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也或許真的沒有這個‘如果’,那我或許在族老或大伯的安排下跟女子成親,”冬陽話還沒說完,易雲卿眯了眼接過話頭。
“生兩個兒女然後兒孫滿堂?”
與易雲卿在一起的這麼些年的經歷告訴冬陽,剩下的話尾還是打住的好。“…只是打個比方。”
“這個比方我不愛聽。也不愛想。”只要想想那畫面他心裡就突突的一陣陣痛。易雲卿自認不是個小氣或善妒的人,也曾大方的包容過曾經的敵人對手,更曾包容過朝中大臣偶爾的過錯,也曾忘記過那些對他下過黑手陷害過他的政敵,他的小心眼跟妒忌都留給了眼前這人。問起原因,說是沒有原因不如說是原因太多了。於外人來說吧,冬陽跟他按理也應該是冬陽不放心他,進而酸醋吃的多才對,可天地良心,往往吃醋的是他易雲卿而非冬陽。
瞧了易雲卿神色不善,冬陽悻悻陪笑頭皮發麻。好在管事在車外說到了地方,不用面對生氣的易雲卿。
蒼翠的樹林中一條用青石板鋪成的婉涎小道消失在山林中盡頭。冬陽看易雲卿:“接下來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走吧。”易雲卿說著,已經先一步抬腿往青石板道而去。
冬陽跟上。青石板路上去,是數片墳場。埋的全是這縣城中的大姓族人,而衛家的墳場在青石板路的盡頭。那是一片山坡,樹枝林木被修理乾淨,石碑林立不下五六十座。
冬陽帶著易雲卿來到這些石碑中的兩個。墳頭有經過修整綴放了漢白玉所雕瑞獸,旁邊四周也綴了石板看起來極是富貴,石碑前也有大肆祭拜的過的痕跡,冬陽以為是族中人做的,可事實卻不是。
易雲卿看冬陽神色,道:“今年清明,謙兒來祭拜過。”
“謙兒?”
“不只今年,自謙兒遊學那年開始就每年都會抽空過來祭拜,主持修理墳頭石碑。在之前是錢管家幫著主持祭拜等事項。”丫環婆子打開提盒拿出祭品學兼優,易雲卿一件一件接過擺在石碑前。“知道你不愛提起這邊的事,所以這些年我們一直瞞著你。”丫環擺上蒲團,易雲卿跟冬陽曲膝跪下,另有婆子點燃香雙手遞了來。“先祭拜地,等下再告訴你。”
冬陽回神,恭恭敬敬的磕三個響頭,爾後祭酒燒紙錢。丫環婆子管事識時務的離了開,易雲卿陪著冬陽跪在石碑前說了好些話,以前的,現在的,以後的,愧疚的,憤怒的,喜悅的等等,話多的全不見平日的寡言。
“爹,娘,是孩兒不孝,”冬陽眼內閃過黯然和悲傷,他何曾不想來拜見,可這個地方這些族人當初給他的傷害太大,讓他連提前的勇氣都沒有。
“冬陽,”易雲卿握了他手讓其起來。“岳父岳母一定知道你心意不會怪你的。往後每年我都陪你來祭拜,可好?”
冬陽張了張嘴,半晌:“…好。”
易雲卿笑下,跟石碑叨嘮兩句牽了冬陽手往回走。丫環婆子很有眼力的上前把蒲團收了,管事正待開道,不想跟守墳場的寡老頭撞個正著。
寡老頭扶了下帽子,通紅的酒漕鼻瞧著像昨晚喝完酒宿醉,頭疼欲裂心情不好當下罵罵咧咧囂張至極道:“你們幹什麼的?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什麼地方都敢闖你們腦袋有幾個?!”
三十來歲的管事到也沉得住氣,拱了道:“我家主子過來祭拜,”
不等管事話說話,寡老頭眯了眼看管事:“你們是衛家人?”
