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若是論情分……她和宋宣,實在是談不上什麼情分。
江挽衣一直記得第一次見宋宣的時候。
雖說大致與那詞中描寫相似,可是……還是略有不同。
前世江挽衣雖說被家中養出一身嬌脾氣來,但卻也喜動不喜靜。
少年時期尚好,扮成男兒,人們也只當她是個清秀的男孩兒,並不生疑。於是那時跟著府中的下人,在茶樓酒肆里聽了不少的話本。
比如什麼才子佳人,紅拂夜奔,她都常常在聽。
更甚包括龍陽之好、斷袖之癖,她也聽過不少。
江父不甚管著,因自覺女兒家雖是女兒身,卻不應該見識短淺,多聽聽多跑跑,開闊視野,目光不拘於一室之內,總是好的。
到了十五六歲的年齡,江挽衣卻是再不能扮男裝了,這樣就算掩飾得再怎麼好,也會教人家看出來。
於是又常常跟著江夫人去燒香拜佛,或者是去一些貴族夫人那裡參加一些宴會,最遠也就是和國都中的其他小姐們選個清雅之處,以閨閣詩會為名聚聚。
但她在外人面前又傲又冷,這麼持續了一兩年,也沒個什麼知心的友人,所以才會將一腔情誼給了錦繡。
江挽衣出神的越發厲害。
見到宋宣的時候,是初春之日,桃花剛剛才有了花苞,外面也才開始暖起來,女兒家剛剛換上了略有些薄的衣裳,嫩葉枝頭也總有鳥在嘰嘰喳喳的叫著。
江挽衣那時正十五,因江父一心想要為她尋個好人家,又因為眼光不低,不僅要江父看得上,還要她自己樂意,所以一直未曾訂下婚約。
她那時候也正忐忑,畢竟是有關終身的大事,眼見著周圍的貴族女子一個個的定下了婚約,內心煩悶。
有幾個小姐下了帖子,請江挽衣去府上玩,江挽衣挑了幾個應下,而後開始做打扮。
那日是國公府家的夫人下的帖子。請了許多人來,有男有女,再加上宮裡頭也來了位公主,一時間盛大無比。
與她年齡差不多大的女子都已經開始懂事兒,在宴會上也差不多是爭奇鬥豔了。
江挽衣自然不能與一些絕色相比,再加上心中本來就煩悶,也不是特別願意參加這宴會,於是一直默然不語。
十五歲的年歲,才初初開始碰酒,江挽衣到現在都還記得,國公府上的果酒很甜,甚至要讓人膩了過去。
江母不在,她雖說得了自由,但卻也不至於忘形,只是堪堪飲了幾杯。
但是酒量明明白白的擺在那裡,即便是如此,江挽衣依舊有些頭暈。
宴席上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江挽衣聽著,只覺得腦子一沉再沉,聽得人越發暈乎。
她對錦繡說是找一個楊小姐,叫她不必跟著,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該找誰,強撐著步伐就走了出去。
自此一醉,而後一切都開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江挽衣不知道怎麼走出了宴席所用的花廳,偏偏表面上看起來無比正經,引得來往的婢女們也沒看出什麼差錯來,只是對她行一禮,又匆匆走過。
初春既是倒春寒,江挽衣是午後出的門,那時正熱,也沒考慮到這麼多,眼下卻是有點冷了。
然披風還在花廳中,她又懶得回去取,又發現冷倒是可以讓自己清醒幾分,於是就任由著性子,繼續走。
那晚的月色如何,江挽衣已經記得不大清楚了。
但她記憶里依稀有盛開的桃花,明艷動人,還有如月白的梨花,風吹落襟如雨。一抖袖或是衣袍,便是一場雪。
江挽衣進了國公府的後院。
白日裡同國公家小姐逛過一圈的,到了晚上,景色又不同了。
那邊有一處小池塘,裡面養著幾條肥肥的鯉魚,這附近沒有什麼燈火,江挽衣看的不真切,險些掉了進去。
下次再也不來這等無聊至極的宴席了。
江挽衣撇撇嘴,提著裙擺,小心翼翼地從小池塘邊上繞開,朝著那一簇簇花樹去了。
聽到人聲,已經是後知後覺的事兒了。
江挽衣方才清醒了些,辨認出是個男聲,轉身欲走,耳中卻依然聽著那人的聲音。
「今夜月色大好。」
男子輕笑,聲音如鳴鳳玉漱一般清朗。
入耳便難忘。
江挽衣一下頓住了腳步,不覺回頭看了一眼。
一種很奇妙的情緒在心頭浮起。
只在這一眼,便再也移不開了。
梨花樹上,倚著個人,身上月白色的袍子微微垂下,衣角上掛著的梨花同那袍子一齊被暖黃的燈火染上溫暖。
目光再往上移些,男子的手甚是好看,關鍵是手下還匍匐著一隻狸奴,正懶洋洋地握在男子懷中。
男子抱著大白貓,手從貓柔順的毛上一點點滑下,貓輕輕叫了一聲,似嬰孩一般。
梨花瓣落了下來了,到男子的衣袍上,他一抖衣袖,便又全部落在了那貓周圍,依舊是在他衣服上堆積著花瓣。
倒是有閒情雅致。
江挽衣的目光在那慵懶的狸奴身上停了許久,方才依依不捨的移了上去。
見只見到一人半眯著眼,另一隻手上還拿著酒。
雖不及狸奴一半惹人喜愛,但他生的……甚是好看。
江挽衣喜歡美人美景。
燈暖梨花,狸奴慵懶,人又如玉一般。如此一來,是覺得呼吸都沉重了。
