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想著總是自己的兄弟,大老爺勸道:“三弟四弟可能有什麼苦衷,”
老太爺不想再多說。原本打算第二天走了,可老太爺一整天都心神不寧,咬了咬牙在傍晚趁無人注意時上了山。傍晚光線暗下來後很是難走,一家子你拖我我牽你,爬了大半天還只在半山腰。
見天黑了,冬陽點燃火把扶著老的牽著小的一步步小心向前移。
堅持自己走的易謙在小憩時爬上石坡,望向村子裡,半晌指:“小爹爹,村子裡好像著火了。”
冬陽走了來,一驚,忙把易謙抱下石坡。
老太爺也瞧見了,讓冬陽把高舉的火把壓低。
易謙小,看村子裡一片火紅就以為是著火了,其實不然,那是快速移動的火把。隱約間似乎還傳來鐵蹄飛踏而過的聲音。
老夫人跟余氏念了聲佛號,慶幸一家子早一步離開了。否則,不被叛軍堵個正著?!
“走吧。再走段路。”老太爺嘆口氣,最後看一眼村子,希望那些樸實的村民能吉人天相吧。
夜晚走山路很是兇險,沒再走多遠便尋了個憩腳避風的地方休整一夜,待到第二天一早吃些乾糧便開始走。山路崎嶇,冬陽怕老太爺一等受不住,儘量找好走又抄近的路,走走停停間到第二天午後才摸到溫泉洞府門口。
老太爺是鬆了口氣又提了口氣,鬆了口氣是一家人安全到了洞府,沒病沒痛的;提了口氣是接下來他們一家恐怕有好長好長一段時間要呆在這裡了。
為了更好的在洞府內生活,也為了不把壓力全部壓在冬陽一人肩上,老太爺把洞府內的事分為內外兩項,主女內男主外,連老太爺自己都在力所能及之下幫些冬陽的忙。
人是一種容易習慣的動物。在撐過心慌意亂的深秋,迎來漸漸習慣的初冬,等漸漸習慣了才發現,這裡的生活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糟糕,反而透出一股子愜意的味道。
這日大雪封山,一家子呆在洞內各幫各的,老夫人跟余氏挑了個好位置開始做針線活,時不時閒聊兩句到是自得其樂;冬陽在小桌子上教易謙認字;只老太爺跟大老爺占了大桌,正在棋盤上撕殺的難解難分!
老太爺的將棋棋力比大老爺要高出不少,讓出了一炮一馬跟一相,只不過大老爺還是心情不慡,因為他覺著他老子還是在棋盤上耍著他玩。
在壓力迫使下大老爺走了步錯棋想要反悔,老太爺茶碗一蓋輕輕的飄了句。
“落子不悔。”
大老爺僵住了,一臉悔恨的把棋子放下,結果不出他所料他老爹三下五除二的把他給‘殺’了個片甲不留!連眼都不帶眨的。
老太爺掀掀眼皮子,顯然心情極好:“再來一盤,我多讓你一個馬。”
“爹,”大老爺苦笑:“兒子承認下棋下不過你,您就高抬貴手饒了我成不成?”
“不成!”
討饒不成,大老爺選擇了尿遁,把個老太爺氣的吹鬍子瞪眼,抬眼見易謙的書已經念完了,招手讓暫時閒著的冬陽來:“來冬陽,爺爺教你下棋!
老夫人唾他口:“你讓孩子休息會行不?”
“下盤棋也是休息嘛。”
老太爺如個孩子似的狡辯,老夫人懶得聽他歪理,只對冬陽道:“冬陽,要是覺著老頭子煩了你,你太可不必理他。”末了橫他眼慎怪句:“仗著自己有點下棋天份,從小到大沒少欺負人!”