管事搖頭:“不是。”
“不是衛家人你們過來祭拜什麼?”因為管事擋住,所以寡老頭沒見著石碑前已經祭拜過的痕跡,暈沉的腦袋指著管事直接開罵:“祭拜?你有祭拜的資格嗎?不是我老頭嚇唬你,你知道這裡埋的都是什麼人嗎?京城易大人知道嗎?皇上寵臣,連易大人到了這地兒都要恭恭敬敬的!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皇上親封的安樂侯,太后義子的親生爹娘就葬在這裡!冒犯了貴人,我看你們頭都不夠砍!”
冬陽聽了這些話手指冰涼,易雲卿心疼的握了,可冬陽冷的是心。“當年在祠堂,族老跟大伯以除爹娘名號為由逼我上花轎,我同意了。只提了兩件要求,一,我爹娘的祭拜族中要一直負責;二,自我上花轎我便與衛家一族毫無關係,不管貧窮或富貴,生老或病死。”蓋上蓋頭的那一刻他便當作沒有這門親戚,也算自我放逐。“……可我,想的太簡單了。”
83善惡有報(下)
“不怪你。”他的冬陽想事情太簡單,沒想過人為了利益什麼都做的出來,所以在衛家一族逼他迫為男妻時才會那麼的驚訝那麼難以罷信,也傷的那麼深。“冬陽。以後有我,沒人能再逼你,你的親人也不行。”
“…在上花轎的那刻開始,我已經當作從此沒這門親戚了。”冬陽並不傻,從守墳的寡老頭那他已經看出了衛家並沒有守當初約定。易雲卿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他被太后收為義子進而封侯的事跡更是被示為傳奇,有這樣一門顯赫親戚,那貪慕富貴榮華的親戚怎麼會放過?
冬陽所想不差,衛家因冬陽的原因已經榮為整個縣城最大的富貴人家,這次封侯事跡更是讓衛家名號直逼府城那些大家族。不說無惡不作,但欺男霸女以勢壓人的事情卻沒少干。
“冬陽,等下不管我做什麼事你要相信我。”衛家人的事跡易雲卿一直都讓人關注著,只是一直沒動手。
冬陽怔下,依言點頭。
易雲卿帶著冬陽來到衛家祠堂,經過三次翻修的衛家祠堂看起來比正經人住的宅子都要來得闊氣,冬陽瞧了心裡更是堵的慌。
往日人影稀少的祠堂今日卻是人影涌動,門前三三兩兩的聚集著男子女婦。仔細瞧去女子個個頭戴珠花身穿綾羅,男子更是個個腰纏美玉一身富貴。眉眼放開的閒聊嘻笑間瞧不出的繁華。
冬陽瞧了,很多人他都認識,那是曾經的親戚。
易雲卿握了冬陽手,安撫道:“放心,有我在。”
冬陽呼口氣,鎮靜的看向那些族親。
易雲卿那通身氣派和一眾仆傭早就引起了衛家人的注意,待到走近,冬陽眉眼一掃,立有些人睜直了眼,顫抖著手指著冬陽:“…你…你是冬陽?!”
易雲卿皺眉,冬陽身為侯爺身邊另配有丫環護衛,而且因為冬陽太后義子身為半個國戚的身份,這些丫環護衛都不是隨便配而是精挑細選。其中貼身侍衛不說,四個貼身大丫環卻是太后與皇后賞賜的,接受的是宮中規矩,最是看中等級森嚴。平日在易府跟侯府因為環境使然也沒太顯擺這些,可到了這裡,又從易雲卿跟冬陽隻字片語中了解兩人的意思,從宮中出身的宮婢哪個不是鬼靈精?當下就有一人箭步衝上去就是一巴掌打的那喊人的女婦捂著紅腫的腮幫子哭都哭不出來。
宮婢冰冷的視線盯在那女婦身上,冷聲:“放肆!侯爺名諱可是爾等民婦可喊的?”
這一巴掌那清脆的聲音打的一眾人心裡犯怯,再瞧冬陽那冷著的臉,沒一個敢上前相認的。
兩個護衛往前大刀金刀一站,厲聲:“見了侯爺跟易大人還不行禮?好大的膽!”
