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裴玄靜輕聲問崔淼:“你是如何讓他明白過來的呢?”
“很簡單——再現幻覺。我在他的幻覺里是長吉的替身,便由我再在他的幻覺中親口告訴他真相,讓他幡然醒轉,打消傻念頭。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你怎麼說的?”
崔淼沒有直接回答裴玄靜,而是握住李彌的肩膀,一本正經地說:“我說自虛啊,你的長吉哥哥已經死啦,現在就算你要把命給我,延長的也是你這個不爭氣的三水哥哥的壽。我雖然很感謝你,可真的不想活得太長,所以還是算了吧。”
裴玄靜含淚笑出來,“三水哥哥,你這算字還是號?”
“尊稱。而且是自虛專用,好不好?”
李彌亦破涕為笑。
崔淼正色對裴玄靜說:“我告訴你啊,除了自虛誰也不准那麼叫,尤其是你!”
出屋時毒香早已散盡。裴玄靜默默地向月祈禱,但願永遠不要有再點燃此香的那一天。
檐下的竹馬和著更漏聲,響了整個夜晚。夏末秋初的清晨,空氣格外清冽,草木香雖然幽淡,卻能醒人肺腑。裴玄靜起身步出東閣。青苔沾滿露水,走下台階時,濕意便輕輕拂上裙裾,她感到了許久不曾有的閒情。
“靜娘。”
果如她所料,崔淼也早早地站在了庭院中。經過一夜的休息,他的氣色好了很多,因只穿了件白色中衣,褐色的圓領長袍披在肩上,若再除簪散發,便是一派天然的落拓風姿,渾如魏晉名士再來。
裴玄靜不禁衝著他莞爾一笑,此人倒不辱沒了“真蘭亭現”這個謎——或許真乃天意吧。
崔淼還了她一笑,問:“你笑什麼?”
裴玄靜反問:“自虛怎樣?”昨夜崔淼和李彌同榻而眠,睡在西廂。
“他很好,還在熟睡。”
裴玄靜欣慰地點頭,方道:“昨夜我決定了一件事。崔郎,我想我們一起去會稽,把‘真蘭亭現’的謎題徹底解開吧。”
“當真?”崔淼不敢相信地問,“能告訴我你突然改變主意的原因嗎?”
裴玄靜答非所問:“尹少卿的屍首運來洛陽了?”
“金吾衛一起帶回來的,靜娘不是都看見了。”
“崔郎有所不知,我在他的屍體上做了手腳。”裴玄靜淡淡地說,“他死前用血抹紅了半張臉,我……都替他擦乾淨了。”
崔淼等著裴玄靜說下去。他在她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種久違的智慧和自信。在裴度遇刺後獨自應對時,在地下水渠中找尋出路時,在奔赴昌谷的途中一再遇阻時,在靈覺寺里破解離合詩時……他都曾見到過這種獨一無二的眼神——“女神探”的眼神。
裴玄靜開始說了,卻是從武元衡的離合詩講起的。
“崔郎應該記得‘真蘭亭現’中的典故,我們還有幾則沒來得及討論,其中一聯‘仃伶金樓子,江陵只一人’。從字面上分析並不難,這一聯講的正是梁元帝蕭繹的往事。崔郎,你在昌谷時也曾對我提起過這個人,記得嗎?”
“記得。就是他一把火焚毀了古今圖書十四萬卷,還有梁朝積蓄的所有‘二王’真跡一萬五千紙,稱得上千古罪人了。”
“對,那麼這位千古罪人梁元帝蕭繹自號‘金縷子’,崔郎也知道嗎?”
“……似乎聽說過。”
裴玄靜道:“梁元帝蕭繹史稱‘才子皇帝’,自小博覽群書,學問非常高。他還曾親自動手搜集材料,歷時數十年撰寫了一部子書——《金縷子》。江陵城破時,蕭繹親手燒毀了包括《金縷子》在內的全部藏書,自己也被俘殺害。所以現在世上已經找不到《金縷子》這本書了。”裴玄靜做出結論,“我以為這句‘仃伶金樓子’,說的就是蕭繹獨立完成一部子書的故事。”
“那麼‘江陵只一人’呢?”
“蕭繹在寫《金縷子》的時期,也正是他翦除兄弟子侄的時期。他以文人彬彬之外表,做出極端殘忍之舉動,將對他登極皇位可能構成威脅的兄弟子侄一一誅殺。古往今來為了皇位爭奪而骨肉相殘者或許並不鮮見,但像蕭繹這般身份與手段之不般配,言語與做法之不一致者,絕對是空前絕後的一人。父子兄弟的親情到了蕭繹這邊,可謂絕矣。而他自己最後也只落得孤家寡人而死的下場,所以稱為‘江陵只一人’。”
“有道理。”崔淼表示認同,“但是……”
“崔郎先聽我說完。史載這位梁元帝蕭繹還是個獨眼,他幼時得過一場大病,病後便瞎了一隻眼睛。也正由於他有殘疾,內心十分自卑,所以才更要發奮苦讀,著書以‘成一家之言’始終是他的抱負,因此才會有《金縷子》一書誕生。可嘆的是,蕭繹儘管一度當了皇帝,也確實寫成了《金縷子》,卻始終無法得到結髮妻子徐昭佩的真心愛慕。那徐昭佩貌美出眾,‘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說的就是她。然而這對夫妻的關係並不和睦。蕭繹即位後,後位一直空著,也不肯立徐昭佩為皇后。徐昭佩便酗酒泄憤,大醉後還常常吐在蕭繹的衣服上。她甚至特意給自己畫‘半面妝’,藉以取笑蕭繹的獨眼。天下后妃之中能像徐昭佩這麼疏狂的,也算絕無僅有了。”
裴玄靜終於說完了,而崔淼一字一句地問:“半——面——妝?”