老太爺不服氣,為自己辯解兩句。老夫人不輕不重的頂回來。
冬陽看著眼前的棋盤出了神,思緒飄了老遠。
易謙對下將棋不感興趣,屁顛顛的從角落裡翻出把毛粟子丟到火爐里燒。毛粟是冬陽抽空在山裡撿的野毛粟,個不大但絕對比家種粟子要來得清香。
余氏怕小孩子貪嘴燙了手,拿了長竹條當筷子使,把烤熟的毛粟扒出來,用灰帕子包了讓其拿到一邊吃。
其實說來,小孩子的願望是最簡單的。
47狼王,可還曾記得我?
山中無歲月,世上已千年。冬去春來,夏去秋至,轉眼一家子已經在溫泉洞府生活了近一年。自半年前開始這片深山中湧入大量避兵禍的普通百姓,把老太爺一等驚的更是深居簡出,唯恐撞上被逼的無處去的村民。
他們不知道,山外邊新皇已經繼位,韃靼已經打完遞了降書,三軍正圍困蜀王逆軍在長江以南,而他們思念的親人,正無比接近。
“易大人。”
遙望揚洲的易雲卿回頭。“王將軍。”抬手示意他坐下,道:“叫王將軍來是想問問這仗你打算怎麼打?”
“下官的意思是與三軍聯手來個猛攻。皇上繼位是為真龍天子,他們出兵就是謀逆,謀逆罪是誅九族的。所以下官想趁叛軍心慌時來個猛攻,一鼓作氣攻破這鳳陽城。鳳陽城是叛軍於長江對面的屏障,只要打破這屏障,那麼在後的懷陽、揚洲下官有信心在兩個月內全數拿下!”
易雲卿沉吟道:“王將軍是我大今出了名的猛將將軍,沒有這長江屏障兩個月內為皇上奪回懷陽揚洲等城,本監軍相信。只是王將軍,你這麼做恐怕弄到最後會吃力不討好。”見王姓將軍一臉茫然,道:“王將軍不要忘了,在長江對面的人也是我大今子民。官兵不會謀逆,百姓不會謀逆,謀逆的只有以蜀王為首的幾個心腹。王將軍猛攻不為過,可在猛攻中定會傷及人命,就算贏了殺的也是自家人。”末了淡淡道:“傷的越多,王將軍回京城恐怕就越不好過。”
王姓將軍被這一提點,立時驚出一臉冷汗,忙拱手道:“謝易大人提醒。那不知易大人可有良策?”
“‘戰為下,攻心為上’。既然蜀王是謀逆,那我們就在這謀逆上做文章。”
在謀逆上做文章不外乎兩點,一是安撫逆軍圍城內的百姓,讓他們相信皇上這大今的真龍天子;二是說服助紂為虐的逆軍軍官或士兵,勸得他們棄暗投明。這兩條實施起來很困難也很危險,畢竟安撫百姓跟勸說逆國軍官都要人去做,但收穫的果實也是最為豐美的!
鳳陽城在易雲卿的攻心計上以最少的代價攻陷,之後依樣畫葫蘆,懷陽城揚洲城幾乎兵不血刃的重回大今朝延。做為逆軍大本營的蜀王封地在三軍猛攻下用了十七天攻陷,蜀王自知天命已到,城破當天親手殺了妻子美妾及兒女,自絕於當場!
自此,為期近一年一個月的謀逆軍,消散。
逆軍一滅,易雲卿全然不管軍隊論功行賞事易,把監軍印令一掛在自願跟著他的兵丁中挑選二十個往揚洲趕來。一路快馬加鞭、披星戴月,看到那個破敗了無人煙雜糙叢生的家時,這個經過戰場鮮血洗禮而更為堅定、堅毅、堅強的男人,眼睛裡閃過的脆弱讓人無不動容。
在後的二十個親兵你望我我望你,不知該怎麼開口勸慰。
易雲卿手指微微顫抖著摸過殘破的家門,屋內他曾經精挑細選的家具家什被搬了個精光,徒留一間殘破的空屋架子。在堂屋還有漆黑的火燒痕跡,看那旁邊圍著的石頭怕是有人冬天忍不住冷意在這裡烤火取暖了,而柴火就是被劈下拆開的門。
“大人,”被派去老宅查看的軍裝漢子回來,拱手間搖了搖頭。老宅的情形比這裡還不如,空架子都快被拆的差不多了。
微微閉眼掩去眼內痛苦,再睜開時已經然冷靜如初:“留五人就地紮營看守馬匹,其餘人跟我上山!”今天肯定到不了溫泉洞府,可是他已經等不及了。等不及去確定家人的完好,等不及去確認心中的那個人是不是在想念他?
