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九歌乃是大虞祝師,樓祗登基後便興了祝師,祝師,本是能祝物的巫師。

  “參見皇上。”九歌不知何時已經在堂下站定,他微微一揖,並不跪拜。

  “你可知朕傳你何事?”樓祗斜倚龍椅,看著九歌。

  “回皇上,九歌不敢妄言。”

  “不敢?那你可知你的死期?”

  “九歌從不枉測自己的生死。”

  “沈丞相的姻緣可能看得出來?”

  “九歌不敢說。”

  “說!朕恕你無罪。”

  樓祗忘記了九歌是何時離開的,他的神情有些恍惚,他恍然若夢,再次憶起那個白衣公子。如今,樓祗早已不是那個懵懂的小皇帝了,大虞二十七年,二十七年光景,足以讓一個人改變。

  樓祗又憶起沈清初入朝廷,人人都道沈家家主沈恆毓氣宇不凡,人中龍鳳,當今聖上三顧沈門才將沈恆毓歸為己用。果不其然,沈清孤傲,不與任何人為伍,一心只為當今聖上效勞,一心只想造福大虞百姓。

  “恆毓,如今,你可願入朝為官?”

  “恆毓願一生,為皇上效勞。”

  “如何起誓?”

  沈清聞言,解下腰間一對玉佩,雙手呈了過去,“皇上請看。”

  “朕要你這玉佩作甚?”

  “這玉佩另有玄機。這一對玉佩本是君臣玉。沈家祖輩傳下,大蠻以後,沈家世代不與帝王家效命,祖輩特意打下玉佩,由沈家家主佩戴。若效忠帝王,便將帝王之血與家主之血滴染玉佩之上,算是盟了誓。此生此世,生生世世都效忠一人。”

  樓祗聽的有些晃神,良久開口問到:“你果真願意此生此世,生生世世都效忠我一人?”

  “臣此後,別無二心。”

  樓祗一聽,連忙割破手指,將血滴在其中一塊玉佩之上,晶瑩剔透的玉慢慢由鮮紅便為墨色。樓祗大驚,罷了,今生做不成你的愛人,你便與我君臣相稱,永遠效忠於我。

  大虞三年,沈清助樓祗攻打南安國,收下三座城池。

  大虞八年,李氏不滿世代落於邊境,率了十萬大軍回到大虞,起兵抗議。沈清設計將其一舉拿下,大虞兵將,無一死一傷。

  大虞十二年,護國將軍常立率兵攻打岐烏,屢屢敗戰,沈清戎裝上陣,一場大戰整整三月有餘,終以拿下岐烏。

  大虞十五年,京兆尹氏貪污剋扣,沈清聯同太原王氏王簡使其伏法。

  大虞二十年,山匪橫行,朝廷尋不到蹤跡,沈清用了三日,手刃了大虞毒瘤十九人。

  大虞二十三年,南安國重振旗鼓再次發難,沈清僅用十日,將南安國收在大虞麾下。

  大虞二十五年,沈清向樓祗請旨,求娶太原溫氏嫡女溫枝兒。

  大虞二十六年,沈清請辭。

  如今,大虞二十七年,沈清早已不是沈恆毓,樓祗也不再是樓穹儀。

  “來人,擺酒宴,請沈丞相入宮。”

  樓祗站起來之時才發現自己的雙腿早已沒了力氣,所立之處,皆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祝師的話迴蕩於耳邊。

  “丞相有帝王之命。”

  沈清嗎?沈清有帝王之命?好,那便將這江山拱手讓與沈恆毓!

  “來了?”樓祗知道自己此刻的表情定是難看極了的,所謂強顏歡笑,不過如此罷。

  沈清翩翩落座,腰間的一對墨玉隨著動作發出陣陣響聲,最初,樓祗覺著這聲音好聽極了,一聽到便覺得安心,如今卻是格外的刺耳,像諷刺般的,深深擊在樓祗內心深處。

  “穹儀,過來。”

  沈清輕輕擺手,樓祗垂眼,沒有動作。

  “穹儀,過來。”

  沈清便又耐著性子輕聲喚樓祗,樓祗腳下有些沉重,緩緩朝沈清走去。

  “沈恆毓。”樓祗聽著自己沙啞的嗓音,一陣心痛隱隱傳來,沈清輕輕挑眉,樓祗便接著道“我問你,這皇位你可想要?”