這兩個下馬威下來讓一眾人彎著腰沒個敢吱聲,易雲卿眼神一瞟瞧見有敢怒不敢言的,心裡冷笑不已。
祠堂內祭拜的衛族人聞言趕了來,其中赫然有冬陽無比熟悉的親大伯大嬸,還有當初主持逼他為男妻的族老。想起當初,身體下意識一僵。
易雲卿扶了扶冬陽腰,示意一切有他。
跟隨衛族人出來的還有平陽知府和本縣知縣跟縣城幾個大戶掌家老爺。
四十來歲的平陽知府忙快步走來,身後跟著留小鬍子的知縣,兩人紛紛行禮:“下官見過易大人,見過侯爺。”冬陽雖是侯爺可並沒有正經官職,而易雲卿是朝庭重臣,這不是藐視冬陽太后義子的身份,而是按理就該如何。畢竟他倆是朝庭官員,沒道理不先拜見上峰而是拜見太后義子的道理,傳出去於兩人不好於冬陽也不好。
易雲卿抬手讓兩人起來,問:“梁知府跟羅知縣怎麼在這裡?”
梁知府是個油滑的,拱手道:“說來話長,等事後下官再跟大人解釋。”
兩位大人見完禮,各大戶掌家老爺也恬著臉上前見禮,爾後是衛家大伯跟一眾衛家長者。不說其餘人,就單說衛大伯,他以為只要曲下腰去冬陽就該來扶他,畢竟他可是親大伯,哪有親大伯跪侄子的理?要說這麼想的不只他一人,很多衛家族老都是這麼想的。
可惜冬陽今日不同往日,若沒有當初,今日就算他再怎麼富貴顯赫都會去扶一把,可錯就錯在有了當初。冷眼瞧著一眾跪下行禮,冷眼瞧著那一眾的乾笑僵硬。
易雲卿說:“起來吧。”心下暗笑著跟冬陽進到祠堂,掃眼打掃的乾乾淨淨的若大祠堂,有人麻利的放上蒲團,衛家一族也喜笑顏開的以為易雲卿跟冬陽會跪上一跪行個禮。可惜兩人沒有,易雲卿直接拉了冬陽坐到大廳中的紅木椅上。
族老如此的族長臉上笑意一僵,又不死心的親手遞了三根香來對冬陽笑道:“冬陽,來,給祖宗們上根香。”
冬陽瞥眼,不言不語。
易雲卿到是接了話頭:“衛族長客氣,我跟冬陽已經去墳頭祭拜過了。”有年輕女婦恭敬上來茶,本來想親自遞給易雲卿跟冬陽手上的,可兩人並沒接又只得乾笑著放茶几上。
兩人神態讓衛家一族有點不敢開口,衛族長跟衛大伯對視眼,紛紛恬著臉對兩人好大一番討好,其餘族親也是好話說盡,什麼祖宗保佑、什麼祖上冒青煙、什麼冬陽今日什麼冬陽他日,什麼兩人榮耀等等,冬陽是聽著直皺眉頭,易雲卿也是不喜。
衛族長雖然七老八十了,可不是個糊塗的,瞧了兩個神色當下打住話頭,拉了族中一干嫡系認親。這是誰,那是誰,當初怎麼怎麼的,笑著問冬陽還記不記得,衛大伯更是拉著自己的三個兒子上前認親。
“冬陽,你還記不記得你大哥,當初小時候你可沒少讓他幫你買糖,這是你大哥的四個兒子;這是你二哥,這是他的兩個兒子;這是你三弟,今年還才十七八,正要說親呢。你四弟五弟六弟是庶出,還小,就沒帶過來了。你還有四個妹妹,兩個大的都嫁人了,剛才在祠堂外你應該見過,兩個小的還待字閨中。”衛大伯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一身福態富貴瞧著就是個沒吃過苦的,臉籠跟冬陽一點都不像,眉目間也沒有冬陽的清朗而是滿滿算計,雖然這種算計不明顯,可在易雲卿這等混跡朝堂的狐狸眼中,那種明顯就只差在腦門上雕上‘算計’兩字了。
“生兩個兒女然後兒孫滿堂?”