全然不知易雲卿已然入山的冬陽一早爬起來劈柴,點燃火燒熱鍋子,老夫人跟余氏也起了。把廚房留給兩婆媳,起身把昨日遺留的一些雜事給收拾完。檢察弓箭完好後,正好開早飯。
說是早飯,也不過是兩個饅頭配干野菜加點點肉沫泥。自半年前湧入深山裡的人增加,老太爺就發話不再吃白米飯,而是把白米磨成粉發酵成白面再揉成饅頭等麵食。逐漸減少的米糧讓一家子神經緊繃再沒以前的輕鬆,看不到頭的日子壓的一家個個神情疲憊。
沉默吃罷飯,余氏收拾碗筷,大老爺去搬桌子,冬陽背上弓箭,易謙也像模像樣的帶著冬陽給他做的彈弓,一大一小就這麼消失在老夫人視線中。
老夫人用帕子摁了摁眼角的濕意:“可憐這兩個孩子。”原本獵物充足的深山被湧入的百姓宰殺不少,因食物減少而引發的爭吵跟流血事件數不勝數,赫然讓曾經平靜的深山變成另一個戰場。在這樣的環境中冬陽不再帶大老爺等入山,而是獨自一人背著弓箭出門,運氣好能用半天獵來一天吃的食物,運氣不好則要花一整天或整天都毫無收穫。三個月前易謙堅持要跟冬陽入山打獵,一家子擰不過他,只得同意。
“所以我們兩個老不死的更要撐下去。”老太爺看向跟了自己幾十年的老妻,道:“誰都不能倒,這時候倒一個就是給冬陽壓上最後一根稻糙。”
老夫人點頭:“我知道。冬陽是個孝順孩子,我們間要有一人有事,他都能用自責把自己壓垮。”
余氏走來:“娘~”
老夫人拍了拍她手,眼眶泛紅:“好孩子~”
易雲卿領著十五個親兵連夜上山,晚間只休息三個時辰又爬起來趕路,一路行來易雲卿臉色越發沉重。他沒想到有這麼多人湧入山中避禍,人多食物就少,可以想像這裡避禍的人會為了點點食物發生怎樣的爭奪。沒有律法的約束,他的冬陽帶著四個老的一個小的,能爭的過這些人嗎?
在擔憂的同時,易雲卿沒忘派親兵去這些百姓中間說明情況,讓他們回到山外,重建自己的家園。
易雲卿一等裝束整齊精神飽滿,再有懂字的一看眾人隨身文碟,立時跪地嚎啕大哭。
易雲卿扶起打頭老頭,目視下四方人道:“皇上也知這次兵禍最終受苦的是平民百姓,所以特赦聖恩免除三年稅收,糧食種子由各人手中補發的田契統一由官府發放。所以鄉親們不要擔心出去後無田可種無糧可收,只要勤勉勤懇,很快就能重建一個比以前更好更豐饒的家園!”易雲卿的話引得一番人又是伏地大哭,不過這次哭聲中大多都是劫後看到希望的喜悅。
安撫好避禍的百姓,派幾個親兵送這些人出山,自已則再次往洞泉洞府而來。兩個機靈青年自告奮勇給一眾帶路,可見去的方向其中一個猶豫道:“大人,您去的方向有個狼群,不下百來匹狼把那裡圍成了領地,村民們很怕很少去那邊打獵。”
老太爺不想再多說。原本打算第二天走了,可老太爺一整天都心神不寧,咬了咬牙在傍晚趁無人注意時上了山。傍晚光線暗下來後很是難走,一家子你拖我我牽你,爬了大半天還只在半山腰。
見天黑了,冬陽點燃火把扶著老的牽著小的一步步小心向前移。
堅持自己走的易謙在小憩時爬上石坡,望向村子裡,半晌指:“小爹爹,村子裡好像著火了。”
冬陽走了來,一驚,忙把易謙抱下石坡。
老太爺也瞧見了,讓冬陽把高舉的火把壓低。
易謙小,看村子裡一片火紅就以為是著火了,其實不然,那是快速移動的火把。隱約間似乎還傳來鐵蹄飛踏而過的聲音。
老夫人跟余氏念了聲佛號,慶幸一家子早一步離開了。否則,不被叛軍堵個正著?!
