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
阿竹也知道,就說:“針線房還要給白老爺子師徒二人備,阿樹的我就去外面做的吧,家裡的針線班子哪裡忙得過來。這又是快到趕換季衣服的時候了,府里一堆的針線活兒要做呢。”
丑姑沉吟了片刻,說:“你倒是提醒我了。不止這幾個人要備,同去侍候的僕婦也一樣要備的啊。光靠我們府上的針線班子還真是忙不過來。我去和周家,吳家說聲,讓他們抽兩個針線上的人過來幫忙。”這樣總比去外面做要方便的多,而且不和這兩家說聲,他們還會生氣,覺得丑姑把他們當外人了。
說著,丑姑就打發了兩拔人出了門。
果然,這兩拔人回來時,都直接帶了人回來了。周府人多,針線班上的人也多些,周夫人就安排了四個人過來。吳家人口少,熊氏就只安排了三個人過來了,其中有個叫五兒的還是她的貼身侍候人,專門給她縫製衣服的。
丑姑見到她,還吃了一驚,說:“怎的把你也打發過來了。”
五兒連忙答:“我們太太說了,針線班上的人少,怕您這邊忙不過,就讓奴婢也過來幫幾天。”
“哎喲,那我可就不客氣了。回頭,我再去謝她。”丑姑笑道。
五兒連忙說:“瞧您說的,我們太太就說平時沒機會給你做點什麼,這點小事情也算不了什麼。怎的還要您謝呢。”
“瞧,這張嘴,真會說。果然是舅太太身邊的人,就是伶俐呢。”丑姑身邊的周媽媽就打趣起來了。
幾個說了陣子閒話,周媽媽就帶人過去針線房那邊忙活起來了。
第二天,熊氏和周夫人也都過來了,兩人都得了信,肯定是要過來問問具體情況的。兩人還得帶了些好皮毛過來,都是做冬衣和被褥的好東西,丑姑也沒客氣都收下了。這次的用量大,她已經把府上的幾年存貨全部翻出來了。不只主人要用,隨行的僕婦們也不能虧待了他們啊。畢竟並不是人人樂意跟去北邊的。
“怎的好好的,就要外放了。這麼突然。”周夫人問,她還被周老爺叮囑了幾句,要來問問寧二是不是有什麼地方讓皇帝不滿了呢。
“皇帝的心思,我們怎麼知道啊。寧二說的也突然,不然我這裡也不會忙不開啊。聽他說,皇帝的意思是讓他各地都呆幾年,怕是想把每個地方的糧食生產都搞起來呢。”丑姑答。
周夫人鬆了口氣,說:“這就好。這就好。”
丑姑稍愣了一會兒,才明白她的擔心,連忙又笑道:“就他這樣的官,天天累死累活的,說的是當了多大的大官,其實一點兒福也沒享受到,我看他比那正經的農夫還不如呢。人家總算是有個農閒之時,還可以休息休息。他卻是一年三百多一在,忙個不停的。都這樣了,還有哪個和他過不去啊。”
寧二雖然受皇帝器重,但他的功勞也不低,並且他基本不在朝堂說話,不過是個腳踏實在幹活的人,又不參與些朝堂鬥爭,沒有人會動他的。
況且糧食是國之根本,不說皇帝了就是各大臣們也都對寧二好的很呢。再加上寧二在民間的威望還這麼高,哪個腦殘會要對付這樣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人呢。所以,她倒是沒想到,周老爺還擔心寧二是不是惹惱了皇帝,被變相的流放了呢。
熊氏笑了笑,說:“姨母,您看看,我就說了,要是有什麼事,大姐哪裡會只還光顧著備冬衣呢。”
“就是,我老糊塗了。”周夫人笑道。
“您哪裡老啊。”丑姑和熊氏都笑了起來了。
三人說了會兒話,周夫人和熊氏就告辭了,“你這裡忙,我們就不在這裡添亂了。有什麼事情,就只管打發人過去和我們說。都是自家人。”
“我曉得的。我也不留人了。這幾天家裡一團糟的。”丑姑笑著送她們出去了。
緊接著,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各府上與寧府關係好的,都打發了女眷過來問情況,各家也都帶了些用得上的好皮子等物,弄得寧府專門裝衣料布匹的庫房,堆滿了皮子棉花等物,幾年都用不完了。知道寧府針線班子不夠用的人,也一樣打發了些針線活兒好的繡娘過來幫忙。
沒幾天,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丑姑正在加緊趕製給寧二一行去北方的冬衣,就連皇帝與青王都專程送了一件上好的大氅給寧二。
寧府的針線房,四五十號人,分成了兩班,日夜不敢停歇的趕工,總算是以最快的速度給要出行的每個人都備好了厚冬衣。丑姑忙得團團轉,寧二也一樣,今天不是你請明天就是他請,光是應酬的酒都喝不完,如此的忙碌倒是令夫妻二人沒功夫傷感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寧二出發的日子。他們得快點出發,怕在路上耽擱時間太長,畢竟那邊更冷,過不了兩月就要下雪了,下雪結凍後,又冷又路面又滑,不好趕路。他們得趁著大雪到來之際先抵達目的地安頓下來。
