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也是公元世紀的大人們沒有想到的:與他們的戰爭相比,孩子戰爭更具冒險性,也更不吝惜生命。以下是一位美軍直升機駕駛員留下的記錄:

  我駕駛著一架黑鷹直升機從南韓大田基地起飛,任務是到海峽為那些開闢航道的漁船提供可能的救護。到達預定空域後,上千艘漁船出現在下面的海面上,景象很是壯觀。首批衝擊雷區的漁船大約有一百艘,我從空中看到這些船上的船員都向後面的船上轉移,每艘船上只留下一個舵手,稍大些的船上再留一個輪機手。我在空中跟著這支船隊慢慢飛行,看到下面有的漁船的舵手從駕駛艙里探出身來向我招手,那些日本孩子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去一個很好玩兒的地方。

  海面上響起了一聲巨響,儘管直升機的高度有200米,還是震得我肚子疼。我向下看到海面上騰起一股高大的水柱,其中的海水在陽光下發著白花花的光,仿佛是突然升起的一座的冰峰。當水柱落下水霧散盡後,我發現已沒有必要進行什麼救護了,海面上那艘漁船原來所在的位置只漂浮著幾塊木板和一些細碎的雜物。就在我降低高度觀察時,又有三艘漁船觸雷了,與第一艘一樣,這些噸位只有一百左右的漁船都被那用於攻擊大型軍艦的□□炸得粉碎。這時我看到有一艘漁船被爆炸激起的波浪打翻了,就飛過去,把那個落水的舵手用纜索吊上了直升機。這個孩子叫渡邊,是北海道的小漁民。他對於自己的船沒撞雷就沉了感到很沮喪。這之後我很注意他,他又駕漁船闖了兩次雷區,很幸運(或不幸?)都沒撞上雷。第三次他駕駛一艘一千多噸級的貨輪輪觸雷了,那顯然是一顆在一定深度感應觸發的錨雷,在船的中部爆炸,那船折成了兩截後沉沒了,我在沉船的海面上找了很長時間,但沒有找到他。

  (選自《海上雷區》,享利。韋斯特著,傑克遜出版社,超新星紀元!”!”年版)

  在攻方聯盟的海軍控制渤海之後,中國統帥部曾寄希望於灘頭防守,但這個希望也很快破滅了。統帥部曾正確地判斷塘沽是敵人登陸的主攻方向,並把主要的防禦兵力布署於此。但攻方聯盟的登陸行動開始後,塘沽防線僅支持了一天就崩潰了。在強大的海上火力支援下,以日軍為主的敵登陸部隊建立了牢固的灘頭陣地,並開始進攻天津。

  灘頭防禦是中國孩子取得戰爭主動權的最後一次機會,他們完全可能在反登陸戰中大量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挫殺其銳氣,贏得保貴的時間。對於中國孩子的灘頭防禦如此迅速地崩潰,所有人都大感意外。這中間,攻方聯盟強大的海上火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後來的戰史研究者們卻發現了一個更深刻的原因:中國孩子對殘酷的戰爭沒有心理準備,這在很大程度上應歸結於戰前宣傳的失誤。

  在渤海戰役開始之前,得知進攻渤海的主要是日軍,電視台中就反覆播放兩部過去的黑白片《地道戰》和《地雷戰》。放這兩部片子的本意可能是為了讓孩子們豎立勝利的信心,而中國孩子一時也被這兩部電影迷住了,從電影中他們看到日本人是那麼滑稽可笑,與他們打仗是那麼有趣好玩兒。大部分孩子對戰爭並沒有真實的概念,他們寧願相信戰爭就這麼好玩兒,一遍遍看這兩部電影後,他們也真的信了。

  而日本孩子對這次戰爭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與其它國家不同,他們並沒有解散用於選拔國家領導者的模擬國家,而是不斷擴大它,使其成為高效率的訓練基地。孩子軍人在這些模擬國家裡不斷經受與真實戰爭相差無幾的錘練(有些未經證實的傳聞,說這些模擬國家中的一部分武器使用實彈),而作為登陸作戰主力的海軍陸戰隊,更是在這種訓練最後篩選出來的精華,是日本軍隊的刀鋒。

  當中國孩子在電視中看到日本千艘漁船闖入渤海雷區的場景時,他們的精神受到了第一次衝擊。他們看到那一艘艘漁船被炸得粉碎,而後面的船仍堅定地向前,都陷入震驚和迷惑之中。當敵艦隊以強大的火力轟擊海岸時,爆炸的巨響、燃燒和死亡讓孩子們領略了真正的戰爭,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被嚇破了膽,而當他們見到登陸的敵人與自己的想像相去甚遠時,一種集體的恐慌便在前線蔓延開來,最後發展成無法遏止的大潰退。

  華華和呂剛乘坐的直升機向天津方向飛行,剛飛出不遠,就看到下面的高速公路上擠滿了車輛和人流。當日軍在塘沽登陸的消息傳到天津後,全市居民傾城而出,逃向北京,由於混亂和空襲,很快堵塞了京津之間的所有道路。再向前飛,可以看到人流中混著許多從前線退下來的軍人。華華讓直升機降落在公路邊,他和呂剛走上了公路,公路上一片混亂,

  孩子們把一輛輛動彈不得的汽車推下路基,企圖開出一條路來,但更多的孩子是在公路邊向北京方向徒步而行。那些潰退下來的孩子士兵們個個衣衫破爛,面露驚恐和疲憊之色,有一半沒帶武器。

  呂剛拉住了一個經過他身邊的小士兵,這孩子的槍和鋼盔都丟了,迷彩服上滿是土和焦痕,呂剛問他是哪一部分的,他看了一眼呂剛,又四下張望著,好像在找呂剛說的什麼東西。

  哪一部分的?我怎麼知道......呀,海邊好嚇人啊,那麼多的大□□,轟隆隆,還有那些衝上岸的日本孩子,都不要命的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