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
丑姑看了看安安,兒子還這么小,確實也不適應長途奔波,以後又要上學,京里的學堂,師資力量等等都是最好,她也清楚。
如此,她也只能勉強同意了,只是她心裡卻又非常擔心寧二,擔心他一個人在外鄉有個什麼事,自己都不知道。
“你多帶些人去吧,銀子也帶得足足的。”除了這些,她再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了,只恨自己□□泛術,不然分出一個自己跟著寧二走,一個留在京里照顧安安多好啊。
“我知道的,一向跟著的人手我都會帶走,你別忘記了我身邊還有阿樹呢。”寧二笑道。皇帝對他還是很不錯的,他的原班人馬讓他全部帶走,甚至還又安排了兩個御前侍衛過來,專程保護他。
丑姑卻還是不放心,說:“對了,還是把白大夫也帶去吧,我看他在家裡也快要呆不住了。”
“我去問問他。”寧二說,他本是想把白大夫留在家裡照顧丑姑和安安的。可是丑姑打了這個主意,他也不能拒絕,只希望白大夫自己不願意離開京城這安穩的好日子。
哪裡想到白大夫卻說:“好啊,好啊。我真是快悶死了,趁著身體還康健還跑得動,正好跟著你四處跑跑。不然我一個還不敢出去呢。”
他現在年紀變大了,安逸日子又過久了,幾次想出去卻還猶豫不決,擔心這擔心那的。現在他能跟著寧二一起走,一路的衣食住行都有人管了,又安全又方便,他高興的很呢。
“可是丑姑和安安怎麼辦?”寧二擔心的問。
“嗨,在京里他們能有個什麼事,你瞎操心。倒是你跑這麼遠,就你這身子,我要不跟著,她還真放心不下呢。”白大夫說。丑姑和安安在京里,真要有什麼事情,皇帝都不會坐視不管,這還有什麼擔心的呢?
白大夫說完,就吩咐自己身邊侍候的三七,“趕快去收拾東西,我們要出遠門了。”
三七當初進寧府時才是個七八歲的什麼也不懂的小童,現在卻已經知書識字,會一些簡單的醫理了,一聽師父說要出遠門,就興奮的問:“我們去哪裡?”
這麼大的孩子,正是興趣最廣泛的時候,最愛跑動的時候,出遠門對他來說,意味著可以不用天天關在屋子裡跟著師父學這學那了。而且,還可以見識到很多自己在這裡見不到的新鮮事和物呢,所以他一跳多遠,跑動都帶風了。
三七也一樣會每天早上跟著阿竹練會功夫,學了三年多了,多少有些底子了,白大夫看著他一陣風似的跑開了,又是好笑又是搖頭,又問:“幾時走?去的地方是個什麼情況,你心裡有底了嗎?”
“偏遠之極,極貧窮的地方,只怕您到了那地方也呆不了多久呢?三七這會子高興,到了只怕要哭了。”寧二說,三七這孩子,也算是他們看著長大的,性子如此跳脫,還真是受了白大夫的影響。
“哎喲,說的他好象是富貴人家出身似的,不然怎麼會被賣進寧府的。他要是真哭,老子不幾巴掌抽下去。”白大夫樂呵呵的叫道。
偏生三七耳朵尖,還聽到白大夫說要抽他的話,飛一樣的又跑過來,問:“師父,做甚又要抽我?我今天又沒幹什麼錯事。”
這傢伙和白大夫雖說是師徒關係,但白大夫卻並不象一般的師父那樣嚴肅,三七跟著他時,又年紀還小,什麼也不懂,白大夫待他十分和藹,兩師徒還經常逗嘴,三七根本就不怕他。
白大夫卻一巴掌就招呼過去了,罵道:“叫你收拾東西的,收拾好了嗎?”三七飛快的躲開了,嘀咕了兩句就跑開了。
寧二反倒被這對活寶師徒弄得笑了起來,心情都跟著好了起來,說:“行吧,你們樂意就跟著我吧。對了,除了三七,您還要不要帶個小廝侍候。”有個醫術高明的大夫同行,也確實非常有益。
“不用了,我自己能侍候自己,再說不還有三七嗎?”白大夫不以為然的說。
“三七還是個孩子,自己都照顧不周全呢,您還指望他照顧?”寧二好笑的說。
“所以,他也要跟著我出去歷練啊。我象他般大的時候,都跟著我師父走了不知道多遠呢?不出門,天天呆在家裡,越發不會照顧自己。”白大夫一副就是拉小徒弟出去吃苦表情,弄得寧二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白大夫反而還說:“讓丑姑多準備些吃食我們帶著。”
“我們可不是去遊山玩水的,哪能帶太多吃食啊。”寧二反對。他們要帶的正經物品都不敢帶多呢,還罈罈罐罐的弄一堆,象什麼話啊。
“哎喲,你這個人就不會假工濟私嗎,出一趟門,也當是出去遊玩遊玩嘛。皇帝要是小氣,咱們自己出銀子,多帶兩輛車。”白大夫嘻嘻哈哈的沒個正形,一聽要出門了,興奮情形和三七也沒兩樣。
寧二撫額,不再說什麼了,結果回到正院,就被擺了滿滿一地的箱籠給驚呆了。
“哎,丑姑你這是幹什麼呢?翻箱倒櫃的,是不是潮了,都拿出來曬?”