臨近離別,整個寧府的氣氛都沉重想來了。丑姑和寧二兩人表面上都裝得很平靜,其實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就連安安都好象明白了,父親要出遠門了,硬是要擠在他們中間一起睡。好在畢竟是小孩兒,很快就被哄的睡著了。不然,這離別前的最後一夜,兩人還沒機會親熱了。
孩子睡著後,兩人急切的抱在一起,纏綿了好久,完事後依舊絮絮叨叨的說了好久的話。
“你到外邊萬事都小心些。別什麼事都跑在前頭,也別使外頭的人。”丑姑說。
“我曉得,你別擔心,把自己和安安照顧好就行了。”寧二答。
兩人也不知道說了多久,才睡著。第二天晨起兩人都黑了眼圈,用過了不知道是什麼味的早飯,丑姑強忍著傷感,送了寧二出門。
看著他們的隊伍漸行漸遠,很快就消失在路的盡頭,丑姑才抱著兒子秧秧的回家了。
第245章 別後
寧二走後,好幾天,丑姑都懶洋洋的提不起精神來。雖然寧二平時也會經常短暫的出去幾天,但那時候,她沒什麼感覺。現在她卻總覺得家裡少了一個人,空蕩蕩的。夜裡更是睡不著,雖然安安每天都睡在她身邊,可看著他酷似寧二的這張臉,她就越發想念寧二了。
兩人在一起多年了,這還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分開,丑姑天天想著他走到哪裡了,路上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等等。一天要念叨幾遍。
眾人知道她是心情不好,也不好勸她什麼。
阿竹反倒比她看的開,說:“後花園,可以著手幹活了呢。”
“你不擔心阿樹嗎?”丑姑幽幽的問道。
“有什麼好擔心的。以前他也不是天天在家啊。”阿竹說。寧二經常出門,一去十天半月是常事,阿樹又是天天和寧二在一起的,這對夫妻說來也是經常小別的。
“唉,我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你說他以前也經常出去,我以前怎麼就沒什麼感覺呢。”丑姑也說。
“去幹活,忙起來就不會想了。”阿竹答。
丑姑沉吟了片刻,說:“你倒是提醒我了。不止這幾個人要備,同去侍候的僕婦也一樣要備的啊。光靠我們府上的針線班子還真是忙不過來。我去和周家,吳家說聲,讓他們抽兩個針線上的人過來幫忙。”這樣總比去外面做要方便的多,而且不和這兩家說聲,他們還會生氣,覺得丑姑把他們當外人了。
說著,丑姑就打發了兩拔人出了門。
果然,這兩拔人回來時,都直接帶了人回來了。周府人多,針線班上的人也多些,周夫人就安排了四個人過來。吳家人口少,熊氏就只安排了三個人過來了,其中有個叫五兒的還是她的貼身侍候人,專門給她縫製衣服的。
丑姑見到她,還吃了一驚,說:“怎的把你也打發過來了。”
五兒連忙答:“我們太太說了,針線班上的人少,怕您這邊忙不過,就讓奴婢也過來幫幾天。”
“哎喲,那我可就不客氣了。回頭,我再去謝她。”丑姑笑道。
五兒連忙說:“瞧您說的,我們太太就說平時沒機會給你做點什麼,這點小事情也算不了什麼。怎的還要您謝呢。”
“瞧,這張嘴,真會說。果然是舅太太身邊的人,就是伶俐呢。”丑姑身邊的周媽媽就打趣起來了。
幾個說了陣子閒話,周媽媽就帶人過去針線房那邊忙活起來了。
第二天,熊氏和周夫人也都過來了,兩人都得了信,肯定是要過來問問具體情況的。兩人還得帶了些好皮毛過來,都是做冬衣和被褥的好東西,丑姑也沒客氣都收下了。這次的用量大,她已經把府上的幾年存貨全部翻出來了。不只主人要用,隨行的僕婦們也不能虧待了他們啊。畢竟並不是人人樂意跟去北邊的。
“怎的好好的,就要外放了。這麼突然。”周夫人問,她還被周老爺叮囑了幾句,要來問問寧二是不是有什麼地方讓皇帝不滿了呢。
“皇帝的心思,我們怎麼知道啊。寧二說的也突然,不然我這裡也不會忙不開啊。聽他說,皇帝的意思是讓他各地都呆幾年,怕是想把每個地方的糧食生產都搞起來呢。”丑姑答。
周夫人鬆了口氣,說:“這就好。這就好。”
丑姑稍愣了一會兒,才明白她的擔心,連忙又笑道:“就他這樣的官,天天累死累活的,說的是當了多大的大官,其實一點兒福也沒享受到,我看他比那正經的農夫還不如呢。人家總算是有個農閒之時,還可以休息休息。他卻是一年三百多一在,忙個不停的。都這樣了,還有哪個和他過不去啊。”