裴玄靜微微一笑,“崔郎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尹少卿臨死塗花了自己的半張臉,所指的應該就是‘半面妝’,也就是說,他在最後時刻想留下的訊息,是有關於梁元帝蕭繹的。那麼,尹少卿和梁元帝蕭繹又有什麼關係呢?”
崔淼叫起來:“我知道了,金縷瓶!”
裴玄靜似水的目光在他的臉上悠悠蕩過,輕聲道:“崔郎還真是……一點即通。”
不知為何崔淼竟嘆息了一聲,道:“後面就由我來說吧,靜娘你看對不對。貞觀年間,太宗皇帝為了取得《蘭亭序》真跡,曾派了一個叫蕭翼的人去騙取老和尚辯才的信任,從辯才手中詐得了《蘭亭序》。事成之後,蕭翼獲得的賞賜中就有一件金縷瓶。而成德牙將尹少卿自稱曾向武相公行賄,賄物也是一件金縷瓶。後來武相公的金縷瓶機緣巧合落入娘子手中後,那尹少卿便一路追蹤而至昌谷,又從娘子手中奪回了金縷瓶。現在看來,這個金縷瓶肯定就是當初太宗皇帝賞賜給蕭翼的。那麼蕭翼收到的賞賜怎會落入尹少卿之手?——‘半面妝’給出了答案!尹少卿當是蕭翼的後人,從其祖上繼承了金縷瓶。而那個騙取《蘭亭序》的蕭翼,本來就是梁元帝蕭繹的重孫!”
“是的,當年太宗皇帝賜給蕭翼金縷瓶,難道不也是為了指代其曾祖的別號‘金縷子’嗎?”裴玄靜說,“還可能含著譏諷的意思,讓蕭翼記得其祖焚燒‘二王’真跡的劣行。”
“很簡單——再現幻覺。我在他的幻覺里是長吉的替身,便由我再在他的幻覺中親口告訴他真相,讓他幡然醒轉,打消傻念頭。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你怎麼說的?”
崔淼沒有直接回答裴玄靜,而是握住李彌的肩膀,一本正經地說:“我說自虛啊,你的長吉哥哥已經死啦,現在就算你要把命給我,延長的也是你這個不爭氣的三水哥哥的壽。我雖然很感謝你,可真的不想活得太長,所以還是算了吧。”
裴玄靜含淚笑出來,“三水哥哥,你這算字還是號?”
“尊稱。而且是自虛專用,好不好?”
李彌亦破涕為笑。
崔淼正色對裴玄靜說:“我告訴你啊,除了自虛誰也不准那麼叫,尤其是你!”
出屋時毒香早已散盡。裴玄靜默默地向月祈禱,但願永遠不要有再點燃此香的那一天。
檐下的竹馬和著更漏聲,響了整個夜晚。夏末秋初的清晨,空氣格外清冽,草木香雖然幽淡,卻能醒人肺腑。裴玄靜起身步出東閣。青苔沾滿露水,走下台階時,濕意便輕輕拂上裙裾,她感到了許久不曾有的閒情。
“靜娘。”
果如她所料,崔淼也早早地站在了庭院中。經過一夜的休息,他的氣色好了很多,因只穿了件白色中衣,褐色的圓領長袍披在肩上,若再除簪散發,便是一派天然的落拓風姿,渾如魏晉名士再來。
裴玄靜不禁衝著他莞爾一笑,此人倒不辱沒了“真蘭亭現”這個謎——或許真乃天意吧。
崔淼還了她一笑,問:“你笑什麼?”
裴玄靜反問:“自虛怎樣?”昨夜崔淼和李彌同榻而眠,睡在西廂。
“他很好,還在熟睡。”
裴玄靜欣慰地點頭,方道:“昨夜我決定了一件事。崔郎,我想我們一起去會稽,把‘真蘭亭現’的謎題徹底解開吧。”
“當真?”崔淼不敢相信地問,“能告訴我你突然改變主意的原因嗎?”
裴玄靜答非所問:“尹少卿的屍首運來洛陽了?”