丑姑卻還在指使阿竹搬東搬西的,聽到他的話,才回了一句:“什麼啊,不是再給你準備行李物品嗎?對了,那地方是冷還是熱?”
“比這裡冷,準備行李也不用這麼搞吧。”寧二說。
“多冷,會不會一到十月,就基本什麼活也不能幹了,外面全凍住了?”丑姑連忙問。
“差不多吧,所以我們要馬上起程了,趕在十月這到達,怕錯過明年的春播。”寧二答。
“這麼說,今年你就不能在家裡過年了?”丑姑氣悶的說。
寧二咳了兩聲,才好笑的說:“總是要走的,過年前走和過年後走有什麼區別。明年年前我肯定是要回來的,陪你和安安過新年。”
丑姑嘆了口氣,說:“那邊既然很冷,厚冬衣被褥什麼的就要多備些了。我讓針線房給你趕兩套大毛的厚冬衣出來吧。”
京里最低溫度可能就是零下十度多一點,而寧二要去的地方,她估計冬天溫度可能有零下二三十度,是到了真正的北方去了。天氣那麼冷,其實寧二這種身體是不適宜去的。這可不象現代,室內有暖氣,說到暖氣,她又問:“那邊屋裡會燒火取暖的吧?”
“當然啦,不然冷死人啊。你別操這麼多心,皇帝又不是讓我去受凍的,住的地方肯定會事先就收拾好了的,你備兩套衣服就行了,行李物品儘量少帶些。我要帶的東西可不少呢。”寧二說著想起件事,就走開了。
“我還是不怕你受苦啊。”丑姑悶悶的嘀咕了兩句,和阿竹說:“阿樹的大毛衣服,我讓針線房一起備了。他還要些什麼,你回去清理一下,我一齊幫你備了。”
阿竹是個不善針線活的人,這幾年姜春花年年都給他們一家三口做幾雙鞋,給她的兒子阿笙縫製小衣服鞋襪等物。而他們夫妻二人的衣服基本就是針線房做的,一年四季各兩套衣服,想來是不夠用的。
如此,她也只能勉強同意了,只是她心裡卻又非常擔心寧二,擔心他一個人在外鄉有個什麼事,自己都不知道。
“你多帶些人去吧,銀子也帶得足足的。”除了這些,她再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了,只恨自己□□泛術,不然分出一個自己跟著寧二走,一個留在京里照顧安安多好啊。
“我知道的,一向跟著的人手我都會帶走,你別忘記了我身邊還有阿樹呢。”寧二笑道。皇帝對他還是很不錯的,他的原班人馬讓他全部帶走,甚至還又安排了兩個御前侍衛過來,專程保護他。
丑姑卻還是不放心,說:“對了,還是把白大夫也帶去吧,我看他在家裡也快要呆不住了。”
“我去問問他。”寧二說,他本是想把白大夫留在家裡照顧丑姑和安安的。可是丑姑打了這個主意,他也不能拒絕,只希望白大夫自己不願意離開京城這安穩的好日子。
哪裡想到白大夫卻說:“好啊,好啊。我真是快悶死了,趁著身體還康健還跑得動,正好跟著你四處跑跑。不然我一個還不敢出去呢。”
他現在年紀變大了,安逸日子又過久了,幾次想出去卻還猶豫不決,擔心這擔心那的。現在他能跟著寧二一起走,一路的衣食住行都有人管了,又安全又方便,他高興的很呢。
“可是丑姑和安安怎麼辦?”寧二擔心的問。
“嗨,在京里他們能有個什麼事,你瞎操心。倒是你跑這麼遠,就你這身子,我要不跟著,她還真放心不下呢。”白大夫說。丑姑和安安在京里,真要有什麼事情,皇帝都不會坐視不管,這還有什麼擔心的呢?
白大夫說完,就吩咐自己身邊侍候的三七,“趕快去收拾東西,我們要出遠門了。”
三七當初進寧府時才是個七八歲的什麼也不懂的小童,現在卻已經知書識字,會一些簡單的醫理了,一聽師父說要出遠門,就興奮的問:“我們去哪裡?”
這麼大的孩子,正是興趣最廣泛的時候,最愛跑動的時候,出遠門對他來說,意味著可以不用天天關在屋子裡跟著師父學這學那了。而且,還可以見識到很多自己在這裡見不到的新鮮事和物呢,所以他一跳多遠,跑動都帶風了。
三七也一樣會每天早上跟著阿竹練會功夫,學了三年多了,多少有些底子了,白大夫看著他一陣風似的跑開了,又是好笑又是搖頭,又問:“幾時走?去的地方是個什麼情況,你心裡有底了嗎?”