寧二雖然受皇帝器重,但他的功勞也不低,並且他基本不在朝堂說話,不過是個腳踏實在幹活的人,又不參與些朝堂鬥爭,沒有人會動他的。
況且糧食是國之根本,不說皇帝了就是各大臣們也都對寧二好的很呢。再加上寧二在民間的威望還這麼高,哪個腦殘會要對付這樣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人呢。所以,她倒是沒想到,周老爺還擔心寧二是不是惹惱了皇帝,被變相的流放了呢。
熊氏笑了笑,說:“姨母,您看看,我就說了,要是有什麼事,大姐哪裡會只還光顧著備冬衣呢。”
“就是,我老糊塗了。”周夫人笑道。
“您哪裡老啊。”丑姑和熊氏都笑了起來了。
三人說了會兒話,周夫人和熊氏就告辭了,“你這裡忙,我們就不在這裡添亂了。有什麼事情,就只管打發人過去和我們說。都是自家人。”
“我曉得的。我也不留人了。這幾天家裡一團糟的。”丑姑笑著送她們出去了。
緊接著,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各府上與寧府關係好的,都打發了女眷過來問情況,各家也都帶了些用得上的好皮子等物,弄得寧府專門裝衣料布匹的庫房,堆滿了皮子棉花等物,幾年都用不完了。知道寧府針線班子不夠用的人,也一樣打發了些針線活兒好的繡娘過來幫忙。
沒幾天,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丑姑正在加緊趕製給寧二一行去北方的冬衣,就連皇帝與青王都專程送了一件上好的大氅給寧二。
寧府的針線房,四五十號人,分成了兩班,日夜不敢停歇的趕工,總算是以最快的速度給要出行的每個人都備好了厚冬衣。丑姑忙得團團轉,寧二也一樣,今天不是你請明天就是他請,光是應酬的酒都喝不完,如此的忙碌倒是令夫妻二人沒功夫傷感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寧二出發的日子。他們得快點出發,怕在路上耽擱時間太長,畢竟那邊更冷,過不了兩月就要下雪了,下雪結凍後,又冷又路面又滑,不好趕路。他們得趁著大雪到來之際先抵達目的地安頓下來。
臨近離別,整個寧府的氣氛都沉重想來了。丑姑和寧二兩人表面上都裝得很平靜,其實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就連安安都好象明白了,父親要出遠門了,硬是要擠在他們中間一起睡。好在畢竟是小孩兒,很快就被哄的睡著了。不然,這離別前的最後一夜,兩人還沒機會親熱了。
孩子睡著後,兩人急切的抱在一起,纏綿了好久,完事後依舊絮絮叨叨的說了好久的話。
“你到外邊萬事都小心些。別什麼事都跑在前頭,也別使外頭的人。”丑姑說。
“我曉得,你別擔心,把自己和安安照顧好就行了。”寧二答。
兩人也不知道說了多久,才睡著。第二天晨起兩人都黑了眼圈,用過了不知道是什麼味的早飯,丑姑強忍著傷感,送了寧二出門。
看著他們的隊伍漸行漸遠,很快就消失在路的盡頭,丑姑才抱著兒子秧秧的回家了。
第245章 別後
寧二走後,好幾天,丑姑都懶洋洋的提不起精神來。雖然寧二平時也會經常短暫的出去幾天,但那時候,她沒什麼感覺。現在她卻總覺得家裡少了一個人,空蕩蕩的。夜裡更是睡不著,雖然安安每天都睡在她身邊,可看著他酷似寧二的這張臉,她就越發想念寧二了。
兩人在一起多年了,這還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分開,丑姑天天想著他走到哪裡了,路上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等等。一天要念叨幾遍。
眾人知道她是心情不好,也不好勸她什麼。
阿竹反倒比她看的開,說:“後花園,可以著手幹活了呢。”
“你不擔心阿樹嗎?”丑姑幽幽的問道。
“有什麼好擔心的。以前他也不是天天在家啊。”阿竹說。寧二經常出門,一去十天半月是常事,阿樹又是天天和寧二在一起的,這對夫妻說來也是經常小別的。
“唉,我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你說他以前也經常出去,我以前怎麼就沒什麼感覺呢。”丑姑也說。
“去幹活,忙起來就不會想了。”阿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