“走吧。再走段路。”老太爺嘆口氣,最後看一眼村子,希望那些樸實的村民能吉人天相吧。
夜晚走山路很是兇險,沒再走多遠便尋了個憩腳避風的地方休整一夜,待到第二天一早吃些乾糧便開始走。山路崎嶇,冬陽怕老太爺一等受不住,儘量找好走又抄近的路,走走停停間到第二天午後才摸到溫泉洞府門口。
老太爺是鬆了口氣又提了口氣,鬆了口氣是一家人安全到了洞府,沒病沒痛的;提了口氣是接下來他們一家恐怕有好長好長一段時間要呆在這裡了。
為了更好的在洞府內生活,也為了不把壓力全部壓在冬陽一人肩上,老太爺把洞府內的事分為內外兩項,主女內男主外,連老太爺自己都在力所能及之下幫些冬陽的忙。
人是一種容易習慣的動物。在撐過心慌意亂的深秋,迎來漸漸習慣的初冬,等漸漸習慣了才發現,這裡的生活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糟糕,反而透出一股子愜意的味道。
這日大雪封山,一家子呆在洞內各幫各的,老夫人跟余氏挑了個好位置開始做針線活,時不時閒聊兩句到是自得其樂;冬陽在小桌子上教易謙認字;只老太爺跟大老爺占了大桌,正在棋盤上撕殺的難解難分!
老太爺的將棋棋力比大老爺要高出不少,讓出了一炮一馬跟一相,只不過大老爺還是心情不慡,因為他覺著他老子還是在棋盤上耍著他玩。
在壓力迫使下大老爺走了步錯棋想要反悔,老太爺茶碗一蓋輕輕的飄了句。
“落子不悔。”
大老爺僵住了,一臉悔恨的把棋子放下,結果不出他所料他老爹三下五除二的把他給‘殺’了個片甲不留!連眼都不帶眨的。
老太爺掀掀眼皮子,顯然心情極好:“再來一盤,我多讓你一個馬。”
“爹,”大老爺苦笑:“兒子承認下棋下不過你,您就高抬貴手饒了我成不成?”
“不成!”
討饒不成,大老爺選擇了尿遁,把個老太爺氣的吹鬍子瞪眼,抬眼見易謙的書已經念完了,招手讓暫時閒著的冬陽來:“來冬陽,爺爺教你下棋!
老夫人唾他口:“你讓孩子休息會行不?”
“下盤棋也是休息嘛。”
老太爺如個孩子似的狡辯,老夫人懶得聽他歪理,只對冬陽道:“冬陽,要是覺著老頭子煩了你,你太可不必理他。”末了橫他眼慎怪句:“仗著自己有點下棋天份,從小到大沒少欺負人!”