與易雲卿在一起的這麼些年的經歷告訴冬陽,剩下的話尾還是打住的好。“…只是打個比方。”
“這個比方我不愛聽。也不愛想。”只要想想那畫面他心裡就突突的一陣陣痛。易雲卿自認不是個小氣或善妒的人,也曾大方的包容過曾經的敵人對手,更曾包容過朝中大臣偶爾的過錯,也曾忘記過那些對他下過黑手陷害過他的政敵,他的小心眼跟妒忌都留給了眼前這人。問起原因,說是沒有原因不如說是原因太多了。於外人來說吧,冬陽跟他按理也應該是冬陽不放心他,進而酸醋吃的多才對,可天地良心,往往吃醋的是他易雲卿而非冬陽。
瞧了易雲卿神色不善,冬陽悻悻陪笑頭皮發麻。好在管事在車外說到了地方,不用面對生氣的易雲卿。
蒼翠的樹林中一條用青石板鋪成的婉涎小道消失在山林中盡頭。冬陽看易雲卿:“接下來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走吧。”易雲卿說著,已經先一步抬腿往青石板道而去。
冬陽跟上。青石板路上去,是數片墳場。埋的全是這縣城中的大姓族人,而衛家的墳場在青石板路的盡頭。那是一片山坡,樹枝林木被修理乾淨,石碑林立不下五六十座。
冬陽帶著易雲卿來到這些石碑中的兩個。墳頭有經過修整綴放了漢白玉所雕瑞獸,旁邊四周也綴了石板看起來極是富貴,石碑前也有大肆祭拜的過的痕跡,冬陽以為是族中人做的,可事實卻不是。
易雲卿看冬陽神色,道:“今年清明,謙兒來祭拜過。”
“謙兒?”
“不只今年,自謙兒遊學那年開始就每年都會抽空過來祭拜,主持修理墳頭石碑。在之前是錢管家幫著主持祭拜等事項。”丫環婆子打開提盒拿出祭品學兼優,易雲卿一件一件接過擺在石碑前。“知道你不愛提起這邊的事,所以這些年我們一直瞞著你。”丫環擺上蒲團,易雲卿跟冬陽曲膝跪下,另有婆子點燃香雙手遞了來。“先祭拜地,等下再告訴你。”
冬陽回神,恭恭敬敬的磕三個響頭,爾後祭酒燒紙錢。丫環婆子管事識時務的離了開,易雲卿陪著冬陽跪在石碑前說了好些話,以前的,現在的,以後的,愧疚的,憤怒的,喜悅的等等,話多的全不見平日的寡言。
“爹,娘,是孩兒不孝,”冬陽眼內閃過黯然和悲傷,他何曾不想來拜見,可這個地方這些族人當初給他的傷害太大,讓他連提前的勇氣都沒有。
“冬陽,”易雲卿握了他手讓其起來。“岳父岳母一定知道你心意不會怪你的。往後每年我都陪你來祭拜,可好?”
冬陽張了張嘴,半晌:“…好。”
易雲卿笑下,跟石碑叨嘮兩句牽了冬陽手往回走。丫環婆子很有眼力的上前把蒲團收了,管事正待開道,不想跟守墳場的寡老頭撞個正著。
寡老頭扶了下帽子,通紅的酒漕鼻瞧著像昨晚喝完酒宿醉,頭疼欲裂心情不好當下罵罵咧咧囂張至極道:“你們幹什麼的?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什麼地方都敢闖你們腦袋有幾個?!”
三十來歲的管事到也沉得住氣,拱了道:“我家主子過來祭拜,”
不等管事話說話,寡老頭眯了眼看管事:“你們是衛家人?”
