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他因為輟學,其實是有些埋怨母親的,可提到有先天眼疾的妹妹,從不覺得她們是他的拖累,反而會說,如果他再大一些就好了,大一點,成熟一點,就不會那麼不甘心了,還能找其他工作,賺錢給妹妹治病。
他有一點零花錢,是家裡留給他備用以防萬一的,他沒留著,給牙口不太好的周奶奶買了一個家用榨汁機。
他還在看書,還在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還沒有放棄,還在努力。
而這一切,都是羅譽沒有的。
像一道光,微弱地照進了羅譽封存的內心,牽引出些許鮮活的力量。
羅譽關注他,在意他,想挖掘他,也開始喜歡上他。
而喜歡這個過程,總是由淺入深,再到沉迷。
林曦的沉迷是以分手威脅不讓羅譽離開。
羅譽的沉迷,是要這個人,永遠在他身邊。
商人的思路:沒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親人也一樣。
羅譽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實在不行,他還能「騙」,「騙」林曦他快死了,用感情用痛苦綁架這個年輕的小戀人。
可羅譽失敗了。
林曦再次和他提分手,不是衝動,非常理智。
他說:「你不是已經訂好了機票嗎?你什麼時候走,我們就什麼時候分開吧。」
林曦:「你去做你要做的事,我也要做我該做的事,先分開,以後再見吧。」
羅譽想要拒絕,但沒有說不。
他答應了林曦,就像平常林曦要做什麼,他也會答應一樣。
不過是暫緩而已,暫緩之後,林曦會開心,會心甘情願,會愉快地和他度過接下來的時間。
然後,在約定好分手的那天,在林曦以為的出國日,羅譽按期「離開」了。
沒有走,更沒有出國,只是換了住處,就在林曦家附近。
羅譽在等,等林曦想他,等林曦受不了,等林曦難過,主動聯繫他,屆時——
羅譽想:他會和我一起走。
簡臨看到這裡,也才知道羅譽根本沒走,怔了怔,不可思議地轉頭看身後。
屏幕的光映著方駱北平靜的面孔,他拍拍簡臨,示意他稍安,接著看。
簡臨借著那點昏暗的光看進方駱北的眼底,即便不再入戲,也覺得有些難過。
因為他已經知道結果了:林曦會想羅譽,但沒有難受,沒有受不了,他的生活照常運轉,還去考了咖啡師,升了職,加了薪水,幫老闆多管了一家咖啡店。
可見林曦和羅譽的個人成長脈絡和蛻變進度是完全不同的。
在林曦已經開始成長的時候,羅譽還在林曦的身邊,陪著、跟著、看著,暗自掙扎。
大屏上,林曦和經常去咖啡店的幾個學生約在球場打球,羅譽坐在球場外的長椅上,隔著一道綠色的網欄,沉默地看著。
旁邊的路人老爺子對羅譽道:「你都看了好久了,是不是也想打球,一起去好了。」
羅譽苦笑。
林曦在路邊邊看書邊等耿丘,一個背著包的學生看到林曦手裡的書,問他:「你也是我們學校的嗎?」
林曦看了看書冊封面,道:「不是,我自學的。」
學生:「哇,你這麼厲害?」
兩人聊了起來。
羅譽的車停在不遠處。
林曦淘了輛二手自行車,下晚班再也不用趕最後一班公交,可以自己騎車回去。
羅譽在小區外那家24小時便利店坐著,隔著玻璃看他騎車進小區。
……
簡臨忽然翻身,拿遙控器按了暫停,半爬起來,手抵著方駱北的肩膀,一臉不敢相信。
這些劇情,這些鏡頭,當初是他們兩個一起拍的,拍的時候,根本沒人告訴他這是後半段分手之後的內容,反而是在前期的集中親密戲那邊一起拍掉的。
他也以為這些劇情是為了描述羅譽對林曦的在意,根本想不到最後竟然被剪輯到這裡。
劇本、導演組、方駱北,他們竟然一起瞞著他?還那麼早就開始隱瞞了?
哪有這麼拍電影的?哪有劇組對演員保留這麼多的?!
就算他們想要一個貼合電影的最純粹的林曦,需要到這種程度?
在拍親密戲的時候還拍了一堆分手之後的戲份?
當他作為林曦,和羅譽的感情更進一步的時候,方駱北卻有大段的劇情是分手之後的內容?
