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們的指揮官呢?呂剛打斷他問。

  指揮官?什麼狗屁指揮官,跑得比我們都快!

  這時,一名參謀讓呂剛到直升機那邊去接電話,呂剛去了好一會兒才回來,臉色更加陰沉。

  已經證實,天津失守了。他對華華說。

  華華問:想過下一步怎麼辦嗎?

  只有在廊房一線再建立一條防線。

  這麼近?到北京也就是大口徑炮的射程了!不能再靠前一些嗎?

  呂剛看著混亂的高速公路搖搖頭:敵人正在迅速推進,照他們現在的攻擊速度,再靠前已沒有時間建立防線了。

  華華伸手對旁邊的警衛員說:把你的衝鋒槍給我。

  呂剛吃驚地看著他:你幹什麼?!

  我們上前線和士兵們一起戰鬥!

  你這不是胡鬧嗎!再向前走就危險了!

  危險?!華華指著潰退的人流大聲說:如果我們舒服地待在安全的後面,怎麼讓其他的小朋友們在前面浴血奮戰?!

  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中了流彈或當了俘虜小朋友們就能更好地作戰了?我們有自己的責任,比起這個責任,上前線拚命真是再容易不過了。

  這時,呂剛拉住的那個孩子對旁邊的人流喊到:喂,大家快來呀!他是華華,他要上前線!

  這時有許多小士兵和平民圍了過來,有孩子從他手中把衝鋒槍搶了下來。大家七嘴八舌地說:

  華華,你可不能去!日本小鬼子要打住你們中的一個可就高興壞了!

  仗已經打成這樣了,你去頂個屁事?!

  你們都上前邊送了命,北京沒人指揮,那可真是全完了!

  趕快回去好好計劃,我們準備守北京吧!

  ......

  華華勁兒推開周圍的孩子:你們都走開,我就要去,用不著你們管!說完他向直升機那邊走。

  這時搶走衝鋒槍的那孩子擋住華華,又把槍遞給他:逃跑的是我們,在這兒把我們槍斃了好了!你到前邊去送死有什麼意思?!

  華華看著槍嘆了口氣,把它還給警衛員。

  在直升機飛回北京的途中,他對呂剛說:對不起,我剛才急得有些糊塗了。

  真正嚴重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面呢。呂剛說。

  當天晚上,華北集群的兩個集團軍在廊房一線倉促布防,可以肯定,在銳氣正旺的攻方聯盟面前,這仍是一條不堪一擊的防線。日軍已登陸的大量裝甲力量正以高速公路為軸線迅速進擊,以下是一名西方戰地記者留下的報導:

  我因為懂些日語,被《星報》指定為隨日軍第一批登陸的戰地記者,與我一起的還有一位叫安德森的美國陸軍上校,做為國防部的一名觀察員參加登陸。

  我們所在的這個日軍裝甲師登上早已為攻方聯盟控制的灘頭陣地後,繞過已被攻克的天津,直接向北京方向推進。這時天下起了雪,地上白白的一片。當時從天津逃避戰火的難民的車輛和人流把高速公路堵死了,我和安德森只好把吉普車停在路邊。我們正在車上聊天,一縱隊的日本坦克開過來,在我們周圍散成一大片停下。幾名軍官從車上下來,會聚在坦克圍成的一片空地上。顯然召集他們的是一名裝甲兵上校,這孩子是日本新新人類的典型形象,身材高挑晰長,面容白淨漂亮,他的話音很有穿透力,在這發動機的噪音中都能聽得很清楚。

  怎麼象蝸牛一樣?為什麼不走高速公路?!他質問周圍的裝甲部隊軍官。

  岩田君,路堵了!其中一名少校無可奈何地指了指高速公路,那裡幾十名日軍士兵沖天鳴槍,試圖清出一條路來,但無濟於事。我又聽到了岩田上校的聲音:

  我們這支部隊的前身,是二戰中在支那土地上屢建奇功的板垣師團 ,那些前輩們要是活過來,也會讓你們這付樣子氣回墳墓里去!

  他一手按住領口的喉頭送話器,另一支手一揮:全縱隊注意,都跟著103車!說完,他跳上那輛坦克,坦克發動機轟鳴起來,排氣口噴出的黑煙吹動我們吉普車上的美國國旗,這輛日制90型坦克一躍而起,衝上路基。這時,路上站著一群剛從一輛不能動彈的大客車上下來的幼兒園的娃娃,有三四十個。小保育員站在衝來的坦克和孩子之間揮動著雙臂,

  但那輛坦克沒有絲毫猶豫,撞倒了這個女孩兒,衝進那群嚇呆了的娃娃們中間。我們看到,一個個幼兒的小身軀在雪地和坦克履帶之間迸放出一朵朵血花,如同在雪白的台布上壓碎了一個個西紅柿......

  安德森在胸前劃了個十字,然後不停地向地上吐唾沫。看到我疑問的目光,他解釋說:這是東方人的習慣,能去除晦氣。

  在以後的整個戰爭期間,我也不斷地吐唾沫。

  (選自《孩子的菊和劍超新星戰爭中的日本軍隊》,比爾.喬那森著,大和出版社,超新星紀元5年版。)

  但接下來戰局的發展出乎中國孩子的預料:日軍推進到廊房防線前就停了下來,沒有對防線發動攻擊。開始中國孩子認為日軍是在集結攻擊力量,後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攻方聯

  盟這種貽誤戰機的行為一時很難理解,後來知道這有兩個原因:其一,日軍在登陸戰中雖然取得了成功,但也暴露出孩子指揮大戰役時計劃粗糙和混亂的缺陷,再經過對天津的攻城戰,需要時間從海上補充物資和調整兵力配置;但最主要的是第二個原因:按照攻方聯盟的內部協議,擔任第一階段陸上作戰的主要是日軍,在最殘酷的登陸戰中,美軍只象徵性地出動了少量海軍陸戰隊。日軍在塘沽登陸和攻擊天津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美國和其它北約國家的陸軍部隊還在從沖繩和日本基地磨磨蹭蹭地向南韓的前進基地集結,顯然想投機取巧。日本孩子的心理上很不平衡,大西文雄命令停止攻擊,直到北約國家在津京戰區投入相當的陸戰兵力後再恢復進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