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這個不好的徵兆在巳月底終於變成了現實。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
①巳月:[孟夏],四月,忘了說標題是這章文其中某個點發生的故事。
②眉細從他斂,腰輕莫自斜:出自李商隱的《謔柳》,全詩的意思是諷刺見風使舵的諂媚小人,這裡用的意思是說明這個登徒子和這個姑娘有一段被拋棄的橋段,後續會提出來。
③驚鴻:古書上並沒有這種毒,這是杜撰。
④慢驚風:確實有這種病,百度一下就好了,天冷懶得打字。
⑤蓮蓬衣:出現在第一章,忘了注釋,這個就是長披風,換了個叫法而已。
這裡也要說我喜歡京郎!
但很糟糕的是我依舊沒有想好要怎麼描寫這種毒,這就很尷尬了。
這篇文開始其實是有寫大綱的,但是第二章就開始跑偏了於是不得不現場構思,很懷疑會鍛鍊出我的隨機能力。
好像終於感覺到一點點劇情了。
不知道能不能算是進度。
第6章 暑月
暮色微垂,遲晚背了藥簍下山,山道崎嶇且險峻,哪怕遲晚已經走上了一個多月他也不敢在這山路上太過放肆。
他零零散散地打聽出了半岳門的一點小消息,儘管這些消息拼湊在一起也沒法猜測出事情的真相,有總好過沒有,村民們對他的態度已經轉變了不少,遲晚確信他們會在某一日將所知道的一切告訴他。
獨孤大概是真的知曉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但遲晚不想從獨孤口中聽聞這件事,獨孤哪怕就是在閒談之中提了一下,他都皺著眉頭思考很久獨孤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他對獨孤有著防備心——那是自然,遲晚雖然同意救治獨孤,卻不代表他信任獨孤——當然是不信的,沒有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信任一個心懷惡意的人。
聖人也不例外,況且遲晚並算不上聖人。
鎮渡村的炊煙會在每日酉時一刻緩緩升起,從村頭最近的第一家民居開始,後頭的民居也接二連三地升起了炊煙。小村落沒有客棧,遲晚只能一直暫住在老婦人家的客房中。
老婦人正在裡頭開灶做飯,她怕柴火熏著了山生,便把他趕在了門口,折了根狗尾巴草讓山生拿著玩。山生就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伸著嘴去咬手中的草,遲晚回來的時候他站起來朝著遲晚撲過去,揚起手向他炫耀手中的東西,然後咿呀咿呀指著門裡頭,他至今說不清一句完整的話,村裡頭的人有時候碎嘴山生會長成一個啞巴。
遲晚彎下腰把他抱了起來:“阿婆在做飯了?”
山生點點頭,把頭埋在了遲晚懷中蹭了蹭。
遲晚很喜歡他,他輕輕地拍了拍山生的頭,把山生放回了地上。山生扔了他的狗尾巴草兩隻手抱住了遲晚的腿,帶著些撒嬌的意味。遲晚忍不住笑了一下:“我不走,我進去拿竹匾。”
山生這才放開了手,看著他跨過門檻取下掛在牆上的竹匾,又彎下腰搬了個小板凳。他也跟著搬起了他的小板凳。
遲晚坐在了門口分揀著背簍裡頭的藥,山生也好奇地把頭探進背簍,他想在簍里隨便拽拉出個東西,遲晚騰出只手來攔住他,他在背簍里揀拈出一顆草給山生:“這個可以給你玩。”
被放在地上的草藥收縮了下自己的葉片,山生咦了一聲,去扒拉著它的葉子。
等阿婆做好飯,遲晚也差不多挑揀完了,他端著竹匾去內院架子上曬,回來時見山生已經咬了一口含羞草。含羞草味澀,吃了對山生沒有什麼壞處,所以當山生被澀得眉毛擰在了一起時遲晚也沒有出口攔住他。
晚上吃飯的時候山生安分了許多,阿婆在洗碗,遲晚站在她邊上和她談天。
“山生命苦啊。”阿婆嘆著氣。
遲晚在這兒住了多久,她就說上了多久,遲晚只知道山生的父母雙亡,而遲晚每問起阿婆緣故的時候阿婆就會抹了把眼淚,但她從來不說原因。
“遲公子啊,老婦人求求你,要是到了你要離開的時候,就把山生帶出去吧。”
遲晚沒有回應。
老婦人又抹了一把眼淚:“遲公子去看會書吧。”
獨孤已經在房裡了,他身上帶著濃重的血腥味,見遲晚回來了,他意味深長地笑了:“我今天去見京郎了。”
他總是喜歡這樣吊足遲晚的胃口,哪怕遲晚有些時候並不在意他究竟想說些什麼,但顯然今天不太一樣。
遲晚停頓了一下,他瞥了一眼獨孤。
獨孤與往日無異,遲晚從來沒有見他取下過自己臉上的面具,在今晚他忽然間很想看一下獨孤取下面具之後的樣子:“我能不能看你面具下的樣子?”
