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查理王子周圍的保鏢們臉色瞬間就黑了。

  彈幕已經笑倒了一片:

  薔薇永恆:哈哈哈哈哈費里三世真的不會被你氣死嗎?

  歷史使人頭禿:我的子孫後輩居然成為了我死對頭的粉絲?

  別讓我查重了:前面的,費里三世和普爾蘭一世的關係也沒那麼差吧,神聖軍運動的時候,他們不是還結成同盟了嗎?

  第一學院的通知書何時來找我:上面的,你是說休養過後,立刻兩國再次翻臉的那種同盟?

  弒龍者傳人:王者的心都髒,大國之間沒有永恆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嘖嘖。

  ……

  查理王子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急忙輕咳嗽一聲:「我的意思是……他真的是一位十分傑出的國王。生而為王的君主很多,但是像他這樣,如此傑出的再沒有第二位了。中世紀千年黑暗,他親手將它點燃,如果沒有普爾蘭一世成功抵禦聖廷的二十萬神聖軍,那麼勃萊西的復國計劃……」

  查理王子的補救簡直是越描越黑,一邊的保鏢已經聽不下去了。

  現在恐怕就有#勃萊西王子是普爾蘭大帝迷弟#的熱搜衝上首位了,再讓他說下去,女王又要宣布他脫離王室了。

  保鏢插進來,以「展覽即將開始」為由,強行結束了採訪。

  女記者只好遺憾地放過了這個人形自走話題機:「既然如此,讓我們也趕緊進入展覽廳,希望今天我與大家的運氣好一點,能夠順利看到普爾蘭大帝的私人親筆信。」

  第187章 番外

  人流緩緩向前, 想要前來參觀普爾蘭一世親筆信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隊伍移動緩慢。不過「龍骨紀日報」的女記者最後還是幸運地趕在閉館之前進入。

  按照規定關閉了直播後,記者同其他人一起, 沿著神像柱廊向里走。進入博物館後,就像走進了另外的一個世界, 外面的喧譁被隔絕了, 時光在這裡停駐,一切變得厚重威嚴。博物館的左側是藝術長廊, 這段時間展出最重要的是人文藝術家格拉克的兩幅不朽名作。

  一副是《國王與他的城》, 一副是《龍與薔薇》。

  格拉克被譽為「人文主義啟蒙者」, 他是十五世紀第一位挑戰傳統艾克畫派的油畫家,只要接受過基礎教育的人都知道他與國王的故事。歷史上,因為提出「繪畫作為一種表達情感與思想的藝術, 不應該僅局限於宗教題材」的理念,格拉克險些遭到火刑。他逃亡到羅格朗之後,蹉跎十幾年, 最後得到普爾蘭一世的賞識,被任命為宮廷首席畫師。

  以《國王與他的城》為劃分點, 十五世紀的繪畫走向兩條不同的道路, 一條是以宣揚神學為主的聖靈主義畫派,一條是宣揚人與理性的人文注意畫派。

  至於《龍與薔薇》是格拉克生命最後十年完成的作品。

  如果說, 以科思索亞瘟疫為背景的《國王與他的城》開啟了繪畫史上將目光從神轉向人的第一幕,那麼《龍與薔薇》則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幅以民族主義,民族精神為核心創作的偉大作品。

  在展覽詞上,博物館方如此寫道:

  「……十五世紀, 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一個更為強有力的政府出現,庇佑商業和手工業的轉型發展, 順應著這樣的需求作為那個時代民族象徵的王權開始上升。《龍與薔薇》是那個時代民族意識逐漸覺醒的標誌——在深淵海峽的西岸,一個突破了神權時代以來的傳統的新生國家出現了。」

  格拉克用了十年時間完成這最後一件作品,在最後一筆完成的時候,他向後倒下,從此再也沒有醒過來。他的學生們卻誰也沒有感到驚訝,根據後來學生們的追述,在那十年裡,格拉克除了繪畫就是繪畫,眼裡除了這幅畫就什麼都沒有。「就好像,他用來畫畫的,不是顏料,而是他的命。」

  所有從這幅畫前走過的人,都下意識地屏住呼吸。

  因為它太宏偉了。

  與一貫的油畫不同,《龍與薔薇》是罕見的長卷油畫,它打破了傳統的時間限制,描繪的不是一個時間點的一件事一個場面。從右邊開始,以時間順序描繪從15世紀那場改變世界命運的神聖軍運動的開始發展與最終的落幕。

  畫卷第一部 分以科思索亞屠城為起點,人們在廢墟中或奔跑,或奮起反抗,或哭嚎。自衛隊的士兵被全副武裝的神聖軍逼入死路,在他們背後是科思索亞的市政大廳,大火如蛇吞卷而上,大廳頂端的羅格朗王旗被烈焰點燃。

  血從科思索亞的城門洶湧淌出,染紅了第二部 分的羅格朗東南大地,昭告著戰爭的進一步惡化。

  「戰爭……」

  「戰爭。」

  ……

  記者聽到人們壓抑的低語,紳士們在這一段油畫前駐足,低頭以示哀緬。格拉克作為最著名的人文藝術家在這裡展現出了他高超的繪畫技巧,畫上屬於戰爭的那種絕望憤怒悲傷,時隔數百年依舊觸目驚心地展露在人們眼前。

  記者在速記本上迅速地寫下一行字:

  幸好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又,和平背後是戰死者的累累白骨。

  畫的第二部 分與第三部分過渡是洶湧奔騰的多瑪河,多瑪河的東岸是陷入戰火的淪陷區,西岸是匯聚起來的羅格朗軍隊,騰卷的王旗如火如浪,王旗之下,年輕的普爾蘭一世身披鎧甲位於軍隊的最前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