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男子笑道:「麥然,沒想到你也開竅了啊?行,那就買一株竹子送給郡主吧!」
小孩聞言,掙脫開男人牽著的手,往那售賣竹子的攤販那兒去,問道:「老爺爺,我要竹子!」
老攤販見他乖巧可愛,便跟他多聊了幾句,他扭頭對男子道:「叔父,我們買多一些吧!才二十文錢一株!」
「老人家,送貨嗎?」男子問道。
老攤販想了想:「若你全買了,倒是能送到府上去。」
「還挺會做買賣的,行,那你送到原府去吧!」男子說著給了銀兩,而後又折了一支竹子,賞玩著上面的十幾片竹葉。
老攤販有些迷糊:「元府?」
「原尚書的府邸。」男子又解釋了一番。
老攤販聞言,一驚,又打量著面前的兩大一小,心頭微震:「知道了!」
男子低頭看著小孩:「這樣可滿意了?」
「謝謝叔父。」小孩高興地朝男子行了謝禮。
「走吧,你娘她們估計要等急了。」男子說著又邁步離去。身後的男人牽著小孩的走亦步亦趨地跟上。
那老攤販回過神來,心想他從村里進城來半日了,才賣出兩株竹子,料想著生意不好,他就要打道回府了,卻沒想到會有人一下子就將他的竹子都買光了。而這個人從他們的對話中可知,那留著一點鬍子,年輕的男子想必就是原尚書的二公子原竟了和孫子原旭了!
對許多人而言原竟和原旭是誰,他們並不是很清楚,可是原燁是皇帝眼前的紅人這是天下皆知的。
這一年以來,諸位王爺偃旗息鼓,並無大的紛爭了,而原燁卻權勢漸大。在皇帝病得無法上朝期間,都是他處理了奏摺後呈報給皇帝的。
而原燁如今只剩一子,雖然是五品尚寶司少卿,可那也是掌管玉璽、印章等的要職,百官中若要順利完成公務,便少不得請她幫忙加蓋印章。
如去年工部欲修葺工部的衙門,可原竟遲遲不肯蓋章,他們便一日無法動工。最後還是趙王出面才讓原竟蓋下這個章的。
「這麼年輕,可惜……」老攤販喃喃自語。
「家中竹子甚多,你為何還要將他的竹子全買了?」原竟問道。
「我與他閒談得知他其實並不是賣竹子的人。」原旭老實回答。
「哦?」
「他的竹子是新伐的,可他顯然不懂得栽種竹子,若再耽擱一日,那些竹子怕是就此枯萎了,可見他並不懂得料理竹子。而他的雙手有傷口,這足以證明他是在砍伐竹子時弄傷了,一個常年養竹之人又豈會那麼容易被竹子弄傷?再者我靠近他的時候聞到他的身上有藥味,而若非常年喝藥或是與藥有接觸,是不會留下這樣的味道的。最後我見他雖然老,卻無病症,顯然不是他生病了,而是他身邊有人病了需要他常年照顧。」
麥然微微詫異,原竟更是意味深長地看著他:「為何不猜他是大夫呢?」
「大夫會在這種日子裡出來賣竹子嗎?」原旭反問,又解釋道,「他身上的衣服很久,而指甲有洗不掉的泥垢,加上他所用的陶罐很粗糙。所以我想,他應該是個制陶的工匠,但是老了,無人雇用。但是他又急需錢買藥,所以只能趁著這個日子到竹林里伐了一些新竹來賣。」
「你倒是聰慧。」原竟笑了笑。
「爺爺說,爹小時候也是這麼聰慧的!」原旭偷偷地看了原竟一眼。
原竟沒說話。原勵小時候的確聰慧,他一直都很聰明,不過再聰明也有看錯人、走錯路、做錯選擇的時候。原竟是重活了一世才擦亮了眼睛,搗靈光了腦袋,可原勵便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正說著,三人便到了湖邊。而湖岸正零散地停著一艘艘畫舫,畫舫上正傳來陣陣歡樂的笑聲。
原旭張望了一下,突然小跑到一艘兩層的畫舫上,喚了一聲:「娘!」
岸邊的船夫連忙將原旭抱上畫舫,免得他跌落了水。而吹虞從畫舫中走出,看見他喊了一句:「小少爺。」
原旭朝她打招呼,完了就鑽進了畫舫中。