“金吾衛一起帶回來的,靜娘不是都看見了。”
“崔郎有所不知,我在他的屍體上做了手腳。”裴玄靜淡淡地說,“他死前用血抹紅了半張臉,我……都替他擦乾淨了。”
崔淼等著裴玄靜說下去。他在她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種久違的智慧和自信。在裴度遇刺後獨自應對時,在地下水渠中找尋出路時,在奔赴昌谷的途中一再遇阻時,在靈覺寺里破解離合詩時……他都曾見到過這種獨一無二的眼神——“女神探”的眼神。
裴玄靜開始說了,卻是從武元衡的離合詩講起的。
“崔郎應該記得‘真蘭亭現’中的典故,我們還有幾則沒來得及討論,其中一聯‘仃伶金樓子,江陵只一人’。從字面上分析並不難,這一聯講的正是梁元帝蕭繹的往事。崔郎,你在昌谷時也曾對我提起過這個人,記得嗎?”
“記得。就是他一把火焚毀了古今圖書十四萬卷,還有梁朝積蓄的所有‘二王’真跡一萬五千紙,稱得上千古罪人了。”
“對,那麼這位千古罪人梁元帝蕭繹自號‘金縷子’,崔郎也知道嗎?”
“……似乎聽說過。”
裴玄靜道:“梁元帝蕭繹史稱‘才子皇帝’,自小博覽群書,學問非常高。他還曾親自動手搜集材料,歷時數十年撰寫了一部子書——《金縷子》。江陵城破時,蕭繹親手燒毀了包括《金縷子》在內的全部藏書,自己也被俘殺害。所以現在世上已經找不到《金縷子》這本書了。”裴玄靜做出結論,“我以為這句‘仃伶金樓子’,說的就是蕭繹獨立完成一部子書的故事。”
“那麼‘江陵只一人’呢?”
“蕭繹在寫《金縷子》的時期,也正是他翦除兄弟子侄的時期。他以文人彬彬之外表,做出極端殘忍之舉動,將對他登極皇位可能構成威脅的兄弟子侄一一誅殺。古往今來為了皇位爭奪而骨肉相殘者或許並不鮮見,但像蕭繹這般身份與手段之不般配,言語與做法之不一致者,絕對是空前絕後的一人。父子兄弟的親情到了蕭繹這邊,可謂絕矣。而他自己最後也只落得孤家寡人而死的下場,所以稱為‘江陵只一人’。”
“有道理。”崔淼表示認同,“但是……”
“崔郎先聽我說完。史載這位梁元帝蕭繹還是個獨眼,他幼時得過一場大病,病後便瞎了一隻眼睛。也正由於他有殘疾,內心十分自卑,所以才更要發奮苦讀,著書以‘成一家之言’始終是他的抱負,因此才會有《金縷子》一書誕生。可嘆的是,蕭繹儘管一度當了皇帝,也確實寫成了《金縷子》,卻始終無法得到結髮妻子徐昭佩的真心愛慕。那徐昭佩貌美出眾,‘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說的就是她。然而這對夫妻的關係並不和睦。蕭繹即位後,後位一直空著,也不肯立徐昭佩為皇后。徐昭佩便酗酒泄憤,大醉後還常常吐在蕭繹的衣服上。她甚至特意給自己畫‘半面妝’,藉以取笑蕭繹的獨眼。天下后妃之中能像徐昭佩這麼疏狂的,也算絕無僅有了。”
裴玄靜終於說完了,而崔淼一字一句地問:“半——面——妝?”
裴玄靜微微一笑,“崔郎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尹少卿臨死塗花了自己的半張臉,所指的應該就是‘半面妝’,也就是說,他在最後時刻想留下的訊息,是有關於梁元帝蕭繹的。那麼,尹少卿和梁元帝蕭繹又有什麼關係呢?”
崔淼叫起來:“我知道了,金縷瓶!”
裴玄靜似水的目光在他的臉上悠悠蕩過,輕聲道:“崔郎還真是……一點即通。”
不知為何崔淼竟嘆息了一聲,道:“後面就由我來說吧,靜娘你看對不對。貞觀年間,太宗皇帝為了取得《蘭亭序》真跡,曾派了一個叫蕭翼的人去騙取老和尚辯才的信任,從辯才手中詐得了《蘭亭序》。事成之後,蕭翼獲得的賞賜中就有一件金縷瓶。而成德牙將尹少卿自稱曾向武相公行賄,賄物也是一件金縷瓶。後來武相公的金縷瓶機緣巧合落入娘子手中後,那尹少卿便一路追蹤而至昌谷,又從娘子手中奪回了金縷瓶。現在看來,這個金縷瓶肯定就是當初太宗皇帝賞賜給蕭翼的。那麼蕭翼收到的賞賜怎會落入尹少卿之手?——‘半面妝’給出了答案!尹少卿當是蕭翼的後人,從其祖上繼承了金縷瓶。而那個騙取《蘭亭序》的蕭翼,本來就是梁元帝蕭繹的重孫!”
“是的,當年太宗皇帝賜給蕭翼金縷瓶,難道不也是為了指代其曾祖的別號‘金縷子’嗎?”裴玄靜說,“還可能含著譏諷的意思,讓蕭翼記得其祖焚燒‘二王’真跡的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