江挽衣一直記得第一次見宋宣的時候。
雖說大致與那詞中描寫相似,可是……還是略有不同。
前世江挽衣雖說被家中養出一身嬌脾氣來,但卻也喜動不喜靜。
少年時期尚好,扮成男兒,人們也只當她是個清秀的男孩兒,並不生疑。於是那時跟著府中的下人,在茶樓酒肆里聽了不少的話本。
比如什麼才子佳人,紅拂夜奔,她都常常在聽。
更甚包括龍陽之好、斷袖之癖,她也聽過不少。
江父不甚管著,因自覺女兒家雖是女兒身,卻不應該見識短淺,多聽聽多跑跑,開闊視野,目光不拘於一室之內,總是好的。
到了十五六歲的年齡,江挽衣卻是再不能扮男裝了,這樣就算掩飾得再怎麼好,也會教人家看出來。
於是又常常跟著江夫人去燒香拜佛,或者是去一些貴族夫人那裡參加一些宴會,最遠也就是和國都中的其他小姐們選個清雅之處,以閨閣詩會為名聚聚。
但她在外人面前又傲又冷,這麼持續了一兩年,也沒個什麼知心的友人,所以才會將一腔情誼給了錦繡。
江挽衣出神的越發厲害。
見到宋宣的時候,是初春之日,桃花剛剛才有了花苞,外面也才開始暖起來,女兒家剛剛換上了略有些薄的衣裳,嫩葉枝頭也總有鳥在嘰嘰喳喳的叫著。
江挽衣那時正十五,因江父一心想要為她尋個好人家,又因為眼光不低,不僅要江父看得上,還要她自己樂意,所以一直未曾訂下婚約。
她那時候也正忐忑,畢竟是有關終身的大事,眼見著周圍的貴族女子一個個的定下了婚約,內心煩悶。
有幾個小姐下了帖子,請江挽衣去府上玩,江挽衣挑了幾個應下,而後開始做打扮。
那日是國公府家的夫人下的帖子。請了許多人來,有男有女,再加上宮裡頭也來了位公主,一時間盛大無比。
與她年齡差不多大的女子都已經開始懂事兒,在宴會上也差不多是爭奇鬥豔了。
江挽衣自然不能與一些絕色相比,再加上心中本來就煩悶,也不是特別願意參加這宴會,於是一直默然不語。
十五歲的年歲,才初初開始碰酒,江挽衣到現在都還記得,國公府上的果酒很甜,甚至要讓人膩了過去。
江母不在,她雖說得了自由,但卻也不至於忘形,只是堪堪飲了幾杯。
但是酒量明明白白的擺在那裡,即便是如此,江挽衣依舊有些頭暈。
宴席上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江挽衣聽著,只覺得腦子一沉再沉,聽得人越發暈乎。
她對錦繡說是找一個楊小姐,叫她不必跟著,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該找誰,強撐著步伐就走了出去。
自此一醉,而後一切都開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江挽衣不知道怎麼走出了宴席所用的花廳,偏偏表面上看起來無比正經,引得來往的婢女們也沒看出什麼差錯來,只是對她行一禮,又匆匆走過。
初春既是倒春寒,江挽衣是午後出的門,那時正熱,也沒考慮到這麼多,眼下卻是有點冷了。
然披風還在花廳中,她又懶得回去取,又發現冷倒是可以讓自己清醒幾分,於是就任由著性子,繼續走。
那晚的月色如何,江挽衣已經記得不大清楚了。
但她記憶里依稀有盛開的桃花,明艷動人,還有如月白的梨花,風吹落襟如雨。一抖袖或是衣袍,便是一場雪。
江挽衣進了國公府的後院。
白日裡同國公家小姐逛過一圈的,到了晚上,景色又不同了。
那邊有一處小池塘,裡面養著幾條肥肥的鯉魚,這附近沒有什麼燈火,江挽衣看的不真切,險些掉了進去。
下次再也不來這等無聊至極的宴席了。
江挽衣撇撇嘴,提著裙擺,小心翼翼地從小池塘邊上繞開,朝著那一簇簇花樹去了。
聽到人聲,已經是後知後覺的事兒了。
江挽衣方才清醒了些,辨認出是個男聲,轉身欲走,耳中卻依然聽著那人的聲音。
「今夜月色大好。」
男子輕笑,聲音如鳴鳳玉漱一般清朗。
入耳便難忘。
江挽衣一下頓住了腳步,不覺回頭看了一眼。
一種很奇妙的情緒在心頭浮起。
只在這一眼,便再也移不開了。
梨花樹上,倚著個人,身上月白色的袍子微微垂下,衣角上掛著的梨花同那袍子一齊被暖黃的燈火染上溫暖。
目光再往上移些,男子的手甚是好看,關鍵是手下還匍匐著一隻狸奴,正懶洋洋地握在男子懷中。
男子抱著大白貓,手從貓柔順的毛上一點點滑下,貓輕輕叫了一聲,似嬰孩一般。
梨花瓣落了下來了,到男子的衣袍上,他一抖衣袖,便又全部落在了那貓周圍,依舊是在他衣服上堆積著花瓣。
倒是有閒情雅致。
江挽衣的目光在那慵懶的狸奴身上停了許久,方才依依不捨的移了上去。
見只見到一人半眯著眼,另一隻手上還拿著酒。
雖不及狸奴一半惹人喜愛,但他生的……甚是好看。
江挽衣喜歡美人美景。
燈暖梨花,狸奴慵懶,人又如玉一般。如此一來,是覺得呼吸都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