管事搖頭:“不是。”
“不是衛家人你們過來祭拜什麼?”因為管事擋住,所以寡老頭沒見著石碑前已經祭拜過的痕跡,暈沉的腦袋指著管事直接開罵:“祭拜?你有祭拜的資格嗎?不是我老頭嚇唬你,你知道這裡埋的都是什麼人嗎?京城易大人知道嗎?皇上寵臣,連易大人到了這地兒都要恭恭敬敬的!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皇上親封的安樂侯,太后義子的親生爹娘就葬在這裡!冒犯了貴人,我看你們頭都不夠砍!”
冬陽聽了這些話手指冰涼,易雲卿心疼的握了,可冬陽冷的是心。“當年在祠堂,族老跟大伯以除爹娘名號為由逼我上花轎,我同意了。只提了兩件要求,一,我爹娘的祭拜族中要一直負責;二,自我上花轎我便與衛家一族毫無關係,不管貧窮或富貴,生老或病死。”蓋上蓋頭的那一刻他便當作沒有這門親戚,也算自我放逐。“……可我,想的太簡單了。”
83善惡有報(下)
“不怪你。”他的冬陽想事情太簡單,沒想過人為了利益什麼都做的出來,所以在衛家一族逼他迫為男妻時才會那麼的驚訝那麼難以罷信,也傷的那麼深。“冬陽。以後有我,沒人能再逼你,你的親人也不行。”
“…在上花轎的那刻開始,我已經當作從此沒這門親戚了。”冬陽並不傻,從守墳的寡老頭那他已經看出了衛家並沒有守當初約定。易雲卿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他被太后收為義子進而封侯的事跡更是被示為傳奇,有這樣一門顯赫親戚,那貪慕富貴榮華的親戚怎麼會放過?
冬陽所想不差,衛家因冬陽的原因已經榮為整個縣城最大的富貴人家,這次封侯事跡更是讓衛家名號直逼府城那些大家族。不說無惡不作,但欺男霸女以勢壓人的事情卻沒少干。
“冬陽,等下不管我做什麼事你要相信我。”衛家人的事跡易雲卿一直都讓人關注著,只是一直沒動手。
冬陽怔下,依言點頭。
易雲卿帶著冬陽來到衛家祠堂,經過三次翻修的衛家祠堂看起來比正經人住的宅子都要來得闊氣,冬陽瞧了心裡更是堵的慌。
往日人影稀少的祠堂今日卻是人影涌動,門前三三兩兩的聚集著男子女婦。仔細瞧去女子個個頭戴珠花身穿綾羅,男子更是個個腰纏美玉一身富貴。眉眼放開的閒聊嘻笑間瞧不出的繁華。
冬陽瞧了,很多人他都認識,那是曾經的親戚。
易雲卿握了冬陽手,安撫道:“放心,有我在。”
冬陽呼口氣,鎮靜的看向那些族親。
易雲卿那通身氣派和一眾仆傭早就引起了衛家人的注意,待到走近,冬陽眉眼一掃,立有些人睜直了眼,顫抖著手指著冬陽:“…你…你是冬陽?!”
易雲卿皺眉,冬陽身為侯爺身邊另配有丫環護衛,而且因為冬陽太后義子身為半個國戚的身份,這些丫環護衛都不是隨便配而是精挑細選。其中貼身侍衛不說,四個貼身大丫環卻是太后與皇后賞賜的,接受的是宮中規矩,最是看中等級森嚴。平日在易府跟侯府因為環境使然也沒太顯擺這些,可到了這裡,又從易雲卿跟冬陽隻字片語中了解兩人的意思,從宮中出身的宮婢哪個不是鬼靈精?當下就有一人箭步衝上去就是一巴掌打的那喊人的女婦捂著紅腫的腮幫子哭都哭不出來。
宮婢冰冷的視線盯在那女婦身上,冷聲:“放肆!侯爺名諱可是爾等民婦可喊的?”
這一巴掌那清脆的聲音打的一眾人心裡犯怯,再瞧冬陽那冷著的臉,沒一個敢上前相認的。
兩個護衛往前大刀金刀一站,厲聲:“見了侯爺跟易大人還不行禮?好大的膽!”
