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王展開信報一看,心中一「咯噔」,暗念不好:「我和愍太子都中了奸計了!」

  那支開封府尹花了沒有多少筆墨的山匪,不知何時竟準備了精良的裝備,而且不再是舉著山匪的名號打家劫舍,反而是以擁護齊王、清君側為名起來堂而皇之地造反!

  「這定是先前有人在祖陵發現的謀逆軍,如今又打著擁護我的名號起來造反,這是要陷害我!」齊王怒道。

  「王爺好好地在這裡,他們這麼起來造反,誰信呢?!」

  「對,只要向皇上稟明,這麼明顯的陷害,相信皇上是不會怪罪王爺的!」

  趙侍郎卻道:「他們不過百餘人,便敢起兵造反,即使捉拿了他們,恐怕也問不出什麼來。只要他們一口咬定王爺是主使,那梁王他們定然會落井下石。皇上又生性多疑,定要懷疑王爺,而王爺便與皇儲之位再無干係!」

  「那該如何是好?」

  「王爺,不如,逼宮!」有人咬牙道。

  眾人聞言,倒抽了一口涼氣:「逼宮?!你這是要陷王爺於不仁不義嗎?」

  那人急道:「王爺你有所不知,即使王爺做得再好,皇上都不可能立你為太子的了!我聽落華公主身邊的人說,落華公主曾去探望皇上,而聽聞皇后與皇上說,她觀這麼多皇子中,唯趙王忠肅恭懿,宣慈惠和,意欲立他為皇太子。」

  「不可能,趙王前面還有王爺和梁王,如何輪得到他?」

  「本朝自太-祖皇帝開朝以來,廢長立幼的情況罕見嗎?」有人反諷道。

  趙侍郎沉吟許久,猛然想起什麼來,當即對齊王道:「王爺莫要忘了……密衛隊。」

  齊王虎軀一顫,他的眼神陰冷又有些忌憚:「密衛隊不是,被父皇暗中解散了不少嗎?」

  「這些都是傳言,我們不敢知道,也不敢問,誰知道我們的府中是否有女子便是密衛隊的?」

  的確,密衛隊「翎煙」被遣散也不過是不知哪兒傳出來的傳言,而這些年也未見「翎煙」有什麼消息,眾人便漸漸地忘了它的存在。可若皇帝和皇后真的要立趙王為太子,那再召集「翎煙」來控制朝堂也並非不可能。

  當年程雅公主接手「翎煙」並為皇帝剷除不少異己的時候,鬧得可謂是血雨腥風,可因為行事隱秘,便誰也不清楚死的人到底是意外,還真的是「翎煙」的手筆。

  「王爺,如今五城兵馬司、京衛指揮使司、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都有我們的人,只要我們趁著皇宮不備,便可起兵攻占皇宮,挾持皇上和皇后,請他們立王爺為太子……」

  「如今已無退路,倒不如釜底抽薪!」有人贊同道。

  齊王想了許久,終於咬牙下決定:「傳令下去,將開封呈報山匪一事的驛使攔下,把事情處理乾淨……」

  齊王黨被抓的時候,對這些事情供認不諱。

  而齊王逼宮一事,也是震驚了天下。

  至於開封的那支打著齊王的旗號造反的山匪,儘管有活口,可是他們一口咬定是齊王的人,也讓人找不出任何漏洞。

  而不少人甚至險些遭到齊王的殺害,就連原燁都是虎口逃生的。

  那夜齊王除了派兵前往梁王府和趙王府外,還派了一支百人的兵士前往原府、駱府,打算控制住原燁、駱老翰林等權臣。

  原府的大門被撞開時,動靜太大,一干人等都從睡夢中醒來。原燁聽見管家匆匆來報:「老爺,大事不妙,齊王府的府兵持刀闖了進來了!」

  原燁心中一咯噔,連忙吩咐:「將旭兒送到郡主那兒,吩咐全府的護院伺機而動!」

  原旭被吵醒也不敢哭鬧,下人抱著他趕去了修為苑,而在苑門口卻看見穿戴整齊的南蓮和原竟。他未曾開口,南蓮便道:「將旭兒安置在房中,看好他,不許讓他出來。」

  那下人連忙抱著原旭進了南蓮的房間,原旭正要喊南蓮,那下人卻叮嚀道:「小少爺莫要開口,眼下府內正值生死存亡之際!」

  原旭便不敢鬧騰了,乖乖地呆在房中。他雖然想知道外面發生了何事,可也耐不住好奇而在南蓮的房中逛了起來,要知道他自記事就未曾踏入過南蓮的房間了。突然,他在裡間發現了原竟的官服,神情一下子便古怪了起來。

  「二少爺,請你呆在這兒,哪兒都別去。」吹虞對原竟道。

  「你讓我跟原旭一樣?」原竟不滿。

  「二少爺不懂拳腳功夫,出去了也只會拖後腿!」吹虞說完,便追隨南蓮而去了。

  原竟看著立在她的身邊的花蕊和麥然,道:「你們愣著幹什麼,快去保護郡主!」

  花蕊的確放心不下吹虞,便點頭出去了,倒是麥然無動於衷。

  「麥然……」

  「那不是我的職責。」麥然的目的很明確,他受命保護原竟,原府內別人的生死便與他無關了。

  「郡主的命就是我的命!」原竟聲音一冷。

  麥然頓了頓,身形一閃,便離開了這裡。

  原府內的家眷已經不多了,原鹿氏一直被原燁關在偏院,而龔良、平遙都被悄悄地安置在原府之外的別院去了。修為苑又在原府的深處,齊王的兵馬若要殺進來,定要先過外面那一關。所以麥然才放心地離去,守在通往修為苑的必經之路。

  原燁本以為怎麼都會經歷一場廝殺,卻沒想到府內的下人個個都深藏不漏,三十個人對上那訓練有素的百餘兵士,竟毫不吃力!僅僅半個時辰,齊王的兵士便死的死、傷的傷。

  原燁意味深長地看了面不改色的南蓮一眼,便知道他將大部分的內宅之事交給南蓮之後,她就暗中置換了不少原府的下人。可是沒想到,她置換的人竟這麼好的功夫,只是,這些人哪兒來的?

  原燁忽然想到了「翎煙」,可是又覺得不妥:「翎煙」不都是女子?

  原府的反賊被殺死之際,齊王那邊也漸漸地落下了帷幕。

  齊王之死,眾人只說因著夜色,所以不排除是有人誤殺了齊王。但也有人說這是梁王派人做的,而梁王謀害愍太子的事情也在齊王黨的口中被揭露。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臣們被這接二連三的消息震得不知該作何反應。

  而不管齊王黨所言真假,梁王似乎都脫不了干係,不過因處理齊王一黨,其中牽涉甚廣,若是還要將梁王一黨牽涉進來,那恐怕朝堂會空了一半。

  故而皇帝只下旨讓原燁清查齊王黨羽,而梁王謀害愍太子之事則暫且壓下。

  不久後,皇帝召趙王、原燁進宮,而梁王這才知道大事不妙。

  太監總管劉效於龍榻前宣讀皇帝的《冊趙王為皇太子文》:「……皇六子趙王殷,忠肅恭懿,宣慈惠和,仁孝出於自然,信義備於成德,是用命爾為皇太子……」數百字的冊文,先說了自己在位如何,而後再說儲君之位空置導致皇子們相爭,危害國家社稷,最後說趙王如何符合他的心意而決意立趙王為儲君。

  趙王誠惶誠恐地領了太子印璽和冊文,劉效又宣讀了賦原燁太子太師頭銜,令其好好輔佐皇太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