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裴玄靜剛想爭辯,卻聽頭頂傳來悽厲的鴉鳴,漫天雨霧中,一隻黑色的大鳥在辯才塔頂不停地盤旋。
“阿彌陀佛。”禪師勸道,“女施主請回吧。為了您好,這裡真的沒有什麼可看的。”
她聽出了禪師語氣中的哀求,也看清了禪師目光中的恐懼。她明白了,自己很可能已經充當了頭頂那隻報喪鳥的角色。正是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危機逐漸成形,化成真正的殺人利器。曾經若隱若現的血腥味道,越來越濃烈了。
裴玄靜道謝退出。
重新坐回馬車裡,崔淼似乎打定了主意,只等她先開口。
裴玄靜說:“崔郎,會稽也應該有磨鏡的鋪子吧?”
“想來會有。怎麼?”
裴玄靜把聶隱娘相贈的小銅鏡拿出來,不禁微笑起來,“又要麻煩你了。不過……這次我相信你不會再被關到地底下了。”
崔淼接過銅鏡,“你想找聶隱娘?”
“我覺得咱們有危險了。”裴玄靜鄭重地說,“此去長安,最好能有隱娘夫婦相陪。她答應過我的,見信必會出手相助。”
“行,我去找找。”
“事不宜遲,崔郎現在就去吧。”裴玄靜道,“我帶自虛回客棧等你。”
崔淼答應:“正好,我也去打聽打聽,韓湘子有沒有留什麼消息給我們。”
馬車停在十字街頭。崔淼跳下車,裴玄靜趕緊把傘遞過去,“別淋著。”
他朝她笑一笑,“回去等著,我就來。”打起傘走入雨中。
裴玄靜望著他的背影融入淅淅瀝瀝的天地間。原先她並不知道,這溫柔的江南細雨真能使人斷魂。
回到客棧後,裴玄靜先把李彌送回房,便立即到櫃檯打聽上房的情況。
掌柜的回答:“店裡最好的上房都被包下了。”
“掌柜的知道是哪位客人包下的嗎?”
“這個嘛……不便透露。”
裴玄靜乾脆地說:“行,我自己去看。”
掌柜剛想阻攔,有個差役模樣的人過來說:“主人有請,娘子跟我來吧。”
她進去時,吐突承璀正在品茶,看見她便招呼,“娘子來得正好,嘗嘗這江南的新茶如何?”
裴玄靜坐下來。吐突承璀見她碰都不碰茶盞,便嘆道:“娘子在會稽忙得很啊。”
“中貴人比我更忙。”
“哈!”吐突承璀將臉一沉,“娘子找我何事?不妨直說吧。你我都是忙人,耽擱不起。”
“我要回長安,想請中貴人同行。”
“哦?你不是有人相陪嗎?”
“那人是奸細。”裴玄靜鎮定地回答,“我剛剛設計甩掉他。”
吐突承璀不慌不忙地問:“奸細?什麼奸細?”
“崔淼是權留守的人。”
“權德輿?”
“最早是藩鎮的人,刺殺案他也有份,但見刺殺未成就反水投靠了權留守,告密以求自保。現在,他又奉了權留守的命,潛在我的身邊探聽機密。”
“是什麼樣的機密呢?娘子?”吐突承璀的語氣太溫柔,簡直都不像一個閹人了。
“我不能告訴你。”
“呦,那讓我怎麼幫你,相信你?”
裴玄靜只沉默了一瞬,便直視著吐突承璀,問:“‘李公子’可好?”
“……他很好。”吐突承璀畢竟沒料到裴玄靜如此直截了當,猶豫了一下才回答,“就是操心的事情太多。”
“幸而有中貴人替他分憂。”
“哪裡哪裡,還有娘子的叔父嘛。”
“是。離開長安一晃都快兩個月了,我也很惦念叔父大人。”
“好吧。”唇槍舌劍到此為止,吐突承璀終於應道,“那我就陪娘子走這一遭了。”
“請中貴人即刻啟程。我不想再見到那個奸細了。”
吐突承璀大笑起來,“娘子還真是步步緊逼啊。也好,就讓他滾回權德輿那裡哭訴吧。咱們走!”
7
又一次來到春明門外。
和兩個多月前相比,長安的天空好像整個地抬高了。碧玉般的蔚藍色中透出隱隱秋意,幾縷薄若無形的雲絲慵懶地飄在極遠方。這座城池和它所依附的天地,都似乎下定了決心,要在這個季節展露出最乾淨、安寧和包容的面目來。
途經鎮國寺時,裴玄靜還是不由自主地朝寺後張望過去。
吐突承璀恰到時機地說:“娘子別看了,賈昌的院子已經拆了。”
“拆了?”
