這個詞了,您能看出我的立場了吧,按照當時的法律,他們也沒犯法啊?不是嗎?道德上……道德不就是一種權力意志的體現嗎?這些村民是權力的代表,定義村民的‘好’‘壞’‘對’‘錯’的就只有他們自己啊,一切自然是他們說了算,他們自然是‘好’的,是‘對’的。”

  “這個故事是在致敬聖女貞德的故事嗎?”

  “聖女貞德是教派遊戲的犧牲品。”

  “這個少女難道不是嗎?”

  “這個少女只是神權和人權的犧牲品。這難道不是為什麼今時今日幾乎每個國家都不希望宗教超越國家之上嗎?就算真的有神,神總被人歪曲,神至上,荒謬,人至上,自大。您信教嗎?”

  “我不相信這些。”

  “為什麼呢?”

  “就像你說的,神會被人歪曲。”

  “但是你還是可以信神的啊,只要不要去聽信那些神父的醉話就行了。”

  “你信?”

  “我媽媽信佛,我不信上帝,但是我相信有神,冥冥之中的一股力量,以太,或者可以這麼說,我也相信宇宙在膨脹,銀河系源自一場爆炸。”

  “有點信仰不是壞事。”

  “信仰本身,信仰這個概念是沒有錯的。”

  “哦?”

  “沒有什麼概念是‘壞’的,難道不是嗎?”

  “奴隸制度,封建制度,你能說它們‘好’嗎?”

  “這些制度創建的初衷難道不是為了更好的秩序,為了社會更好的發展嗎?您也覺得發展是沒錯的,對吧,儘管不知道我們要發展到哪兒去。是概念在執行中的失控導致這個概念變質了,不,不應該說是概念變質了……奧修在創建奧修教的時候,他提出的概念是全世界的人類都處在一種蒙昧的狀態,需要清醒過來,他還提出世上要有一種新的人類,不分國籍,沒有種族的界限,這不就是地球村,不就是反對一切歧視的概念嗎?但是他在執行的過程中,培養沙門氏菌,企圖殺人,縱火,偷稅逃稅。麻原彰晃主張來自美國的一切都是糖衣炮彈,日本社會需要從美國的這張迷魂計中清醒過來,這個概念難道有錯嗎?”

  “邪教之所以是邪教那就是因為他們用好的概念包裝自己,但是在私底下卻根本不干正經事,奧修提倡的新人類,他們依賴毒品,聚眾淫亂,奧修本人也有濫用藥物的嫌疑,麻原彰晃更別提了,一個奧修的模仿者,不過是為了斂財罷了。”

  “滑稽的是奧修這個名字是在奧修被逐出美國之後取的一個日本名字,意味著大師。您這麼看著我讓我心裡有點毛毛的,您別誤會啊,我不支持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他們都是異端,他們絕對應該被剷除。我甚至覺得任何主義,任何概念都是‘錯’的,都是可以挑出毛病來的,根本沒有完美的制度,完美的守則。

  “還是回到之前說的那個故事吧,在那些村民看來,他們是絕對沒有錯的,至於對少女的侵犯,更追究不到他們頭上了,誰看到美的,脆弱的東西,誰不想去碰一碰,摸一摸,美,誰不想去感受?脆弱,誰不想去擊潰,別人的痛苦就是能帶給人更多的快樂,不然喜劇為什麼這麼流行?再說了,這個女孩子,她不拒絕啊,說不定她還很享受,那些人一定是這麼想的吧。”

  “那個守門人……”

  “他的死您認為是因為什麼呢?”

  “他是這個故事裡唯一一個善良的人。”

  “善良嗎?”

  “或者說還有一點底線。”

  “您認為他死於內心的自責嗎?”

  “他意識到了別人的錯誤,或者說,自己的不作為。”

  “但是他一個人並不能改變什麼,如果他能這麼想的話,他一定能過得比較快活。”

  “是的,有時候一個人並不能做成什麼,但是他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會對他人產生什麼影響,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新聞上看到過這個故事……”

  “什麼故事?”

  “也就發生在前幾年吧,有位趙先生,一次出差回家,發現老婆和十歲大的女兒死在了家裡,屍體都臭了,家裡值錢的東西也都不見了,他剛想報警,警察就聯繫上了他,一個十四歲的男孩兒去派出所自首,坦白了自己入室搶劫,失手殺人,但是他只承認殺了趙先生的老婆,至於趙先生的女兒,他不清楚,他說女孩兒可能是自己摔死的,法醫的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但是趙先生不相信,他懷疑女兒是被這個男孩兒推倒摔死的。總之,因為兇手未成年,且是自首,判了十年,坐了六年牢就出來了,趙先生呢因為這場家庭悲劇,自殺了。

  “趙先生的一個朋友找到了那個兇手,殺了他。很多人從這個朋友身上感受到了久違地正義感。”

  “這個故事,我不覺得這個故事會有什麼好的影響。”

  “我也不覺得,但是起碼讓人感覺到人還是可以做出些反抗。復仇讓人變得輕鬆是很好理解的,不過人類,最重要,與動物區別最大的一點是懂得寬恕。一個殺了很多人的連環殺手,在法庭上,面對被害人的一名家屬,當那名父親說出,我決定寬恕你的時候,犯人哭了出來。”

  “可能是為了減刑的表演。”

  “你有信仰,但是不相信寬恕這件事。”

  “您覺得寬恕是人類最大的美德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