老太爺不服氣,為自己辯解兩句。老夫人不輕不重的頂回來。
冬陽看著眼前的棋盤出了神,思緒飄了老遠。
易謙對下將棋不感興趣,屁顛顛的從角落裡翻出把毛粟子丟到火爐里燒。毛粟是冬陽抽空在山裡撿的野毛粟,個不大但絕對比家種粟子要來得清香。
余氏怕小孩子貪嘴燙了手,拿了長竹條當筷子使,把烤熟的毛粟扒出來,用灰帕子包了讓其拿到一邊吃。
其實說來,小孩子的願望是最簡單的。
47狼王,可還曾記得我?
山中無歲月,世上已千年。冬去春來,夏去秋至,轉眼一家子已經在溫泉洞府生活了近一年。自半年前開始這片深山中湧入大量避兵禍的普通百姓,把老太爺一等驚的更是深居簡出,唯恐撞上被逼的無處去的村民。
他們不知道,山外邊新皇已經繼位,韃靼已經打完遞了降書,三軍正圍困蜀王逆軍在長江以南,而他們思念的親人,正無比接近。
“易大人。”
遙望揚洲的易雲卿回頭。“王將軍。”抬手示意他坐下,道:“叫王將軍來是想問問這仗你打算怎麼打?”
“下官的意思是與三軍聯手來個猛攻。皇上繼位是為真龍天子,他們出兵就是謀逆,謀逆罪是誅九族的。所以下官想趁叛軍心慌時來個猛攻,一鼓作氣攻破這鳳陽城。鳳陽城是叛軍於長江對面的屏障,只要打破這屏障,那麼在後的懷陽、揚洲下官有信心在兩個月內全數拿下!”
易雲卿沉吟道:“王將軍是我大今出了名的猛將將軍,沒有這長江屏障兩個月內為皇上奪回懷陽揚洲等城,本監軍相信。只是王將軍,你這麼做恐怕弄到最後會吃力不討好。”見王姓將軍一臉茫然,道:“王將軍不要忘了,在長江對面的人也是我大今子民。官兵不會謀逆,百姓不會謀逆,謀逆的只有以蜀王為首的幾個心腹。王將軍猛攻不為過,可在猛攻中定會傷及人命,就算贏了殺的也是自家人。”末了淡淡道:“傷的越多,王將軍回京城恐怕就越不好過。”
王姓將軍被這一提點,立時驚出一臉冷汗,忙拱手道:“謝易大人提醒。那不知易大人可有良策?”
“‘戰為下,攻心為上’。既然蜀王是謀逆,那我們就在這謀逆上做文章。”
在謀逆上做文章不外乎兩點,一是安撫逆軍圍城內的百姓,讓他們相信皇上這大今的真龍天子;二是說服助紂為虐的逆軍軍官或士兵,勸得他們棄暗投明。這兩條實施起來很困難也很危險,畢竟安撫百姓跟勸說逆國軍官都要人去做,但收穫的果實也是最為豐美的!
鳳陽城在易雲卿的攻心計上以最少的代價攻陷,之後依樣畫葫蘆,懷陽城揚洲城幾乎兵不血刃的重回大今朝延。做為逆軍大本營的蜀王封地在三軍猛攻下用了十七天攻陷,蜀王自知天命已到,城破當天親手殺了妻子美妾及兒女,自絕於當場!
自此,為期近一年一個月的謀逆軍,消散。
逆軍一滅,易雲卿全然不管軍隊論功行賞事易,把監軍印令一掛在自願跟著他的兵丁中挑選二十個往揚洲趕來。一路快馬加鞭、披星戴月,看到那個破敗了無人煙雜糙叢生的家時,這個經過戰場鮮血洗禮而更為堅定、堅毅、堅強的男人,眼睛裡閃過的脆弱讓人無不動容。
在後的二十個親兵你望我我望你,不知該怎麼開口勸慰。
易雲卿手指微微顫抖著摸過殘破的家門,屋內他曾經精挑細選的家具家什被搬了個精光,徒留一間殘破的空屋架子。在堂屋還有漆黑的火燒痕跡,看那旁邊圍著的石頭怕是有人冬天忍不住冷意在這裡烤火取暖了,而柴火就是被劈下拆開的門。
“大人,”被派去老宅查看的軍裝漢子回來,拱手間搖了搖頭。老宅的情形比這裡還不如,空架子都快被拆的差不多了。
微微閉眼掩去眼內痛苦,再睜開時已經然冷靜如初:“留五人就地紮營看守馬匹,其餘人跟我上山!”今天肯定到不了溫泉洞府,可是他已經等不及了。等不及去確定家人的完好,等不及去確認心中的那個人是不是在想念他?