偌大的畫舫內擺著一張圓桌,鋪著紅綾桌布,而一道身穿淡紫色襦裙、褙子的身影坐在東面,手中搖著一把扇子,姿態嫻雅、淡然。坐在她對面的是一個身穿粉色衣裙,同樣嫻雅,卻頗為溫婉的女子。
「娘。」原旭朝紫衣女子行了禮,又朝粉衣女子行禮,「二嬸。」
「旭兒,過來。」南蓮放下扇子,向他招了招手。
原旭跑到她的身邊,見她抽出汗巾給自己擦臉,又問自己:「怎麼弄髒了臉?」
他心中一喜,回答道:「我跟叔父一路走來,路上碰到了一個賣竹子的老翁……」
在他興奮地說著一路上的見聞時,原竟已經走進了畫舫中,駱棋嬌朝她微微頷首,而南蓮則是不看她,只認真地聽著原旭說話。
原竟見自己被晾著,心中不滿地清了清嗓子,將幾隻折好的竹鶴放到桌子上:「你兒子送給你的禮物。」
這話在南蓮和駱棋嬌聽來可真是諷刺極了,南蓮剜了她一眼,而原旭看著那折竹鶴,又困惑地看著原竟。見所有人都盯著自己瞧,她的心裡總算是好上了許多,自顧自地坐下:「口渴。」
「茶便在你面前。」南蓮道。
原竟撇了撇嘴,便自己動手倒茶,那一抹鬍子在她撇嘴時動了動,略顯滑稽。她本想順手扯下來,可又看見原旭在場,便只得摸了摸,加固它。
「船家,開船。」花蕊喊了一聲,船家便忙著將畫舫駛離湖岸,往湖中心划去。
「恰逢花朝節在十五,休沐的日子裡,否則哪能有這春光看呢!」原竟看著畫舫外的湖光春-色,嘆道。
「這樣的好日子,怕是不多了。」南蓮卻已有所指。
駱棋嬌聽著她們的對話,雖不甚明白,卻想到了落華公主曾告訴她的一些秘密。
兩個月前,梁王黨曾請立太子,而時值皇帝久病纏身,許多事便只能透過奏摺,傳達上去。不過皇帝沒有批閱奏摺,對那些請立太子的事情也充耳不聞。
這一久,便有人著了急。在冬至時,皇后在後宮款待眾勛貴夫人、命婦,而梁王妃也在其列。因飲酒甚多,出言不遜。皇后並不怪罪,反而命人將她安置在榻上。
待酒宴結束,眾人散去,皇后回到宮殿打算讓人將梁王妃送回去之際,梁王妃卻是不樂意回去。她抱著皇后,請皇后在皇帝面前為梁王美言,請立梁王為太子。
皇后本只當她是醉酒之言,也不怪罪,豈料梁王妃不依不撓。半慫恿半威逼道:「娘娘盡可將梁王當親兒,日後王爺即位,娘娘便是太后之尊了。」
皇后聞言,越發生氣,她斥責了梁王妃:「你這是咒皇上?!」
梁王妃繼續耍酒瘋,占著床榻不願離去,還道:「這兒遲早都是我的。」
皇后怒極,旁人連忙將梁王請來。而梁王聽聞梁王妃做的事情,連忙向皇后告罪。只是皇后知道若非梁王有這等野心,賦予了梁王妃那麼多希望,她又怎會在醉酒之時說出了真心話?!
小孩聞言,掙脫開男人牽著的手,往那售賣竹子的攤販那兒去,問道:「老爺爺,我要竹子!」
老攤販見他乖巧可愛,便跟他多聊了幾句,他扭頭對男子道:「叔父,我們買多一些吧!才二十文錢一株!」
「老人家,送貨嗎?」男子問道。
老攤販想了想:「若你全買了,倒是能送到府上去。」
「還挺會做買賣的,行,那你送到原府去吧!」男子說著給了銀兩,而後又折了一支竹子,賞玩著上面的十幾片竹葉。
老攤販有些迷糊:「元府?」
「原尚書的府邸。」男子又解釋了一番。
老攤販聞言,一驚,又打量著面前的兩大一小,心頭微震:「知道了!」
男子低頭看著小孩:「這樣可滿意了?」
「謝謝叔父。」小孩高興地朝男子行了謝禮。
「走吧,你娘她們估計要等急了。」男子說著又邁步離去。身後的男人牽著小孩的走亦步亦趨地跟上。
那老攤販回過神來,心想他從村里進城來半日了,才賣出兩株竹子,料想著生意不好,他就要打道回府了,卻沒想到會有人一下子就將他的竹子都買光了。而這個人從他們的對話中可知,那留著一點鬍子,年輕的男子想必就是原尚書的二公子原竟了和孫子原旭了!