獨孤坐在床上,他拍了怕旁邊的位置,他的眉微微上揚,顯得他愈發得張揚:“你過來我就給你看。”
遲晚猶豫了一下,但他仍然走了過去,獨孤輕而易舉地將他抱了個滿懷,他親昵地吻了吻遲晚的唇,遲晚便抿緊了唇,他今日心情大概是極好,因此仍是溫和地取下了遲晚的發冠——自從上次他取下遲晚發冠發現遲晚的另一種風情之外,他便常常把遲晚的發冠摘下來:“明日是花朝節,你想不想出去看看?”
遲晚不為所動:“我想摘下你的面具。”
獨孤這個時候就笑:“行啊,你自己把它取下來,用嘴咬下來。”
遲晚面色立即就冷了下來,他原先就不是太熱忱,現在更冷漠些,他翻身從獨孤懷中下來。獨孤立即低笑了起來。
“怎麼又害臊了起來?明明更親密的事都做過。”
回答獨孤的自然是一片沉寂。
夜至深處,風也輕了不少,遲晚頭一回睡不著,他索性下了床,披了件外衣出了房門。
寂寥的夜色中連燭火都不曾有星點,唯有月色慘澹淡掛在天邊,卻足夠照亮整個鎮渡村。
遲晚掩了門,坐在了外頭的小板凳上,他微微抬眼看了眼月亮,將這些日子所探聽到想消息整合了起來。
鎮渡村離半岳門約有三百里路,去半岳門必定要穿過鎮渡村;遲晚在鎮渡村住了許久才發現原來鎮渡村的壯年們大部分死亡,只有少部分人帶著妻女走出了這個小村落,這與他剛來時聽到的完全不一樣。
半岳門是個武學門派,像這種的門派往往是只習一種功法或武器,比方說如果掌門練劍,那弟子就學劍,遲晚在渡鎮村聽聞的到的卻不止一種,有人說拿刀,也有人說持劍,甚至有人說用的是斧子。
半岳門掌門姓聶,這個消息還是阿婆有一回獨孤帶著傷回來找遲晚的時候說漏了嘴的,那晚遲晚難得將性子全然對獨孤使了出來。
獨孤那一晚回來得較早,但他身上那道從心口橫越至肋骨的刀痕已經被撕裂了,獨孤回來的時候仍然穿著黑色的窄袖衣,他的衣衫上有一團深色,回到房間之後獨孤自覺地脫下了上衣等著遲晚上藥:“裂了。”
遲晚沉著臉:“怎麼裂的?”
“湛青盟有人來挑釁。”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
①巳月:[孟夏],四月,忘了說標題是這章文其中某個點發生的故事。
②眉細從他斂,腰輕莫自斜:出自李商隱的《謔柳》,全詩的意思是諷刺見風使舵的諂媚小人,這裡用的意思是說明這個登徒子和這個姑娘有一段被拋棄的橋段,後續會提出來。
③驚鴻:古書上並沒有這種毒,這是杜撰。
④慢驚風:確實有這種病,百度一下就好了,天冷懶得打字。
⑤蓮蓬衣:出現在第一章,忘了注釋,這個就是長披風,換了個叫法而已。
這裡也要說我喜歡京郎!
但很糟糕的是我依舊沒有想好要怎麼描寫這種毒,這就很尷尬了。
這篇文開始其實是有寫大綱的,但是第二章就開始跑偏了於是不得不現場構思,很懷疑會鍛鍊出我的隨機能力。
好像終於感覺到一點點劇情了。
不知道能不能算是進度。
第6章 暑月
暮色微垂,遲晚背了藥簍下山,山道崎嶇且險峻,哪怕遲晚已經走上了一個多月他也不敢在這山路上太過放肆。
他零零散散地打聽出了半岳門的一點小消息,儘管這些消息拼湊在一起也沒法猜測出事情的真相,有總好過沒有,村民們對他的態度已經轉變了不少,遲晚確信他們會在某一日將所知道的一切告訴他。
獨孤大概是真的知曉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但遲晚不想從獨孤口中聽聞這件事,獨孤哪怕就是在閒談之中提了一下,他都皺著眉頭思考很久獨孤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他對獨孤有著防備心——那是自然,遲晚雖然同意救治獨孤,卻不代表他信任獨孤——當然是不信的,沒有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信任一個心懷惡意的人。
聖人也不例外,況且遲晚並算不上聖人。
鎮渡村的炊煙會在每日酉時一刻緩緩升起,從村頭最近的第一家民居開始,後頭的民居也接二連三地升起了炊煙。小村落沒有客棧,遲晚只能一直暫住在老婦人家的客房中。
老婦人正在裡頭開灶做飯,她怕柴火熏著了山生,便把他趕在了門口,折了根狗尾巴草讓山生拿著玩。山生就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伸著嘴去咬手中的草,遲晚回來的時候他站起來朝著遲晚撲過去,揚起手向他炫耀手中的東西,然後咿呀咿呀指著門裡頭,他至今說不清一句完整的話,村裡頭的人有時候碎嘴山生會長成一個啞巴。
遲晚彎下腰把他抱了起來:“阿婆在做飯了?”