全然不知易雲卿已然入山的冬陽一早爬起來劈柴,點燃火燒熱鍋子,老夫人跟余氏也起了。把廚房留給兩婆媳,起身把昨日遺留的一些雜事給收拾完。檢察弓箭完好後,正好開早飯。
說是早飯,也不過是兩個饅頭配干野菜加點點肉沫泥。自半年前湧入深山裡的人增加,老太爺就發話不再吃白米飯,而是把白米磨成粉發酵成白面再揉成饅頭等麵食。逐漸減少的米糧讓一家子神經緊繃再沒以前的輕鬆,看不到頭的日子壓的一家個個神情疲憊。
沉默吃罷飯,余氏收拾碗筷,大老爺去搬桌子,冬陽背上弓箭,易謙也像模像樣的帶著冬陽給他做的彈弓,一大一小就這麼消失在老夫人視線中。
老夫人用帕子摁了摁眼角的濕意:“可憐這兩個孩子。”原本獵物充足的深山被湧入的百姓宰殺不少,因食物減少而引發的爭吵跟流血事件數不勝數,赫然讓曾經平靜的深山變成另一個戰場。在這樣的環境中冬陽不再帶大老爺等入山,而是獨自一人背著弓箭出門,運氣好能用半天獵來一天吃的食物,運氣不好則要花一整天或整天都毫無收穫。三個月前易謙堅持要跟冬陽入山打獵,一家子擰不過他,只得同意。
“所以我們兩個老不死的更要撐下去。”老太爺看向跟了自己幾十年的老妻,道:“誰都不能倒,這時候倒一個就是給冬陽壓上最後一根稻糙。”
老夫人點頭:“我知道。冬陽是個孝順孩子,我們間要有一人有事,他都能用自責把自己壓垮。”
余氏走來:“娘~”
老夫人拍了拍她手,眼眶泛紅:“好孩子~”
易雲卿領著十五個親兵連夜上山,晚間只休息三個時辰又爬起來趕路,一路行來易雲卿臉色越發沉重。他沒想到有這麼多人湧入山中避禍,人多食物就少,可以想像這裡避禍的人會為了點點食物發生怎樣的爭奪。沒有律法的約束,他的冬陽帶著四個老的一個小的,能爭的過這些人嗎?
在擔憂的同時,易雲卿沒忘派親兵去這些百姓中間說明情況,讓他們回到山外,重建自己的家園。
易雲卿一等裝束整齊精神飽滿,再有懂字的一看眾人隨身文碟,立時跪地嚎啕大哭。
易雲卿扶起打頭老頭,目視下四方人道:“皇上也知這次兵禍最終受苦的是平民百姓,所以特赦聖恩免除三年稅收,糧食種子由各人手中補發的田契統一由官府發放。所以鄉親們不要擔心出去後無田可種無糧可收,只要勤勉勤懇,很快就能重建一個比以前更好更豐饒的家園!”易雲卿的話引得一番人又是伏地大哭,不過這次哭聲中大多都是劫後看到希望的喜悅。
安撫好避禍的百姓,派幾個親兵送這些人出山,自已則再次往洞泉洞府而來。兩個機靈青年自告奮勇給一眾帶路,可見去的方向其中一個猶豫道:“大人,您去的方向有個狼群,不下百來匹狼把那裡圍成了領地,村民們很怕很少去那邊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