對許多人而言原竟和原旭是誰,他們並不是很清楚,可是原燁是皇帝眼前的紅人這是天下皆知的。
這一年以來,諸位王爺偃旗息鼓,並無大的紛爭了,而原燁卻權勢漸大。在皇帝病得無法上朝期間,都是他處理了奏摺後呈報給皇帝的。
而原燁如今只剩一子,雖然是五品尚寶司少卿,可那也是掌管玉璽、印章等的要職,百官中若要順利完成公務,便少不得請她幫忙加蓋印章。
如去年工部欲修葺工部的衙門,可原竟遲遲不肯蓋章,他們便一日無法動工。最後還是趙王出面才讓原竟蓋下這個章的。
「這麼年輕,可惜……」老攤販喃喃自語。
「家中竹子甚多,你為何還要將他的竹子全買了?」原竟問道。
「我與他閒談得知他其實並不是賣竹子的人。」原旭老實回答。
「哦?」
「他的竹子是新伐的,可他顯然不懂得栽種竹子,若再耽擱一日,那些竹子怕是就此枯萎了,可見他並不懂得料理竹子。而他的雙手有傷口,這足以證明他是在砍伐竹子時弄傷了,一個常年養竹之人又豈會那麼容易被竹子弄傷?再者我靠近他的時候聞到他的身上有藥味,而若非常年喝藥或是與藥有接觸,是不會留下這樣的味道的。最後我見他雖然老,卻無病症,顯然不是他生病了,而是他身邊有人病了需要他常年照顧。」
麥然微微詫異,原竟更是意味深長地看著他:「為何不猜他是大夫呢?」
「大夫會在這種日子裡出來賣竹子嗎?」原旭反問,又解釋道,「他身上的衣服很久,而指甲有洗不掉的泥垢,加上他所用的陶罐很粗糙。所以我想,他應該是個制陶的工匠,但是老了,無人雇用。但是他又急需錢買藥,所以只能趁著這個日子到竹林里伐了一些新竹來賣。」
「你倒是聰慧。」原竟笑了笑。
「爺爺說,爹小時候也是這麼聰慧的!」原旭偷偷地看了原竟一眼。
原竟沒說話。原勵小時候的確聰慧,他一直都很聰明,不過再聰明也有看錯人、走錯路、做錯選擇的時候。原竟是重活了一世才擦亮了眼睛,搗靈光了腦袋,可原勵便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正說著,三人便到了湖邊。而湖岸正零散地停著一艘艘畫舫,畫舫上正傳來陣陣歡樂的笑聲。
原旭張望了一下,突然小跑到一艘兩層的畫舫上,喚了一聲:「娘!」
岸邊的船夫連忙將原旭抱上畫舫,免得他跌落了水。而吹虞從畫舫中走出,看見他喊了一句:「小少爺。」
原旭朝她打招呼,完了就鑽進了畫舫中。
偌大的畫舫內擺著一張圓桌,鋪著紅綾桌布,而一道身穿淡紫色襦裙、褙子的身影坐在東面,手中搖著一把扇子,姿態嫻雅、淡然。坐在她對面的是一個身穿粉色衣裙,同樣嫻雅,卻頗為溫婉的女子。
「娘。」原旭朝紫衣女子行了禮,又朝粉衣女子行禮,「二嬸。」
「旭兒,過來。」南蓮放下扇子,向他招了招手。
原旭跑到她的身邊,見她抽出汗巾給自己擦臉,又問自己:「怎麼弄髒了臉?」
他心中一喜,回答道:「我跟叔父一路走來,路上碰到了一個賣竹子的老翁……」
在他興奮地說著一路上的見聞時,原竟已經走進了畫舫中,駱棋嬌朝她微微頷首,而南蓮則是不看她,只認真地聽著原旭說話。
原竟見自己被晾著,心中不滿地清了清嗓子,將幾隻折好的竹鶴放到桌子上:「你兒子送給你的禮物。」
這話在南蓮和駱棋嬌聽來可真是諷刺極了,南蓮剜了她一眼,而原旭看著那折竹鶴,又困惑地看著原竟。見所有人都盯著自己瞧,她的心裡總算是好上了許多,自顧自地坐下:「口渴。」
「茶便在你面前。」南蓮道。
原竟撇了撇嘴,便自己動手倒茶,那一抹鬍子在她撇嘴時動了動,略顯滑稽。她本想順手扯下來,可又看見原旭在場,便只得摸了摸,加固它。
「船家,開船。」花蕊喊了一聲,船家便忙著將畫舫駛離湖岸,往湖中心划去。
「恰逢花朝節在十五,休沐的日子裡,否則哪能有這春光看呢!」原竟看著畫舫外的湖光春-色,嘆道。
「這樣的好日子,怕是不多了。」南蓮卻已有所指。
駱棋嬌聽著她們的對話,雖不甚明白,卻想到了落華公主曾告訴她的一些秘密。
兩個月前,梁王黨曾請立太子,而時值皇帝久病纏身,許多事便只能透過奏摺,傳達上去。不過皇帝沒有批閱奏摺,對那些請立太子的事情也充耳不聞。
這一久,便有人著了急。在冬至時,皇后在後宮款待眾勛貴夫人、命婦,而梁王妃也在其列。因飲酒甚多,出言不遜。皇后並不怪罪,反而命人將她安置在榻上。
待酒宴結束,眾人散去,皇后回到宮殿打算讓人將梁王妃送回去之際,梁王妃卻是不樂意回去。她抱著皇后,請皇后在皇帝面前為梁王美言,請立梁王為太子。
皇后本只當她是醉酒之言,也不怪罪,豈料梁王妃不依不撓。半慫恿半威逼道:「娘娘盡可將梁王當親兒,日後王爺即位,娘娘便是太后之尊了。」
皇后聞言,越發生氣,她斥責了梁王妃:「你這是咒皇上?!」
梁王妃繼續耍酒瘋,占著床榻不願離去,還道:「這兒遲早都是我的。」
皇后怒極,旁人連忙將梁王請來。而梁王聽聞梁王妃做的事情,連忙向皇后告罪。只是皇后知道若非梁王有這等野心,賦予了梁王妃那麼多希望,她又怎會在醉酒之時說出了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