山生點點頭,把頭埋在了遲晚懷中蹭了蹭。
遲晚很喜歡他,他輕輕地拍了拍山生的頭,把山生放回了地上。山生扔了他的狗尾巴草兩隻手抱住了遲晚的腿,帶著些撒嬌的意味。遲晚忍不住笑了一下:“我不走,我進去拿竹匾。”
山生這才放開了手,看著他跨過門檻取下掛在牆上的竹匾,又彎下腰搬了個小板凳。他也跟著搬起了他的小板凳。
遲晚坐在了門口分揀著背簍裡頭的藥,山生也好奇地把頭探進背簍,他想在簍里隨便拽拉出個東西,遲晚騰出只手來攔住他,他在背簍里揀拈出一顆草給山生:“這個可以給你玩。”
被放在地上的草藥收縮了下自己的葉片,山生咦了一聲,去扒拉著它的葉子。
等阿婆做好飯,遲晚也差不多挑揀完了,他端著竹匾去內院架子上曬,回來時見山生已經咬了一口含羞草。含羞草味澀,吃了對山生沒有什麼壞處,所以當山生被澀得眉毛擰在了一起時遲晚也沒有出口攔住他。
晚上吃飯的時候山生安分了許多,阿婆在洗碗,遲晚站在她邊上和她談天。
“山生命苦啊。”阿婆嘆著氣。
遲晚在這兒住了多久,她就說上了多久,遲晚只知道山生的父母雙亡,而遲晚每問起阿婆緣故的時候阿婆就會抹了把眼淚,但她從來不說原因。
“遲公子啊,老婦人求求你,要是到了你要離開的時候,就把山生帶出去吧。”
遲晚沒有回應。
老婦人又抹了一把眼淚:“遲公子去看會書吧。”
獨孤已經在房裡了,他身上帶著濃重的血腥味,見遲晚回來了,他意味深長地笑了:“我今天去見京郎了。”
他總是喜歡這樣吊足遲晚的胃口,哪怕遲晚有些時候並不在意他究竟想說些什麼,但顯然今天不太一樣。
遲晚停頓了一下,他瞥了一眼獨孤。
獨孤與往日無異,遲晚從來沒有見他取下過自己臉上的面具,在今晚他忽然間很想看一下獨孤取下面具之後的樣子:“我能不能看你面具下的樣子?”
獨孤坐在床上,他拍了怕旁邊的位置,他的眉微微上揚,顯得他愈發得張揚:“你過來我就給你看。”
遲晚猶豫了一下,但他仍然走了過去,獨孤輕而易舉地將他抱了個滿懷,他親昵地吻了吻遲晚的唇,遲晚便抿緊了唇,他今日心情大概是極好,因此仍是溫和地取下了遲晚的發冠——自從上次他取下遲晚發冠發現遲晚的另一種風情之外,他便常常把遲晚的發冠摘下來:“明日是花朝節,你想不想出去看看?”
遲晚不為所動:“我想摘下你的面具。”
獨孤這個時候就笑:“行啊,你自己把它取下來,用嘴咬下來。”
遲晚面色立即就冷了下來,他原先就不是太熱忱,現在更冷漠些,他翻身從獨孤懷中下來。獨孤立即低笑了起來。
“怎麼又害臊了起來?明明更親密的事都做過。”
回答獨孤的自然是一片沉寂。
夜至深處,風也輕了不少,遲晚頭一回睡不著,他索性下了床,披了件外衣出了房門。
寂寥的夜色中連燭火都不曾有星點,唯有月色慘澹淡掛在天邊,卻足夠照亮整個鎮渡村。
遲晚掩了門,坐在了外頭的小板凳上,他微微抬眼看了眼月亮,將這些日子所探聽到想消息整合了起來。
鎮渡村離半岳門約有三百里路,去半岳門必定要穿過鎮渡村;遲晚在鎮渡村住了許久才發現原來鎮渡村的壯年們大部分死亡,只有少部分人帶著妻女走出了這個小村落,這與他剛來時聽到的完全不一樣。
半岳門是個武學門派,像這種的門派往往是只習一種功法或武器,比方說如果掌門練劍,那弟子就學劍,遲晚在渡鎮村聽聞的到的卻不止一種,有人說拿刀,也有人說持劍,甚至有人說用的是斧子。
半岳門掌門姓聶,這個消息還是阿婆有一回獨孤帶著傷回來找遲晚的時候說漏了嘴的,那晚遲晚難得將性子全然對獨孤使了出來。
獨孤那一晚回來得較早,但他身上那道從心口橫越至肋骨的刀痕已經被撕裂了,獨孤回來的時候仍然穿著黑色的窄袖衣,他的衣衫上有一團深色,回到房間之後獨孤自覺地脫下了上衣等著遲晚上藥:“裂了。”
遲晚沉著臉:“怎麼裂的?”
“湛青盟有人來挑釁。”