戲外的拍攝都仿佛延續了林曦和羅譽的割裂感。
那些林曦不知道,簡臨也一樣不知道。
而最終——
方駱北摸到遙控器,按掉了暫停,電影繼續。
最終,羅譽選擇了放手。
離開前,他以美術學院校友的身份,加到了林曦學畫用的學習群。
林曦不知道他的身份,和群里的其他人一起,都喊他學長,會請教一些畫畫的東西,偶爾聊幾句。
別人在群里問林曦,是學了隨便畫畫,還是要考美術學院。
林曦說:「我打算考。」
其他人:「明年嗎?」
林曦:「過兩年吧,等把基礎打好,有時間就會考。」
其他人:「啊?原來你不是專門學畫畫的。那你為什麼要考,其實藝術生很費精力的,以後還不一定有出路。」
林曦沒說為什麼,就說:「想考這個。」
他有一點零花錢,是家裡留給他備用以防萬一的,他沒留著,給牙口不太好的周奶奶買了一個家用榨汁機。
他還在看書,還在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還沒有放棄,還在努力。
而這一切,都是羅譽沒有的。
像一道光,微弱地照進了羅譽封存的內心,牽引出些許鮮活的力量。
羅譽關注他,在意他,想挖掘他,也開始喜歡上他。
而喜歡這個過程,總是由淺入深,再到沉迷。
林曦的沉迷是以分手威脅不讓羅譽離開。
羅譽的沉迷,是要這個人,永遠在他身邊。
商人的思路:沒有什麼是錢解決不了的,親人也一樣。
羅譽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實在不行,他還能「騙」,「騙」林曦他快死了,用感情用痛苦綁架這個年輕的小戀人。
可羅譽失敗了。
林曦再次和他提分手,不是衝動,非常理智。
他說:「你不是已經訂好了機票嗎?你什麼時候走,我們就什麼時候分開吧。」
林曦:「你去做你要做的事,我也要做我該做的事,先分開,以後再見吧。」
羅譽想要拒絕,但沒有說不。
他答應了林曦,就像平常林曦要做什麼,他也會答應一樣。
不過是暫緩而已,暫緩之後,林曦會開心,會心甘情願,會愉快地和他度過接下來的時間。
然後,在約定好分手的那天,在林曦以為的出國日,羅譽按期「離開」了。
沒有走,更沒有出國,只是換了住處,就在林曦家附近。
羅譽在等,等林曦想他,等林曦受不了,等林曦難過,主動聯繫他,屆時——
羅譽想:他會和我一起走。
簡臨看到這裡,也才知道羅譽根本沒走,怔了怔,不可思議地轉頭看身後。
屏幕的光映著方駱北平靜的面孔,他拍拍簡臨,示意他稍安,接著看。
簡臨借著那點昏暗的光看進方駱北的眼底,即便不再入戲,也覺得有些難過。
因為他已經知道結果了:林曦會想羅譽,但沒有難受,沒有受不了,他的生活照常運轉,還去考了咖啡師,升了職,加了薪水,幫老闆多管了一家咖啡店。
可見林曦和羅譽的個人成長脈絡和蛻變進度是完全不同的。
在林曦已經開始成長的時候,羅譽還在林曦的身邊,陪著、跟著、看著,暗自掙扎。
大屏上,林曦和經常去咖啡店的幾個學生約在球場打球,羅譽坐在球場外的長椅上,隔著一道綠色的網欄,沉默地看著。
旁邊的路人老爺子對羅譽道:「你都看了好久了,是不是也想打球,一起去好了。」
羅譽苦笑。
林曦在路邊邊看書邊等耿丘,一個背著包的學生看到林曦手裡的書,問他:「你也是我們學校的嗎?」
林曦看了看書冊封面,道:「不是,我自學的。」
學生:「哇,你這麼厲害?」
兩人聊了起來。
羅譽的車停在不遠處。
林曦淘了輛二手自行車,下晚班再也不用趕最後一班公交,可以自己騎車回去。
羅譽在小區外那家24小時便利店坐著,隔著玻璃看他騎車進小區。
……
簡臨忽然翻身,拿遙控器按了暫停,半爬起來,手抵著方駱北的肩膀,一臉不敢相信。
這些劇情,這些鏡頭,當初是他們兩個一起拍的,拍的時候,根本沒人告訴他這是後半段分手之後的內容,反而是在前期的集中親密戲那邊一起拍掉的。
他也以為這些劇情是為了描述羅譽對林曦的在意,根本想不到最後竟然被剪輯到這裡。
劇本、導演組、方駱北,他們竟然一起瞞著他?還那麼早就開始隱瞞了?
哪有這麼拍電影的?哪有劇組對演員保留這麼多的?!
就算他們想要一個貼合電影的最純粹的林曦,需要到這種程度?
在拍親密戲的時候還拍了一堆分手之後的戲份?
當他作為林曦,和羅譽的感情更進一步的時候,方駱北卻有大段的劇情是分手之後的內容?
戲外的拍攝都仿佛延續了林曦和羅譽的割裂感。
那些林曦不知道,簡臨也一樣不知道。
而最終——
方駱北摸到遙控器,按掉了暫停,電影繼續。
最終,羅譽選擇了放手。
離開前,他以美術學院校友的身份,加到了林曦學畫用的學習群。
林曦不知道他的身份,和群里的其他人一起,都喊他學長,會請教一些畫畫的東西,偶爾聊幾句。
別人在群里問林曦,是學了隨便畫畫,還是要考美術學院。
林曦說:「我打算考。」
其他人:「明年嗎?」
林曦:「過兩年吧,等把基礎打好,有時間就會考。」
其他人:「啊?原來你不是專門學畫畫的。那你為什麼要考,其實藝術生很費精力的,以後還不一定有出路。」
林曦沒說為什麼,就說:「想考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