這兩個下馬威下來讓一眾人彎著腰沒個敢吱聲,易雲卿眼神一瞟瞧見有敢怒不敢言的,心裡冷笑不已。
祠堂內祭拜的衛族人聞言趕了來,其中赫然有冬陽無比熟悉的親大伯大嬸,還有當初主持逼他為男妻的族老。想起當初,身體下意識一僵。
易雲卿扶了扶冬陽腰,示意一切有他。
跟隨衛族人出來的還有平陽知府和本縣知縣跟縣城幾個大戶掌家老爺。
四十來歲的平陽知府忙快步走來,身後跟著留小鬍子的知縣,兩人紛紛行禮:“下官見過易大人,見過侯爺。”冬陽雖是侯爺可並沒有正經官職,而易雲卿是朝庭重臣,這不是藐視冬陽太后義子的身份,而是按理就該如何。畢竟他倆是朝庭官員,沒道理不先拜見上峰而是拜見太后義子的道理,傳出去於兩人不好於冬陽也不好。
易雲卿抬手讓兩人起來,問:“梁知府跟羅知縣怎麼在這裡?”
梁知府是個油滑的,拱手道:“說來話長,等事後下官再跟大人解釋。”
兩位大人見完禮,各大戶掌家老爺也恬著臉上前見禮,爾後是衛家大伯跟一眾衛家長者。不說其餘人,就單說衛大伯,他以為只要曲下腰去冬陽就該來扶他,畢竟他可是親大伯,哪有親大伯跪侄子的理?要說這麼想的不只他一人,很多衛家族老都是這麼想的。
可惜冬陽今日不同往日,若沒有當初,今日就算他再怎麼富貴顯赫都會去扶一把,可錯就錯在有了當初。冷眼瞧著一眾跪下行禮,冷眼瞧著那一眾的乾笑僵硬。
易雲卿說:“起來吧。”心下暗笑著跟冬陽進到祠堂,掃眼打掃的乾乾淨淨的若大祠堂,有人麻利的放上蒲團,衛家一族也喜笑顏開的以為易雲卿跟冬陽會跪上一跪行個禮。可惜兩人沒有,易雲卿直接拉了冬陽坐到大廳中的紅木椅上。
族老如此的族長臉上笑意一僵,又不死心的親手遞了三根香來對冬陽笑道:“冬陽,來,給祖宗們上根香。”
冬陽瞥眼,不言不語。
易雲卿到是接了話頭:“衛族長客氣,我跟冬陽已經去墳頭祭拜過了。”有年輕女婦恭敬上來茶,本來想親自遞給易雲卿跟冬陽手上的,可兩人並沒接又只得乾笑著放茶几上。
兩人神態讓衛家一族有點不敢開口,衛族長跟衛大伯對視眼,紛紛恬著臉對兩人好大一番討好,其餘族親也是好話說盡,什麼祖宗保佑、什麼祖上冒青煙、什麼冬陽今日什麼冬陽他日,什麼兩人榮耀等等,冬陽是聽著直皺眉頭,易雲卿也是不喜。
衛族長雖然七老八十了,可不是個糊塗的,瞧了兩個神色當下打住話頭,拉了族中一干嫡系認親。這是誰,那是誰,當初怎麼怎麼的,笑著問冬陽還記不記得,衛大伯更是拉著自己的三個兒子上前認親。
“冬陽,你還記不記得你大哥,當初小時候你可沒少讓他幫你買糖,這是你大哥的四個兒子;這是你二哥,這是他的兩個兒子;這是你三弟,今年還才十七八,正要說親呢。你四弟五弟六弟是庶出,還小,就沒帶過來了。你還有四個妹妹,兩個大的都嫁人了,剛才在祠堂外你應該見過,兩個小的還待字閨中。”衛大伯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一身福態富貴瞧著就是個沒吃過苦的,臉籠跟冬陽一點都不像,眉目間也沒有冬陽的清朗而是滿滿算計,雖然這種算計不明顯,可在易雲卿這等混跡朝堂的狐狸眼中,那種明顯就只差在腦門上雕上‘算計’兩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