  樓祗靜靜地等著沈清的回答,心提到嗓子眼,仿佛沈清一句話便可要了他的命一樣。

  “不要。”

  “這大好江山,你竟不想要?”

  “大好江山卻不敵一人笑顏。”

  “可是溫枝兒?”

  沈清聞言輕輕一笑,不再言語。樓祗低下頭去,默默飲酒。酒過三巡,樓祗意識有些不清醒了,心痛卻尤存,樓祗將酒桌一掀,“來人!上酒!”

  門外無宮人應和,樓祗跌坐於地。“世人都道酒能忘卻三千愁絲,為何我不能?”

  樓祗感覺自己的身體一下騰空而起,恍惚間,好似還聽見沈清那清幽的聲音“世人還道,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樓祗喃喃自語,沈清側耳一聽,喃喃的只有三個字,“沈恆毓。”

  沈清將樓祗輕放於榻上,樓祗只覺周身一涼,隨即又感到一股溫熱,樓祗不自覺的伸手環住,這人的皮膚極滑,極嫩,極軟。

  沈清嗤笑,任樓祗的手在他身上摩挲,樓祗向下探去,卻覺身邊那人一怔,久久沒有動作。沈清深呼一口氣,微微閉眼,不想樓祗這小子竟依舊不老實。

  沈清驟然睜眼,看著樓祗緊閉的雙眼,緩緩貼近樓祗一張薄唇。片刻,沈清翻身而起,壓在樓祗身上。樓祗低哼一聲,一雙手不安分的揮動,身上那人壓的他難受極了。

  沈清勾起嘴角,惹到了我,你還想逃?

  ☆、三

  太原溫氏有女名喚枝兒,裊娜娉婷,體貌端莊,天性柔婉,知書識禮,舉止得宜。溫氏與沈氏世代交好,祖輩更是為後人定下婚約。

  說來也奇怪,自定下婚約以來,溫氏和沈氏所出皆為男兒,結親之事一拖再拖。直至沈清一代,沈清家父過世那年,沈清僅八歲。沈清二十五歲,溫家媳婦溫常氏誕下嫡女,取名枝兒。

  本以為,沈清年紀稍大,沈清的家父也早已過世,結親之事不提也罷,不想溫家見沈家如今在朝廷如魚得水,更是貼的厲害。溫家家主本當朝太尉,他對沈清道,“祖輩定下的婚約,小輩怎敢違抗。”沈清心內明了,想著這溫枝兒還未及一歲,也就任由溫家胡鬧了。

  溫家有意讓溫枝兒與沈清培養感情,所以經常送溫枝兒來沈家,與沈清和沈夫人為伴,沈清對於這件事,覺得有些無奈,溫家當沈清是什麼人?沈清可足足長了溫枝兒二十五歲。面對一個孩童,沈清如何有男女之情?

  而後隨著溫枝兒漸漸長大,沈清也與溫枝兒熟識。可在沈清心內一直將溫枝兒看做妹妹,溫枝兒也是待沈清如同親兄長一般。旁人都說溫氏有女,知書達理,文靜甜怡。沈清對於這種說法卻是不敢苟同。

  沈家後院有顆棗樹,溫枝兒五歲那年,棗樹剛好成熟,溫枝兒想吃甜棗,無奈個子太小,抬手也只能到樹幹的一半。沈清倚著棗樹笑著問她:“想吃棗?”

  溫枝兒點頭,沈清又道:“叫我聲哥哥,我便幫你摘。”溫枝兒愣了愣,隨即小腿一盤,竟開始向棗樹頂端攀爬。沈清嚇了一跳,趕緊將溫枝兒抱了下來,溫枝兒被沈清抱下來,立即不悅,沈清以為溫枝兒下一秒便要嚎啕大哭,不曾想,溫枝兒吹鬍子瞪眼,“沈恆毓!你找死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