“偏遠之極,極貧窮的地方,只怕您到了那地方也呆不了多久呢?三七這會子高興,到了只怕要哭了。”寧二說,三七這孩子,也算是他們看著長大的,性子如此跳脫,還真是受了白大夫的影響。
“哎喲,說的他好象是富貴人家出身似的,不然怎麼會被賣進寧府的。他要是真哭,老子不幾巴掌抽下去。”白大夫樂呵呵的叫道。
偏生三七耳朵尖,還聽到白大夫說要抽他的話,飛一樣的又跑過來,問:“師父,做甚又要抽我?我今天又沒幹什麼錯事。”
這傢伙和白大夫雖說是師徒關係,但白大夫卻並不象一般的師父那樣嚴肅,三七跟著他時,又年紀還小,什麼也不懂,白大夫待他十分和藹,兩師徒還經常逗嘴,三七根本就不怕他。
白大夫卻一巴掌就招呼過去了,罵道:“叫你收拾東西的,收拾好了嗎?”三七飛快的躲開了,嘀咕了兩句就跑開了。
寧二反倒被這對活寶師徒弄得笑了起來,心情都跟著好了起來,說:“行吧,你們樂意就跟著我吧。對了,除了三七,您還要不要帶個小廝侍候。”有個醫術高明的大夫同行,也確實非常有益。
“不用了,我自己能侍候自己,再說不還有三七嗎?”白大夫不以為然的說。
“三七還是個孩子,自己都照顧不周全呢,您還指望他照顧?”寧二好笑的說。
“所以,他也要跟著我出去歷練啊。我象他般大的時候,都跟著我師父走了不知道多遠呢?不出門,天天呆在家裡,越發不會照顧自己。”白大夫一副就是拉小徒弟出去吃苦表情,弄得寧二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白大夫反而還說:“讓丑姑多準備些吃食我們帶著。”
“我們可不是去遊山玩水的,哪能帶太多吃食啊。”寧二反對。他們要帶的正經物品都不敢帶多呢,還罈罈罐罐的弄一堆,象什麼話啊。
“哎喲,你這個人就不會假工濟私嗎,出一趟門,也當是出去遊玩遊玩嘛。皇帝要是小氣,咱們自己出銀子,多帶兩輛車。”白大夫嘻嘻哈哈的沒個正形,一聽要出門了,興奮情形和三七也沒兩樣。
寧二撫額,不再說什麼了,結果回到正院,就被擺了滿滿一地的箱籠給驚呆了。
“哎,丑姑你這是幹什麼呢?翻箱倒櫃的,是不是潮了,都拿出來曬?”
丑姑卻還在指使阿竹搬東搬西的,聽到他的話,才回了一句:“什麼啊,不是再給你準備行李物品嗎?對了,那地方是冷還是熱?”
“比這裡冷,準備行李也不用這麼搞吧。”寧二說。
“多冷,會不會一到十月,就基本什麼活也不能幹了,外面全凍住了?”丑姑連忙問。
“差不多吧,所以我們要馬上起程了,趕在十月這到達,怕錯過明年的春播。”寧二答。
“這麼說,今年你就不能在家裡過年了?”丑姑氣悶的說。
寧二咳了兩聲,才好笑的說:“總是要走的,過年前走和過年後走有什麼區別。明年年前我肯定是要回來的,陪你和安安過新年。”
丑姑嘆了口氣,說:“那邊既然很冷,厚冬衣被褥什麼的就要多備些了。我讓針線房給你趕兩套大毛的厚冬衣出來吧。”
京里最低溫度可能就是零下十度多一點,而寧二要去的地方,她估計冬天溫度可能有零下二三十度,是到了真正的北方去了。天氣那麼冷,其實寧二這種身體是不適宜去的。這可不象現代,室內有暖氣,說到暖氣,她又問:“那邊屋裡會燒火取暖的吧?”
“當然啦,不然冷死人啊。你別操這麼多心,皇帝又不是讓我去受凍的,住的地方肯定會事先就收拾好了的,你備兩套衣服就行了,行李物品儘量少帶些。我要帶的東西可不少呢。”寧二說著想起件事,就走開了。
“我還是不怕你受苦啊。”丑姑悶悶的嘀咕了兩句,和阿竹說:“阿樹的大毛衣服,我讓針線房一起備了。他還要些什麼,你回去清理一下,我一齊幫你備了。”
阿竹是個不善針線活的人,這幾年姜春花年年都給他們一家三口做幾雙鞋,給她的兒子阿笙縫製小衣服鞋襪等物。而他們夫妻二人的衣服基本就是針線房做的,一年四季各兩套衣服,想來是不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