“就是上回娘子在那裡見過‘李公子’以後拆的。”吐突承璀說,“什麼都沒有了。哦,那座塔還留著。娘子想去看看嗎?”
“中貴人允許我去看嗎?”
吐突承璀哈哈大笑,“倒是可以。不過本將勸娘子別去了,真沒什麼可看的,裡面就老和尚和賈昌的兩具骸骨,怪瘮人的。還不及辯才塔呢。”
“你們把無嗔禪師怎麼了?”
吐突承璀瞬間犯了耳聾症,卻注視著從城門內迎出來的一小支馬隊,看服飾正是他管轄的神策軍。
果然,這批神策軍疾奔到他們面前後便翻身落馬,為首者向吐突承璀行禮道:“聖上有口諭——命吐突中尉即刻送裴大娘子回府。”說完,又在吐突承璀耳邊低語了幾句。
“知道了。”吐突承璀笑容可掬地向裴玄靜示意,“大娘子請吧。”
快到興化坊時,吐突承璀才低聲對裴玄靜說:“‘李公子’讓我轉告娘子,娘子若是想見他,可立即送信給我,他隨時……等著你。”
把裴玄靜送到裴府門口,吐突承璀便撥轉馬頭揚長而去了。
裴玄靜就這樣回來了。
在會稽出發時,她給叔父裴度寫了一封信解釋來龍去脈。吐突承璀派專人快騎把信送回長安,因而裴度早些天就得到消息了。
當時信寫完後,裴玄靜特意拿給吐突承璀審閱,反正他肯定會看,倒不如做得光明正大。裴玄靜在信中詳述了自己從長安到河陰,遇上糧倉大火,再轉至昌谷,李賀離世,因李彌患病又前往洛陽尋醫的全部經過,直至蒙吐突承璀將軍慷慨相助,願意護送他們返回長安。
總之,所有合情合理的過程都寫到了,不合情理的也儘量自圓其說了,省略了一切可能引起懷疑的部分,至於會稽,則隻字未提。
吐突承璀閱後表示相當滿意,並且由衷地讚揚了一句:“娘子真識相。”
“不寫成這樣,中貴人會讓我回長安嗎?”
吐突承璀說:“娘子既然如此懂事,想必也明白,見到裴相公後應該怎麼說。”
“我不會給叔父招惹是非的。”
“那就好。”
“阿彌陀佛。”禪師勸道,“女施主請回吧。為了您好,這裡真的沒有什麼可看的。”
她聽出了禪師語氣中的哀求,也看清了禪師目光中的恐懼。她明白了,自己很可能已經充當了頭頂那隻報喪鳥的角色。正是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危機逐漸成形,化成真正的殺人利器。曾經若隱若現的血腥味道,越來越濃烈了。
裴玄靜道謝退出。
重新坐回馬車裡,崔淼似乎打定了主意,只等她先開口。
裴玄靜說:“崔郎,會稽也應該有磨鏡的鋪子吧?”
“想來會有。怎麼?”
裴玄靜把聶隱娘相贈的小銅鏡拿出來,不禁微笑起來,“又要麻煩你了。不過……這次我相信你不會再被關到地底下了。”
崔淼接過銅鏡,“你想找聶隱娘?”
“我覺得咱們有危險了。”裴玄靜鄭重地說,“此去長安,最好能有隱娘夫婦相陪。她答應過我的,見信必會出手相助。”
“行,我去找找。”
“事不宜遲,崔郎現在就去吧。”裴玄靜道,“我帶自虛回客棧等你。”
崔淼答應:“正好,我也去打聽打聽,韓湘子有沒有留什麼消息給我們。”
馬車停在十字街頭。崔淼跳下車,裴玄靜趕緊把傘遞過去,“別淋著。”
他朝她笑一笑,“回去等著,我就來。”打起傘走入雨中。
裴玄靜望著他的背影融入淅淅瀝瀝的天地間。原先她並不知道,這溫柔的江南細雨真能使人斷魂。
回到客棧後,裴玄靜先把李彌送回房,便立即到櫃檯打聽上房的情況。
掌柜的回答:“店裡最好的上房都被包下了。”
“掌柜的知道是哪位客人包下的嗎?”
“這個嘛……不便透露。”
裴玄靜乾脆地說:“行,我自己去看。”
掌柜剛想阻攔,有個差役模樣的人過來說:“主人有請,娘子跟我來吧。”
她進去時,吐突承璀正在品茶,看見她便招呼,“娘子來得正好,嘗嘗這江南的新茶如何?”
裴玄靜坐下來。吐突承璀見她碰都不碰茶盞,便嘆道:“娘子在會稽忙得很啊。”
“中貴人比我更忙。”
“哈!”吐突承璀將臉一沉,“娘子找我何事?不妨直說吧。你我都是忙人,耽擱不起。”
“我要回長安,想請中貴人同行。”
“哦?你不是有人相陪嗎?”
“那人是奸細。”裴玄靜鎮定地回答,“我剛剛設計甩掉他。”
吐突承璀不慌不忙地問:“奸細?什麼奸細?”
“崔淼是權留守的人。”
“權德輿?”
“最早是藩鎮的人,刺殺案他也有份,但見刺殺未成就反水投靠了權留守,告密以求自保。現在,他又奉了權留守的命,潛在我的身邊探聽機密。”
“是什麼樣的機密呢?娘子?”吐突承璀的語氣太溫柔,簡直都不像一個閹人了。
“我不能告訴你。”
“呦,那讓我怎麼幫你,相信你?”
裴玄靜只沉默了一瞬,便直視著吐突承璀,問:“‘李公子’可好?”
“……他很好。”吐突承璀畢竟沒料到裴玄靜如此直截了當,猶豫了一下才回答,“就是操心的事情太多。”
“幸而有中貴人替他分憂。”
“哪裡哪裡,還有娘子的叔父嘛。”
“是。離開長安一晃都快兩個月了,我也很惦念叔父大人。”
“好吧。”唇槍舌劍到此為止,吐突承璀終於應道,“那我就陪娘子走這一遭了。”
“請中貴人即刻啟程。我不想再見到那個奸細了。”
吐突承璀大笑起來,“娘子還真是步步緊逼啊。也好,就讓他滾回權德輿那裡哭訴吧。咱們走!”
7
又一次來到春明門外。
和兩個多月前相比,長安的天空好像整個地抬高了。碧玉般的蔚藍色中透出隱隱秋意,幾縷薄若無形的雲絲慵懶地飄在極遠方。這座城池和它所依附的天地,都似乎下定了決心,要在這個季節展露出最乾淨、安寧和包容的面目來。
途經鎮國寺時,裴玄靜還是不由自主地朝寺後張望過去。
吐突承璀恰到時機地說:“娘子別看了,賈昌的院子已經拆了。”
“拆了?”
“就是上回娘子在那裡見過‘李公子’以後拆的。”吐突承璀說,“什麼都沒有了。哦,那座塔還留著。娘子想去看看嗎?”
“中貴人允許我去看嗎?”
吐突承璀哈哈大笑,“倒是可以。不過本將勸娘子別去了,真沒什麼可看的,裡面就老和尚和賈昌的兩具骸骨,怪瘮人的。還不及辯才塔呢。”
“你們把無嗔禪師怎麼了?”
吐突承璀瞬間犯了耳聾症,卻注視著從城門內迎出來的一小支馬隊,看服飾正是他管轄的神策軍。
果然,這批神策軍疾奔到他們面前後便翻身落馬,為首者向吐突承璀行禮道:“聖上有口諭——命吐突中尉即刻送裴大娘子回府。”說完,又在吐突承璀耳邊低語了幾句。
“知道了。”吐突承璀笑容可掬地向裴玄靜示意,“大娘子請吧。”
快到興化坊時,吐突承璀才低聲對裴玄靜說:“‘李公子’讓我轉告娘子,娘子若是想見他,可立即送信給我,他隨時……等著你。”
把裴玄靜送到裴府門口,吐突承璀便撥轉馬頭揚長而去了。
裴玄靜就這樣回來了。
在會稽出發時,她給叔父裴度寫了一封信解釋來龍去脈。吐突承璀派專人快騎把信送回長安,因而裴度早些天就得到消息了。
當時信寫完後,裴玄靜特意拿給吐突承璀審閱,反正他肯定會看,倒不如做得光明正大。裴玄靜在信中詳述了自己從長安到河陰,遇上糧倉大火,再轉至昌谷,李賀離世,因李彌患病又前往洛陽尋醫的全部經過,直至蒙吐突承璀將軍慷慨相助,願意護送他們返回長安。
總之,所有合情合理的過程都寫到了,不合情理的也儘量自圓其說了,省略了一切可能引起懷疑的部分,至於會稽,則隻字未提。
吐突承璀閱後表示相當滿意,並且由衷地讚揚了一句:“娘子真識相。”
“不寫成這樣,中貴人會讓我回長安嗎?”
吐突承璀說:“娘子既然如此懂事,想必也明白,見到裴相公後應該怎麼說。”
“我不會給叔父招惹是非的。”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